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人格

第5章


比较起来,是黑格尔著作中最少独断保守,最富自由精神的一部。      
    在这部著作初版的德文原著封面上,黑格尔曾用大字标出:“科学系统,第一部分,精神现象学。”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国著名的黑格尔哲学研究专家贺麟先生认为,这就是说“精神现象学,由用显体,描述由最原始的精神现象进展到绝对的矛盾过程,可以称为全系统的导言。”      
    它是黑格尔成熟时期的第一部著作,它与逻辑学、精神哲学等体系哲学区别开来,既自成体系,独具价值,又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导言。      
    这是《精神现象学》第一个重要特点。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提出并发展了他的体系的基本特征。在这部著作中,黑格尔已经成为一个完全成熟的思想家了。      
    既然是黑格尔哲学的导言,黑格尔哲学的全部哲学方法和重要思想都在现象学中具有了轮廓,“绝对精神”和辩证法等关键思想在现象学中都得到了充分和系统地展现,因而,《精神现象学》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内容,这是第二个重要特点。      
    整部著作内容博大,立意深遽,气势恢宏,融认识论、本体伦为一体,冶逻辑、文化和心理于一炉,逻辑艰深,论辩机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有价值的名著之一。      
    这样一部西方哲学中的奇书,必然是仁者复仁,智者见智。这是它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新黑格尔主义者强调它的浪漫主义和神学性质,认为它是最为浪漫的一部书,是心灵向往上帝的旅程;存在主义者则肆意宣扬它的悲剧色彩,把描写中世纪宗教生活的“苦恼意识”      
    一章加以永恒化和绝对化,认为悲剧是一个形而上学的范畴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则把黑格尔的劳动观、异化观和辩证法夸大抬高,使其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而贺麟先生则认为,要理解精神现象学必须重建黑格尔的理性主义精神,并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批判。
    一、“精神胚胎学”      
    恩格斯指出:“精神现象学也可以叫做同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对个人意识在其发展阶段上的阐述,这些阶段可以看作人的意识在历史上所经历过的诸阶段的缩影。”      
    ①也就是说,精神现象学既是一部意识发展史,又是一部意识形态学,两者统一于历史发展过程中。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序言中声明说:他的目的是指明个体怎样从通常的观点攀登到哲学知识的顶峰。他在这里发挥了这样一个深刻的思想,即个体为了达到真实的科学的知识,就必须通过人类精神在数千年历史时期内所通过的一切基本阶段。      
    黑格尔说道:“把个体从未经教养的观点导向知识,这个任务是必须就其一般意义来理解的,而普通的个体,即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则必须就其形成发展来考察……从内容方面来看,各个个体也必须经历普遍精神所经历过的那些发展阶段,不过这些阶段是作为精神已经蜕下的外壳,作为一条已经开辟了的、铺平了的道路的各个段落来经历的。”      
    黑格尔说:“意识在这条道路上所经历的那一系列的形态可以说是意识自身的科学发展的一篇详细的形成史。”(《精神现象学》)      
    它提供了从意识到自我意识,从自我意识到理性,从理性到精神,从精神到绝对精神的意识发展史。这个意识发展史又是意识形态学,它包括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5页。
    精神。因此,可以说,一部精神现象学就是绝对精神自我展现、自我认识的历史。它阐述了主观意识的三个阶段:“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以及其中包含的历史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同时涉及到精神、宗教和绝对精神三种意识形态。      
    它又是对于意识从最低级的感性意识到产生纯概念的必然性进程的研究和阐明。它既是人类意识从原始粗野状态发展到哲学知识的漫长道路的一个缩影,也是引导个体意识到达哲学大门的一把梯子,因而构成了哲学体系的导言。      
    意识形态所研究的意识现象,不是单纯的罗列,也不是单独的心理事实的拼凑,它比一般意识具有更深的本质意义,《精神现象学》就是从这里着手的,它所研究的对象“既是独特的、个别的,又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体现了许多个人意识的共性”。      
    意识形态之间也不是漠不相关的、各自独立的,而是辩证地统一于意识发展的历史洪流之中,并呈现着内在必然性,这样,意识形态学就又成了意识发展史。它不同于心理学,也不同于历史活动,但又包含了二者的内容,“由于贯穿了辩证的、历史的方法。就自成了精神现象学的体系”。      
    精神现象学中的意识发展史与意识形态学就这样历史地统一起来。      
    黑格尔说:“意识在这条道路上所经历的它那一系列的形态,可以说是意识自身向科学发展的一篇详细的形成史。”      
    黑格尔批评谢林,说他的哲学体系“像手枪射出一样,直接从绝对知识开始”,为了不使绝对知识像“从手枪里射出来”      
    那样,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描述了哲学知识,哲学体系的产生过程,因而《精神现象学》就是在通往绝对知识(绝对理念)      
    的途程上产生的知识的历史,描述了从自我意识到理性,从理性到精神,从精神到绝对精神的意识发展史。      
    这个发展史又是意识形态学,它包括一系列意识形态,可分为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和绝对精神五个阶段,其中前三种属于主观精神,后两者属于精神和绝对精神。这是一个从低级走向高级的意识发展过程,一个比一个更接近本质,直至发展到绝对之知。      
    由于精神现象学论述了从原始的精神现象到绝对精神、从感性知识到绝对知识、从经验到概念的进程,可以说这就是从现象求本质,从个别、特殊的知识求普遍的知识,从经验求概念的知识。黑格尔认为,精神现象学就是论述意识力图摆脱它的外在性和直接性的过程。它在论述意识的直接性的同时,也论述了意识摆脱了外在性、直接性的过程。      
    “精神的实际存在作为最初的东西不是别的,仅仅是直接性或者开端,而开端还不是向开端的返回。因此,直接的实际存在这个因素就是科学的这一部分所据以区别于其他部分的规定性。”      
    而要真正达到对自身概念式的理解的科学,则是另一门科学的任务。      
    黑格尔到晚年回忆《精神现象学》时,称它为“探险旅行”,这是他第一部独出心裁的巨著,正是从此发端,走上他精神探险的崎岖道路。黑格尔哲学著名的体系和方法的矛盾在这里还不那么尖锐,因为这时他的体系还没有完成。可以说只是以结构成分的形式出现的。这些结构成分有时比后来的结构更为有价值。黑格尔的出发点是试图思考一下精神文化的矛盾发展。但是,他始终没有看到意识的感性的物质基础。这正如马克思所说:“黑格尔把世界头足倒置起来……”。      
    ①      
    在黑格尔的意识发展史中,概念是脱离物质内容而独自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正像马克思所批判的:“黑格尔在现象学中用自我意识来代替人,因此最纷繁复杂的人类规定在这里只是自我意识的特定的形式,只是自我意识的规定性。”      
    ②尽管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有其原罪的思辨,但仍在许多重要方面提供了真实地评述人类关系的因素,正是基于这个考虑,马克思说,在剖析黑格尔哲学体系时,“必须从黑格尔的‘现象学’即从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的全部秘密开始。”      
    ③正因为此,马克思把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比做“黑格尔的圣经”。      
    《精神现象学》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影响最大的两点,莫过于“辩证法”和真理观。      
    二、《精神现象学》的主要内容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考察了认识从直接的感性知觉到科学的认识、到对于现实的合理性知识的历程。其特点和难点也正在于此,因为黑格尔把这个历程考察了三次,而每一次都不同。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4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4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159页。
    认识的起点是个人的普遍的自然意识,在这里,意识同对象或世界相对立,尽管如此,当意识第一次从起点――它的自然状态出发时,它就从个体发展的镜子里领悟到全部以往的历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