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想着见面时从余秋雨那里“偷”点有关现代旅游的新理念。
他果然又和我们想到了一处,坚决反对那种举着旗子被导游领着四处疲于奔命的旅行。他说到西方人的旅行,很羡慕,希望自己有时间也和马兰甚至两人的父母一道,能经常性地
到选定的某个地方去住上一些日子,享受一下生活的悠闲自在。但是这样的事不太好办到,因为父母辈根本不习惯,在他们看来,参与如此“奢侈”的事情简直就是受罪,精神折磨。我说对呀,我的父母也是这样的,根本没办法,出门不要说坐飞机了,给买张软卧,还一个劲说我浪费。完全没法带他们一块儿玩的。
说到父母,我们都笑起来,无可奈何。他们过了大半辈子的苦日子,节俭都成条件反射了,现在一下要强迫他们花钱享受,真个是对他们搞精神折磨。
我刚从上海扮小资回来,跟他讲上海遍地都是的酒吧、小咖啡馆,每一处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怀旧氛围,是那种奢靡、繁华、略带些颓迷的气味,洇洇的。难道二三十年代的大上海就是这样子的?
他摇头,告诉我不对的,这样的怀旧是虚假的、做作的、想象出来的,你想想上海的历史,二十年代蒋介石搞大屠杀,杀了多少人,血流成河啊,完全是白色恐怖了。三十年代,日本人打进中国,东北被占,南京大屠杀,上海沦陷,那都是一场灾难连着一场灾难。那才是真实的上海。没有多少人真正享受过上海所谓穷奢极欲的生活,多数人只是隔着围墙,顺着里面飘出的歌声,去想象着别人家的生活场景,这种想象完全是对自己窘迫生活的一种弥补,一种精神安慰,所以也完全被夸大了,被梦化了。现在所谓的怀旧,就是怀的这种想象出来的旧,是不真实的。
2001年春天,余秋雨回到故乡浙江余姚上林湖畔,为他的家族重修祖坟。这里埋葬着他的祖父和其它亲人,他最爱的老祖母还有他的年轻的叔叔的骨灰。
这是一个生命力很强并且有着长寿基因的家族,他的祖母与毛泽东同龄,在后者去世后她又活了十几年时光。他的父母至今健在。他行走天涯,著作等身,充沛精力与坚毅的个性,也早让他有了“铁汉子”的美誉。这个家族像许多江南水乡人家一样,柔和而坚韧,不动声色当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余姚小城我也有幸去过。去的时候司机带我们走近道,绕山而行。不动声色的江南深处,让我老想起这里面冒出来的那些家学深厚的文化智者,河边小巷间潜隐着的安适独立的书斋。感觉里总有些离那样年代愈来愈远的失落,又忍不住要忧伤那么一下。心想现在是个人都要往外走,往外发展,家乡与出处都被丢弃在身后,而拥杂、逼仄的城市里又怎能出得来那样大气、从容的灵魂?不知要等多久,这些消沉、冷清的村镇才能再次迎来回归的游子,重现曾有过的那些风景。耕读之家也好,修身养性也罢,这样幽深恬静的远处,正是那些如今正疲于都市人海倾轧的灵魂需要的归息之所。
出来时走的高速公路,那情形就更加地怪异、惊讶:仿佛永无尽头的高速公路架越在大片大片的水稻田上,这里大约四万平方米的田野下曾经出土过一层又一层古人的遗物,最远可以追到7000年之前。那时田野上有一排排干栏式的木屋,同样远离地面,架空的。那是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
小车进入一座小镇,一条小河穿城而去,一些青砖青瓦的老房子迎面撞来,路边的人走得消消停停。知道自己又闯进了一处远方的生活场景当中。果然听得司机说这就是余姚小城。
在电视里见到余秋雨,立在老家余姚乡下母亲生他的雕花大床前,说自己就是个乡土作家,因为总是离不开土地,总是行走在土地上,走得再远,最后也是要回到土地的怀抱中。
他“喜欢那些把自己的生命与大地紧紧夯在一起”的人,“他们把叩问大地的秘密与叩问生命的秘密当作一件事,又那么安静。是他们,组成了中国文学的深层图谱”。
那也是他的取向。那一期节目很有意思,把余秋雨、陈忠实还有一位拍老家爹妈的摄影家三人剪辑在一起,谈对土地对家乡的感情。余老师在电话里告诉我,为了这个片子,中央电视台请他重回了一趟余姚老家。陈忠实与那位摄影家倒确实是憨土憨土的写实主义者,几近原生态。把余秋雨也归入这样的行列当中,我是第一次看到,觉得挺新鲜。
和他聊家事,印象最深的是他谈到他的祖母,一个不识字甚至没有自己名字的妇女,却给了他一个叫得响的名字。总有人以为他的名字如此富有诗意,会不会是他后来取的笔名。他总是骄傲地告诉别人,不是笔名是他的本名,是他的祖母为他取的。出生的时候外面正下着秋雨,祖母随口就给他叫了个小名。以后小名又成了大名。
他是祖母的长孙,受到宠爱,也肩负重任。他的祖母总是最关心他,他又总是最想满足祖母的所有心愿。
最让他心疼的,是祖母在文革中的磨难,仅剩的两个儿子,一个被造反派关进监牢,一个因热爱名著《红楼梦》含冤自尽。不识字的祖母要在根本不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接受这样的命运安排和打击。
旅行,家人,亲情(2)
有一次他对我说过,永远都忘不了他祖母在文革结束后得知自己的小儿子“平反”时的样子,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手捧小儿子单位送来的平反证书,眼睛里的神色就像终于又捧回了自己丢失多年的一件珍宝,有了少女般的那种娇羞和委屈。他对我说,当时他简直都不敢看她,她的那个神态历历在目。
他说他写过一个短短的自传,里面有一段专门写到他的祖母,他要找来给我看。后来他
真的复印一份《隐秘的河湾》给我,没有一点煽情或是呻吟,我读得泪流满面。
他还说他们一家人在文革中的关系。他的感情世界极为细腻。那时家里总在出事,每次他从上戏回家走近家门时,一看到门前有人,心马上乱跳,不敢再往前走,生怕家里又出了什么大事。他的大弟弟才初中毕业,就要出海捕鱼贴补家用,每次离家上岸也不敢直接回家,总会怯怯地先来问他“爸爸是不是死了”。当时他们的叔叔已死在安徽,父亲关在上海的牢里,一家八口人靠二十六块钱活命,大概潜意识里最可怕的事就是失去父亲,所以家里一有点“风吹草动”,他和年幼的弟弟就立刻会有大难临头“爸爸已经死了”的恐惧。
我们一起聊天时,说到家人,爸爸妈妈弟弟,他总是愉快、毫无芥蒂。他的家庭很像我的家庭,我知道一家人在苦熬过那样的艰难与绝望年月,是会懂得彼此永远珍惜的。
他说过如果写小说,他要再写他家乡的河湾,他生命中的那些亲人。
“孩子一离开你的身体,就已经是你的异化。”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厢情愿的,当有一天她长大离开,你会像失恋一样痛苦。”
“那是母亲在断奶,根本不是孩子在断奶。”
“你不要有任何想法去觉得你的孩子将来要怎么样。你说要给她一个宽松环境让她身心都自由自在,那是你不是她。嵇康嗜酒如命,曾经一面喝着酒,后边就跟个扛镢头的,准备醉死就地挖坑埋了。不过你知道他儿子吗,一辈子一滴酒都没沾过呀。”
“小孩子要顺其自然,她不可能成为任何你想要的样子。否则你一定有痛苦。”
在对待血缘亲情上,他的言谈有时却流露出几份决绝与弃舍。他热爱和关心他的亲人,他又希望自己的未来有更简单化的社会关系。那样牵肠挂肚的血亲之爱,他并不热衷。他对已有的亲情饮之如甘,尽职尽责,说起来也是亲情浓浓,但我们聊到孩子,他很少附和我对孩子对下一代的爱。
他曾告诉过我对文化遗产的感觉:那是祖先留下来的,好与不好,都是留给我们的,今天它都是客观存在的。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可以去创造更好的文化。
我倒觉得,这话用在亲情关系上也很适合。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三姑六舅,那是血缘关系里早就存在的,要与不要都随不得我们,在中国这样以人伦关系为基础的社会里,它还是检验我们人格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我们在未来的社会里,建构一个怎样的亲情关系,却完全在自己的掌控当中。
以我自身的经验看他,他又是矛盾的。对于已有的亲情、尘缘他深陷其中。文革伊始他才十九岁,一家人苦苦挣扎,受尽磨难。 他说“我当时最强烈的感受不是被批判,而是饥饿。”“极度饥饿的亲人们是不愿聚在一起的,只怕面对一点食物你推我让无法下口,我尽量躲在学院受造反派批判,一星期回家一次。”
善良天性也好,责无旁贷也好,十九岁的他想要把全家八口人的生计扛在肩上。那时最大的灾难就是生计。大学生们要到农村去劳动锻炼,别人都想法躲避,他却因为可以挣到点工钱接济家里,恨不能立刻下到乡下投入劳动。
我在想,只有那样曾经对家人亲情过于投入与付出的人,曾经对家庭当中每一位亲人的生死“耿耿于怀”的人,才“物极必反”,才渴望给自己的未来设置一个简单、轻松的尘世纽带吧。
小说推荐
- 余秋雨散文
- 余秋雨散文余秋雨 作者:周远廉所写的《余秋雨散文》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网游小说周远廉完本
- 最新章:附录 余秋雨著作正版选目
- 吾血吾土
- 1.迎春剧艺社“那么,你现在如实地向组织说清楚,1949年以前,你在干什么 窗外锣鼓喧天,像炸到阵地前一个单元的炮火,天翻地覆,急促欢快;看不见的红旗在人头攒动的会场招展,也在接受问话的赵迅脑海里血红一片。那是红色掩映的会场,是红旗遍地的新中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赵迅也曾经像等待揭开新娘的红头盖一样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3章
- 天澜之吾道吾来行
- 【云起书院“我们的2020”创意征文大赛】参赛作品】大陆风起云涌,各人有各自的路,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道 作者:野区偷个李白所写的《天澜之吾道吾来行》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野区偷个李白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九章 南风沐雪
- 风落余秋之朵朵花儿
- 金露露从没想过,他会有大熊这样的好老公,虽憨点傻点,却是真正放她入心尖上的好男人 孙明妮,绝对的刺头,无所谓的人生信条,无所谓的人生理念,什么道德?什么品行?休想束缚起我浑身的刺 沈一冰,喜欢发呆,喜欢伤春悲秋,喜欢心有戚戚焉的林妹妹,虽如雪聪明,却难通透 余小麦,四姐妹中的领军人物,绝对的学问好,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余秋至晚待你如初
- 两年前,樊季昀答应纪远:终此一生,待你如初。可是一场现场意外让樊季昀不得已出国治疗 两年间两个人仅以邮件交流,纪远靠自己的关系没有办法找到离开的樊季昀 纪远只知道,等他再回来的时候,必须面临公司的接手管理,他没有办法从事建筑事业,所以纪远抛开杂念,只为了樊季昀,从管理学转到了建筑学读研究生.br>回
- 都市言情溪息连载中
- 最新章:第九十五章 难以料想的现实
- 秋收起义 金秋烈焰
- 秋收起义详解:金秋烈焰作者:喻咏槐 金秋烈焰是一部正面描写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全过程的军事小说,作品以质朴优美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情节,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血与火的交织,爱恨情仇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出起义军将士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英勇顽强的牺牲精神。将农民在腥风苦雨中的挣扎,土豪恶霸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
- 秋秋修真记
- 作为一枚生在革命红旗下,长在改革春风里的大好女青年,秋秋一直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直到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阴雨天,倒霉的秋秋被电流刺激了那么一小下…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向她敞开了 作者:故国晚秋所写的《秋秋修真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故国晚秋完本
- 最新章:番外三
- 秋与秋月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这是一段基于南北朝的乱世而改编的历史,描述在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从庙堂官场到江湖市井各阶层的社会面貌 小说共有六个子篇章,每一子篇章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借主人公之手逐步揭开一个隐藏千年的历史谜团的真相 欢迎喜欢武侠和历史的朋友前来阅
- 武侠小说李湘缘连载中
- 最新章:外传 文香书院
- 烟雨春风尽余欢
- 烟雨春风尽余欢作者:小白回风无解怀凌皇帝回过神来恢复理智已经是很久以后,与皇帝后来作出的更残酷的屠杀相比,玉卿书不过就是个不足挂齿的小案,皇帝就算还记得,认为当时亲信的建议是愚蠢的,也只会将其当作和自己一样一时糊涂犯下的错误,这个错误的严重程度和对方的功绩没法比,皇帝手一抬,也就过去了 作者:所写的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