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大地棋局

第23章


钱阿三有些发愣,瞬间又露出满脸的笑容,仿佛一下子打了鸡血。
  “家里人多,带回去吃。”赵匡胤笑道。他这是想给如月和几个孩子带回去尝尝,当然,还要给母亲和阿燕送几个去。
  “好嘞!您稍候!”钱阿三兴高采烈地忙活起来。
  “老爷,咱怎么拿啊?”李神祐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可装蒸饼的东西。
  “没事,老太婆啊,快去把咱们的篮子拿来,再拿块干净的白纱布来。”钱阿三扭头对老太婆喊道。
  “好——”老太婆应了一身,放下手中的刀,往里屋走去了。
  李神祐突然又扯扯赵匡胤的袖子,说道:“老爷,咱方才慌慌忙忙出来,忘了带钱啦!”
  赵匡胤一愣,心想:“坏了,我平日没有带钱的习惯,这下糟了,别把我俩当成吃霸王餐的了。”
  正在两人发愣时,老太婆已经将一只用山桃树枝条编成的篮子和一块白纱布拿来了。钱阿三一边将弄好的蒸饼往里装,一边乐呵呵地傻笑。
  “真是不好意思,老板,我与老爷出来时忘了带钱啦。赊一日,明天给你成不?”李神祐红着脸开口了。
  钱阿三听了,稍稍一愣,呵呵笑道:“没事,没事,明日给也成。来俺这买蒸饼的,八九成都是老街坊。您二位是新客人,俺做定你们的生意咯!这篮子你们也安心拎着去吧。”一边说,一边继续将夹好爊肉的蒸饼放入篮子中。
  赵匡胤听了,心中感到一阵暖意,这种暖意,在朝廷里面,他很少感受到。
  “老板放心,回头这篮子和赊的钱我一定让李管家送来。”赵匡胤道。
  说话间,钱阿三已经将二十个蒸饼放入了篮子中,小心翼翼地盖上干净的白纱布,递给了李神祐。
  “谢谢啊!谢谢!”李神祐赶紧道谢。
  君臣二人于是离了钱阿三的蒸饼店往东华门走去。两人刚迈开步走,赵匡胤听得后面店内那个年轻人说道:“干爹,我看咱可以让人绣个招幌,把生意做大些。”
  “都是老街坊,还弄什么招幌啊!”
  “这不是来了新客人吗!别担心,我来写字,找人依着字边儿绣上就成!”
  “这孩子说得对。老头子,就依他的。”
  “成,瞧你俩,一唱一和的。”
  赵匡胤听得三人乐融融的对话,想起了早逝的第一任妻子,想起了自己早早夭折从未谋面的孩子,想起了对自己充满怨恨的如月,这些纷沓而来的思绪,让他不禁心里突然一酸。
  这个时候,钱阿三的店头又来了一位客人,那人向赵匡胤和李神祐的背影不经意地望了一眼,又看了看店内韩敏信的背影,然后对钱阿三说道:“老板,来几个蒸饼!”
  “好嘞!”
  “干爹,您歇着,我来招呼一下客人。”
  “好,好!”钱阿三乐呵呵地说,“这位也是自你来后的新客人,你还真是个做生意的料啊。”
  来的那位买蒸饼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韩通的门客陈骏,他与韩敏信早已经约好,每隔一天来买一次蒸饼,顺便交换彼此打探到的消息。自韩敏信从潞州回来后,陈骏就在州桥附近租了间房,白日里在宫城外面转悠,观察皇帝出行的规律,准备伺机行刺。韩敏信策划的行动,也是与陈骏商量好的。两人遇到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商量,就会先在店头约好时间,然后到州桥上面去碰头。一般情况下,陈骏就会借买蒸饼,来钱阿三的店头见韩敏信。这日天还未明,陈骏睡不着,便早早起来,在黎明前赶到蒸饼店来见韩敏信,想要听听他的进展。
  “老爷,您要几个?”韩敏信问道。
  “拿五个吧。”陈骏道。
  “今日午后,午时末,未时初,州桥上见!”韩敏信压低声音,悄悄地对陈骏说。
  “十文钱,搁这里咯!”陈骏会意,点点头。
  “叮叮当当——”几枚铜钱落在钱匣子里,与其他的铜钱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韩敏信身后,高高摞起的蒸饼笼屉正呼呼往外冒着白色的蒸汽,店内一片氤氲。又一批蒸饼快要蒸熟了。
  四
  “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好吃的!”
  赵匡胤尽量使自己的口气显得轻快一些,因为如何应对南唐使者的事情还一直困扰着他。他很清楚,在李筠可能起兵反宋的情况下,对待南唐的不同态度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如果过于严厉,可能令南唐继续战战兢兢地俯首称臣,也可能激发它暗中与李筠勾结甚至与契丹勾结的可能性;如果过于温和,则可能被它轻视,从而使它产生幻想,说不定可能会使它加强军备来争夺失去的淮南地带。当然,即使对南唐温和,也并不能排除它与李筠暗中结盟的可能性。另外,他也知道,吴越国、后蜀、楚、南平等地的小朝廷也会视大宋对待南唐的态度做出各自的反应。
  赵匡胤来到坤宁宫时,如月与三个孩子刚刚洗漱完毕,正聚在一起准备用早膳。如月今日穿上了一件新裁制成的背子,正是用不久前小符送来的那匹四窠云花绫裁制的。御厨送来的早餐非常简单,与他们进宫之前没有什么差别。摆在桌子上的是一盆小米粥,一盆锅贴,几碟儿咸菜,还有一小盆鸡蛋。膳食要简朴,不得铺张,这是赵匡胤亲自定下的规矩,御厨不敢违抗。如月与几个孩子进宫后伙食与之前变化不大,因此也并不在意。
  “娘,娘,爹爹买蒸饼回来啦!”小德昭闻到了篮子里飘来的蒸饼的香味,开心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跑到李神祐身边,揭开白纱布的一角看了看。
  当小德昭奔向赵匡胤身边的时候,如月也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她心里期望着夫君能够注意到自己的新衣服,说上一句赞美的话。是的,只要一句,就要一句,她就会心满意足的。可是,如月感到失望了。赵匡胤似乎没有注意到她特意穿上的新衣服。他几乎没有多看她一眼,更别提有什么赞美的话。“他心里喜欢我吗?”当这个问题再次从如月心底冒出来的时候,她的心已经再次被悲伤俘获了。
  “别急别急!呵呵,待会儿给你奶奶、阿燕姑母也尝尝,”赵匡胤用温柔的声音对小德昭说,又扭头对李神祐说道,“你拿出几个,再给朕母亲与妹子送几个去。剩下的你就拿回去吃吧。”
  李神祐应了一声,揭开盖着蒸饼的白纱布,取出五六个蒸饼夹爊肉放在装锅贴的大盆里。
  小德昭又跑回自己的位子,双膝跪在凳子上,一只手撑着桌子边缘,身子往前探着,飞快地伸出另一只手,从盆里抓起一个蒸饼,大口咬了起来。
  “真是小馋猫!也不等你爹爹一起来吃!”如月轻轻拍了一下小德昭的脑袋,假装发怒。
  琼琼、瑶瑶两位小公主都从凳子上站起来,挨到赵匡胤身边,一边一个拽着他往凳子上拉。
  “爹爹一起来吃。”琼琼仰着脸说道。
  赵匡胤低头看着女儿红扑扑的小圆脸,心中感到的暖意使烦扰顿时淡去了许多。
  “陛下,那我这就送过去了。”李神祐说道。
  “好,记得把钱和篮子给送回去啊。来,爹爹陪你们一起吃。”赵匡胤扭头对李神祐叮嘱了一句,又将头扭回去对两个女儿说道。李神祐应了一声,便拎着篮子出去了。这时,赵匡胤发现如月还在桌边一直站着。她低垂着眼,神色似乎有些疲倦。
  他注意到她身上换了一件崭新的粉色背子,也注意到了它上面的图样——一对对在云水中悠然嬉戏的。在粉色绫背子的映衬下,如月的脸上散发出一圈淡淡的柔和的光。赵匡胤心中油然生出一股怜惜之情。
  “如月,快坐下吧。”他说。
  可是,他并未对如月的新衣衫说一句赞语,也未对她那让人怜爱的娇美流露出一丝倾慕的神色。他自己也无法清楚地说明,为什么在如月面前,要压制自己内心的感情。他不止一次地想,他对如月的冷漠,也许是由于心中还念及旧日恋人阿琨,或者是由于第一任妻子贺氏的早逝使他曾经一度被重新融化的心又再次冰冻。有时,他也深深自责,并被一种奇怪的恐惧所困扰,他担心,也许自己会给所有自己所爱的女人带去厄运。有时,他也暗暗埋怨自己当初顺从了世宗安排的自己与如月的婚事,被操纵的感觉竟然渐渐干扰了他对如月的感情,使他难以辨别自己是否真正爱着如月。他曾经一度试图寻找,自己对这几个女人的感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但是,他从来没有找到清晰而明确的答案。
  终于,他在自己与如月之间,砌上了一堵漠然的高墙。在这高墙里,不仅砌入了旧日恋人阿琨的影子,砌入了早逝的第一任妻子贺氏的影子,砌入了他从未见过面的早已夭折的孩子的影子,也砌入了他对如月的误解、对她的怜爱以及因她而生发出的复杂纠结的感情。他的内心,其实依然记得,自己曾拥抱着她温软娇弱的身躯,说一定会保护她。他宽阔的胸膛上,仿佛依然还能感受到如月热泪的余温,但是他的眼睛、他的脸庞,却对她呈现出寒冬里花岗岩的冰冷。
  “陛下——周太后从西京托人给孩子们各捎来一套衣服,昨日黄昏时送进坤宁宫的。另外,还有河南府的一些特产,有桑白皮、桔梗,还有玄参、丹参、半夏、大戟等,都是可以入药的。臣妾本想昨日禀告陛下,但陛下一直忙着,所以臣妾就自作主张先收下了。”如月坐到凳子上,抬起眼帘,幽幽地说道。
  “昨日?你与她往日是要好的姊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