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乱之年

第8章


宗见的说法是,清川程度低,没有合适的班级。当有新的学员参与进来,清川又练到了中级水准,无论如何踩不着节拍,只好由宗见单独授课了。 
  “怎么样,我这学生够给我面子吧?对你们两口子都挺关照吧?”屠秋莎颇为骄傲。 
  “是,你是资深美女,杀伤力十级。”清川取笑她。 
  那一段清川属意买房,奔波于市内各大售楼部。在房子问题上,满城相当倒霉。早期他们一家住在大学的筒子楼里,满城在就职的市人事局分到套房后,他们就长期住在市人事局的宿舍区,后来住房改革,他们用两万块钱买下了栖身的那套小房子。 
  “瞧你家花先生那熊样儿!你俩一个是大学教师,一个是公务员,住那么小那么旧的房子!整个一无产阶级!抹社会主义的黑!”屠秋莎不止一次地讪笑。 
  当中清川的学校有过多次集资建房的机会,大多数教师都住上了三室两厅到四室两厅的房子,但由于学校地势不佳,而市人事局位于城市的核心部位,他们压根儿没考虑过搬离人事局的宿舍。 
  三年前,人事局修建了一批集资房,是电梯公寓。满城出差在外,选房的位次被人调换,摆在满城和清川面前的,只有一套两百平米的顶楼跃层,售价奇高。他们咬牙选定下来,打电话四处筹集首付款。钱凑齐了,满城却接到局里的通知,说是有上级领导看中那套房,希望他从大局出发,发扬集体主义精神,退房让贤。 
  满城一向视领导的话为圣旨,丝毫不敢违拗,立即退了房。过后听说上级领导子虚乌有,那套房子卖给了一位副局长的亲戚。清川气愤难平,要满城去上告,把事情闹大,讨回公道。满城息事宁人,在愤懑中沉默着,等待人事局再度修建新房。 
  但那竟是最后一次。 
  错过了末班车,他们就被固定在了原处。房子十分老旧,面积不过65平米,两房,狭窄的客厅。阳台倒敞亮,邻居们多半将之封闭,改成储藏室或是小客房。满城坚决不改,保留阳台的采光功能,栽种了大量绿色植物。清川和满城在园艺方面倒是爱好一致,区别在于,满城以欣赏为主,清川以种植为主。 
  “您是袖手旁观、指点江山的大少爷,我是播种施肥、亲力亲为的小丫鬟。”清川讥讽地对满城说过。 
  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一旦搬过来,就涉及聘请保姆。一下子增加两个人,这套袖珍的房子是无论如何都吞咽不了的。唯一的法子是另觅新房。满城既然答应另觅新房,而清川也大大方方赞助了满城侄子五千块钱学费,料定满城无颜反悔。她便手捧一沓报纸广告,独自一人走马观花,四处物色合适的房子。 
  为了看房,清川失约了两次。第三次打电话向宗见请假的时候,宗见奇怪了,问她是不是遇上了什么难题,需不需要帮忙。 
  “不用不用,谢谢你关心。”清川很不好意思,一五一十地说了自己正欲购房,需多方考察,多方比较。 
  “我有亲戚在市房产局工作,对楼盘质量了解,还能拿到比较优惠的价。这样吧,我陪你看房,看上哪套,我给我亲戚打电话。”宗见爽快地说。 
  清川不能抗拒优惠价这一诱惑,客套几句,就应允了宗见的陪同。宗见驾车去接她,那是一部价位中档的国产跑车,魅惑版的美人豹,车身火红。 
  满城好静,对汽车没什么兴趣,反倒是媚媚极力怂恿父母买车。这款吉利跑车便是媚媚鼎力推荐的车型之一,有真皮座椅,有DVD,有小冰箱,非常享受。 
  “家里如果买了车,我一到18岁,马上去拿驾照!”媚媚表情夸张地宣布。 
  清川不是不动心的,自小媚媚动动小指头,她立刻飞身扑上,心肝肉地唤着,剐心掏肺地满足她一应要求。清川甚至私下与满城商议过几次,打算选择一款大方实惠的家用车。但买房一经提上议事日程,车子就搁浅下来了。 
  清川一落座,宗见轰一声发动引擎,威风凛凛地在拥挤的街市上左冲右突,展示车技。清川微微一笑,小孩子是这样的,来不及地炫耀,来不及地显摆。 
  宗见踩住刹车,把车停在报摊边,买了一份最新出刊的本市楼盘介绍,递给清川。清川向来依靠报纸广告,不知道有这样的专门出版物,深感纳罕。 
  “你筛选一下,我们挨家去看。”宗见说。 
  “小宗也很关心房子吧?”清川摆出长辈的口吻,“打算结婚了?” 
  “我陪朋友看过几次房。”宗见顾左右而言他。 
  “我那位朋友,皮肤很白,骨骼很小,是个动人的小家伙,”宗见满不在乎地笑道,“跟俞老师很相像。” 
  这话唐突了。 
  清川一时间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做出被冒犯的表情。宗见一手掌着方向盘,一手取烟盒,抖出几棵烟草,侧侧身,道: 
  “抽烟吗?” 
  清川摇摇头,默不作声。这孩子的语气是大大地不妥了。他对着一个足以做他阿姨的女人轻佻地谈论异性,分明忽视了清川的年纪。   
  魅惑版的跑车(2)   
  清川毕竟是一把岁数了,懈怠、戒备,对超越常规的人与事怀着本能的警惕,不比宗见的横冲直撞。年轻人的生活是热水煮青蛙,青蛙会扑腾,会跳将出来。中年人的生存状态好比把青蛙放在冷水中,慢慢加热,青蛙会因为惰性而停留,直至被煮死。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宗见的车载CD播放着英格玛乐队的乐曲,由秘鲁排箫演奏,清寂而落寞的旋律。这种风格的音乐,清川闻所未闻。 
  “有没有招魂的意味?”宗见微笑道。 
  “小心点!”清川暗示宗见限速。 
  “放心,我没超过警察叔叔的规定速度。”宗见幽默地说。 
  宗见把车飙到了一处楼盘,他泊车,清川到售楼处咨询。与清川看过的大部分楼盘一样,这儿的房子尽管是期房,已狂售80%,剩余的都是景观奇好而单价高昂的户型。 
  清川在售楼小姐的推荐下,通过沙盘研究一套160平方米的错层。难得的是,这套房做出了五间卧室,三个卫生间。安顿好母亲之外,清川梦寐以求的书房也有了着落。问题是,房子总价超过了90万。 
  天文数字啊。 
  “这两年房价涨得太离谱了,”清川感叹,“真是不买房,不知道自己有多穷。” 
  “奋斗一辈子,买套好房是应该的,”售楼小姐善解人意地劝说,“我们的设计理念就是共享天伦之乐,160平米,不光能贴身照应老人,还能给孩子较为舒适的成长空间。” 
  售楼小姐言之有理,尽管买不起,清川还是有点恋恋不舍。宗见泊好车,跟进来,只瞄了一眼户型图,就凑近清川道: 
  “设计有弊病,你没发现吗?厨房没有光源,没有通风口,是一间封闭的黑屋。” 
  清川仔细一看,果然如此,不禁释然。 
  “你对购房很有经验啊,将来会是一个好丈夫。”坐回车上,清川夸奖一句。 
  宗见但笑不语。 
  “你等一等。”宗见刹住车,匆匆跳下去,眨眼间捧回大袋汉堡薯条可乐之类的食物,塞到清川手里。清川皱眉,她信奉营养学,油炸食品从不入她的眼。 
  “午餐和晚餐都免了吧,”宗见笑着说,“咱们边看房子边填肚子。” 
  “我女儿也很爱吃这些。”清川笑道。 
  “并不只是小孩子喜欢,”宗见似笑非笑,“我妈妈每次过来,都叫我请她吃麦当劳。” 
  “哟,你妈妈的心态肯定很年轻。”清川惊叹。 
  “她已经五十多岁了,比你大很多。”宗见温言道。 
  清川一下子明白过来,宗见是在提醒她,不必倚老卖老。清川面色发烫,低头拨弄袋中薯条。她已多年不与男人推云换掌地过招,安安分分做着一个乏味的女人。35岁以前,她欣赏的男人类型是大提琴家马友友。35岁以后呢,她没有正眼看过男人,包括满城。 
  “你活得太辛苦了……”半晌,宗见轻声叹息道。 
  清川不懂。 
  “潜意识里,你紧紧地束缚着自己,凭空添加了许多禁忌,”他接着说下去,“到末尾,也许连你都分不清自己的脸,究竟是真实的皮肤,还是塑料的面具。” 
  “其实,戴眼镜和做假眼珠是有分别的。”他补充。 
  “那不是束缚,是一层保护膜。”清川心里一怔,面上却故作轻松地笑道,“你还年轻,没有受过伤害,是不会明白的。” 
  “你所缺乏的,恰好是一种被伤害的体验。”宗见老到地接口。 
  “受虐狂?”清川笑。 
  宗见看了她一眼。那绝不是一个小男生的眼神。清川垂下眼睑。 
  “你很健谈。”她说,“也常常与我先生聊天吗?”她亮出满城这具天然的挡箭牌,可是宗见置之不理,他甚至顺着她高高举起的盾牌攀缘进入她的属地。 
  “在旁人眼里,你们是美满的一对。在颠沛纷乱的经济社会里,安稳、富足,过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真正的情形就是这样。”清川打断他。 
  “呵呵!”宗见笑起来,打了一个绕口的比方,“我已经过了相信所有糖果形状的东西都是糖的年纪了。” 
  清川不安起来。这个孩子,他看出了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