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你爱上洋葱的

第3章


 
 
  拍摄前照例是乱成一团: 
 
  400演播室内工作人员来回穿梭,现场导演在维持观众秩序,飒爽的女制片人趴在楼上音频视频机房的栏杆上,俯视着现场。 
 
  张好好躲在观众席的一个角落,冷眼看着参加这期节目的几位大学生选手。他们照例是眼镜加上局促的笑容或过度的激情动作。 
 
  一个女生、一个男生、再一个女生…… 
 
  突然,真的是突然! 
 
  一个齐肩短发的女孩跳入他的视线: 
 
  样式简洁的蓝色毛衫,黑色铅笔纹的学生短裙,衬出她亭亭玉立的身材。 
 
  腰口处俏皮点缀着蕾丝花边,仿佛微微翘起。 
 
  一转一侧,恰到好处地隐约露出腰间一抹雪白。 
 
  凝脂般…… 
 
  乖巧秀丽的模样,青春四溢的笑容,举手投足,如同阳光下跳跃的雪花。 
 
  一双慧黠灵通的眼睛,像稚童一样清澈、宁静,好奇地看着周遭的一切。 
 
  偶尔还会飞鸟似的歪一下头,像一只衔起信笺,朗读或歌唱的信鸽—— 
 
  “咕咕”地叫着可爱。 
 
           
 
  雪花和飞鸟的融合,永远栖息在自然的灵魂深处,甚至可以加速你的忧伤或感触。 
 
  张好好的心,微微颤了一下…… 
 
  张好好曾经这样评价自己: 
 
  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一个自作多情的人; 
 
  一个一鸣惊人的人, 
 
  一个一针见血的人; 
 
  一个一张一弛的人, 
 
  一个…… 
 
  一见钟情的人。 
 
  其实最后一句“一见钟情”才是他想要倾诉表达的。 
 
  他一直坚信并寻找着能让他一见钟情的女人,同时这个女人也同样对他一见倾心。 
 
  “一个单纯的男孩儿遇到一个同样单纯的女孩儿,如果第一眼都碰撞不出激情,都不来电,怎么会奢望他俩以后会卿卿我我恩恩爱爱?” 
 
  张好好会用极为稚嫩的口吻娓娓讲述他的爱情格言。 
 
  所以张好好不相信爱情是可以磨合的,是可以培养的。 
 
  那些历经岁月沧桑后的白头偕老,在他看来其实更是一种寄托的习惯、一份彼此的依赖、一段情感的累积罢了。 
 
  张好好直勾勾地盯着那个短发女孩,想起自己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童话画面…… 
 
  一汪清潭,长着彩色鳞片的鱼儿们在自由地做甩尾运动。一条灵秀的小鱼儿稚气地问:“妈妈妈妈,岸边那个呆头呆脑的人在干嘛呀?还举着一根长长的线?”鱼妈妈慈祥地说:“他呀!叫张好好,是个靠写字为生的傻家伙,笔名姜太公。他的业余爱好就是钓鱼,而且不用诱饵。如今是时尚现实的社会了,不用诱饵,还能再有愿者上钩的故事?他呀!一次次收线,一次次失望,他才是被咱们垂钓的人。” 
 
  寻了多年的梦,没有醒。 
 
  而眼前的这个短发女孩—— 
 
  美丽年轻,体态轻盈,青春恬静。 
 
  张好好是不是对她…… 
 
  一见钟情? 
 
  这可……说不好。 
 
  因为他经常制造和发生“一见钟情”的 
 
  浪漫or凄美 
 
  故事。 
 
  “你那不是假眼吧?怎么目不转睛的?” 
 
  汪小宁走到张好好的身边,奇怪地问他。 
 
  张好好斜了汪小宁一眼,像是自言自语道: 
 
  “哎有了,下一场开场段子就说——美丽年轻,体态轻盈,青春恬静,我竟然对你……一见钟情!” 
 
  “又仙儿了。”汪小宁没理会他,哼出“嘤”的一声,颠着小碎步快速“飘”到台上。 
 
  正式开始录制。 
 
  张好好嘟囔出一句唐老鸭的口头禅: 
 
  
  “呃啊!演出开始喽!呃啊!” 
 
  第二声大了点,旁边一编导找了半天,生气: 
 
  “谁家的驴在叫哪?” 
第7章
胡萝卜见客户,恭敬地递上名片,客户看名片问:“你咋叫高丽参啦?”胡萝卜小腰一挺,骄傲地说:“人家哈韩了嘛!”(图注) 
 
  人家哈韩了嘛 
 
  “岁月如歌,青春如梭,千山万水走过,青春你我做客!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和现场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汪小宁,欢迎您收看《青春做客》。有朋友说啦,哎汪小宁,刚才你念的栏目宣传词写得不错啊!那当然啦!这可是我们栏目组最古老、最经典、最沧桑的撰稿——张好好哥哥,哦不,是张好好老师创意的。” 
 
  汪小宁经常在台上把张好好平日说的一些形容词、口头语用到主持中。 
 
  “尤其每每当我念到‘千山万水走过’的时候,我就有千丝万缕、千头万绪、千言万语要说啊!为什么呢?因为每次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千方百计,经过千锤百炼、千辛万苦,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您可千千万万别说我能甩词儿,因为这些都是张好好老师给我写的。我只负责背,千真万确!” 
 
  汪小宁的记忆力还真是不错。 
 
  场下的学生观众一片哄堂大笑,有认识张好好的不禁扭头看他。 
 
  张好好也适时地挤出一个鬼脸,挤出满脸皱纹,像褶皱山系。 
 
  再优雅地转过身去,留下一个瘦弱的背影—— 
 
  像猴子,还是干瘪、瘦弱、枯萎、过期的猴子。 
 
  汪小宁清脆的声音还在持续震荡: 
 
  “今天的比赛也一定是刺激、紧张,并富有悬念的。电视机前的千家万户,也肯定不会放过这千载一时、千钧一发、千年等一回的时刻。好了,还是首先感谢今天现场的观众,他们是来自几所高校的同学们。” 
 
  场下学生吹着足球比赛拉拉队用的喇叭,挥舞着各种充气气具,欢呼声夹杂着掌声、口哨声,一片甲A联赛开球、主队进球、欢庆胜利时的气氛。 
 
  前排几个帅哥美女学生还高高举起两个标语牌—— 
 
  “学生第一”、“马上办”。 
 
  “哎,这几个同学怎么会举着这样的标语牌呀?” 
 
  汪小宁走下台,娉娉婷婷、袅袅娜娜,像只偏瘦的可爱企鹅。 
 
  这让张好好想起了一个笑话—— 
 
  北极熊给企鹅打长途电话:“亲爱的,在哪呢?还在南极哪?我想死你了,啥时候来约会啊?” 
 
  企鹅恼怒:“可拉倒吧!走得都贼慢。为浪漫一次,就得花俺一生时间。练竞走哪?俺是傻子呀?” 
 
  张好好笑,嘿嘿傻笑,声音比较大。 
 
  引来“小宁企鹅”及一些观众的侧目。 
 
  举标语牌的学生稍有些局促,几个同学互相推让。 
 
  这时一个帅气的男生,一个拥有着武松健壮体格和宋江黝黑肤色的大男生被身边同学硬拉起来。 
 
  “什么是‘学生第一’和‘马上办’啊?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哩?这位帅哥来说说看呀!”汪小宁嗲声嗲气。 
 
  她和这个男生站在一起,就像一只温顺的绵羊仰望一只威武的……小山羊。 
 
  男生用浓烈成熟的山东口音大声说: 
 
  “因为……因为这是俺们学校始终遵循的原则。” 
 
  “哇!原则都上来了?那你们是……啥学校哩?” 
 
  汪小宁用清新悦耳的山东口音温柔地说。 
 
  观众哄笑。 
 
  张好好知道汪小宁也是山东人。 
 
  “山东外事翻译学院。”男生的口音突然变成学生干部的口吻,打着幼稚的官腔,像孩子学大人话:“我们山译……啊,这个……那个是培养国际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di),今年——五岁啦!” 
 
  观众善意地笑。 
 
  “噢,还是个年轻摇篮。”汪小宁一向机灵。 
 
  “这么专业!你的口吻,我怎么感觉……你是山译的院长啊?”汪小宁的反应继续迅速、活泼。 
 
  观众嘿嘿笑。 
 
  “而且……参加今天比赛的有我们学生会的生活部长杨天天。我们几个同学特意从济南赶来为她加油,相信杨天天一定会获得胜利。”男生兴奋地红了脸。 
 
  他身旁几个山译的同学摇摇晃晃,手中的标语牌也摇摇晃晃,加油和掌声更摇摇晃晃地此起彼伏。 
 
  张好好同样摇摇晃晃、心里一颤。 
 
  因为—— 
 
  他看见那个秀气清纯的短发女孩,温温柔柔甜甜美美地笑了: 
 
  笑容灿烂炫目,露出洁白的牙齿颗颗晶莹,如同整齐的琴键。 
 
  杨天天! 
 
  她叫杨天天! 
 
  天天…… 
 
  多么好听的名字,令人天天——想念抑或流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