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传

第49章


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 
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 1972 年 5 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 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预料公告发表之后将不可避免地引起推测,我想尽可能讲明我们的政策 背景。
我们谋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关系的这一行动,决不会损害我们的 老朋友的利益。这一行动不是针对其他任何国家的。我们谋求与所有国家的 
友好关系。任何国家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而不同时成为任何其他国家的敌 人。
我这所以采取这一行动是因为我深信,缓和紧张局势以及美国与中华人 民共和国之间较好的关系,将对所有的国家有利。
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我将去中国一行——我深切希望这将成为争取和平 的一次旅行,不仅是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和平,而且也是为了我们共有的这个 
地球上的子孙后代的和平。谢谢大家,祝你们晚安。
尼克松一念完他这篇惊人的公告,电视镜头马上转向了东场的评论员 们,让观众听取他们的反应。这些人全都怔住了,萤光屏上出现一位编辑, 
他目瞪口呆、直愣愣地面对着全国电视观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全美国都 发愣了,全世界也是如此。
此后几天是群情激动、也是颇为可笑的几天。世界各地纷纷打来贺电。 新闻界几乎是一片赞扬声。也有一些尖酸刻薄的评论,这类评论不仅来自保 
守派人士,而且很有意思的是,也来自极少数美国自由派的批评家,他们担 心尼克松是在毫无必要地跟苏联对抗。但是这一抓住全世界心灵的大事件把 
那些声音淹没了。献计献策的大有人在;有些人要总统在一次出访中既访问 北京也访问莫斯科;每一类人都有自己最得意的方案要总统去执行,如结束 
越南战争,扩大贸易,等等。这个问题说明了一种好现象:志愿支持尼克松 的政策的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踊跃,令人简直应接不暇。
以前,内阁要员们很喜欢到台湾去旅游,但顷刻之间,他们说有重要公 务,迫不及待地要去访问北京了。参众两院的议员们的建议像洪水般地提了 
出来,要到北京去,要求基辛格利用新的联系同周恩来商定时间。甚至还有 一位夜总会的歌垦,也请他的代理人想办法提出申请,要到中国各地的夜总
会去巡回演出。当有人告诉那位代理人中国没有夜总会时,此人嘟哝了一番, 不相信这是真的,竟然写信来把这说成是难以置信的借口,为白宫的盛气凌 人打掩护。
对尼克松来说,宣布访华是一大快事,他一下子就成了世界新闻中心人 物,夺得了政治上外交上的主动权。
而基辛格原来只是小有名气,如今一跃而成为全世界的大明星了。因此, 他对于承担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工作是非常得意而又十分高兴的。
第十二章 巨人的握手
1971 年 10 月 16 日,基辛格开始了第二次访华,为尼克松的访华作准备。 这次是乘坐“空军一号”飞机,比上次舒适多了。飞机按照总统访问预
定的路线试飞,中途在夏威夷和关岛停留,这样可使总统一行在到达中国时 不致由于时间差和高速飞行的不适而过分疲劳。基辛格于 10 月 22 日到。飞 
机在上海着陆的时候,只有少数几个官员到机场迎接——还是 7 月间到伊斯 兰堡去迎接基辛格的那四个人,加上上海外事处的两位代表。他们的态度是 
适当的,但是拘谨的。在北京,接待他们的也还是他们上次秘密抵达时的那 些人,虽然这次访问是公开宣布过的。像上次一样,也还是以叶剑英元帅为 
首率领官员来欢迎他们,这次有代理外交部长姬鹏飞参加。
那天下午,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待美国访华全体人员。他们在会议室 的门口合影后,周恩来照例让他们坐下来喝绿茶,并且对他们每一个人都说 
几句欢迎的话。总理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好,他对基辛格的随从人员的生平都 很了解,提到他们的学历和工作经历时夸奖他们,提到詹金斯时,说他在 22 
年前曾在中国居住过。他们的第一次会议只限于谈一般性问题和议程。会后 周恩来设宴欢迎美国代表团。他发表了一篇非常热情的祝酒词:
基辛格博士和朋友们,我愿借此机会欢迎来中国临时访问的尼克松总统 的特使和其他美国朋友们。基辛格博士这次访问的目的是为尼克松总统访问 
的政治讨论和技术性安排做准备工作。
中美两国在关系中断 22 年之后,现在在两国的关系史上就要揭开新的一 章。我们应该说这要归功于毛泽东主席和尼克松总统。当然,一定要有一个 
人作为先导,这个先导就是基辛格博士,他勇敢地秘密访问了中国这个所谓
“神秘的国土”。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现在是基宰格博士第二次访问这 个国土,它不应该再被认为是“神秘”的了。他是作为一个朋友来的,还带 
来了一些新朋友。
拿我来说,我虽然从未到过美国,但我认识不少美国朋友,美国对我来 说也不是不熟悉的。很明显,我们两国的社会制度是不同的,而且我们各自 
的世界观——基辛格博士喜欢用“哲学”这个词——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这 不妨碍我们找到共同点,中美会谈到现在已经进行了 16 年了,但还没有找到 
共同点,现在尼克松总统要亲自到北京来讨论,而基辛格博士就是他的先行 人员。我们希望这些讨论将取得积极的成果。
我们两国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两国虽远隔太平洋,但友谊把我们 两国人民连接在一起。今年我们在接待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之后,还接待了其 
他一些美国朋友。我们希望将本着一种新的精神来迎接这一新纪元。
我提议,为伟大的美国人民和伟大的中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基辛格博 士和其他所有朋友们的健康干杯!
周恩来提到前一次谈话,这使人感到好像会谈从没中断过。周恩来有一 种特有的风格,一种非常巧妙的讨人喜欢的技能。使头脑迟钝的西方人要过 一会儿才能理解。
宴会结束时,周恩来在宴会厅内绕行一周,同每一个人握手碰杯,包括 那些下级人员、秘书和飞机的机组人员。这就奠定了此行以后几天的热情的 
基调,基辛格没有料到,最戏剧化的遭遇是在讨论尼克松访问公报的时候。 外界的观察家往往认为,而那些政府首脑也促使他们认为,这些联合公告是 
从他们原来打算加以归纳的讨论中很自然地产生出来的。事实常常相反。通
常是先拟好了公报,而政府首脑的讨论是在这个框框内进行的。如果等到真 正访问的时候才起草公报,那是自找麻烦。礼节性的事务花费太多的时间; 
也有很大的危险碰上不可逾越的障碍。政府首脑应该抓紧时间进行最高级的 外交活动,以深入观察对手的认识和想法,而不应该字斟句酌地去推敲文字。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对未来作出决定,那就可能在出现危机时起很大作用。
尼克松已经授权基辛格来谈判他访问的公报。基辛格可以用尼克松飞机 上的电传打字机同他联系,但尼克松身边没有工作人员来审查基辛格的建 
议,因为所有的中国问题专家都在基辛格身边。他本人也不想审查;1971 年 以后的所有的谈判,尼克松都赋予基辛格以自行决定的权力。基辛格和他的 
工作人员起草的一份公报初稿,是尼克松已经看过并且批准了的。这份公报 初稿是按照老一套的格调起草的,它强调那些模糊不清的共同点,同时用概 
括性的陈词滥调掩盖分歧;它用这种办法来明白地暗示双方有很多共同点, 而实际上却没有那么多。10 月 22 日晚基辛格把这份公报初槁交给周恩来。 
第二天晚上周恩来对基辛格作了初步反应,说他们的公报初稿可以作为讨论 的基础。第二天上午代理外交部长姬鹏飞将同基辛格一起开始重新起草这份 公报。
出乎意料,在约定的时间周总理本人来了。他与往常的样子大不相同, 发言尖锐,长达一小时。——他说,根据毛泽东的明确指示,他宣布美国的 
做法是不能接受的。公报必须摆出根本性的分歧,否则措词就“不是真实的 反映”。美方的初稿含义是,和平本身就是目的;中国人认为斗争比和平更 
为重要,至少是和平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得到。中国人并不怕面对现实的分歧。 通常基辛格进行谈判是采取一种谈笑的口气,使对方感到很自然,避免 
把每一个问题都搞成意志的考验,但当需要决定一项方针时,他的口气就转 趋坚定。基辛格说:我尊重周总理的信念,但把那些一贯正确的教条写在公 
报里是不合适的。如果我们开始我们之间的新关系而背弃我们的老朋友,那 末中国人就不会尊重我们。我们不会同台湾断交。我们之间的问题必须由历 
史去解决,而不是用武力来解决。我们到这里来不是单纯为了记下哲学上的 不同观点,而是为了规划一条道路。我们不能光是列举不同的观点,而是必 
须向着未来有所前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