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做人,世故做事

第5章


  每晚吃饭的时候,我总要瞧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然后抽动鼻子,把香气吸进肚子里去。
  久而久之,我甚至能分辨出邻居家吃的是什么肉,我不解邻居家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肉,而我们家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
  我经常习惯性地吮着手指头站在门边看邻居一家吃鱼肉,口水从手指缝中流出。
  邻居常常会夹上一块肉放在我的手心,然后说:“回去吧,回去叫你妈也买一点肉吃。”有时我弟妹几个也去,搅得邻居好烦。
  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肉?”我想知道这个谜底。
  妈妈没有回答我。
  一个星期天,妈妈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当然想,做梦都想。”
  妈妈说:“好吧,你跟我走。”
  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她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了线内的土方,给工钱10元。
  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得一元钱了。挖吧,再挖挖又得一元钱了。”
  我又支撑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我说:“妈妈,这太辛苦了,我吃不了这种苦。”
  妈妈说:“歇一下吧,你歇一下再干。”
  我就这样歇一会儿又干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
  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仍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衣服上都能看到盐渍了。
  这么苦,我甚至想今晚不吃肉了。
  我试探着把话说出去,妈妈说:“孩子,不下苦力气,哪得世间钱。”
  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儿领了10元钱。这时候,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妈妈背上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吃肉。
  我说都喜欢。妈妈就买了3元钱鱼、3元钱肉,留下4元钱买油盐酱醋。
  晚上,餐桌上摆上了香喷喷的大鱼大肉,弟妹们吃得香极了。
  妈妈对我说;“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
  妈妈又说:“这也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
  我的心灵为之一震。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
  那年我11岁,我刻骨铭心地记住了邻居餐桌上的谜底和妈妈说的“吃苦”两个字。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智慧的境界
  智慧有三种境界:精明、聪明、英明。
  精明是鼠的眼,能明察眼前的食物;
  聪明是虎的眼,能觉察近处的猎物;
  英明是鹰的眼,能洞察远处的风物。
  3个年轻人一同结伴外出,寻求发财机会。
  在一个偏僻的山镇,他们发现了一种又红又大、味道香甜的苹果,由于地处山区,信息、交通都不发达,这种优质苹果仅在当地销售,售价非常便宜。
  第一个年轻人立刻倾其所有,购买了10吨最好的苹果,运回家乡,以比原价高两倍的价格出售,这样往返数次,他成了家乡的第一名万元户。
  第二个年轻人用了一半的钱,购买了100棵最好的苹果苗,运回家乡,承包了一片山坡,把果苗栽种上。整整3年的时间,他精心看护果树,浇水灌溉,没有一分钱的收入。
  第三个年轻人找到果园的主人,用手指指果树下面,说:“我想买些泥土。”
  主人一愣,接着摇摇头说:“不,泥土不能卖。卖了还怎么长果?”
  他弯腰在地上捧起满满一把泥土,恳求说:“我只要这一把,请你卖给我吧?要多少钱都行!”
  主人看着他,笑了:“好吧,你给1块钱拿走吧。”
  他带着这把泥土,返回家乡,把泥土送到农业科技研究所,化验分析出泥土的各种成分、湿度等。然后,他承包了一片荒山坡,用了整整3年的时间,开垦、培育出与那把泥土一样的土壤。然后,他在上面栽种上苹果树苗。
  现在,10年过去了,这3位一同结伴外出寻求发财的年轻人的命运却迥然不同。
  第一位购买苹果的年轻人现在每年依然还要去购买苹果,运回来销售,但是因为当地信息和交通已经很发达,竞争者大多,所以每年赚的钱很少,有时甚至不赚或者赔钱。
  第二位购买树苗的年轻人早巳拥有自己的果园,但是因为土壤的不同,长出来的苹果有些逊色,但是仍然可以赚到相当的利润。
  第三位购买泥土的年轻人,也是最后拥有并收获苹果的人,他种植的苹果果大味美,和原来的苹果相比不差上下,每年秋天引来表无数的竞相购买者,总能卖到最好的价格。
  其实,这样的结果也很公平,在单位时间内,最先赚到钱的人赚钱也最多,但是把时间单位放大,排序正好相反。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投机与投资
  投机是无成本的投资,
  投资是有风险的投机。
  使投机成为有风险的取巧,
  投机才会变成真正的投资。
  以下是博弈理论中的一个经典案例:
  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边处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一点食物。
  现在问:两只猪会采取什么策略?
  答案是:小猪将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旁,而大猪则为这一点食物而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这就是著名的“智猪博弈”。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譬如说,一家澡堂,每天开门时,水管里总有一段是凉水,当这段凉水流完后,热水将会源源不断。
  于是,每天第一批进澡堂用水的人,他们的情况是要忍受一阵凉水的放水过程,然后才能使用到热水。而他们后面的人,则可以马上使用到热水。
  如此一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事实上,很多人都想当“小猪”,等着“大猪”先把凉水放尽。
  这里,撇开道德因素,仅从技术角度去谈,“小猪”的策略是对的。但一个群体之中,假如“小猪”的策略总是对的话,那么“大猪”就必将越来越少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个办法,其总体思路就是提高“小猪”的投机成本。
  还以那家澡堂为例,如果澡堂的经营者来个分时段收费,让“大猪”享受五折优惠,那么“大猪”就有可能多起来了。
  当然,世上的事不会总是这么简单。
  譬如股市,“小猪”特别多,都想让“大猪”来拉动股价去从中获利。
  而股市里的“大猪”往往是些“大鳄”,他们“踩动踏板”的同时会设置大量的陷阱,以提高“小猪”们的投机成本。
  但如此一来,又会引出许许多多的问题来,稍有不慎,大的动荡随之而来。
  如何平衡“大小猪”之间的利益关系呢?这才是经济学家们一直在苦苦思索的事。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会打官司同席坐
  会打官司同席坐,
  吵架夫妻同床卧。
  很久以前,在陕南有姓张和姓李的两个朋友,为一件事到县衙去打官司。
  头天晚上,由于旅店客满,两人只能住在一个房间,互相憋气,谁也不理谁。
  姓李的上街买了一条鲤鱼挂在墙上后,又去买调料。
  姓张的只顾憋气睡在床上不动弹,在他迷迷糊糊中,突然看见一条三寸多长的蜈蚣从鱼嘴里爬出来,上了屋顶。
  这时,姓李的回来了,取下鱼就准备到厨房去做。
  姓张的心想:这鱼有毒,他如果吃了,这场官司也就了结了。
  但他又一想:万万不可,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不能袖手旁观……
  想到这里,急忙赶到厨房对姓李的说:“这鱼有毒吃不得。”
  姓李的听了,没好气地说:“好好的鱼咋有毒?”
  姓张的说:“不信,你切块鱼肉扔给猫试试。”
  姓李的听了半信半疑,切了一块鱼扔给面前的一只猫,猫吃了没一会儿,果然七窍流血倒地而死。姓李的大惊,连忙问咋回事。姓张的把刚才看到的说了一遍,又在天花板的那缝隙里戳出了三寸多长的蜈蚣,将其烧死了。
  姓李的赶忙拉着姓张的手,感激地说:“谢谢你救了我的命……这场官司不打了,走,到酒馆去,我请客!”
  随即二人来到酒馆,炒了几个菜,要了一瓶好酒,双双举杯痛饮,二人重新和好,往日的怨仇烟消云散。
  后人把这事传为美谈,并劝说有矛盾的人,要“会打官司同席坐”!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灾难上的硕果
  流泪不一定是悲伤,
  重击不一定会毁灭。
  成功是结在灾难上的硕果。
  农家或种养专业户为了使饲养的禽畜达到快长高产的目的,有的要进行阉刈,俗称“阉鸡”、“阉猪”、“阉牛”等。但“阉树”却鲜为人知了。
  阉树与阉动物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区别。共同之处是为了调节动、植物的内分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