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铁拳

第59章


未张开的“五环”——“这就是奥林匹克”
  2004年2月7日,索契奥林匹克公园“菲施特”体育馆,普京的胜利之日。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从一个俄罗斯小女孩柳波弗的梦境开始,小女孩用33个俄文字母串起了俄罗斯历史: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俄罗斯人,叶卡捷琳娜女皇,1975年动画片的主角小刺猬,陆科夫斯基,谷物收割机,俄罗斯帝国和他的缔造者彼得大帝,柴可夫斯基,抽象主义鼻祖康定斯基,门捷列夫,还有芭蕾舞进入黄金时代的意象,托尔斯泰,最后以“俄罗斯”结尾——俄罗斯人对过往光荣深深的自豪感浸透其中。再次重现大国之梦是普京的愿望,同样是所有俄罗斯人的愿望。俄罗斯国宝级芭蕾舞演员斯维特拉娜·扎哈洛娃翩翩起舞,世界闻名的俄罗斯女高音安娜·奈瑞贝科演唱冬奥会会歌,超过3000名表演者用一台气势宏大的开幕式向世人展现出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与复兴的决心。意识形态的惨痛过往被漂亮地回避了,硕大的斯大林头像仅被作为那个红色年代的一个符号出现,甚至没有工业年代的工人形象鲜活。在引人关注的奥运五环亮相环节,却出现了意外。装置出现故障,五朵雪绒花中右上角的一朵还没来得及变形,其中四索契冬奥会朵已经变为环状,成了四环加一朵雪绒花。就这样,五环只剩了四环。开幕式结束一个小时后,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康斯坦丁·恩斯特在记者招待会上,对外界开门见山地说:“我知道大家一定想知道为什么一片雪花没有变成环形。我想说的是,在佛教的禅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即使是一个抛光很好的球也是如此。而生活本来就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出现的问题并不影响其余部分的完美展出。”恩斯特一说完,全场便响起了掌声。也有人笑称,右上角那个没打开的环代表的是北美洲,这或许是普京对美国的一点报复和惩罚。
  事实证明,索契冬奥会,普京成功了。俄罗斯以13枚金牌、11枚银牌、9枚铜牌总计33枚奖牌的成绩高居奖牌榜首位。这是自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在冬季奥运领域前所未有的成功。当然,成功不代表着完美。索契冬奥会遭到外界诟病之处差不多与普京取得的成功一样多。比如,索契申奥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普京本人的意愿,但这个亚热带城市并不见得是一个适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这次是冬奥会第一次在具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举办,冬奥会期间温暖的天气让人感觉惬意,也带来了积雪融化之类的问题。积雪融化,导致赛道雪质松软,令运动员无法自如滑行。玫瑰庄园的赛道不仅遭到各国知名运动员的联合批评,也造成多名运动员严重受伤。普京的反对派们由此揶揄道:“在俄罗斯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想找个冬天没有雪的城市并不容易,但普京找到了。”
  500亿美元的巨额预算是遭诟病最多之处。以举办开幕式的“菲施特”奥林匹克体育场为例,建设该场馆的费用高达6亿美元(也有一说为7.8亿美元)。然而,这座体育场不用于举办任何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只用于开闭幕式。除了场馆,许多投资过大的基建项目也遭到质疑。比如,以索契阿德勒尔火车站为起点,穿山架桥的混合铁路公路交通干线造价就达近90亿美元,超过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总成本。普京的反对派测算,俄罗斯联邦政府在这条新路上投入的资金是美国联邦航天局发送和运行一个新一代火星探测器的3倍。另有俄罗斯媒体调侃,政府的投资足够给这条道路涂抹上1厘米厚的白鲟鱼子酱。
  而索契冬奥会的腐败疑云更是黑幕重重。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卡斯帕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出,他预计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筹备资金涉嫌被贪污,具体数目可能高达180亿美元。俄罗斯也曾专门发表过报告来揭露索契冬奥的大规模贪腐行为。俄罗斯反对党领袖、前政府副总理尼缅佐夫说:俄罗斯政府用来举办冬奥会的250亿至300亿美元的资金被贪污。更有俄罗斯商人抱怨,奥运工程发包人公开索要回扣高达工程款的12%,这已经成了潜规则。反对派们表示,索契冬奥会是普京和寡头们分钱的游戏,至少有10座场馆的建设费用比正常高出了一倍。
  另外还有安保和组织工作问题。俄罗斯联邦政府在安保方面投入30亿美元,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15亿美元的两倍。索契冬奥会部署了超过7万名安保人员,相当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警察人数的两倍。而索契不尽如人意的组织工作,没完工的酒店客房,粗制滥造的设施,都招致了不少的抱怨。
  但是,对于普京来说,这些都不是那样重要。普京亲自扮演了索契冬奥会最大的明星。17天赛程,关注度都聚焦在普京的身上。外界曾好奇普京如何应对,期待他失败的更是大有人在。结果,索契冬奥会成了普京最大的秀场。他奔走于各个赛场、奥运村、各代表团所在地,观看比赛,会见运动员,展示个人爱好。最终,在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发言说道:“谢谢你,索契!谢谢你,俄罗斯!”“今晚我们可以说,俄罗斯实现了他们所有的承诺!这份承诺弥足珍贵!”
  索契冬奥会成功闭幕后,普京向冬奥会组织者、教练和其他参与举办索契奥运会的活动家颁发了勋章。在颁奖讲话中,普京系统总结了索契冬奥会的意义。他说:“从事这个项目,我们不仅仅获得了举办大规模活动以及建造现代体育场馆的丰富经验。我们还在通过筹办国际大型活动的实践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向全世界展示了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力的国家,提出自己的设想。”
  对于前文所说的关于索契冬奥会基础设施建设的种种质疑,普京说:“我相信,索契冬奥会留下的遗产肯定有用武之地,将长久地为人们服务,包括为我们的运动员,这是俄罗斯自己的冬季比赛项目训练基地。”
  普京最后的总结是:“结果并没有让我们等待太久。这是俄罗斯在总奖牌榜上获得的完胜,我国专家积极投入工作没有白费,体育迷们给予巨大支持也没有白费,数十亿电视观众都亲眼见证了这一切。”
  毫无疑问,索契冬奥会,普京又赢了。
竞逐乌克兰——“颜色革命”的闹剧
  2013年年底到2014年年初,全世界的目光除了索契之外,都聚集在了俄罗斯的邻邦乌克兰身上。这个在过去的十年间深陷于“颜色革命”漩涡的国家,又开始“革命”了。
  颜色革命,又称花朵革命,是指21世纪初期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北非地区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的一系列政权更迭运动。这些有着明确政治诉求的活动,背后一般都有外部势力的因素,往往导致持久的社会对立和动荡,给执政者形成强大压力。2003年,颜色革命在格鲁吉亚发轫。经过一场“玫瑰革命”,亲俄的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被推翻,亲美的萨卡什维利上台执政,格鲁吉亚从此开始脱离俄罗斯的政治布局,倒向西方,直至在2008年与俄罗斯兵戎相见。
  一年之后,2004年乌克兰同样爆发颜色革命。由于抗议者统一穿着橙色服装,因此又称“橙色革命”。 2004年10月,乌克兰总统大选开始,反对派领导人、“我们的乌克兰”联盟主席尤先科成为总统候选人,并通过初选进入第二轮大选。欧美对此大力支持,一边向乌克兰反对派输送资金,一边向乌克兰政府施压,要求乌克兰政府不得对“和平示威”者动粗,要求“选举公正”。于是,抗议示威愈演愈烈,由亲西方人士控制的乌克兰国家安全局不断给乌克兰当局传去“不让步,则乌克兰大流血”的“内部情报”,在街头第一线呐喊示威的反对派美女政治家季莫申科,发出了“誓死保住街头路障”的吼声。前去镇压民众的乌克兰内务部队被半路撤回,国防部的将军倒向反对派。乌克兰当局终于妥协,宪法法院裁定选举结果对尤先科不利的第二轮大选无效,重新大选。结果,经过2005年普京的克里米亚胜局1月的第三轮重新选举,尤先科以51.99%的得票率战胜“地区党”总统候选人亚努科维奇,正式当选乌克兰总统。“橙色革命”的成功,缘于“白马王子”尤先科和美女政治家季莫申科的“双头政治”的组合。“革命”胜利后,他们分享了战利品——尤先科坐上总统宝座,而季莫申科则获得总理职位。“双头政治”的团结是短暂的,不久两人爆发激烈冲突,昔日盟友如同路人。从2005年起,两人内斗不已,斗到激烈处,两人的宿敌、亲俄的“地区党”领导人亚努科维奇也卷了进来。在乌克兰,三个人的合纵连横整日上演,乌克兰政坛天天不得安宁。
  结果,“橙色革命”后的五年,成了乌克兰失去的五年。“颜色革命”前的乌克兰,经济以5%的速度恢复增长。“颜色革命”五年后的2009年,经济萎缩了15%,货币贬值一半,国家债务缠身,甚至面临破产。乌克兰曾是前苏联时期最富裕的加盟共和国,但到2009年其人均收入不及俄罗斯的三分之一。从国土面积上看,乌克兰是欧洲第二大国,有广阔的黑土地、深厚的工业基础,以及良好的农业产业条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