钓鱼城

第76章


她是个坚强的女子,回去大理后虽然不会太好过,但一定会挺过来。只是这一次别离,应该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一次相见了。即便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几年相处下来,亦总有一些情感。况且旁人都说她在暗恋着他,令他格外多了几分歉疚和忐忑。料想将来的某一晚,在夜色的忧郁下,且听风吟,但观繁星,怆恻之情,未尝去怀,亦会浮现出淡淡的思念……
    送走若冰,张珏这才命人带过梁庸,问道:“梁先生一再追问是谁最早打听到安氏夫妇躲藏在大理及汪红蓼为阔端生下孩子一事,可是认为其中有什么线索?”
    梁庸道:“当然。张将军这样的聪明人,到现在还想不到原因,可实在令梁某惊讶了。”又道:“自古以来成大事者,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张将军既已同意与我一道寻找安敏公主,就该信任我,将事情原委详细告知。况且你我即使目下不是朋友,未来未必就是敌人。贵司余相公煞费苦心地做了这么多事,不就是想让二大王归附大宋吗?说不定事情当真能成,如此,我们将来可就是一家人了。”
    张珏心道:“消息的源头,自然是阔端本人,如意只是凑巧听到,起了中间传递者的作用。梁庸所急于知晓的最早知情者,显然指的是如意。
    莫非他认为可以从如意身上寻到安敏下落?”
    安敏之所以价值重大,在于她是阔端的女儿,蒙古、大宋两方都想要得到她。而她目下既不在大宋官方手中,又不在蒙古人手中,当日到底是谁从张家带走了她呢?在今日蜀帅余玠来到钓鱼城之前,大宋一方无人知道安敏的真实身份,所以梁庸还曾纳闷地说了一句:“这件事再没有别人知道呀。”他其实指的是安敏是阔端之女一事。又还特意问张珏:“最早你方是如何知道安氏夫妇躲藏在大理的?”或许他认为是最早知情者与阔端有私仇,先是将消息有意泄露给蜀帅余玠,后来又出于某种考虑,趁张珏与蒙古奸细斗法正剧之际,暗中捉走了安敏。如此,这个人其实就是张珏妹妹张如意了。
    张如意的确与阔端有血海深仇,甚至还一度远赴河西,预备行刺对方。她也确实有从众人眼皮底下带走安敏的便利条件。问题是,她只知道阔端和汪红蓼生育了一个孩子,并不知道孩子是男是女,所以她才会跟旁人一样,想当然地认为长子安允是阔端骨肉,根本没有想到安敏才是真身。从始至终,只有安氏夫妇二人知道安氏兄妹真实身份,甚至连阔端也不知道亲生孩子是个女孩。安允被绑架后,安氏夫妇亦隐忍不言,宁可忍受安敏责怪也没有吐露真相,显然是希望两个孩子的身世秘密继续隐瞒下去。直到汪红蓼死后,安乙仲这才将事情原委告诉了阔端部将李庭玉,又写信给蜀帅余玠,告知安允是阵亡大将曹友闻之子,因而张如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知道整个真相。既然她并不知道安敏是阔端骨肉,当然也不会冒险劫走她。那么如意离开钓鱼城,到底是因为什么事呢?
    就算白秀才在撒谎,其实是如意射杀了吴知古,那也只是她离开时所发生的意外事件。到底是什么事,促使她一定要离开钓鱼城,这跟安敏失踪又有什么干系呢?
    梁庸见张珏沉默不应,问道:“莫非这个人跟张将军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啊,该不会是如意吧?难道是她回秦州那一趟,无意中打听到了这些消息?”
    张珏见对方已然猜到,便也不再隐瞒,道:“是,一切均如梁先生所言,最早知情者正是舍妹张如意。她在秦州南郭寺时,听到了阔端与方丈的对话,回来后便将这一消息告知了余相公。”梁庸不免后悔不迭,道:“呀,当初真该扣下如意的。唉,怪我在寺庙待得太久了,真是一念之仁啊。”
    张珏道:“但如意并不知道安敏才是阔端之女。而且是我将安敏带回家中,如意断然不可能瞒着我再将她带走。”
    梁庸仔细思索过一回,道:“不错,如意在秦州时,二大王自己都不知道安敏才是他的女儿,如意更不可能知道。”又问道:“那么除了余相公外,还有谁知道这件事?”张珏道:“这件事进行得极为机密,除了余相公和他派遣去大理寻找安氏夫妇的心腹外,再无人知晓。我也是才知道不久,如意从来没有对我露过半句口风。”
    梁庸道:“原来如意连张将军都没有告诉过,那么旁人更不可能知道了。”顿了顿,又道:“哦,抱歉,我之前一再追问,是猜想这个人也许跟二大王或是汪氏或是安先生有私仇。”
    张珏道:“不过如意已经知道安敏是安乙仲和汪红蓼的女儿,之前安敏向我坦白时,她在外面听到了我们的谈话。”梁庸道:“即便如此,如意也没有带走安敏公主的理由呀。”
    张珏心中反而一动,暗道:“如意是金国大将郭斌之女,当初郭氏力拒蒙古军时,曾向汪世显求援,但汪世显只坐观其变,后来更以保全百姓为由投降蒙古。如意或许因此而恨上了汪红蓼、安敏母女,那么她问我是不是喜欢安敏则是有意的了。啊,如意还说:为了不让我伤心难过,她强行忍住,才没有下手。难道……难道……”一时想也不敢想。
    梁庸倒是没有留意到张珏脸色大变,沉吟道:“不过我总觉得事情或许跟如意有关。张将军,我不是刻意针对令妹,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还是去找如意谈一谈。”
    张珏道:“如意已经走了。”梁庸道:“走了?她去了哪里?”张珏道:“我也不知道。”大致说了经过。
    梁庸登时骇然而惊,道:“事情一定跟如意有关!是她劫走了安敏公主,又偷了张将军的令牌,好将安敏带出城去。”张珏道:“梁先生久在钓鱼城中,该知道这里是兴戎司驻地,城防极严。如意若是凭我的令牌出城,一定会引来守城兵士怀疑。她不拿令牌还好,一拿出来,会立即被兵士扣下来。况且安敏的画像遍布钓鱼城中,如意决不可能带着她混出城去。”
    梁庸道:“那如意盗走张将军令牌做什么?”张珏道:“她离开钓鱼城后,在沿途关卡都是用得着的。”
    梁庸道:“安敏公主失踪这件事,一定跟如意有关,不然她为何抢先逃出城去?”忽然换了一副冷酷阴森的口气,咄咄逼人地道:“张将军该知道,如果安敏公主死在你们宋人手里,会有什么后果——二大王一定会倾尽全力进攻四川,所过之处,鸡犬不留。”
    张珏闻言颇为愤怒,道:“阔端果真敢来进犯的话,我大宋也会拼死力战,叫你们蒙古人付出惨痛的代价。”梁庸不无嘲讽地道:“但你们宋人处在劣势,若非如此,你们余玠余相公也不会使出如此卑鄙的手段来逼二大王就范了。你们害死了二大王喜欢的女人,再害死他的女儿,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张珏道:“当年阔端攻破剑门天险,又攻陷成都府,即狂妄地宣称不日之内要灭我大宋。而今二十年过去,他不也没有突破我大宋东川防线吗?”
    两人正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之时,兵士龙井忽赶来禀报道:“张将军,小的发现了那女奸细小敏。”
    张珏和梁庸均大吃一惊,异口同声地问道:“她人可还好?她现下在哪里?”龙井道:“还好,只是身子比较虚弱。人现下在小的家里,小的浑家在照应她。”
    张珏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龙井道:“张将军不是让小的和田川两个人暗中监视工匠唐平吗?原来唐平一直将那女奸细藏在家中,就在小的眼皮子底下。”
    原来唐平这两日颇为诡异,看起来没什么病容异样,却向作坊告了病假,基本上都待在家中。昨日他去过一趟琴泉茶肆,田川和龙井也跟随他到了那里。正好遇到张珏发现了天泉洞入口,召集人手,二人应召赶去帮忙,再回来茶肆时,唐平人已经不见了。二人担心会有意外,遂先赶去最紧要之处查看,听上天梯哨兵说没见到唐平过来,这才赶来唐家,还在途中遇到了张珏妹妹张如意。到唐家门外时,看到唐平正在院子中收拾柴禾,这才放下心来,遂轮流在唐家外围监视。
    奇怪的是,昨晚唐家灯火彻夜未灭。午夜过后,唐平还几次三番出来张望,似在等待什么人。躲在竹林暗处的田川大起疑心,但又没发现其他异样。一早赶来换班的龙井听说后,亦觉得古怪,正要去禀报张珏时,忽见到唐平出门,遂一路跟随。三人前后脚又来到了琴泉茶肆。唐平也不在茶肆就座,而是直接进去后院,正见到张家门外兵士环伺,他当即便退了出来,正好与龙井撞了个满怀,幸好他未起疑,低着头慌慌张张地回家去了。田川过去大致问了一声,听说是因为隔壁药师殿女道士吴知古被人射杀,也未太当回事。本还想将龙井异常之举向张珏禀报,却被兵士拦住,称张将军目下不便见客。他以为张珏正全力追查吴知古一案,便与龙井一道继续跟踪监视唐平,打算将事情彻底弄清楚再说。
    到下午时,一直躲在屋子中的唐平忽然出来,将一个大麻布口袋扛到鸡公车上,推着车子出了门,看情状是要往飞檐洞而去。飞檐洞是一处巨石裂缝形成的天然孔道,幽暗而深邃,一直通到护国门东面。四周怪石嶙峋,兼以古木参天,藤萝蔓延,遮天蔽日,阴森隐密,内中栖息着大量蝙蝠。因蝙蝠喜欢栖息在屋檐下,故当地人将此石缝孔道称为“飞檐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