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杯心态

第10章


当年这个小伙子,就是2007年“胡润慈善榜上”排在第一位的慈善企业家——余彭年!
不爱计较爱付出的性格,一直贯穿了余彭年人生的始终,即使在成为身家几十亿港币的富豪后,他首先想到的依然是付出:为慈善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无论是当年一周扫7天地的小伙子,还是今天为慈善不遗余力的大企业家,余彭年始终将付出当成快乐,而不是负担。
有了这样的心态,很多扇门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打开:机遇、赏识自己的伯乐、帮助自己的贵人、成功……
有人认为,职场就是名利场,对于自己的利益必定锱铢必较,而对于那些没有好处的事,则坚决不做。
为什么我们总是计较呢?
一怕得不到;二怕吃亏。
但实际上,越是计较,越是得不到,即便得到了,也不过是眼前短浅的利益。
过于计较,就不会付出,而不付出,自然做不出成绩,创造不了效益。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加倍的得不到回报。
空杯心态,不光是要我们空掉优秀、空掉骄傲,更要我们少一点计较,多一点付出。只有这样,才能为职场的发展插上加速器。
  第六章  遭遇逆境,勇于空杯
  
人人都有可能遭遇挫折,当挫折来临时,不仅不要害怕,而且还要欣喜和感谢:挫折正是“空杯”的最好良机。
    挫折给你最大的好处之一,同时也是逼你非走不可的一条路,就是重新认识你自己。
谁都有可能摸到坏牌,但是,即使摸到的是一副坏牌,也要学会把它打好。
要学会成长,就要学会把逆境变为成长的契机 
挫折正是“空杯”的最好良机
在职场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不如意。很多人一旦遭遇挫折,就会一蹶不振,无法走出挫折的阴影,久久不能释怀。
其实,挫折正是一个人“空杯”的最好良机。
挫折可以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自己,从而倒空过去,以“空杯”的心重新开始,更好地迎接将来。
1996年,著名的华为集团发生了一件震惊业界的大事——市场部集体大辞职。所有办事处主任以上的干部,被公司要求提交两份报告:辞职报告和述职报告。
这些干部要以竞聘的方式进行答辩,公司根据其表现、发展潜力和需要进行选用。在这场干部领导“能上能下”的大改革中,意味着有近三分之一的原干部都将被替换掉。
当时,华为市场部的总裁毛江生也被裁下来了。他带头发表了去职宣言,这意味着他在华为近10年的奋斗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从领导岗位突然降为一般员工,毛江生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可想而知,更何况,下来后的他,还要面对自己以前的手下甚至被他们领导。
经过短暂的阵痛之后,不肯服输的毛江生调整了心态,他没有退缩,反而以此为动力,激发起新的斗志和豪情。
在后来的工作中,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认识到过去存在的不足,并冷静地分析了公司的发展形势。无论从思路和还是工作方式上,他都做了很大的转变: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公关型市场思维,而是采用了公关、策划与管理并重的新模式;不再凭热情和冲动做事,而是多了一份沉稳和自信。
毛江生说:“在关键时刻,如果我们‘老’ 华为人不能舍小我,求大我,不能勇敢地摒弃杂念和一己功名,又怎么会有新人的辈出和老战友的焕然生气?” 
经过长达4年的历练,终于,在2000年,已经脱胎换骨的毛江生被任命为华为执行副总裁。他是那次集体大辞职中顺利获得“新生”的人员之一。而还有一批干部没有调整好心态,没有与时俱进,而最终遭到了淘汰。
从毛江生蜕变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职场人在遇到挫折时,如何用“空杯心态”将挫折变为自我提升的良机:
(1) 战胜挫折,能让我们心灵的力量变得更强大。
“空杯心态”,不仅要空掉一些优秀的、好的东西,也包括空掉一些不好
的东西,如挫折。那些最终被淘汰的华为干部,究其原因就在于无法空掉曾经的“挫折”,始终将“挫折”作为包袱背在身上,以致无法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而毛江生则正好相反,他没有被“挫折”压垮,而是战胜了它,从而使自己变得更自信,更稳重。
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在于他敢于对自己的心灵进行自我修炼。而挫折,则是最好的修炼机会。
(2)挫折是能力提升的最好良师。
挫折能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不足,看到原来认为很成功的地方其实并不成功,原来觉得很好的方面其实还差得很远。这样,就会及时对自己进行修正,重新学习,能自己的能力获得大的提升。
(3)一次失败并不等于终身失败,而可以迈向人生更大的舞台。
很多人只所以觉得挫折可怕,原因在于误以为一次失败等于终身失败。其实,只要愿意重新开始,那么挫折也可能是更大的机会,就像毛江生一样,失败后,经过四年的努力,成为了华为的执行副总裁,找到了人生更大的舞台。
    
重新认识你自己
遭遇逆境的时候,往往也是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时候,只有这样,才能在逆境中重生。
日本著名的“销售鬼才”田中道信,对此就深有感悟。
在田中道信出任理光公司董事长的第四年时,他接到来自社长的这样一个决定:
“从明天起,你不必来上班了!”
这对于业绩一直卓著的田中道信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从事业的颠峰一下子跌入万丈深渊,田中道信有生之年第一次尝到了受挫的滋味。
冷静下来后,他开始痛定思痛地反省自己的前半生。
他的前半生在事业上可谓一帆风顺,但正因为这样,他的心里一直充满了骄傲自大和高高在上,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
对于上司,他敢于顶撞,一点也不给他们面子,甚至在媒体面前大赞前任社长的英明,搞得第二任社长无地自容;
对平级,不论什么决定,他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下属,他从来都是一个人说了算。
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被免职。这时候,他终于开始反问自己:
“我是不是太任性了”、“我是不是太不懂人情世故了”、“我是不是太自以为是了”……
经过冷静的思考,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并不是个人力量的结果,而是因为有公司这样好的平台、有所有同事的齐心协力。
回顾所走过的路,以前确实是将自己看得太高,以为仅靠自己,一切都能做得很好。
但光有反省还不够,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如何改造自己、超越自己!
这时他突然想起,临走时,社长送给他一本《禅宗要典》的书,还特意嘱咐他要好好读读其中“忏悔灭罪”的一章。
于是,田中道信翻开书读了起来。书中的很多禅理都给了他巨大的震撼,比如书中说,对于做了不符合人之常情、为人之道的恶事的人,只要忏悔反省,那么依然会得到谅解,罪孽自减。
有了这样的认识,田中道信下决心改变自己,将原来那个骄傲自满的自己全都空掉,以全新的面貌去迎接生活。
这时,理光公司派人来和他商量,说原属理光公司系统内的另一个公司——三爱集团,由于连年亏损濒临倒闭,公司希望他能够出任该公司的董事长。
田中道信立即答应了。
重新走上职场,田中道信完全变了一个人,他不再是以前那个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田中道信,也不再拒绝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对不同的看法也能虚心接受。
心态转变了,脾气也跟着变了。对下属犯的小错,他总是一笑了之,而大错误,则非常耐心地去指导。
这样的做法,大大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大家上下一心,精诚合作,使公司从濒临倒闭,最终发展成为行业中的巨头!
回想自己从被免职到重振三爱公司的经历,田中道信说:
“没有那次的事情,我的人生观不会改变,也许已经成为‘公司的毒瘤’。正因为我在饱尝痛苦的同时,不懈地自省自戒,才能够实现现在的一切。”
田中道信之所以能再次站起来,与他倒空过去,重新认识自己是分不开的。
在职场中,很多人都有过和田中道信相同的经历,田中道信很快完成了从重新认识自己到转变和超越自己的过程,变得比以前更出色。但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人在逆境前都有他那样重新认识自己的勇气。
因为,重新认识自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它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否定自己,要向那些我们曾经得意、自豪、感觉良好的东西下刀,还要熟悉、学习那些我们陌生甚至曾经抗拒的东西。
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时候,往往都是自己的内在与外面环境有冲突、矛盾、不和谐的时候。如果这时候只是一味拧着干,认为自己的就是对的,不肯去反思,那么矛盾只会越来越大,总也无法从逆境中走出来。
田中道信的经历则告诉我们:遭遇逆境的时候,先不要急着责怪别人,首先要空掉自己,反思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不够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将逆境变成顺境,重新获得机会和发展。
即使摸到一副坏牌,也要学会把它打好
打牌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摸到一副很差的牌,就会从心底失去赢的信心。
其实,人生就好比打牌,不可能每次运气都那么好,把把摸到好牌。但即使是摸到一副坏牌,也要努力把它打好,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