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国家为什么反全球化?因为是外国的大银行让它们陷入债务危机。在南美国家看来,所谓全球化就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国际组织逼它们还债,让它们制定宏观紧缩措施,节衣缩食,还你美国人的债,从这点反。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NGO向何处去?
全球治理是相对于全球化而言。全球化,跨国公司敲开世界各国的大门,全球赢利;要全球赢利就要有全球秩序,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提出了全球治理的概念。目前全球化进程似乎正在让位于区域化,全球治理可能也要让位于区域化治理,这个区域化不是全球化的缩小,而是另一种模式,它是以主要货币为核心的区域组织化过程。
王湘穗: NGO的命运跟联合国有点相似。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主权国家没了,毛往
哪儿长?
李晓宁:国际组织很多是偏政治化的。IMF货币基金组织是偏政治化。它帮谁?不帮谁?就是政治化。
商业组织在稳定的情况下,政治色彩少些。但是出现政治大变动,商业组织政治化很明显。
突然卖你不卖它了。开始立规矩、立章程的时候,都一视同仁的。后来有政治冲突了,就会对市场、资源的分配权进行争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自己除了政府、政党、企业之外没有多少社会组织,特别是没有很好的商业组织。美国这个社会,为什么是小政府,大社会。不是政府不管的事,社会上就随意放任自流。它有很多行业组织。西方历史上最大的一个会是教会,起了很大的作用。教会这个东西,中国没有。西方的教会两千年来干了很多政府没干的事情。剩下就是商会,也干了很多政府没干的事。扩展开来到国际组织,它们也带有这样的色彩。我们加入的WTO,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商业组织。但是,当世界格局起了大变化之时,大的商业组织就要分裂。因为联盟的利益高于其他主权国家的利益。我们应该研究这个问题。
王湘穗:近年国际上提出全球治理的概念,跟全球化发展并行产生的。目前全球化进程似乎正在让位于区域化,全球治理可能也要让位于区域化治理,这个区域化不是全球化的缩小,而是另一种模式,它是以主要货币为核心的区域组织化过程。这也许是NGO组织可以附着的新皮。
乔良:全球治理是个让人感到陌生的概念。全球治理是相对于全球化而言。全球化、跨国公司敲开世界各国的大门,全球赢利;但跨出国门,从别国的口袋里往外掏钱不能没有规则。没规则就乱套了。因为自由经济也不能乱中取胜。规矩就是秩序,有规矩就得有人出来监管,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提出了全球治理的概念,但由谁来管,谁来制?现在谁还有能力成为世界警察?美国是惟一有实力当世界警察的国家,可问题是谁有能力制约美国这个警察?警察不受监督,就可能堕落成匪徒,世界警察也有个自律和他律的问题。
李晓宁: 商业组织那块不说,商业组织政治化这部分和政治组织这块需要我们多说几句,现在是这个问题。
第一个大组织欧盟原来是纯粹的商业组织,经济合作社,慢慢这些政治组织,成欧洲议会了。你像IMF分裂,它是资金配送,包括银行投资,它是救你这个国家,有非常强的政治被某一个集团掌控,咱们叫什么?联盟或者一极掌控以后,那个组织就会分裂,跟咱们原来的体育组织,羽毛球协会,你搞国际羽联,我搞世界羽联。这个不是全球化了,是区域化了。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哪儿有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现在由于新战国的出现,全球化被改变了,变成区域化了,这个倾向有没有,这个立论有没有道理。
王湘穗: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演变成经济区域化的趋势。与之相连,也出现了政治区域化、板块化的趋势。
王建: 世界卫生组织肯定还有生命力,因为大家都认识到地球村的问题。全世界都需要的东西,不会消失。世界的环境保护等等,像京欧议定书,都得有国际组织出面,必须各个国家一块做才能成事,关系到每个国家的切身利益。
王湘穗: 要从整个社会看,还是会全球化和区域化模式并存,有些事,如SARS必须是全球介入,要靠世界卫生组织,光区域性组织不行。
全球化的前景
全球化实际上分两个层面,一是以物质生产为背景的贸易与投资的全球化,另一个是以虚拟资本流动为背景的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对这两个层面的全球化,美国的态度是不同的,在物质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方面,美国现在是在反全球化;美国现在需要的全球化,是要求全球资本的自由流动,实际上是自由地、不受限制地流向美国。
乔良:有一个东西,你可以做一下预测,这问题也让我比较困惑,什么问题?全球化是
由美国推动的,美国把它的大公司推向全世界,也就是全球性经济扩张。实际上在美国认为自己经济上有力量的时候,还不准备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时候,它就推动全球化。通过WTO给一个规则,推动全球化,让它的公司向全世界进行一种非殖民形式的经济殖民,但现在有了倒萨战争这种更直截了当的手段之后,全球化是不是会由于美国人倾向于用更加直接的方式为自己赢利,而受到阻碍?
王建: 美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在过去是为了美国的资本输出需要,为了发展投资和贸易,我可以自由进入所有国家,这符合美国利益,这是在美国的资本输出阶段,要求全球化。
但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变成巨大的资本输入国了,还推动什么经济全球化?首先物质产业已经衰落了,变成被主体经济边缘化的产业,美国的制造业不但走不出去,反而还要用贸易壁垒,用201条款来保护。所以在物质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方面,美国现在是在反全球化。如果说美国现在还有全球化的要求,就是要求全球资本都要可以自由流动,实际是自由向美国流动,流不过来就打你。
乔良:现在反对全球化的,不光是劳工组织。
王建: 我在刚才说了,全球化可以分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以物质生产为背景的贸易与投资的全球化,一个是以虚拟资本流动为背景的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从物质生产的全球化来说,在战后实际上是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围绕大西洋之间的贸易,就是美国生产波音飞机,上十万个零件在欧洲制造,然后机械工业、电子工业之间,全是这种水平的分工关系,是这种全球化。到20世纪70年代东亚经济开始兴起,是第二阶段,物质生产才具有全球化的概念。因为,发达国家在环太平洋地区也开始产业分工和贸易。
到90年代以后,美英极力推行金融全球化,让各国资本市场开放。资本市场开放的好处是,你一旦取消了对资本流动的管制,你的资本就可以自由往中心资本市场流动,处在中心地区的资本也可以进入到那些新兴的资本市场,就可以用金融手段把你所创造的财富夺走,就像索罗斯干的一样。所以,这是分两个层面的全球化。物质生产的全球化和虚拟经济的全球化。对这两个层面,美国现在的态度是不同的,比如对WTO,为什么会被边缘化,就是WTO左右的是自由贸易,是物质生产的全球化规则,这种规则对美国来说,不符合它的利益。但是,主张全球资本市场能够相通,这样美国就可以在最方便的条件下,拿到全球的资金,这和自由贸易是不一样的东西。所以,你刚才讲的非常对,我同意你的观点,世行也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好,会留下来,这是推动金融全球化的工具。但是WTO这类国际组织就会被美国边缘化。
王湘穗: 倒萨战争和“9・11”一样,都导致全球化进程的中断,西方有些学者曾经讲过这种看法,但是他主要从政治层面上分析的。我们的分析是从金融资本运行特点,从虚拟经济运行导致全球化过程逆转入手。美国帝国需要大量资本注入,看起来像天体中的黑洞塌陷,把所有能量都吸引进去了,导致全球化塌陷。
乔良: 我觉得王建的意思是这样,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最终导致物流全球化,美国并不看重它,美国看重的,还是如何控制资本流,资本要流动,必须全球化,否则它打仗也是白打。它打仗就是要让资本不受限制地往它那儿流。美国推进全球化,主要就是要各国解除对资本流动的限制,但再怎么没有限制,资本的天性除了寻利就是要安全。于是美国人又用战争来调节投资人对投资环境的选择,说的就是要用战争来告诉世界,哪儿的投资环境都不如美国更安全,还是拳头最硬的一方能保护投资方的利益,这只拳头就是美国。
王建: 刚一开始是物流,资本全球化以后,就出现了价值流,价值流可以带动物流,现在还有一个流,就是信息流,信息流带动价值流,然后是物流。新技术可以加快虚拟资产的流动速度,可以把全球的资本市场更紧密地连起来,非常方便,像索罗斯这样的人,能瞬间调动几千亿美金,很方便地打垮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庞大的国际资本虽然是虚拟经济的游戏玩出来的,但在发展中国家没这个游戏,所以只有发达国家能创造出巨大的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国家就办不到,只能靠发展自己的经济积累资金。
小说推荐
- 国际经济的最后决斗:金融战争
- 近代史上各国的金融战争金融战争已成为各国主要的战争模式第一章近代史上各国的金融战争我有两个主要的敌人:一个是我面前的南方军队,还有一个就是后面的金融机构。在这两者之中,后者才是最大的威胁。我看见未来的一场令我颤抖的危机正在向我们靠近,让我对我们国家的安危颤栗不已。金钱的力量将继续统治并伤害着人民,直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3章
- 魔幻世界的经济问题
- 《魔幻世界的经济问题》作者:穿越闲着“勇者s死了m王,从此跟公主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以前每次看到这种结局我就忍不住想吐槽,哪有怎么好的事啊。PS:勇者回老家结婚到还有可能。第一章炮灰救世主光之女神芙利狂信者秘密神殿狂信者A“猊下,召唤法阵的魔力填充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只需要倪下下令执行了”登拉本“恩,干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8章
- 学霸的经济世界
- 理科的学霸总是耀眼明星,改变世界的似乎也总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类似的理科天才,高傲的理科天才心目中“文科是什么,没听说过,但是,理科改变了世界,而文科,统治了世界,这里,是一个学霸文理双向发展的故事 作者:十六块八所写的《学霸的经济世界》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十六块八连载中
- 最新章:184
- 生活中的经济学
- 告诉我们任何利用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帮助我们生活的更美好 作者:所写的《生活中的经济学》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8章
- 魔鬼经济学
- 《魔鬼经济学》作者(美)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译著:刘祥亚 在本书中,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取材日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日常事物背后的世界:念书给婴儿听会不会使他日后成为一个好学生?游泳池比枪支还危险?贩毒集团的结构其实和麦当劳的组织很像,而且基层员工和小弟都没赚头,钱都进了总裁和大哥的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章
- 魔鬼经济学-古典名著
- 香港著名经济学家:林行止 被行家称为不务正业的奇才、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利维德,二OO三年以三十五岁的“稚龄”获得“美国经济学协会”两年一度颁发的“克拉克纪念奖(奖章,不设奖金,四十岁以下的美国经济学家)后,接受《纽约时报杂志》特约记者杜布纳的访问;访问记长达万言(印出来整整十七页,不少涉及“私隐,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郎咸平经济论文76篇
- 《郎咸平经济论文76篇》作者:郎咸平郎咸平:2008中国经济走势时间:2008年3月9日下午14:00地点:合肥市稻香楼宾馆东楼礼堂主题:365地产家居网与合肥热线战略投资合作签约仪式暨2008中国经济新年网网主题演讲:郎咸平《2008中国经济走势[主持人]现场的各位,今天我们还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世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5章
- 经济解释
- 经济解释txt下载由网友上传,作者为:张五常版本说明:本电子文档系根据《苹果日报》2000年11月01日至2002年10月23日连载的《经济解释》整理而成。除补充了目前网上流行版本普遍缺失的四个表格外,还收齐了作者在正式发行版本中增添的六篇评论。请注意,本电子文档并未全面更正在繁体转简体过程中产生的
- 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7章
- 生活中的经济学
- 生活中的经济学作者: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初版于1998年,于2007年三版,是一本广受赞誉的经济学普及读本。作者茅于轼教授曾说“我从事研究有一个信条,即不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在此“信条”支持下,茅教授将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对美国市场的考察”写成了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