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传

第37章


但是,这时无论尼克松还是基辛格,对于接过约翰逊政府那 套未经考验的谈判方案就仓促去进行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主张,都不感兴 
趣。不管有压力也好,没有压力也好,他们决定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问题上 先拖一拖再说。一些参议员、学者以及约翰逊手下的人把举行限制战略武器 
会谈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但是,尼克松与基辛格这些新的战略家却不然,他 们对这种会谈的看法截然不同。诚然,他们认为限制核武器至关重要,但是 
他们认为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同苏联进行更广泛的谈判中的关 键因素之一。他们的策略,是以他们称之为“连环套”的思想为基础的。
“连环套”这个思想,是基辛格均势理论的最新运用。他自 1954 年在哈 佛大学完成博士论文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几乎没有改变过。他在博士 
论文中以拐弯抹角的笔调写道:“如果一个大国能得到它所想要的一切,那 么它就会力求取得绝对安全,即建立一种感觉不到有外国威胁的、一切问题 
都能像国内问题那样容易得到解决的世界秩序。但是,鉴于一个大国的绝对 安全意味着所有其他各国的绝对不安全,因此,绝对安全决不可能通过‘合 
法’的解决办法来实现,而只能通过征服来实现。”在核时代,这种一个大 国对另一个大国的征服是不可设想的,除非疯子才想这样做。因此,一项合 
理的政策所能要求的唯一目标是“相对安全”——用基辛格的话来说,即“稳 定秩序的基础是各国的相对安全,因而也就是相对不安全”。
显然,要实现这样一种世界秩序,有赖于在敌对双方的要求之间取得平 衡,而不能把一方的要求强加于对方。在基辛格看来,苏联始终是这种平衡 
的潜在破坏者。就人口和核力量来说,苏联是唯一足以对美国构成致命威胁 的国家——而且在一个正在奋力建立秩序的世界上,苏联一直是动乱势力的 
祸首。现在应该教育苏联领导人,要他们掌握如何使他们本国的利益同其他 各大国的利益保持平衡的手腕。因此,美苏问题同所有的问题都是相互联系 
在一起的,任何一个问题取得进展,都会影响到其他问题。
基辛格对“连环套”的看法是广义的,带有一些哲学色彩;而尼克松则 着眼于实际,着眼于具体问题。尼克松就任之前已开始认为,要实现越南的 
和平和保持中东的安宁,关键都在于俄国人。他觉得克里姆林宫同那两个动 乱地区是有着明显联系的。
因此,如果苏联领导人在他们停滞不前的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想取得美 国的贷款和技术,同美国做生意,如果他们想通过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来削减 
武器经费使之用于消费品生产,那么,他们必须付出代价。尼克松所考虑的 是某种外交上的以物易物。必须使俄国人相信,遏制而不是扩大局部战争是 
符合他们本国利益的。这样,苏美就有可能跨入两国关系的一个新阶段,从 对抗转向合作。
基辛格的均势思想,加上尼克松一心想拖住莫斯科来解决越南问题的念 头,两者结合起来,便使“连环套”成了美国对苏政策的基础。莫斯科 1 月
20 日提出的举行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建议,是尼克松和基辛格检验这项政策 的第一个机会。
基辛格后来解释说:“我想在广阔的战线上采取行动。”他的目标是要 达到“恰当的利益均衡”,以诱使莫斯科在解决一系列问题时采取合作态度。 
他说:“我不想玩弄气象学的把戏。”当时大家都知道他十分讨厌所谓“友
好气氛”之类的提法,这句话突出说明了这一点。基辛格希望同俄国人在适 当的时候进行“具体的、切实的谈判”;而在他看来,每一项谈判都可以用 
来“防范”对方推翻一揽子的解决办法,同时也可以“防范”突然来一场世 界性危机而破坏实现和解的通盘计划。他强调指出:“我们之所以这么坚持
‘连环套’,原因就在这里。” 尼克松和基辛格的第一件工作,便是教育国家安全委员会,使之领会他
们对国际问题的新精神。 在总统就职的次日,他们就开始了这项工作。总统在白宫的内阁会议室
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副总统阿格纽、国务卿罗杰斯、国防部长莱尔德、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厄尔·惠勒将军、中央情报局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 
驻越美军副司令安德鲁·古德帕斯特将军、紧急战备局局长乔治·林肯;当 然,还有基辛格。议题是苏联关于举行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倡议。会议的讨 
论情况是绝密的,没有宣布任何决定。当天下午,老资格的国务院发言人罗 伯特·麦克洛斯基,对克里姆林宫这项紧急倡议作了唯一的官方反应,他对 
记者们说,限制战略武器会谈问题将得到新政府的“优先考虑”。他没有进 一步发挥。
两天后,白宫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参加的是同一批人,讨论的是同一个 问题。自那以后又过了两天,召集了第三次会议。总统迅速作出了决定。
1 月 27 日,尼克松利用他的首次记者招待会来宣布他对苏联关于举行限 制战略武器会谈的倡议的决定。这次记者招待会在白宫东厅举行,通过电视 
播送实况。他始终没有用“连环套”这个词,但在他讲话中多处包含了这个 意思。基辛格当时在场听着。这时,离白宫不远,在第十六街和 L 街交叉口 
那里,苏联大使阿纳托利·多勃雷宁手下的人也都围坐在电视机旁,出神地 听着尼克松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涵义。
尼克松一开头是这样说的:“女士们,先生们:这是我就职以后举行的 第一次记者招待会。我设想大家会有一些问题要提,所以我不想说什么开场 
白,就直接回答你们的问题吧。”
到第五个问题,才提出了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这个问题。前面的几个问题 是:新总统的立法计划,实现越南和平的“打算”,他对改善同北京的关系 
的悲观看法,以及他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
那第五个问题是这样提的:“总统先生,关于对外政策,特别是核武器 政策,你能否对我们谈谈你??对同苏联举行导弹问题会谈采取什么态 度?”
尼克松回答说:“我是赞成举行战略武器会谈的。这里,问题不仅在于 会谈什么时候举行,而且(后来证明,这个“而且”加得极为策略)在于会 
谈将在什么情况下举行。”
尼克松在解释这个问题时,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问题上有两派:一派主 张,不管“政治解决方面有无进展”,都要举行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另一派 
则反对“对我国的战略武器作任何削减”,除非先在“政治解决方面取得了 进展”。
尼克松不参加两派中的任何一派。他采取了中间立场。 他强调指出:“我打算采取的方针是,务必使举行战略武器会谈的方式
和时机能够(如果能够的话)促使悬而未决的政治问题同时取得进展,例如 中东问题,以及一些只要美苏合作便可造福和平的其他重大问题。”
2 月 17 日,苏联大使阿纳托利·多勃雷宁前来白宫作首次拜访。尼克松 表示希望同他以及他的政府领导人保持畅通无阻的联系,并说:
“大使先生,你和我都了解我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根本性分歧。我们也 许能够解决这些分歧,也许不能够。我希望能够解决。但是,你我至少应该 
确保我们之间不致因为缺少联系而产生不和。”
基辛格建议在他和多勃雷宁之间建立一条秘密渠道。尼克松也认为,多 勃雷宁在绝对不声张的私下会谈中可能会更乐于提供一些消息,因此安排他 
悄悄地出入很少使用的东侧楼大门,这样就没有人知道他们两人的会面了。 在一段短时间内,他们每周碰头,往往同进午餐。
当多勃雷宁说他的政府希望就限制武器问题开始进行谈判时,尼克松 说:一个方面的进展理应同其他方面的进展联系在一起。
尼克松又说:“历史清楚地表明,武器甚或军备竞赛导致战争的可能性 不如根本的政治分歧和政治问题导致战争的可能性那样大。因此我认为,当 
我们开始战略武器谈判的时候,我们义不容辞地应该同时尽一切努力来缓和 诸如中东、越南、柏林等剑拔弩张的地区的紧急政治形势。”
多勃雷宁在离去之前交给尼克松一份来自莫斯科的长达七页的正式照 会,表示苏联人准备就中东、中欧、越南和武器控制等一系列问题求得进展。
尼克松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
第十章 靠拢中国
理查德·尼克松在 1969 年 2 月 23 日从华盛顿附近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 动身,这是他当总统后的第一次出国访问。那天是一个星期日的早晨,天下 
着雨。人们花了半个小时,从市内赶来给他送行,不停的毛毛细雨浸湿了他 们的衣服。内阁成员都在场,还有来自国会过道两侧的国会领袖们。一群摄 
影记者在铁栏杆后面挤来挤去,想选一个好地方。
那时还是蜜月时期,那是尼克松有生以来第一次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同情 和支持。他对此非常高兴,就像一个穿过了荒凉沙漠的人到达了一个绿洲一 
样。他很精明,不会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矛盾:与他的整个政治生活记录相 反,人们称赞他具有和解的品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