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传

第58章


我不会由于看到协定有一点指望就上当受骗,像约翰逊在 1968 年那 
样。”就在基辛格动身前往巴黎以前,尼克松又交给他一封头天晚上写的信。 信中告诉他,要为争取实现体面的和平而做他认为应当做的事,不要考虑大 选。
10 月 17 日,基辛格返回巴黎,与春水举行会晤,对协定草案进行审议。 在释放南方政治犯问题上僵持住了。
春水要求全部释放,毫不让步,基辛格表示反对。因为这一条需要南越 总统阮文绍的同意。基辛格飞到西贡去,却未能说服阮文绍。
不管怎样,基辛格同黎德寿郑重谈妥的那个时间表显然又必须修改了。 基辛格借用总统的名义向河内发了一分表示歉意的电报,建议再次推延时间
表。他解释说,还需要有几天的时间来解决苦干问题。他说,他估计不会有 什么大不了的困难,因此他提出了第三张时间表:10 月 23 日,美国停止轰 
炸和布雷;10 月 24 日,在河内草签;10 月 31 日,在巴黎正式签字。河内很 
快作出了同意的答复,这使基辛格大大松了一口气。北越方面接受了新的时 间表,但是警告说:“美国方面不得提出任何借口再次改变时间表。”
基辛格在西贡的困境,尼克松十分明白。显然,南越伪政府已失去了自 信心,眼看要切断依附于美国母体的脐带,他们正感受着心理上极大的痛苦。 
在尼克松看来,在阮文绍的行为背后,也存在着各种个人、政治、外交 和军事等方面的实际因素。由于美国新闻界形容阮文绍的那种方式,许多美 
国人认为他是个镇压他的政治对手的小暴君。人们的不同政见在南越基本上 被剥夺了发表的权利,但是阮文绍仍然不得不对付一个由选举产生的国民议 
会以及形形色色公开的国内政治反对派。除非他能使人民深信这项和平协议 会对南越有好处,否则他能否继续掌权是很成问题的。他们打了那么多的仗, 
付出了那么多的牺牲,并且对敌人又是了解得那么清楚。因此,他们对越南 政府是否真心诚意遵守协议的条款,是不相信的。在最后一批美国人撤走后, 
他们还必须留在自己的国家里,当然不愿接受任何可能使他们处于不利地位 的协定。由于任何协定的条款必然有可以争议之处,阮文绍就不得不表明, 
他既没有放弃南越的任何重大利益,也没有接受华盛顿交代给他的条件。问 题在于这样做需要时间,而如果美国要恪守已经商定的签字日程,时间是尼
克松唯一缺少的东西。 阮文绍还会对立即签订协定的军事后果感到担忧。许多军事分析家认
为,北越方面所以坚持要以 10 月 31 日作为签订停火协定的最后限期,是由 于他们已经厉兵秣马,要在那一日期以前在南越抢占并控制尽可能多的土 
地。早在 10 月初,缴获的北越中央南方局的一项指示已经透露出这一计划, 要把南越军队吸引到北部工地区,使湄公河三角洲和西贡外围各省在最后一 
分钟的攻势下易被攻取;10 月 20 日,尼克松下令开始执行“进一步加强行 动计划”,用大批飞机向南越空运军事装备和补给品。如果协定在 10 月 31 
日如期签订,美国就必须立即遵守关于限制物资替换的条款。因此,尼克松 想在截止日期以前,尽量完成预定的越南化计划。
尼克松想再次弄清楚基辛格是否理解他的想法:不必赶在大选以前达成 协议,不要对阮文绍逼得太紧,免得他同我们决裂。因此,那天夜里尼克松 
又给基辛格拍了一份电报:
在你同阮文绍继续商谈时,我想再次着重说明,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不 应受美国大选日期的影响。我已得出结论,如果在大选以前达成的协议会使 
我遭受指责,说我们所获得的解决办法还赶不上等到大选以后可能争取到的 办法,那么,这种充其量也不过是一场惨败的协议就很可能会严重地损害美 
国国内的情况??
正如我昨天扼要地说明的那样,我们缔结任何协定都必须使阮文绍成为 自愿的伙伴。切不可强迫结合。
其实,尼克松十分清楚阮文绍会拒绝协定,之所以让基辛格去和阮文绍 进行艰难的谈判,不过是一种政治手腕而已。
10 月 21 日,尼克松让黑格给基辛洛拍了另一份电报,要求除了实际上 使阮文绍不同美国决裂以外,尽可能推动他前进。如果看来没有可能取得阮 
文绍的同意,基辛格就应当通知他,美国不得不考虑同敌人缔结一项单独的
协定。其实这时尼克松并没有考虑要这样做,也不认为将来有必要这样做, 只是想使阮文绍深刻了解,一俟条件合适就达成协议的决心是认真的。
与此同时,尼克松又拒绝了基辛格的一个建议。 据基辛格判断,问题倒不在于阮文绍会干脆拒绝接受协定,惹得美国同
他决裂,而在于他会不给任何答复,进行拖延,从而迫使美国错过签字的日 期。因此他建议,在得不到阮文绍对协定的任何反应的情况下,或在他万一 
拒绝赞同协定时,他就应当如期前往河内。他恳切陈词,指出如果取消他所 说的“最后一段航程”,那就会造成许多难题,其中最严重的是他仍然相信, 
一旦美国大选结束,共方就会觉得迫使他们达成协议的压力大力减少,很可 能会决心恢复战斗。
然而,在尼克松看来,北越人将利用基辛格在河内露面的机会谋求宣传 上的胜利,并利用它来使美国舆论转而反对阮文绍,所以,除非有关各方已 
经同意签订协定,尼克松决不考虑把最后一段航程当作可供选择的途径。
当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选日期已迫在眉睫,一般有政治常识的人都 认为,尼克松可能力图在大选以前达成协议,借以使这场战争变得在政治上 
对自己有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主要由于总统候选人麦戈文的极端主义, 但也由于他的拙劣的竞选手法,政治压力的效果适得其反。民意测验证实了 
尼克松这样的直觉:就选民的支持来说,他处理战争的办法一般被看作可以 对他肯定而对麦戈文加以否定的问题,因为人们认为他软弱,是个投降派。 
所以,赶在大选以前仓促达成的任何协议都会显得动机不纯,招致猜疑。鹰 派将会不公平地指责尼克松为了不错过一个利己的限期而作了过多的让步, 
而鸽派则会错误地声称尼克松本来在 1969 年就能够取得同样的条件的。
正如基辛格所指出的,等到大选以后再去解决问题的风险是,共产党人 可能决定要继续打下去。尼克松准备在大选以后加紧进行轰炸,但是尼克松 
无法知道,这样做是否能在美国公众的耐心丧失殆尽以前、在轰炸的举动使 美国同中国人和苏联人产生严重问题以前或者国会干脆投票决定要摆脱战争 
以前,使共方采取较为通情达理的立场。
尼克松的这个想法对谁也没说,但他的日记记下了他当时的真实思想。 日记中说:
当然,问题在于我们根本不知道敌人是否有一个崩溃期限,或者如果有 的话,这个期限何时来到。我们也不知道,从美国的政治观点来看,大选以 
后的局势是否会对我们十分不利,尽管我们可能会赢得选民的极其重要的信 任。
我倾向于认为,对我们较为有利的讨价还价的时机是在紧跟大选以后而 不是在大选以前。在大选以前敌人还会作出估计,相信他们的人有最大的机 
会取胜,或者至少是能够取胜。因此我们受到那种要我们解决问题的压力。 我们希望,在大选刚结束以后,我们将获得大多数选民的信任,来把战 
争胜利地进行到底,那时敌人就不得不老实下来,否则就将面临我们可能对
他们采取的行动的后果。 这是尼克松式的典型谈判手法,即以强大的军事压力来迫使对方接受对
已有利的条件。 对于究竟是在大选前还是在大选后比较容易取得和平解决的办法,尼克
松的顾问们意见不一。基辛格坚决认为,北越人在大选前会受到要他们进行 谈判的大得多的压力,因为当战争仍然是竞选中的一个争论问题时,他们将
指望从总统这里得到较好的条件。他担心一旦大选结束,他们可能又同原先 那样拒不妥协,让战争在较低的水平上拖延下去,希望美国舆论最终将迫使 撤走美军。
包括黑格在内的另一些人认为,大选以后尼克松将获得压倒多数的选民 的信任,在行动上无论如何要比第一届任期少受一些约束,这时北越人大概 
更有可能作出让步。尼克松个人倾向于这种意见,但是,如果北越人同意美 国要求的条件,而他们又能说服阮文绍同他们合作,那么总统完全准备在选 
举之前缔结协定。阮文绍显然是决心要尽量拖延达成协议的,这就给尼克松 提出了一个困难的问题。虽然他知道北越人正在执行一种旨在离间美国和阮 
文绍的关系、使他们听从舆论支配的精心筹划的策略,这却并没有使那个问 题容易处理一些。
10 月 22 日基辛格与阮文绍的谈判失败了。基辛格在飞回华盛顿途中又 给黎德寿去了一个电报。这次,他不论明里暗里根本没有提 10 月 31 日这个 
期限,而是强调必须在巴黎再举行一次谈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