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秘本

第158章


孙权年轻时曾被称为碧眼儿,现在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那种放荡不羁的性格仍然保留着几分。尤其是家臣不在身边的时候,他经常破口大骂。一听说魏帝要御驾亲征,孙权便匆忙退兵了,对此他耿耿于怀。不过,孙权自己也认为退兵是正确的决策,尽管想来想去都觉得魏军可恶至极。
“曹叡这个混账,想当年我是和你的祖父曹操争夺天下的。你这个鼻涕虫!穿着开裆裤的小杂种!”孙权把地板踏得直响。
“陛下有什么吩咐?”听到地板的声响,侍中胡综进来了。
侍中是在皇宫内掌管乘轿和服饰的官员,专门负责处理皇帝身边的杂务,随侍在皇帝身边,一般是聪明乖巧的人担任这个职务。皇帝一旦有什么需要,便要马上出现,要懂得讨好皇帝。这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胡综知道皇帝孙权在生气,也知道他为什么生气。这个时候,能够让皇帝说出他心里想说的话,也是侍从的职责之一。
“魏国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实在让朕生气。连老天都偏袒那小子,是不是有点偏袒过分了。”孙权捶胸顿足地说道。
“此话怎讲?”
“那个小子竟然乘着船来到寿春这么远的地方。”
“陛下不也是亲征合肥吗?何必为他人的事情生气呢。”
“我虽然也是亲征,可是天天都为这样那样的事情操心。兵力够不够,粮草怎么解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那小子却什么都不用担心,像游山玩水似的,说来就来了。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如果陛下因为魏帝没有操心的事情觉得气愤,那么让他操心起来不就可以了吗?”
“话又说回来,魏国的屯田制搞得确实很好,不用担心粮食不足;当地居民又多,省去了招兵的麻烦;更不用担心背后有人偷袭……对了……”孙权忽然停了下来。
曹魏虽然没有烦心事,难道就不能制造出什么事让他们心烦吗?与其跺脚生气,还不如想个适当的对策。魏国的背后——匈奴在他们的北方。魏国与南匈奴关系很好,因此要想煽动南匈奴,让他们背叛魏国,几乎是不可能的。自曹操以来,魏国就开始与南匈奴并肩作战,作为友军在战场上厮杀,吴国很难找到离间他们的办法。更何况吴国没有办法联系上南匈奴。从匈奴一方下手很难,不过北边不是还有公孙渊吗?
“那个浑蛋!”孙权一想起公孙渊就不由得又生起气来,狠狠地向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去年正月,公孙渊派来两个使者,名叫宿舒和孙综,他们带来了公孙渊的亲笔信。信中公孙渊自称为臣,孙权因此非常高兴。公孙氏是辽东的统治者。公孙度是第一代,官至辽东太守,曾经发兵向东攻打高丽,向西攻打乌丸,在辽东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第二代公孙康在位时,曹操曾经将袁尚追赶至辽东,让公孙家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公孙康抓住逃跑中的袁尚,砍了他的头,献给了曹操,这才摆脱困境。现在的辽东之主公孙渊是公孙康的儿子,他从魏明帝那里得到扬烈将军的称号,然而又觉得向魏国称臣并不明智。小独立王国的国主总是容易成为井底之蛙。
“曹魏并非天下之主,如今三国鼎立,魏国之外还有吴蜀两个有实力的政权。我们与蜀国相距太远,难以取得联系,不过却可以通过海路同吴国取得联系。我们应该与吴国有所交谊。”公孙渊想到这里,当即便派使者前往吴国。当然这未必意味着他真的要和吴国紧密联系。他好像是在牵制魏国。可以通过和吴国的往来向魏国证明,我们辽东可以依赖的并不只有你曹魏一家。而他的主要目的还是强调自己的独立自主。
孙权之所以对公孙氏派使者前来拜访感到满意,是因为他听说辽东的居民众多,兵力也很充足。“若是与公孙氏联合,不就能夹击魏国了吗?”孙权想到这儿,便命令张弥、许晏和贺达等权臣为使者,携带许多金银财宝前去答谢公孙渊。然而,辽东之主公孙渊也是个情绪善变的人,这一点不输于孙权。吴国的答礼使刚刚到达,他就改变了主意。对于辽东来说,吴国远魏国近,如果得罪了离自己较近的魏国,可能会影响独立王国的生死存亡。所以公孙渊又改变了主意,他没收了吴国的赠物,斩了答礼使,并将他们的首级献给魏国。砍掉客人的首级好像是公孙氏一族的惯用之道。
“干得好。”魏国册封公孙渊为乐浪公。然而,仔细想来,吴国的答礼使之所以前往辽东,是因为辽东先派使节拜访吴国。公孙渊将吴国使节的人头送到魏国,是为了表白自己。但他同这些使节到底商谈了哪些内容,谁也不知道。这些使节全都是吴国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他们所商讨的内容应该很重要。因此魏国对公孙渊也起了疑心。虽然封公孙渊为乐浪公,但也只是权宜之计,其实魏国对他已经有所警戒了——这个消息是由洛阳的间谍传来的。向皇帝传达信息也是侍从的职责之一。
孙权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坐到椅子上,问侍从胡综道:“辽东的那只老鼠,有什么消息吗?”孙权让答礼使带去的金银财宝都被公孙渊吞掉了,所以孙权给他起了“老鼠”这个外号。
“听说公孙渊非常后悔,他虽因去年的事情被封为乐浪公,但魏国有形无形的压迫却日甚一日,据说现在赤裸裸地强迫公孙家割让土地。”胡综道。
“罪有应得,谁让他欺骗朕这样的老实人。”孙权咬牙切齿地说道。他一想到去年的事情就觉得不痛快。“但是人到底不能受感情左右啊。现实毕竟是现实……”感情比常人丰富的孙权有一个习惯,每当他意识到自己被激情所支配,就立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
“根据现在所掌握的情报,辽东的老鼠说要派使者来拜访陛下,返还去年的礼物……”胡综说着垂下了头。
“是想要朕饶恕他吗?”
“正是。”
“不能任他胡来,”孙权撇了撇嘴道,“不是不能饶恕他,但是有条件的。”
“应该这样。”
“先别理他……反正朕不着急。别让他觉得我们这边迫不及待似的。”
“着急的是他这只老鼠才对。”
“有一只大猫在他眼前,他当然会吓得浑身颤抖。”孙权用手指蹭着鼻梁说道。孙权决定再研究一下去年制订的计划,也就是同辽东合谋对付魏国的作战方案。不过,这一次换作吴国站在有利的立场上了,一定要强迫辽东公孙渊做些让步。辽东杀了吴国的几个大臣,这次要想与自己同盟,必须有所补偿才行。
“那么,我们先观察情况,再酌情处理。”胡综恭敬地拱拱手退下了。

总体上来说,五丈原一战是蜀国进攻,魏国防守。千里迢迢跨越秦岭的蜀国北伐军,如果不前进攻击,就失去了远征的意义。相反,魏国只要做好防守就可以了。魏明帝的祖父曹操闯入汉中时遭遇过惨败,此后便没有再考虑过进攻蜀国。兵力、辎重、装备等问题都是围绕着防守的目的进行配置的。
诸葛孔明率领蜀国的精兵进攻,然而司马仲达只是固守阵地,并不应战。蜀军冲着魏军的营地齐声高喊“有种就出来迎战!”此外,蜀军还派出军使,号称慰问魏军,向大将军司马仲达献上妇人的服装和妇人用的头巾,嘲笑他说:“你就像个女人。”蜀军希望能够激怒司马仲达,使其出兵。不明内情的人以为司马仲达一定会出击迎战,其实这次送礼的闹剧早在双方的约定之中。“哈!哈!哈!只有那些禁不住挑拨贸然出击的才像个妇人……千万不要中了敌人的诡计。”司马仲达严令不得出击。
诸葛孔明坐在白木制造的轿子里,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指挥着三军。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孔明经常出现在战场上。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的次数在逐渐减少。
“孙权的人马完全从合肥撤退,孔明应该会很失望吧。”魏军的参谋说道。
“孔明的智谋举世无双,倘若以常理来判断,我们一定会遭到沉重的打击。”司马仲达回答道。
“听五丈原当地的人说,孔明已经卧床不起。”听到这样的报告,仲达摸了摸下巴,训斥部下道:“要小心!这恐怕是孔明故意传出的谣言。但凡关于孔明的消息,都不能轻信。”
“恐怕是得了孔明恐惧症了。”部下们不解地窃窃私语。
其实,孔明得病的消息,仲达是最在意的。因为对手是孔明,这场以五丈原为舞台的大戏才能够顺利地演下去。如果孔明死了,不知道他的后继者是否能担负得起扮演仲达对手的角色。“传司马进。”仲达命令侍从道。司马进是仲达的弟弟。
此时孔明已经不能再乘车出入战场了。阴历七月算是到了秋天,然而残暑依旧难熬。以他的身体,已经抵抗不住这样的酷热了。丞相病了,而且病得很重——成都的朝廷也接到了这样的急报。在成都,一向不太露面的皇帝得知丞相病重的消息后,坐立不安。
“如果没有丞相,朕该如何是好!朕实在是不放心,要马上去问问丞相。”皇帝刘禅说完,便派遣急使前往五丈原。
听敕使说明来意后,孔明苦笑了一声:“皇上想问,若是丞相不在了,以后的事情该如何处理吧?”“这样的事情,陛下自己不会决定吗?身为蜀汉的天子,难道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吗?”孔明本想这样回答,不过他自己也知道,即使说了也没有什么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