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铁拳

第56章


这一举动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西方国家立即联合起来对即将在苏联举行的奥运会进行抵制。当年年底,美国总统卡特发表声明:“作为美国总统,我代表美国人民、美国奥组委以及众参两院的意愿,以及我们举国上下达成的一致意见,只要苏联不撤出阿富汗,我们拒绝参加奥运会。”随即,英国、加拿大、联邦德国、日本等65个国家也加入到了这场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风波当中。中国奥委会也发表声明,不参加莫斯科奥运会。在国际奥委会已经承认的147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中,参赛的仅有81个代表团,这一数字甚至低于二十年前的罗马奥运会。尽管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在当时极其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尽力斡旋,但收效甚微。莫斯科奥运会成为历史上遭受抵制最强烈的一届奥运会,美苏的对抗在冷战的背景下使奥运会成了另一个战场。
  1980年7月19日,莫斯科奥运会开幕式在“卢日尼基”列宁中央体育场举行,苏联领导人莱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仅有的81个代表团虽然没有拒绝参赛,但也没给苏联什么好脸色。在开幕式上的运动员入场仪式中,16个国家或地区拒绝打出本国国旗,而以奥林匹克五环旗代替,以此抗议苏军的入侵行动。还有的代表团,仅有旗手一人入场,运动员没有出现在开幕式上。新西兰代表团的出场,更是瞬间惊呆了在场的所有观众。一面黑色的五环旗进入会场,缓缓绕场半周,整个列宁中央体育场的空气似乎都要凝固了。由于近半数的代表队拒绝参加,体育场中央出现了大块空地。开幕式上的表演非常成功,不仅重温了古希腊奥林匹克的辉煌,还展现了苏联多民族的风采。但场面越是盛大,就越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格格不入。
  抵制在比赛进程中也处处可见。例如,在自行车4000米个人追逐赛中,获得前三名的是瑞士、法国和丹麦运动员。这三国的奥委会为抗议苏军入侵阿富汗,决定在本届奥运会上的任何仪式中都不使用本国国旗和演奏本国国歌,结果在颁奖仪式上只好代之以奥林匹克会旗和会歌。在其他项目的颁奖仪式中,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这在奥运会历史上是无先例的。
  抵制也使比赛成绩受到影响。由于上届奥运会团体总分列前十名的美国、联邦德国、日本等国拒绝参加,田径、游泳、体操、柔道所受的影响尤为明显,有的甚至不能反映当时的世界实际水平。如男子游泳,在上届奥运会全部13个项目中,破12项世界纪录,这届仅破了1项。另如马术,索契冬奥会上届奥运会进入前六名的14个队中,13个队没有运动员去莫斯科。再如曲棍球,上届前五名的新西兰、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荷兰、联邦德国也全都没有出席。在这届奥运会上,苏联和民主德国分别以80枚金牌、195枚奖牌和47枚金牌、126枚奖牌的绝对优势占据了金牌榜、奖牌榜的头两位,仅苏联一国的金牌数就占据了总金牌数的近40%。由于西方诸体育强国的弃权,整个比赛呈现一边倒的情形再正常不过。在“半个世界”的角逐中,比赛的精彩程度也大打折扣。人们评论说:莫斯科奥运会金牌贬值达50%。
  苏联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却也成了最大的输家。莫斯科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一只名叫“米莎”(Misha)的俄罗斯小熊,模样可爱。从开幕式到比赛期间,“米莎”总是微笑着出现在人们面前。然而在闭幕式上,人们没有再看到微笑的“米莎”,而是一只挂着晶莹泪滴的“米莎”缓缓走进场内,与人们告别。设计师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奥运会被政治化的不满。确实,这是一届不完整的奥运会。
  苏联没有机会再去办一届“完整”的奥运会了。莫斯科奥运会是苏联巅峰时代的标志,也是其走下坡路的开始。十一年之后,苏联不复存在,奥运会成了俄罗斯人记忆中的残梦。苏联解体后的岁月,俄罗斯深陷于贫困与动荡的漩涡中,体育事业一落千丈,奥运会成为俄罗斯人对未来的奢望。虽然1998 年莫斯科承办了世界青少年运动会,再度选小熊为吉祥物,造型与当年的“米莎”相当类似,俄罗斯方面表示这只小熊是“米莎”的后代,但俄罗斯人清楚,这不是“米莎”,这也不是奥运会。举办奥运会意味着俄罗斯的全面复兴,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恢复,而当时的俄罗斯根本做不到。
  这件事,只能留给普京去做。
  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恢复,申办奥运会提上了普京的议事日程。普京的第一次尝试,是希望在2005年由莫斯科申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找回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丢失的辉煌。为此,莫斯科做了充分的准备。2005年7月6日,国际奥委员第117次全会在新加坡莱佛士城会议中心拉夫勒会议厅举行,以决定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俄罗斯申奥代表团的成员们统一身着深蓝色的套装,配以紫色的丝绸领带,他们在陈述中将莫斯科描述为一个充满了活力,而且拥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高科技城市。在他们提供的申奥宣传短片当中,展示了莫斯科的红场、正在从事高技术工作的莫斯科年轻人、传统的俄罗斯戏剧和舞蹈,以及奥运赛事上的俄罗斯运动员令人眼花缭乱的比赛场景。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表示,他提出的城市计划——“奥林匹克之河”——将体育、文化以及环境融为一体。他说:“莫斯科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座热爱体育的年轻的城市。无论是在任何一个领域当中,如果一个人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敢于冒险,必须为了胜利甘愿付出一切。如果你能够把握一座城市的心脏、灵魂和跳动的脉搏,那么我相信你将发现莫斯科对于举办2012年奥运会的渴望是最强烈的。就在现在,莫斯科的市民正聚集在克里姆林宫高墙外焦急地等待着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决定。”
  整个过程的重头戏,是大屏幕上突然出现了普京的身影。这是事先录制好的视频,普京向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发表了自己的申奥讲话。令所有人吃惊的是,普京用的不是母语俄语,也不是流利纯熟的德语,竟然是英语。这是普京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用英语发表讲话:
  “尊敬的主席先生,以及奥委会的委员们,女士们先生们,我想代表俄罗斯和俄罗斯的人民,表示对莫斯科申办2012年奥运会的完全支持,我们的态度非常明确。你们正在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决策,可以说世界上最杰出的城市都在竞争2012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举办权,我们今天要审视以及衡量各种各样的因素,作为重要的一员,我们相信,对于我们的地球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决策。
  “奥林匹克有着长久深远的影响,对我们各个国家,对各大洲,对各个城市都是这样。能够成为一个大洲的中心,成为欧洲和亚洲的连接点,莫斯科是一个文化碰撞的城市,你们会看到各种各样多元化的因素在莫斯科存在,如果莫斯科能够成为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你们将会看到,莫斯科人民极大的热情,莫斯科将会有更好的高标准的文明的发展。从各索契冬奥会方面的条件来说,莫斯科都是举办2012年奥运会的完美选择。我相信这确实是时机,让我们的国家去实现这种深刻的经济转型,去实现我们的建设,去实现这种高回报。俄罗斯已经在一些最为知名的世界赛事中成为主办国,它已经是五六个取得成功的国际赛事的主办者。
  “在1980年我们曾经主办过莫斯科奥运会,那届奥运会已经变成了典范,而且那些基础设施也是非常有效的设施,运动员和观众们将非常舒服、非常安全,而且有非常好的住宿和交通条件。它将有着一流的训练设备和放松的设备,而且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同时,我想提一下我个人的经验,我是练习柔道的,通过进行柔道运动,我理解到体育的创造性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潜力,对我们国家和对国际政治都有这样的潜力,作为俄罗斯的总统,我相信,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成功地申办2012年的奥运会,这是非常合理、现实的。毫无疑问,不管你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你们都可以永远做我们俄罗斯奥林匹克的可靠伙伴。最后我想强调,今天你们有非常独特的、历史性的机会,选择莫斯科作为东道国,作为2012年奥运会的东道国,我坚信我们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在莫斯科举行的话,将是历史上最好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谢谢。”
  普京的英语略带一点德语腔,总体上讲已经相当流畅。外界好奇:普京什么时候学会英语的?原来普京学习英语已经有两年之久。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普京由于公务缠身,每天学习的时间长短不等,长则两个小时,短则十分钟,但从未间断过。哪怕深更半夜才结束工作,他也要抓紧时间学上一会儿。其实,普京在小范围内已经多次使用英语与外国领导人交谈。这一次,普京抓住机会,将持之以恒的学习成果在申奥讲话中精彩展现,以求能为莫斯科赢得最后的胜利。
  可惜,普京失败了。国际奥委会委员投票,莫斯科在第一轮即遭淘汰。最终,伦敦战胜其他四个对手,赢得2012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莫斯科失败了,夏季奥运会的梦想暂时受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