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传

第36章


他承认说,“我本来以为此公很了不起,我从来没 
有看过亨利写的东西,因此我不很了解他有多大本事。我听说他很有才华, 大概很爱发脾气,很难与人共事,我们同他在一起可能会闹别扭。”
此后的一两天内,基辛格忙于打定主意接受尼克松明确请他担任的那个 称心的职务。这时候,他一下子就把以前对尼克松的许多书生偏见都抛在一 
边了。从他对专栏作家约瑟夫·克拉夫特的一次颇能说明问题的谈话中,可 以看到他的出发点是什么。他说:“对我这一代人来说,尼克松有某种坏名 
声。我需要使我相信,他这个坏名声是不该有。”
基辛格很相信自己对尼克松的印象,这是很符合基辛格这个人的特点 的。他后来回忆说:“我对他有很深刻的印象。”在对外政策方面,他觉得 尼克松的素养要比 
1956 年以来他见过的所有总统候选人(除了巴里·戈德华 待,他都见过)都好。他并不隐讳他对这些候选人的评价,就连那些他称为 
非常有才华的候选人,在对外政策方面给他的观感也是十分无知的。艾森豪 威尔算得是战争年代的英雄——一个伟大的军人,但却是个平庸的总统。史 
蒂文森有口才,有风度,但是比较软弱,尤其是在对待俄国人的问题上。对 于肯尼迪,基辛格感到有点难下断语。肯尼迪很吸引人,可是同样优柔寡断。 
在肯尼迪遇刺身死前那段时间里,基辛格认为,如果肯尼迪再任一届总统的 话,大概不是创出丰功伟绩,就是闯一场大祸。至于戈德华特,从远处看去, 
他似乎一味相信军事力量在核时代也是完全得用的,不应受外交手腕的牵
制。基辛格认为这是一种简单化的危险观点。约翰逊对全球政治一窍不通, 自不待言。汉弗莱(他在几年后透露说,他本也想提名基辛格为他的对外政 
策顾问)要不是因为同约翰逊的关系玷污了自己的形象,破坏了自己当领导 的资格,本来是很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总统的。洛克菲勒虽然“智力是二流 
的”,但“对人的直觉了解却是头等的”。然而,他虽能鼓舞他周围的人, 却无法赢得竞选总统的胜利。
基辛格把自己的想法向洛克菲勒作了汇报。洛克菲勒很痛快,很干脆, 力促基辛格接受邀请。州长说:“我生来凭直觉办事,我觉得这样做对头。 
我认为这是好事,我赞成。”洛克菲勒并未因为自己败在尼克松手下而影响 他对基辛格的推荐。他说:“我向来主张基辛格为任何一位总统的人效劳, 
尽力协助总统。他为肯尼迪做过事,为约翰逊也做过事,我常常鼓励他,要 求他把他的才能和点子贡献给任何一个当总统的人。”他停了一下,又说:
“我觉得当总统是非常孤独的,任何可以出一臂之力的人都应该不分党派作 出贡献。”
11 月 29 日,即同一个星期的星期五,基辛格打电话给尼克松的办公室, 要求约见当选总统。他从尼克松那里出来,再到尼克松那里去,前后相隔不 到 48 
小时。基辛格对尼克松说:“我已经考虑过了,咱们就一言为定吧,我 准备接受。这事我就不再找人谈了。”
12 月 2 日,当选总统终于在皮埃尔饭店举行的一次座无虚席的记者招待 会上向大家介绍了他这位新顾问,但这不能算尼克松透露了什么新东西,而 
只是证实了《纽约时报》的报道。尼克松笑容可掬,基辛格更是满面春风。 当选总统明确表示,给基辛格的指示是要杜绝那种危机外交的做法,“不要 
尽是等到出了事情才去应付”。
基辛格显出颇为自信的样子,宣称他打算经常请一些不担任政府职务的 外国专家来白宫商讨问题,又说他“同全世界各种观点的知识分子有着非常 广泛的交游”。
尼克松也说:“我这个人喜欢让各种观点都得到广泛发表的机会。基辛 格博士已经或正在建立一种我认为非常令人振奋的新程序,努力使美国总统 
不要只听到中听的话。而这种投总统所好的做法向来是白宫工作人员爱犯的 毛病。”
在任命国务卿以前先任命基辛格,可能会使新闻界和其他方面人士感到 奇怪。对此,尼克松解释说:“基辛格博士深刻地认识到,他不应该成为总 
统同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之间的一堵墙。我打算任命一位非常强的国务卿。” 美国知识界的反应总的说来是热烈的。但也有一些人仍然很反感,觉得 
为什么像他这样一个普遍受到尊敬的知识分子,竟去投靠一个他们认为是老 奸巨滑的政客?较普遍的看法是,新总统选中基辛格,这证明他出手练达, 
给新总统的记分本上添了一分。过去民主党走遍各大院校搜罗人才,从来也 不成为大新闻,可是这个尼克松是共和党,居然也有这种见识!学界有一部 
分人当初听到在野多年的理查德·尼克松竟即将入主白宫,不禁大为震惊,
现在看到他聘用了博学多才的基辛格,才略为安下心来。 由于基辛格同那些“自由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才使得那些死心塌地
忠于尼克松的保守分子感到不安。此辈无非是政治打手,唯一的指导原则就 是夺取胜利;他们同尼克松是患难之交,经历过残酷的厮杀,忍受过 1960 
年竞选总统和 1962 年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辛酸败绩,苦熬过一事无成的
60 年代中期,好不容易捱到 1968 年,他们才尝到了胜利的甜头。可是突然 在他们中间冒出了这位后来居上、外国血统、异国口音、哈佛出身的亨利, 
他只是在胜利之后才来投奔尼克松的。基辛格不符合他们心目中的尼氏白宫 的形象。他们不信任他,讨厌他。他们对约翰逊政府中的许多知识分子都不 
放心,而这些人正是基辛格现在想拉进他的班子的。
他们对基辛格的怀疑、尼克松是知道的,但这并没有影响当选总统对自 己能把这位教授从哈佛挖出来而感到的得意。对尼克松来说,和基辛格搭上 
关系可是大有好处。他能出奇制胜,突然任命一个与尼克松素无瓜葛的人出 任重要顾问,这一招是政治分析家所意料不到的。他能把一个佼佼盛名的知 
识分子罗致到自己手下,这在他的政治生涯中还是第一遭。当时为总统起草 演说稿的威廉·萨菲尔指出:“要知道,尼克松不总是受知识分子拥护的, 
这还是说得客气一些呢。他久仰基辛格的大名,那是洛克菲勒王冠上的一块 大宝石呀。尼克松懂得,他的政府需要一些知识分子在里边。他有的是权势, 
借用‘教父’的用语来说,他能向基辛格提供基辛格所无法拒绝的东西,现 在他能满足基辛格对行动、权势、核心地位的欲望。而在这之前,他可拿不 
出什么东西能把基辛格这样的人从洛克菲勒那样的人那里拉过来。这是他颇 为得意之笔。”
就任总统后的尼克松,在白宫的第一个晚上只睡了大约四个小时,清晨
6 点 45 分就起床了。剃胡子的时候他记起 11 月份拜访约翰逊的时候曾经看 过一个隐蔽的保险柜。当尼克松打开的时候,保险柜乍看好像是空的,随后 
才发现顶上一格有个薄薄的文件夹,里面是情报部门前一天,即约翰逊担任 总统最后一天关于越南形势的报告。
他匆匆翻阅了一下。最后一页上写着最近的伤亡数字。截至 1 月 18 日为 止的那一个星期,美国人阵亡 185 人,伤 1237 人。从 1968 年 
1 月 1 日到 1969 年 1 月 18 日,共阵亡 14958 人,伤 95798 人。他合上文件夹,放回原处。
尼克松默默地想,未来的总统任期内,如何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纵横驰骋 呢?
三个字眼在他脑海里久萦不去! 这就是实力、伙伴、谈判!
“经过下一个时期的对抗之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判的时代。”尼克 松在 1969 年 1 月 20 日的就职演说中第一次说出这样一句话时,苏联反应之 
快,颇使华盛顿(包括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冷不及防。几小时之后, 克里姆林宫就向白宫提出了挑战,要求白宫说话要算数。苏联外交部把各国 
驻莫斯科记者都找了来,举行了难得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他们在那里听了苏 联的两名高级发言人发布消息,而不像往常那样只是听宣传。
新闻司司长列昂尼德·扎米亚京和国际司司长基里尔·诺维科夫宣布, 苏联已准备好就限制两个超级大国的核武器问题“开始认真交换意见”。诺 
维科夫说:“尼克松政府的代表什么时候愿意坐下来谈判都行,我们是准备 好了的。”
华盛顿这个和解的调子和莫斯科那个和解的响应,使许多美国人满怀希 望。四分之一世纪以来的冷战政策和铁幕政策,对抗和冲突,花费了不知多 
少亿美元来发展核技术,不断制造出越来越可怕的大规模杀人武器——这一 切,使这些美国人忧心忡忡。人们没有忘记,新总统本人就是最早的冷战武 
士之一,但是他现在讲话的调子似乎在变。还有什么比举行限制战略武器会
谈更好的办法来开创苏美关系的新“纪元”呢? 如果尼克松同意立即同俄国人谈判,基辛格原可以轻易地取得通常反对
他的人的支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