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传

第65章


他们联名向美苏首席谈判代表 
史密斯和谢苗诺夫发出指示,以免发生误会。整个下午,赫尔辛基的两个代 表团进行了从未有过的合作。到下午 6 点,草案起草完毕(后来才知道写得
很草率),但是基辛格和葛罗米柯已经商定晚上 11 点在克里姆林宫签字。谢 苗诺夫同史密斯一起搭乘美国代表团飞机飞往莫斯科参加大典,他们赶到的 
时候还不到 9 点。
齐格勒安排 9 点半在美国大使馆的小吃间向白宫记者团介绍情况。当基 辛格和史密斯在小吃间向记者介绍情况时,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正在斯帕索 
大厦共进晚餐,这里曾经是一位啤酒大王的宅第,现在成了美国驻莫斯科大 使的官邸。象征苏美友谊的钢琴家范·克莱本演奏了肖邦、斯克里亚宾和德 
彪西的作品。勃列日涅夫盛赞阿拉斯加的烘烤冰琪淋。他对宴会厅另一边的 一位政治局委员喊道:“你吃上热冰滇淋了吧,美国真是个创奇迹的国家。” 
两位领导人的心情都很开朗。他们过一会儿就要签署限制战略武器协定了, 这是向国际健全秩序迈出的一大步。
总统在祝酒辞中谈到他早先对三位苏联领导人发出的邀请时说:“我们 期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在我国欢迎你们。”尼克松继续说:“每个国家的领 
导人往往都想知道日后的历史将怎样看待他们。我们希望载入史册的是我们 的业绩,而不是我们给世界带来战争。我们希望载入史册的是,我们使世界 
成了对各国人民来说更加和平的世界。”
晚上 11 点零 7 分,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率领一大帮苏美高级官员进入克
里姆林宫金碧辉煌的弗拉基米尔大厅,准备签署限制战略武器的一系列协 议。在称得上庄严隆重的场面中,地球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的领导人在适当 
限制两国战略核力量的史无前例的协定上签了字。尼克松用随身的钢笔签 字,勃列日涅夫则从笔架上挑了一支。他们在两套俄文和两套英文的协定文 
本上签了字,然后各自留下俄、英文本各一份。
当时没有报道的是,两人都知道那四份协定文本上都有严重错误,第二 天改正后,还得在绝密的情况下重新来一次这样的签字仪式。星期五下午在 
赫尔辛基起草的最后文本太潦草了,连数字都有搞错的。星期六全天,军备 控制与裁军署的菲利益·法利和斯米尔诺夫把错误全部改正后,忙着准备四 
套新的最后文本。
勃列日涅夫邀请了全体政治局委员参加签字仪式,连反对最高级会谈的 强硬派谢列斯待也请来了。这是他的作风。勃列日涅夫的最高一级同事出席 
仪式,便使得大家对重要决定在更大的程度上分担责任,总之是一种政治上 的支持。譬如,勃列日涅夫决定派遣红军进入布拉格之前,就曾把大多数政 
治局委员带到布拉迪斯拉发,同捷克领导人杜布切克举行关键性的会议。
晚上 11 点 13 分,进入限制核武器的新世纪 6 分钟后,尼克松和勃列日 涅夫站起来高举香槟,互相祝贺了 5 分钟之久,然后散会。到 11 点 
18 分, 服务员已经在收拾残杯,空荡荡的弗拉基米尔大厅的灯光暗了下来。
两个超级大国第一次就研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限额达成了双边协议。 由于他们都认识到使人造卫星能够清晰核查对方是否遵守协定的重要性,双 
方协议互不干扰卫星的运转。勃列日涅夫第一次同一个资本主义大国签订了 一系列重大的协定。此外,双方还第一次向全世界发出信号,表明核武器已 
经大大地使意识形态问题趋于过时,政治和经济理论上的分歧必须让位给生 存这个当务之急了。至少,这是个希望。
第二天,勃列日涅夫陪同尼克松飞住列宁格勒。他们参观了皮斯卡尔叶 夫公墓,在纳粹围城里牺牲的几十万人当中有许多就埋葬在这里。他们到得 
太晚,所以先遣人员建议尼克松取消原定到那里一个小纪念馆去参观的计 划。年轻的女向导听说尼克松可能不按预定计划全部都参观到,显然不高兴 
了。尼克松说他当然还是要看看这个纪念馆的。当她把葬在公墓里的 12 岁姑 娘丹娘的日记给尼克松看的时候,尼克松深受感动。她把叙述丹娘全家人如 
何相继牺牲的几段记载翻译给尼克松听;令人悲痛的最后一段写道:“都牺 牲了。只剩下丹娘一个人了。”念这句话的时候,女向导激动得声音发抖。 
最后她抹着泪水说,“丹娘也牺牲了。”
在尼克松一行离开之前,他们要尼克松在来宾薄上留言。尼克松写道:
“向丹娘和列宁格勒的所有英雄们致敬!”临走时尼克松说:“我希望这样 的事永远不在全世界重演。”
第二天,星期日,尼克松在莫斯科向苏联人民发表了电视广播演说,在 演说的最后部分,尼克松说:
当我们为缔造一个更为和平的世界而努力的时候,让我们想想丹娘,想 想全世界各处的其他丹娘和他们的兄弟姐妹。让我们竭尽一切力量来保证使 
其他儿童不致遭受丹娘经历过的苦难,使你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和全世界 的孩子都能友好地和太平地生活在一起,度过他们的一生。
广播过后,勃列日涅夫对尼克松说,他的结束语使他热泪盈眶。 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于星期一上午结束了正式会议。基辛格中午为记者
举行了一次情况介绍会,晚上又举行了最后一次。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签署 了俄美关系 12 点基本原则,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文件,象征着 20 年来基辛格 
所谓的“相当严峻的敌对”时期已经结束,一个“克制的”、“创造性的” 新纪元正小心翼翼地开创出来。联合声明发表后,勃列日涅夫在克里姆林宫 
圣格奥尔基大厅举行盛大招待会。虽然尼克松在一周前还嘲笑通常在最高级 会谈中惯用的那一套“空谈”,而勃列日涅夫强调这次最高级会谈要“务实”, 
这两位领导人现在却都像啦啦队长那样兴高采烈了。勃列日涅夫反复练习新 学会的美国字“OK”(“对”),尼克松则反复讲他学到的俄国字“哈罗绍”
(“好”)。这时,克里姆林宫的乐队奏起了乐曲《啊!苏姗娜》。俄国人 在政治上取得了某种程度的俄美平起平坐,在军事优势上还赢了一着;而美 
国人则认为苏联已经在越南问题上答应帮忙了。即使最后一分钟出现什么尴 尬局面,也不会影响官方的热情。
尼克松预定要乘俄国飞机前往基辅。(这是仿效从北京飞往杭州的那次 安排。)机场举行欢送仪式后,总统登上了一架闪闪发亮的苏联喷气式客机。 
全世界的电视观众看到总统挥手和进入机舱的情景。然后——没有动静了。 飞机没有起飞,引擎坏了。柯西金、波德戈尔内和克里姆林宫的其他领导人 
打着黑布雨伞在雨中恼火地站着。电视记者在猜测延宕的原因。等了大约 30 分钟,电视屏上的飞机影象突然变成了一片空白;原来莫斯科电视台被延宕 
事故弄得狼狈不堪,干脆停止播送了。
在飞机里面,满脸通红的苏联官员在向美国总统解释说,有一个引擎没 有发动起来。驾驶员花了差不多一小时设法发动引擎,但还是不行。于是决 
定改乘一架备用飞机。波德戈尔内和柯西金登上飞机向总统道歉。尼克松苦 笑了一下说,幸好在起飞之前发现引擎有毛病。
从苏联回到华盛顿后,尼克松的感触颇深,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向亨利着重谈了我对苏联领导人的评价。我说,罗伯特·康奎斯特认
为苏联领导人只有第三流的智力水平,这话根本说得不确切。我说,我们总 是错误地估计俄国人,因为我们只根据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之类来作出判 
断,而不更深一层去观察他们实际的性格和力量。
谁要在苏联共产党的等级制度里爬到最高的地位并保持那个地位,他就 一定要有高明的政治才能和坚强的毅力。这三位苏联领导人,特别是勃列日 
涅夫肯定都有这样的条件。勃列日涅夫的口才可能不如他一些老练的欧洲或 亚洲同事们那样漂亮,风度也不如他们潇洒,可是像美国的工会领袖一样, 
有他独到之处。我们可能犯的最大错误是把他看成一个傻瓜或头脑简单的粗 人。周恩来是既文雅又刚毅的人,在当今世界上是罕见的。
毫无疑问,俄国现在的领导人不象赫鲁晓夫时代那样具有变态的自卑 感。他们不需要吹牛说俄国的一切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的东西部好。但是, 
他们仍然渴望人家对他们平等相待,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给了他们很好的 印象。
有趣的是,苏联领导人都讲究穿着。勃列日涅夫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以 其特有的方式追求时髦的人。他有一套显然非常贵重的金制烟嘴和打火机。 
我注意到苏联三位领导人的衬衫袖口都用链扣。这使我想到从赫鲁晓夫 时代以来已经有了多么微妙的变化,因为赫鲁晓夫当年曾经坚持要穿得比我
们大家都朴素。 柯西金确实是一本正经,非常冷静,不轻易露出热情;用共产党的话来
说,他是个贵族。波德戈尔内更像美国中西部的一位参议员。勃列日涅夫有 如爱尔兰人后裔的大工会头子,或许把他比作〔芝加哥的〕戴利市长更加贴 
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