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淋的教训历历在目,“顾不了自家性命”差不多成了顾命大臣的宿命。
◎ 宋代《却坐图》表达的君臣关系
倒是五代后周的顾命大臣范质得到善终。按道理说,他才是最有可能丢了性命的倒霉蛋,因为历史似乎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在他辅佐周恭帝未久,即发生“陈桥兵变”,赵匡胤在出征途中被众将拥立为帝,大部队奔回首都,逼恭帝禅让。后周的孤臣孽子,安有命焉?所幸赵宋取代后周,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前朝旧臣与皇室都得到新朝的优待与礼遇,范质继续被任命为宰相。宋乾德二年九月,范质病逝,太祖闻讯,罢朝三日,以示哀悼。在这里,宋王朝展现出了跟前面五个短命王朝不一样的气质——以宽仁之精神立国。
两宋三百余年,也曾出现过几个未成年便即皇帝位的小皇帝,如宋仁宗继位时只有十二岁;宋哲宗继位时只有九岁;宋恭帝继位时只有四岁。但仁宗与哲宗亲政之后,都没有对辅弼他的老臣大开杀戒。成年的宋哲宗有恢复父亲宋神宗变法的志向,但辅佐幼年哲宗的一直是保守派的元祐党人,换言之,皇帝长大之后发现他的执政理念与辅政大臣存在着强烈冲突,但宋哲宗也只是将元祐党人外贬而已,未曾诛杀一人。所以,我们不妨戏言一句:若要当顾命大臣,还是呆在宋朝最安全。
当然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宋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誓约的约束
为什么宋代几乎没有发生过帝王因为政治原因而诛杀士大夫的事情(偶有一二例外)?我觉得首先是因为赵宋皇帝受到一项宪章性的约束——太祖立下的誓约。
据南宋笔记《避暑漫抄》的记录,宋太祖赵匡胤取得帝位后,在太庙寝殿之夹室中立了一块石碑,叫作“誓碑”,平日用黄幔遮着,夹室的门也紧锁。凡有新君即位,到太庙拜谒完毕,都要入夹室恭读誓碑上的誓词。外人都不知所誓何事。靖康年间,金人攻陷汴京,太庙大门洞开,人们才看到石碑真面目——碑高有七八尺,阔约四尺余,上面勒刻三行誓词,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有人怀疑“誓碑”是南宋人捏造出来的,毕竟那块石碑直到今日也没有出土。就算这个质疑有道理吧,誓碑一事姑且存疑,但根据史料,我们还是有把握认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誓约应该是存在无疑的。最有力的证据来自宋臣曹勋的自述——靖康末年,徽宗、钦宗两帝被金人所掳,曹勋随徽宗北迁,受徽宗嘱托国事。不久曹勋逃归南方,向高宗进了一道札子,里面就提到:“(太上皇)又语臣曰:归可奏上,艺祖(宋太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祥。故七祖相袭,未尝辄易。”
如何理解宋太祖立下的这一份誓约呢?我觉得这其实是宋皇室与上天之间的立约——只有从“立约”的视角来看誓约,我们才能更准确把握这份文件的意义——赵宋的君主如果违背“誓约”,则“天必殛之”。在“天”受到人间敬畏的时代,这样的“誓约”具有比一般遗诏更大的约束力。现在受过理性启蒙的人们似乎难以想象古人对于“天”的敬畏了,但在古代,天命、天道确实对人间的君权产生了约束。从前的君主相信上天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并通过灾异向失德的统治者提出警告。
事实上,太祖留下的这一誓约,基本上得到赵氏子孙的遵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宋神宗曾因西北用兵失利,欲斩杀一名转运使,却受到大臣蔡確与章惇的坚决抵制:“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开始破例。”宋臣未必知道太庙中的誓碑,但经过一百年的运作,朝廷不得杀士大夫的誓约,显然已成了宋朝众所周知的习惯法。皇帝最后只好发了一句牢骚:“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后来哲宗朝的元符元年,保守派阵营的元祐党人被逐,新党重新得势,宰相章惇欲穷治元祐党人,“将尽杀流人”(这回是章惇起了杀心了),但宋哲宗反对,哲宗说:“朕遵祖宗遗制,未尝杀戮大臣,其释勿治。”
太祖立下的誓约以及由此形成的惯例,显然束缚了君主诛杀士大夫的权力。一个生活在宋代的大臣,只要不是犯下罪大恶极的刑事罪行,一般是用不着担心有一天会被皇帝杀头的,即使他处处跟皇帝作对。
权力结构的约束
不管是宋仁宗,还是宋哲宗,登基时都还是孩童,当然离不开一班老成持重之大臣的辅政与教导。不过宋朝似乎未设“顾命”制度,老皇帝在终临前,并没有特别指定若干重臣为托孤大臣。尽管如此,那些先帝时代的朝中大臣,在政权交接过程及新朝开局中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乾兴元年,宋真宗驾崩,留下遗命:十二岁的儿子赵祯继皇帝位,“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根据真宗的遗命,辅臣商议如何起草遗诏,宰相丁谓欲讨好刘后,提出将“权”字删掉。“权”有从权、暂时的含意,去掉这一字,即意味着承认太后拥有听政的正式权力。参知政事(副宰相)王曾坚决不肯让步,说:“女主临朝,已是非正常情况,称‘权’已属无奈,你还想将‘权’字删去,是什么意思?”丁谓不敢再坚持己见。
◎ 南宋《孝经图》(局部)上的君臣关系
宋神宗病重之时,宰相蔡確曾有意拥神宗之弟雍王或曹王为皇储,为此他试探过另一位宰相王珪的意见,但王珪说:“皇上有子。”意思很明显,王珪认为皇位应该由神宗的儿子赵煦继承。王珪又上奏皇太后,“请立延安郡王(即赵煦)为太子。太子立,是为哲宗”。哲宗继位,由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是同情旧党的人,原来在神宗朝受到冷落的司马光、吕公著、苏轼等大臣,重回朝廷辅政,大儒程颐则被召来担任小皇帝的经筵官,负起教化哲宗、养成君德的大任。
从上面的事例也可以看出,宋朝有一个惯例:皇帝若是冲龄继位,都是由太后或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代理君权,并不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顾命大臣团队。北宋的仁宗朝、哲宗朝、徽宗朝、南宋的光宗朝、理宗朝及恭帝朝,都出现过太后(或太皇太后)垂帘。有意思的是,宋代虽然先后有多名太后临朝听政,却从未产生“女主祸政”的乱象,也没有诞生一位像唐代武则天、清代慈禧太后那样把持朝政的女强人。这又是为什么?
从制度因素的角度来解释,我们认为宋朝建立了理性化程度很高的权力结构。这个权力结构,如果要进行简单的描述,那便是——君主作为天下道德的楷模、国家主权的象征、国家礼仪的代表、中立的最高仲裁人,具有最尊贵的地位与最高的世俗权威;同时君主不应该亲裁政务,虽然一切诏书都以皇帝的名义发出,但那基本上都是执政官熟议后草拟出来的意见,皇帝照例同意就可;治理天下的执政权委托给宰相领导的政府,用宋人的话来说,“天下之事,一切委之执政”;监察、制衡政府的权力则委托给独立于政府系统的台谏,“一旦谏官列其罪,御史数其失,(宰相)虽元老名儒上所眷礼者,亦称病而赐罢”。这样,君主只要协调好执政与台谏的关系,使二者达成均衡之势,便可以做到垂拱而治了——这意思也不是我附会出来的,而是秦观说的:“常使两者之势适平,足以相制,而不足以相胜,则陛下可以弁冕端委而无事矣。”听起来,有点儿“虚君”“二权分立”的意思。
在这样的权力结构中,出现一个未成年的小皇帝,并不会对整个帝国的权力运转构成巨大的障碍,因为皇权已经象征化,君主不用具体执政。也因而似乎没有必要为小皇帝专门成立一个顾命大臣团队,宰相领导的政府与制衡政府的台谏保持正常运转就可以了,至于程序性的君权,垂帘的太后便可以代行。
也正是因为皇权象征化,临朝听政的太后不太容易出现权力膨胀,因为太后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暂时代行君权,整个权力结构与权力运行机制并未改变,还是宰相执掌治理权,台谏执掌监察权。君(由太后代理)臣各有权责,不容相侵,一旦出现女主专权的苗头,立即就会受到文官集团的抗议和抵制。这一点跟清代的政体完全不同,清朝帝王自称“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太后垂帘听政代行皇权,当然也就获得了专断、亲裁的绝对权力。
顾命大臣之设,通常是因应皇权专制之需的产物。而顾命大臣之被诛,则是其隐权力通过自我繁殖,高度膨胀,进而威胁到皇权专制的原故。宋朝政体并非皇权专制,君权、相权、台谏权各有分际,权力的运行自有程序与制度可遵循,自然也就用不着在一个理性化的权力结构中,突兀地设置顾命大臣摄政,那完全是多此一举的。
第八辑 千年前若有诺贝尔奖,澶渊之盟可获和平奖
宋太祖勒石立誓与明太祖铸铁示禁
据宋人笔记《避暑漫抄》记录,宋太祖赵匡胤曾勒石立誓,将石碑锁置太庙中,后世嗣君即位,必须入而跪读:“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无独有偶,《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也曾铸一铁牌,置于宫门中,上书禁令:“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小说推荐
-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
- 什么!宋朝已经有了免费书展!是的,宋朝书展每年5月开展,免费观书还有茶酒招待。什么!宋朝已经有了“BBS论坛!是的,宋朝旅店墙壁上的题诗(原贴)与和诗(跟贴)曾经结集出版过诗集《鹿奴诗。什么!宋朝也有一位人见人爱的国民老公!是的,苏东坡集万千女性“宠爱”于一身,连皇后、皇太后都是他的铁杆粉丝。什么!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 宋朝原来是这样
- 陈桥兵变,宋太祖黄袍加身,定三百年帝国基业。大宋帝国在进取与保守、图强与积弱的反复中踽踽而行。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命的王朝之一,却从未实现真正意义的大一统;这是一个文化、科技、经济繁荣的时代,却未能掩饰对外战争被动挨打的尴尬。强干弱枝、内重外轻的政策在避免政治动荡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埋下衰亡的种子;轰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
- 原来你是这样的大叔
- 楚念把绿了自己的男友和嫡亲小姑给坑了,稍顺手把未来小姑父也给坑了,让他头顶青青草原 不过对楚念来说,没把准小姑父变成侄女婿,已经是手下留情了“你不是说要把自己赔给我吗”直到被男人给逼得退无可退,楚念才意识到自己掉进了他步步为营的大坑里 被全面拿下后的楚念却毫无征兆的人间蒸发了。再次相见,身着华美婚纱
- 都市言情砚染连载中
- 最新章:第52章 结局 终
- 你原来是这样的叶先生
- 【红袖读书—首届“全球征文大赛】参赛作品】叶霖琛最后悔的事,就是没能第一时间认出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孩子,十年前,卷入那场连环命案,波谲云诡,为了活着,她改名林觅,重新来到了叶霖琛的身边,她还是和当年一样,叫他一声“叶叔叔”一八三高冷大叔,一六三鬼马萝莉,从三十三岁到二十三岁,两人的十年距离,比光年还远
- 都市言情南湖川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21章 大结局(三)
- 快穿之原来你是这样的宿主
- 月老哪家强“反派”红翎真“红娘—主神大人送关怀分界线 白羽:为什么最后一关是情劫 现任主神: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你这一瓢还是我掐指给算的,怎么样,够意思吧 白羽 为什么叫“情劫“劫”字咬着念 现任主神:呵呵(意味深长「历代主神惯例坑,我会告诉你 2222:大猪蹄,看在宿主大大这么“在意”你的份上,
- 恐怖灵异静夏歆昕连载中
- 最新章:第165章 末世倾心(22)
- 我欢迎这样的毕业生(就业第一课)/宋三弦
- 我欢迎这样的毕业生(就业第一课)作者:宋三弦现在很多企业招聘都打出不要应届毕业生的免战牌,大学生们纷纷不解的同时企业老总也一筹莫展。应届毕业生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大学生求职出路在哪里?且看本书,企业老总和人事主管为大学生们讲授就业第一课:我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 作者:所写的《我欢迎这样的毕业生(就业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章
- 你和风一样飒,和花一样美
- 两个性格迥异,背景不同的女性,在一次房产交易中结识,投缘成为闺蜜 她们一个是门店面临倒闭的房产中介销冠,一个是面临三胎要否的全职妈妈,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困局 在破局的过程中,她们经历了成长的蜕变,展露出新时代的女性风采与价值 作者:木沐王所写的《你和风一样飒,和花一样美》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都市言情木沐王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神来之笔
- 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
- 自有父母双亡陈光年,苦心专研这世间最没用的历史专业。侥幸被历代君王以看重 在无用的历史长河之中,改变自己现实中的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信仰 作者:青烟慕所写的《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青烟慕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九章 驭下以利——吕布
- 想不到你是这样的锦衣卫
- 别人的重生复仇:处处为营、步步心机,最终大杀四方,报仇雪恨,酣畅淋漓 忍冬的重生复仇:抱金大腿,死皮赖脸。手段不够,大腿来凑,吃喝拉撒,能干全干 但是抱大腿抱的太用力,把自己搭进去了怎么办 忍冬:大人,你不要这样,我害怕 总之,这是一个重生复仇文被扭曲成古代版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小甜文的故事 戳一戳蠢作
- 都市言情简容完本
- 最新章:62 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