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传

第42章


 中国采取新姿态的直接原因是:在北京举行的中苏边界会谈已在 12 月初陷入 
绝境,莫斯科又报以破口大骂,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在以战争相威胁。
1970 年 1 月 8 日,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宣布,华沙会谈将在 1 月 20 日恢 
复。国务院发言人罗伯特·麦克洛斯基奉白宫的明确指示,修正了他的说法。 他宣称,会谈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开始。以前从来没有哪个美国 
发言人用这个正式名称来称呼过 1949 年成立的新中国。麦克洛斯基说了三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为了保证使信号明白无误地传到太平洋彼岸去。 美中两国外交官按照预定计划于 1 月 20 日在中国大使馆举行了会晤。这 
是两年多来的第一次。会谈的气氛是“实实在在的”。双方都提出了互派记 者、学生和科学家的新方案。他们只达成了一个协议——2 月 20 日再度会晤。 
基辛格对于这个虽然不大但是积极的成果感到高兴。某种渠道总算重新建立
起来了。
2 月 18 日,又发出了一个信号,这次是总统本人发出的。尼克松向国会 提出了一个特别报告,题为《70 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 
略》。其中关于中国的部分,充满着中国“伟大而生气勃勃的人民”、“有 天赋和有教养的人民”之类的友好话,还强调了“同中国人民的传统友好联 
系”。中国这部分是由基辛格本人起稿的,改了又改,文中保证美国要“尽 力采取同北京改善实际关系的步骤”。尼克松没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 
个正式名称,用这个正式名称,是那年后来的事。
2 月 20 日,以斯托塞尔为一方和以雷阳为另一方的美中两国外交官,在 两个月之内举行了第二次会晤。据基辛格说,中国人一到美国大使馆,就做 
了一件使主人大大出乎意外的事:他们建议把会谈移到北京举行。他们还暗 示,他们欢迎由一位美国高级官员率领代表团。
关于究竟是谁提出这一不寻常的建议的,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国务院的 中国问题专家们说,是美国方面带了使他们自己也感到意外的建议去参加 2 月 20 
日的会晤的,这就是,提出由美国派一位高级官员访问北京。可是,基 辛格却说,那时美国并没有提出这种建议。他承认,国务院可能已经在考虑 
这样做,但井未得到白宫批准,也没有向中国人提出过——至少那个时候不 曾提出过。
北京会欢迎美国派官方代表团到那里去,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从中国对 苏联的意图越来越有戒心这一点来看,中国向美国提出这样一个建议说得通 
的。然而,北京的措词却故意含糊不清。中国方面并没有明确邀请美国派一 位高级人士去访问北京,他们好像是说,美国方面可以随便派什么人去,不 
论职位高低都行。中国人平日办事是能够做到十分精确的,这次却甚至不说 明究竟是否要美国秘密派人去,也没有说明这个人的使命是否仅仅是把华沙 
的会谈换一个新地方继续举行。不管怎样,美国没有立即接受中国的建议。 基辛格拿不准这项建议是否只是为了破坏华盛顿同台湾的关系,还是中国人 
确是想要进行更认真的讨论。他也不能断定,北京是不是举行会谈的理想地 点。
国务院的专家也有他们担心的问题:中国人是否会给予到北京去的美国 谈判人员以“外交豁免权”?中国人是否会允许美国人建立跟华盛顿通讯的
“可靠”渠道?日本人和台湾人是否会把这样一次北京之行解释为美国人向 中国人磕头?他们当中有些人还不服气地说,到头来,美国人为什么非得像 
过去的外国朝贡者那样跑到这个“中央王国”去呢?难道不可以反过来吗? 基辛格用了一两个月时间,集中研究了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问题。政 
府为了跟中国开始新的对话而作的努力,惊动了国务院的苏联问题专家。过 去他们对总统的罗马尼亚之行感到不安,现在他们对于同中国人突然热乎起 
来也感到不安。这些专家认为,这种做法一时之间在外交上的好处十分有限, 但却可能得罪俄国人,因此而妨害进一步改善苏美关系。他们还指出,如果 
演这出戏真是为了要利用中苏争端,那也搞不出什么名堂来。基辛格倾听了 他们的意见,最后还是没有采纳,从“大局”出发,跟中国打开关系已是势
在必行的了。
华沙中美会谈的第三次会晤原定 5 月 20 日举行,内容主要是为了认真交 换意见(也许在北京进行)提出一些原则。但是,在两国使节会晤之前 24 
小时,北京声称由于美国在 4 月 30 日入侵柬埔寨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局势”, 因此把会晤取消了。
于是,尼克松通过“第三方”的接触,向中国人保证,美军进入柬埔寨, 并不表示以往秘密转达的美国政府要退出越南并同北京改善关系的那个愿望 
有了什么改变。人们认为,中国人直到 5 月 19 日,即美国对柬埔寨采取军事 行动已经差不多三星期之后,才取消 5 月 20 
日的会晤,这一点是意味深长的。
中国采取新态度的第一个信号,是在 10 月 1 日中国国庆节发出的。这一 夭,在红漆巨柱耸立的雄伟的天安门城楼检阅台上,站着面带笑容的 76 岁的 
毛泽东。紧挨着毛泽东站着的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他在 30 年代中期曾 跋涉长途前往延安窑洞里的共产党中央所在他,回来后写出了他的优秀报道
《西行漫记》。官方摄影记者把镜头对准这两个老朋友,闪光一亮发出了一 个清晰的信息:毛泽东许可了向华盛顿接近的行动。基辛格不需要翻译也懂 得它的含义。
那天斯诺和毛泽东谈了许多事情。毛泽东说,他“不满意目前的情况”, 很不赞成文化革命期间的“讲假话”和“虐待”党员。他还对俄国人表示深 
切忧虑。他强调说,中苏意识形态分歧现在是不可调和的。北京和莫斯科之 间的论战可能要继续“一万年”。当这位中国领袖谈到美国时,他用了斯诺 
多年没有听到过的同情的语调。毛泽东说,中国很可能效法美国分散财富和 分散责任的做法,暗示中国这个继续革命的国家在某些方面可以从美国这个 
充满活力的保守主义的国家有所借鉴。
尼克松和基辛格,已从晨报上看到毛泽东和斯诺的合照。尼克松和基辛 格两人都认识到,是迈步前进提出大胆倡议的时候了。
10 月初,尼克松接见了《时代》杂志的记者时说:“如果说我在死以前 有什么事情想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
10 月 25 日,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来看尼克松,尼克松利用这个机 会建立了“叶海亚渠道”设法使对华关系正常化,要求他作为中介人提供助 力。
叶海亚对尼克松说,“我们当然要尽力帮忙的,不过你一定知道这将是 何等困难。宿仇不容易成为新交。事情会进行得很慢·并且你要有遭受挫折 的精神准备。”
10 月 24 日,白宫发言人齐格勒暗示,美国对于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问
题的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他说:“美国反对以驱逐‘中华民国’为代价来 接纳北京政权进入联合国。”换句话说,美国已采纳了“两个中国”方案。 
这是朝着脱离美国官方原来认为只有台湾可以在联合国里代表中国的那个观 点迈出的一大步。10 月 26 日,访问美国的齐奥塞斯库在白宫草坪上受到热 
烈而丰富多采的欢迎——有海军陆战队的乐队演奏两国国歌,有内阁成员, 还有用大轿车送来白宫参加盛举的中学生。据两国的发言人说,那天下午, 
两位总统讨论了中国问题。当晚,尼克松在祝酒辞中,指出了罗马尼亚同“美 国??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有良好关系的独一无二地位。一位美 
国总统把中国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外交信号。
大多数新闻记者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用语的重要性,但苏联大使多勃雷宁 却不然。白宫的宴会结束后,多勃雷宁打电话给基辛格,要求他解释这个用 
语的涵义。基辛格幽默地回答说:这没有什么特殊意义,难道俄国人不是把 中国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吗?
尼克松和齐奥塞斯库讨论了中国问题的许多方面,其中包括台湾问题。 罗马尼亚人私下声称,尼克松告诉齐奥塞斯库说,就尼克松个人来说,台湾 
问题不是一个国际问题,而是一个国内问题,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最好 是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这本来一直是北京的立场,而不是华盛顿的立场。20 
年来,美国一贯坚持说台湾不是中国的一个省,而是一个同华盛顿订有防务 条约的“独立”国家。尼克松还表示,即使不能达到同中国重新建立完全外 
交关系的最后理想,也可以进行高级私人代表的互访嘛。齐奥塞斯库答应把 这个话转达给北京,这就是“罗马尼亚渠道”的开端。
美国发出的新信号——其中有些是以外交文书的形式发出的——都在几 星期之内传到了北京的领导人那里。从 11 月 9 日到 14 日在北京访问的叶海 
亚,是主要的捎信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