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紫牛学破浪者

第3章


  为什麽一个破产企业的商标,仍然具有这样的价值?
  当然是因为品牌本身的魅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商品本身的价值。
  毕竟「新学友」三个字的商标在教科书界,就像是可口可乐在饮料界的地位一样不容动摇,经营者的经营策略失当,短期内并不会让具有商誉的招牌失色。
  当然这种情况不能长此以往。
  就像是一辆宾士汽车出车祸,一般人直觉上只会认为是司机驾驶技术的问题,不会一开始就认为是车子本身性能不好,可是若是连续一百辆同厂牌汽车都出了同一个类似暴冲的毛病,那消费大众自然会对该品牌出厂的汽车性能大打折扣,有所顾虑。
  品牌印象来自於市场上长期消费者的感觉。
  就像是国内百货业的龙头SOGO百货,虽然日本母公司SOGO早就已经在多年前宣告破产,但是SOGO这几个字在消费者心目中还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牌子。
  然而也有许多商品名不符实,却能靠着具有知名度的代言人广告促销,夸大功效,像是减肥药品,或是夸称具有壮阳功能的咖啡,明明就只是夹藏犀利士的成药,却可以蒙骗消费者的金钱。
  然而这麽拙劣的药品广告谎言,却仍然可以蒙蔽大部分的消费者。
  当然一半主要是消费者认同担任广告代言人的知名度累积下来的公信力。
  所以一旦产品不符,担任广告的代言人其实难辞其咎。
  在金庸书中名不符实,却可以靠着一块招牌在江湖上横行多年的佼佼者,唯有铁掌帮冒牌帮主「铁掌水上飘裘千仞」的栾生弟弟裘千丈。
  很多人畏惧於铁掌帮的威名,一开始就有先入为主的一个观念;这个人不好惹,我们一定不是他的对手,避其锋头为上……这种还没打就先认输的心态,那还不被对方唬的一愣一愣的,被对方予取予求。
  纸上谈兵,利用各种假道具唬人的假铁掌帮帮主裘千丈,就跟坊间许多利用小道具骗取民众的神棍没什麽两样。而在金庸书中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功力已臻化境的就是令段誉倾倒的王语嫣姑娘。
  而在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语言能力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武器,甚至光会两种语言已经不是足以应付商业上的需求了,而书中给人形象刚正不阿的郭靖简直就是一个语言的天才,他既可以跟山东籍的母亲沟通又可以跟成吉思汗讲蒙古话,还可以跟来自江南的江南七怪学艺,还有跟桃花岛的黄蓉两小无猜谈恋爱,几种语言身分转换无碍,丝毫没让读者看出半点破绽。
  而公关手法娴熟,官场上交际应酬之道八面玲珑的自然首推韦小宝莫属,而伪君子岳不群的虚情假意、虚竹耿直的误打误撞、段誉的无辜,乔峰的豪情,赵敏的领导术,杨顶天的组织概念,索额图、明珠、多隆的为官之道,都可以成为一个企业经营上的借镜跟参考或是博君一灿。
  不管你是从事什麽行业、什麽工作内容以及职位,行销的概念都是不可或缺的。
  行销不只是用在企业而已,小到个人的包装,在职场上的公关沟通,大到企业国家的形象包装外交策略,都必须有着行销的观念,把自己成功的推出去,在职场或世界的舞台才能够无往不利,现在台湾已逐渐从过去的代工慢慢走向自有品牌的塑立;也慢慢从地区企业走向全球企业。
  这些改变,都与行销息息相关,而台湾的自有品牌能否走得出去,非得有好的行销、世界级的行销手法包装不可。
  当然这一切还是得有足够的预算才能够有後盾来执行,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没子弹怎麽打仗?无限创意延伸的行销手法固然値得赞赏,但是若没有适当的广告预算配合,不过是天马行空纸上谈兵罢了,所有好的行销手法还是要针对适当的企业作对症下药的包装手法,针对产品,针对企业,针对消费阶层,针对目标客户,针对最有效的部分作最有效一针见血可以达到目的的广告才是有效的行销手法。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个性精采纷呈,无论任何一个都可以说是现实人物中的缩影,他们处事的态度,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甚至制造问题的方法都可以作为我们在生活中、职场上的参考跟借镜。
  其实商场就跟小说中形容的江湖一样,你摸不到看不到,但是你却隐隐约约感受得到我们就正身处其中。
  说起来金庸就等於是文坛中的紫牛。
  我一向认为人的不平凡,并不是在出身不平凡的环境,而是突破困境走出平凡,创造自己的价值,成为不凡。
  唯有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才是对生命中最大的挑战。
  活的更好就是对生命中所有敌人最好的报复。
  我从不迷信算命,因为无论手掌上的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命运线也好,当我将拳头握紧时,全部都掌握在我手里。
  命运绝对操之在我
  人生如浪。
  这是一本希望能够由正面思考的方向激励人可以有足够的毅力,面对生命里各种层出不穷的打击,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如浪人生里面的破浪者。
  行销不只是应用在商业行为上,也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处事态度上,将自己的生活态度包装的更好,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成功的行销。
  我的过去架构我的现在,现在将影响我的未来……
  不管过去、现在、未来面对任何阻碍我知道自己将都会逆风而行、踏火前进、劈山破冰、御雷破浪,因为我知道自己是个只能前进不能後退的破浪者。
  俗话说长江後浪推前浪,
  只是没想到前浪不但没有死在沙滩上。
  还出乎预料的像是海啸一般,来势汹汹反扑回来。
  这股前浪丝毫没有止息的迹象
  他就是金庸
  本书来自www.sjwx.info 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第二章 我跟金庸的缘起
更新时间2008-11-2 0:39:28  字数:15721
 很多人都不知道,曾经金庸的书在台湾是禁书。
  我看的第一本金庸小说,封皮上印着的书名是恐怕许多人听都没听过的「小白龙」。
  书中主人翁是连名字都被改成包大同的韦小宝,
  後来我才知道那竟然原来就是轰动华人世界的「鹿鼎记」……
  一、关於我跟金庸的缘起
  我是1970年次生於台湾的台北小孩,祖籍上海。
  据悉金庸最後一部封笔不再写的小说「鹿鼎记」完成於1972年。
  据我高龄已经八十一岁的母亲说,她娘家跟查家当年在大陆还是远房表亲,金庸的兄弟目前也在台湾经营生意,但是这就跟五亿探长雷洛(本名吕乐)就曾经跟我住在台北东区同一条巷子一样。
  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
  虽然一般书籍上都说金庸是海宁人,但母亲却一直坚称她们家是松江人,不过这暂时已不可考,而且在这里这一点,一点也不重要,今天又并非是要写一本考据的论文出来。
  我是父亲的独子、父亲在年纪已经很大的时候才生下我。
  但是对於母亲来说,我却是她跟第三任丈夫生的第七个小孩。
  所以我可以说是长子、又可说是最年幼的弟弟。
  爸妈当年都是从大陆过来台湾的书香子弟,可惜既非带着大笔财富来台的人家,又不是军眷後代,什麽保障都没有。
  虽然听老一辈的人说,当年老家在上海好像是权倾一时的富贵,可惜当年老人家仓卒自香港旅游中,跟着军队仓皇来到台湾後,竟然跟许多人一样因为天真,深信迟早会回去老家,所以既无置产又无营生。
  时日一久,钱财散尽,後来有一阵子,竟然还借住到从前在大陆时的长工家里面,听说曾经是当年燕京大学(即後来的北大)医学系高材生的母亲,那时还得到院子里面提着水桶,跟工人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汲水涤洗。
  後来在记忆中很小的时候,既使搬了十几次家,一直到父亲因为胃癌去世前,家里面的角落都一直放着几个古色古香,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樟脑味,颇为沉重的大檀木箱子,上面还有着手工打造的雕刻花样,跟十分精致的铜制的一个圆环跟锁扣。
  听母亲说,当年箱子里面都是塞着细软跟大大小小的金条,可惜在我出生前的十几年间早已花费殆尽,连後来里面原有几件在记忆中,我总是喜欢躺在上面摩娑的,有着长毛滑亮的黑貂皮袄,也一件一件被母亲拿去街口的当舖一一典当,那个年代我清晰的记得,真是一个万物可以典当的日子,从电视机、收音机、棉被到鞋子……没有一样不是可以换上几张钞票,几个铜板的。
  每当母亲拉着我的手,掀开当舖门口那从中直直剪成一半,上面写着斗大红字的蓝色布帘,迎面而来就是高高在上冰冷的柜台。
  记忆中隔着栏杆打量我们的掌柜,听说就叫做朝奉,总是有着油腻的头发,跟一双像是绿豆油似的小眼睛……动作故意慢条斯理的傲慢,总是像看着贼似的盯着你看。
  每当我稍微长大一点在眷村巷口看着免费播放的洋片时,看到片中那跟高头大马的洋人打躬作揖,戴着顶瓜皮帽,被极尽丑化的华人时,总令我不免想到那当年只用斜眼看着我们,嘴里不停嘟囔挑剔,那连瞎子都看的出来明明就是上好长白山的貂皮大衣,还睁眼说瞎话跟母亲说只是便宜货的朝奉。
  我永远忘不了,母亲那在柜台下仰着头,费力的掂着脚,向栏杆後那背对着她,连正眼都不看她的老掌柜时,她涨红着脸,一再解释那真的是当年从大陆一路珍藏,千里迢迢带来的上好貂皮大衣,她的小小瑟缩身影,委屈的表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