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桶中的女尸

第38章


对于这一推理,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出证据来支持它。我们可以这样推测,周日黎明时,他回到家里,发现夫人不见了,后来找到了夫人留给他的信。当他得知自己的妻子和菲利克斯私奔了,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克林顿身体前倾,拨了拨炉中的余火,略带迟疑地说道:“我现在想的也是这个问题。我曾假设了一个过程,然后试着从调查事实出发,然后使这个过程尽可能地符合逻辑,经得起推敲。”
  “不妨说出来,现在,我们所有的工作也都只是在推测阶段。”
  “我是这样设想的。周日凌晨,波瓦拉回家后发现妻子留书出走,悲恨交加。于是他就想到了报复,静下心来,开始谋划着如何复仇。或许他去追赶他们了,在北停车场恰好遇见他俩准备乘车离开,便不动声色地尾随到了伦敦。也许他只看到了菲利克斯,波瓦拉夫人为了避免遇见熟人,是单独行动的。他得知这两人要去圣马罗山庄,就确定了如何开展谋杀行动。他也知道只有他们俩在山庄里,就潜伏在外面。等他们离开后,他从窗户,或是别的什么地方进到屋里去了。他事先设计好要把死尸装进桶子里,为了得到桶子,就在菲利克斯的书桌前,以菲利克斯的名义,写了封信给德比耶鲁公司,订购了他买的那座群雕的姐妹篇。为了让菲利克斯背黑锅,写信时他刻意模仿菲利克斯的笔迹,并且故意把留下痕迹的吸墨纸放在书桌上。虽然信的结尾处写的是菲利克斯的名字,但邮寄地址并不是菲利克斯的。这样一来,他就有机会去领取桶子了。”
  “太棒了!”哈本斯发出惊叹。
  “他到外面把信寄了出去,还给巴黎那边打了个电话,知道了桶子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运送的。然后,他为了取桶子雇了一辆马车。他没把桶子直接运到圣马罗山庄,而是在山庄附近某个地方停了下来,让马车夫在原地等待。接下来他要把菲利克斯引出去,于是就发了封电报或写了封信,也有可能是别的什么方法,总之是达到目的了。等山庄里只剩下雅丽特的时候,他便去按响了门铃。可想而知,肯定是雅丽特来开的门。波瓦拉强行进到屋子里,将雅丽特逼迫到书房旁边的圆背小椅上,并最终将她掐死了。雅丽特肯定会挣扎,忙乱之中,衣服上的胸针掉落了下来,但波瓦拉没有注意到。雅丽特已死,他就让马车夫把桶子运进了庭院,并找了个理由支开了车夫。然后独自打开桶子,取出雕刻品,再把尸体装进去。等马车夫回来,他就吩咐他第二天一早把桶子寄到巴黎去。为了让菲利克斯杀人的事更加可信,他就伪造了一封署名艾美的信,特意胡乱地插进菲利克斯的西服口袋里。”
  “棒极了!”哈本斯又发出了一声惊叹。
  “回到巴黎后,波瓦拉到北停车场领走了桶子,然后又到嘉迪尼街的货运站把桶子寄给了菲利克斯。为了不让菲利克斯有退路,他又加了一张明信片,这样一来,菲利克斯只好去把桶子领回来了。菲利克斯领桶子时用的是非正常的方法,由此引起了警方的怀疑。”
  “真是不得了,克林顿!听你这么说,我感觉这一切好像都是你亲眼所见的一样。如果真实的情景就是这样的,我不会觉得奇怪。但如果雅丽特是在山庄失踪的,菲利克斯为什么要隐瞒这件事而不报案呢?”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我猜他是怕知道事实后自己会伤心,所以宁愿逃避。”
  “那个做早饭的妇人有什么说法?”
  “她说的也存在问题。但是,聪明的女人总是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你的假设使案情的大部分得到合理的解释,我们调查时就以此为起点吧。”
  “晚宴后的周日和周一,波瓦拉为了追踪夫人和伪造信件,跟到了伦敦。周三时,为了行凶和将桶子运转出去,他再次来到伦敦。”
  “也就是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将波瓦拉这几天的行踪查清楚。”
  “他自己称在巴黎和贝鲁基,警方也相信了这一说法。”
  “我们不是都知道,不在场的证明是可以造假的吗?所以,最好再重新调查一遍。”
  “那我们需要一个侦探。”
  “是啊。你看拉登可好?”
  “当然很好。不过,他会收取很高的酬金吧?”
  哈本斯耸耸肩说:“还有其他的办法吗?就找他了!”
  “好吧!你觉得请他明天三点来,可以吗?”
  这时,已经是十二点了,哈本斯这才回市区的家。
  在伦敦,乔治・拉登可是家喻户晓的一流侦探。以前,他的父亲经营一家专营外版图书的书店。他是在伦敦长大的,十二岁时就熟练掌握了英语,并且思维方式也很有英国特点。后来他的英籍母亲去世了,全家就移居到了巴黎。面对新的环境,拉登要重新适应。二十岁时,他成了一名导游,在酷客旅行社工作,并逐渐掌握了意大利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很快,他走遍了中欧及西南欧,对那里的风土人情能够如数家珍。做了十年的导游,一年到头四处奔波的生活使他非常厌倦,后来就回到了伦敦,在一家著名的私家侦探社工作。又过了十五年,创办侦探社的老板辞世了,拉登就成了负责人。因为年轻时做过导游的经历,他专门侦办涉外案件。拉登的长相平常,矮小的个子,有些驼背,脸色也不是很好。不过还好他有一张轮廓分明的脸庞,和一双散发着智慧光芒的黑色眼睛,才使他不至于过于平凡。当他的思想变化的时候,脸部表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他有一种独特的本领,巧妙到总是让对方马上就消除疑虑。
  充满悬疑的怪异之事总是能调动他的好奇心,通过看报纸,他大概了解了桶子事件。克林顿给他打来电话,问他愿不愿意接手这桩案件,他便满口答应了,而且还推掉了三个约会,来见律师。
  他们首先就酬金的事情进行了商榷,然后克林顿才把案件的始末,和目前掌握的全部资料告诉了侦探。同时,他也解释了自己和哈本斯针对案件的辩护问题所做的探讨。
  “我们将波瓦拉假设为凶手,想要请你做的是由此展开调查,由这个假设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你要查明他的不在场证明是否都是真的。如果那些都是真的,他就没有犯罪,我们要适时调整和修正辩论策略。当然了,我们越早接到你传来的真实信息,就对案件越有利。”
  “我就喜欢攻克这种案件,调查不出个结果我就不回来!我还要再了解一下资料,整理一下线索,然后尽快到巴黎去。不过,去巴黎前,我会再来找你一次。”
  过了三天,拉登再次出现在克林顿的办公室:“我已将伦敦这边的事情调查完了,打算今晚渡海去巴黎。”
  “很好,你得出什么结论了吗?”
  “现在说什么都还太早,有件事很不好办。”
  “是什么?”
  “依我看,这会使你的委托人陷入困境。而且,现有证据很有说服力,不易推翻。我尽了最大努力,但仍无济于事。你肯定也知道,目前所有的证据中,几乎没有对菲利克斯有利的。”
  “在打开桶子的现场,他表现的是那样惊恐交加,警方都确认过了。你有什么看法?问过医生吗,是怎么说的?”
  “是的。医生说他的确是受到了严重的身心打击,可是我认为,这对他没什么帮助。”
  “我认为由于当时的场景太出乎意料了,他才会受这么沉重的打击。桶子里的死尸引发了过分的惊吓,所以他才会这么受打击。由此可见,菲利克斯事前也不知道桶里装的是死尸,不是他把桶子寄给自己的。根据这一点,不能洗刷他的罪名吗?”
  “这样想也有一定道理,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或许会有人提出质疑,打开桶子时惊现尸体,除了惊吓的刺激外,也会因看到尸体而产生恐惧。”
  “可是如果他早就知道桶子里装的是什么,怎么还会有这种反应呢?”
  “这也是可以解释的。桶子里装的物体和他想象中的差别太大,也许在他把尸体装进桶子的时候,她还保持着生前的样子,看上去很鲜亮。好几天之后,桶子才被打开,这时尸体的面貌已严重变形,他因此感到很恐怖。他当时可能就是这种恐怖的神情,大家把它当成了是受到惊吓,但恐惧也是真实的,所以才效果逼真。”
  这一层是克林顿没想到的。拉登的这番推测,加重了他心里的不安。他一直觉得,这桩案件中,能找到的对菲利克斯有利的证据,实在是太难了,而好不容易找到了,却这么轻易就被驳倒了。如果真的是这样,他的委托人可就百口莫辩了。但这种担忧他并没说出来。
  “找不到证据支持我们的辩护,就再想其他办法。”
  “为了不让你失望,我会尽力。其实,我是想说,这项调查实在是很不简单。我今晚就启程,有了好消息就尽快给你传回来。”
☆进入死胡同
  拉登是早已习惯旅行的人了,就算要连夜赶火车,他也照样能睡得很好。这次,拉登坐的是头等车厢,应该更加悠闲、舒服,可是他因为全神贯注于眼前的案子,头脑非常清醒,毫无睡意。
  第一步要对波瓦拉的不在场证明的真实性进行调查。利朋警官所做的调查他要重新来过。虽然拉登还没想好下一步该怎么侦查,但他想利朋肯定会有疏忽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最容易有新发现。这个案件的核心就是桶子里的死尸,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件事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