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你爱上洋葱的

第4章


 
 
  张好好的心又是一颤…… 
 
  神情变得紧张、急促,甚至还有些焦虑。 
 
  浑身热了起来。 
 
  他甚至偷偷瞥了眼别人,但是别人没有偷偷瞥一眼还给他。 
 
  “好,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参加今天比赛的四位选手,请他们做个自我介绍,展示自己和学校的风采。” 
 
  一阵掌声中,汪小宁走回台上。 
 
  一号选手是个朴实可爱、满脸学识的女孩儿,操一口京片子:“我来自北京影响传媒,我叫王臻。” 
 
  “影响传媒?怎么有这个学校?不像学校名呀?”汪小宁不解。 
 
  “嗨!晕菜了。我是北京影响新闻学院的,我学的是传媒专业。我刚说了一简称,就成影响传媒了。” 
    “我说呢!真是影响人,影响我们大家了。那王臻,你就是影响媒人啦?啊不,是影响传媒人啦?”汪小宁适时地抖了个机灵。 
 
  “嘿!姐姐您真逗。”王臻脸有些红,像红苹果。 
 
  “噢……” 
 
  场下有同学起哄,笑。 
 
  二号选手是个戴眼镜的文质彬彬的小男孩,脚下垫了一层泡沫板,脑袋才刚刚高过比赛台。 
 
  他露着紧张稚气地说:“大姐,啊不,主持人姐姐。我是内蒙古赤峰市欣东升旅游专科学校的,我叫于毅成;干勾于,有毅力就成功的毅成。” 
 
  “好名字。内蒙古?那一定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喽?”汪小宁说。 
 
  “是。俺们那旮都是、都是……”于毅成竟然一口东北话。 
 
  “都是活雷锋。”汪小宁接话。 
 
  观众大笑,现场键盘适时奏起《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你说话咋东北味儿呢?”汪小宁问。 
 
  “因为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紧挨着辽宁,更是闻名世界的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于毅成满脸自豪。 
 
  “所以你也吃酸菜、吃火锅、吃粘豆包?”汪小宁问。 
 
  “没错。但是我们赤峰也有草原。比如我的家乡克什克腾旗,就有离咱们北京最近、最美的贡格尔大草原。姐姐,到时我请你住蒙古包,骑马、射箭、点篝火、喝奶酒、吃手扒羊,一分钱都不管你要。”于毅成说得激情四溢。 
 
  “哎哟妈呀!于毅成真是赤峰那旮老大呀,全包啦!人贼实在哦!”汪小宁用东北话调侃。 
 
  “嗯哪!”于毅成同样用东北口音回答。 
 
  观众哈哈大笑。 
 
  “希望大家到我美丽的家乡——赤峰来做客。这里物华天宝、资源丰富,这里历史悠久,山川秀丽。‘草层层,水蒙蒙,赤峰克旗你我重逢。山异石奇水美林丰,名胜古迹草景正浓;休闲度假自然采风,体察民俗人生大成。此首诗词有我前程。壮哉,欣东升!帅哥,于毅成。’” 
 
  “好!”场下观众一片叫好声,张好好不禁也轻轻鼓起掌来。 
 
  “大家好!我是三号选手杨天天。来自山东外事翻译学院,我是学韩语的。今天呢,非常高兴能和同龄朋友一起参加《青春做客》。” 
 
  杨天天的声音标准流利、清脆悦耳,有点好听的南方口音。 
 
  黄鹂婉转,杜鹃啼血,百灵吟唱,还是燕儿呢喃? 
 
  都不是,又都是。 
 
  张好好无法形容,只觉得血热面烫,像是沸腾了心脏。 
 
  “山东外事翻译学院,泉城济南威海银滩,趵突泉边大明湖畔,两千多亩美丽校园。全日高校万名学员,专家学者名流讲坛,勤工俭学实战经验,求学山译综合发展。中文商学计算机班,法律旅游系全业专,英日德法西班牙语,我是韩语系——杨天天。” 
 
  杨天天用RAP的形式介绍了学校和自己,场下一片掌声。 
 
  “哎呀!真是有我们撰稿人张好好的幽默风范,不过这是我汪小宁的无心调侃。”汪小宁也押着韵补了两句。 
 
  观众笑,现场一片轻松。 
 
  杨天天也往张好好这儿瞟了一眼,仿佛认出了张好好。 
 
  张好好的心又是一凛,没想到杨天天是学韩语的,竟然是“哈韩一族”。 
 
  “今天赶上赛诗会了。比赛还没开始,我就闻到火药味儿了。”汪小宁微笑。 
 
  于毅成和杨天天都笑了,看来他们两人做了精心的准备。 
 
  本来,通过电视栏目尽情发挥,让全国同龄观众看到自己及所在学校的风采就是《青春做客》的宗旨。 
 
  “好!气氛对啦!呵呵呵呵……”制片人爽朗的笑声在监听耳麦中清晰地响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山译,就像当年楚国那只‘三年不鸣,三年不飞’的大鸟;一旦时机成熟,她将和你一起驰骋世界,一飞冲天。” 
 
  杨天天的声音斩钉截铁,颇有学生干部的风范。 
 
  “这都哪跟哪呀?” 
 
     
 
  张好好不禁苦笑,心想肯定是老师教她这么说的。 
 
  “春天桃李花千树,秋月繁星耀五洲。在青春飞扬的校园内,在书声琅琅的教室中,在笔耕不辍的稿纸上,在循循善诱的谈心里……我就是一粒种子,在山译的泥土中发芽、成长。春水化雨、春风和煦、春光明媚、春色怡人……我和我的同学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走进了机遇的春天……” 
 
  杨天天文如泉涌、滔滔不绝。 
 
  张好好听傻了: 
 
  “不会吧?咋这能砸词儿?咋这多‘春’呢?” 
 
  “我真诚希望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都成为我的校友,来报考我们学院。你们的到来,将激发山译的活力;你们的到来,将催生山译的张力。亲爱的莘莘学子,欢迎您!” 
 
  杨天天做了一个夸张的结束动作。 
 
  “我觉得杨天天同学不应是学校的生活部长,应该是宣传部长。”汪小宁继续发挥,“而且我也觉得我该下岗了,你口才比我好多了,这主持人应该你来当。我得去你们山译进修、进步、啊进取几年。” 
 
  “什么?进去几年?您没犯啥错呀?”杨天天接话。 
 
  观众沉默了一下,“轰”地大笑。 
 
汪小宁尴尬了一下,立刻装出一副听不懂的样子,“严肃”地说: 
 
  “而且,我听出来了。你这是广告啊!导演,最后一段掐了别播啊!” 
 
  观众大笑,听出汪小宁是在模仿一个小品里的话。 
 
  
  张好好嘿嘿乐,心说汪小宁这回可“挂”台上了。 
 
  接着又为杨天天的出色表现感到丝丝甜蜜。 
 
  张好好盯着杨天天,目光有些痴迷,也就是贪婪、色迷迷的。 
 
  杨天天发现了张好好直勾勾的眼神,明眸一翻,像是给了张好好一个白眼。 
 
  张好好的手机突然在裤兜里振动起来,“嘟嘟”地摇头摆尾。 
 
  他也正好脚底抹油——赶紧溜出演播室,躲开了杨天天咄咄逼人的注视。 
 
  比赛开始了! 
第8章
昨晚我明明和你在一起,你是那样的美丽、温柔、迷人……早晨一睁眼,身边却不见了你的人影。如果我没做梦,那就……那就见鬼了。(图注) 
 
  那就见鬼了 
 
  张好好从侧门溜出演播厅,手机不振动了。 
 
  他在走廊上点了一只烟,照例掐掉烟嘴,把裸体香烟含在嘴里大口往外喷。这是他新学的吸烟方式,只往外吐不往里吸,也就是浪费烟卷和金钱来保护嗓子和肺子。 
 
  “喂?刚儿谁打我手机?”他按照未接电话打过去。 
 
  “您好!您手机号后四位是多少呢?”一个娇滴滴的女子嗲声道。 
 
  “嘿!你打我手机还不知道我的号?”张好好有些生气。 
 
  “请您再告诉我一遍好吗?”女子不温不火,很有经验。 
 
  “我、我凭什么告诉你啊?你谁啊?”张好好急了。 
 
  “我是小瑞。我们是大白鹅科贸公司的。”女子依旧不紧不慢。 
 
  “小瑞?我不认识你呀!”张好好糊涂。 
 
  张好好不由想起不久前接到一个文学女青年的电话,自己为了躲避她的过度热情,就装成老老实实地说: 
 
  “噢!是你呀!我、我挺想你的,真的。你是小丽呀……小红啊……小静吗……小美吧?噢!那就是雯雯、婷婷、娟娟、佳佳?要不就是灵儿、梅子、阿云、倩妹?不会是喵喵、汪汪、咩咩、哼哼吧?” 
 
  “没错,可我认识您呀!我叫王瑞。您是什么单位的?”这女子热情如火。 
 
  “我电视台的,找我什么事?哪儿得到我手机号的?”张好好冰冷……如冰。 
 
  “哦,是这样,您能在百忙之中回答我几个问题吗?我们有一个关于外语方面的调查,能不能占用您宝贵的两分钟?”女子说得极为专业。 
 
  “可我不认识你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