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统治层中,内而宗室王公、
部院、谏垣,外而直省督抚、前敌将领,“莫不交章谏阻”,追究致败之由、 误国之责,把一腔怨愤几乎都倾洒在李鸿章身上,形成了“国人皆曰可杀,
万口一词”的局势。他们既不敢正视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万恶之源,又不敢抨 击真正的罪魁祸首慈禧一伙。他们对李鸿章的口诛笔伐,虽然有时意气多于
冷静的分析,难于对其作出全面的切合实际的估价,但却反映了朝野上下的 思想动向,表现了人们对战败乞和的愤慨和国运垂危的关注。
鉴于马关条约的流弊无穷和全国的抗议浪潮,清廷对和战问题,举棋不 定。光绪以“和约事徘徊不能决,天颜憔悴”。翁同龢不赞成“毁约再战”,
但“力陈批准宜缓”,企图借助俄、德、法迫使日本放弃台湾和辽东半岛。 许多军机大臣对此表示怀疑,认为“不足恃”。翁同龢、李鸿藻“力斥之”,
并在光绪面前“亦切陈之”。光绪欣赏此议,特派总署大臣往见俄、德、法 驻华公使,并电饬驻俄、法等国公使与所在国外交部密商。
4 月 25 日,光绪“命枢臣偕庆邸请见皇太后面陈和战事”,内监传懿旨:
“今日偶感冒,不能见,一切请皇帝旨办理。”①第二天,军机见时,传懿旨 说:“和战重大,两者皆有弊,不能断,令枢臣妥商一策以闻。”②27 日,
光绪亲自向慈禧“敷陈西迁之议”,慈禧“微笑摇首”,断然拒绝:“可不 必”。“和战之局汝主之,此则我主之。”③30 日,光绪命翁、李、孙等到
患病的奕家里会商,“令定和战之议”。孙毓汶“以所拟宣示稿就正”。 奕“以为是宣示者,俟批准后告群臣之词也,大意已偏在和字。④
李鸿章主张按期批准互换马关条约,反对“毁约再战”。清廷指示李鸿 章就割台、赔款问题电商伊藤“通融更改”,李鸿章断然拒绝,说自己作为
马关条约的签订者,不能“改议电商”,“以一口说两样话,徒为外人訾笑。”
⑤这里既有恫吓,又有推诿,而意在迫使清廷按时批准换约。 由于李鸿章不知光绪“是否批准条约,至觉惶恐。“于是委派科士达赴
京,“为这个条约申辩并催促批准。”科士达离津之前,在一个秘密会议上,
李鸿章向他详细解释军机处每一位的个性及其政治的环境。4 月 30 日科士达
① 《钦差大臣李鸿章奏中日会议和约已成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 38,第 18—19 页。
① ②《翁文恭公日记》,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一日、初二日。
③ 易顺鼎:《盾墨拾余》,《中日战争》(四),第 126—127 页。
④ 《翁文恭公日记>,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六日。
⑤ 李鸿章:《复译署》,《李鸿章全集》(三).电稿三,第 509 页。
会见军机大臣,他后来回忆说:“会议的目的是要使军机大臣深知皇帝批准 和约之必要。我强调之点是:条约已不是李鸿章的条约而是皇帝的条约了,
因为在签字前每一个字都电达北京,皇帝根据军机处的意见,才授权签字。 假若他拒绝批准的话,那在文明世界之前,他将失掉了体面,对于皇帝的不
体面,军机大臣是应负责的。”①
面对着主和派和科士达胁追的光绪,本想争取俄、德、法的援助和刘坤 一、王文韶的支持,但结果却成了泡影。俄、德、法劝告清廷批准和约;刘
坤一、王文韶复奏说事关大局安危,应请军机大臣等通盘筹议,请旨定夺, 连口头主战的腔调都改变了;而高高在上的慈禧又一再推脱卖国罪责。在这
种情况下,光绪便于 5 月 2 日“幡然有批准之谕”②。当然,光绪是和着泪水 吞下这个苦果的。5 月 8 日清政府代表伍廷芳与日本代表伊东美久治在烟台
互换批准书。同年 11 月 8 日由于俄、德、法的联合干涉,李鸿章与日本驻华 公使林董在北京签订中日《辽南条约》,中国以银 3 千万两,赎回辽东半岛。
7 月 29 日,李鸿章抵京。第二天“与枢臣同起召见。”光绪“先慰问受 伤愈否”,话锋一转,就诘责说:“身为重臣,两万万之款从何筹措;台湾
一省送予外人,失民心,伤国体。”“词甚凌厉”,李鸿章“亦引咎唯唯”③。 经过甲午战争,使李鸿章赖以支撑其权威的北洋海陆军溃灭殆尽,加之主和
辱国,群议指摘,帝党官僚乘机要求将他密召入都,勿复假以事权,后党要 员荣禄也指责他“误国”,“甘为小人”。据时人说,甲午前,慈禧对李鸿
章敬信。甲午后,慈禧信任奕励和荣禄。正因为这样,李鸿章人觐之后,便 被留在北京,奉旨入阁办事,从而失去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宝座。李鸿
章哀叹:正当自己在仕途上“一路扶摇”之际,“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 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环
境所迫,无可如何。”④
① 《科士达外交回忆录》,《中日战争》(七),第 479、480—481 页。
② 《翁文恭公日记》,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八日。
③ 《翁文恭公日记》,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初九日。
七「山穷水尽疑无路] 投闲京师
“生归困谗,威脱权劫”,这是李鸿章从日本议和归来后政治遭遇的真 实写照。
李鸿章曾说自己“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 摇”。但甲午战争却使他从权力顶峰上滚落下来,奉旨入阁办事。所谓入阁
办事,就是仅仅保留文华殿大学士头衔,以全勋臣脸面。正像伦敦《特报》 所评论的那样:“和议既定,入阁办事,非尊之也;问之疾视中堂者,声势
正复赫奕,借此以夺其柄,所谓飞鸟尽而良弓藏也。”①李鸿章在北京没有房 产,只得借住在贤良寺。位于东安门外冰盏胡同的贤良寺,是由雍正时怡贤
亲王舍宅改建而成,建筑宏壮,层甍云构,地极幽敞,炉烟尽静,闲院飞花, 不仅环境优雅,而且近邻禁城,封疆大吏入觐者,多在此下榻。李鸿章“终
岁僦居贤良寺”,既不能预闻朝政,又时受政敌攻击,他的门生故吏,也纷 纷叛离。他为了保证自身安全和伺机东山再起,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
他很少外出访亲拜友,也不喜欢接待来访客人,“因而门户亦甚冷落”。从
“坐镇北洋,遥执朝政”,一变而被投闲置散,犹如从云端跌落地表,他的 心情怎么能够平静呢?他感受到世态炎凉,忧谗畏讥,苦闷无聊。
李鸿章即使身处逆境,也仍然注意“养生之术”,保持在军营中养成的 生活习惯。每天 6、7 点钟起床,少许吃些早点后,就开始批阅公文,办理公
务,公余则随意看书和练字。他常常翻阅《资治通鉴》和《庄子》,前者意 在从历代治乱兴亡中取得借鉴,后者企图从道家经典中追求“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以期安时处顺,逍遥自得,从失势的苦闷 中解脱出来。他曾从曾国藩学习书法,推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妍美流便的书
法,此间每天临摹唐僧怀仁《集王书圣教序》碑帖,临过之后,细看默思, 力求神似。午间饭量颇大,无非山珍海味之类。饭后还要喝一碗稠粥,饮一
杯清鸡汁,过一会儿再饮一盅以人参、黄芩等药物配制的铁水,然后就脱去 长衫,短衣负手,在廊下散步,除非遇到严寒冰雪,从不穿长衣。散步时从
走廊的这一端走到那一端,往返数十次,并令一个仆人在一旁记数,当仆人 大声禀报“够矣!”时,就掀帘而入,坐在皮椅上,再饮一盅铁酒,闭目养
神,一个仆人给他按摩两腿,很久才慢慢睁开眼睛,对守候在一边的幕僚和 仆人说:“请诸君自便,予将就息矣,然且勿去。随即上床午睡 1、2 小时。
当仆人通报“中堂已起”之后,幕僚连忙入室,同他说古道今。晚餐食量较 少,饭后让幕僚自便,“稍稍看书作信,随即就寝”。这种生活规律,“凡
历数十百日,皆无一更变”。
当时在清朝统治层中疾视李鸿章的,主要是帝党官僚,时翁同龢“当国, 尤百计 龁之”。翁、李矛盾,不仅涉及政见之争,而且还含有私怨成分。
1862 年翁氏哥哥翁同书在安徽巡抚任内被曾国藩上疏严劾,受到远戍新疆的 惩处,据说曾氏上疏,是由李鸿章立稿的,出语惊人,无懈可击。翁同龢怀
恨在心,他以帝师之尊而为枢府大员,借机压制李鸿章,因而李鸿章“怨之 颇切”。翁氏虽然位尊权重,但却一直未能入阁拜相。因当时无缺可补,他
便产生了觊觎李鸿章缺位的想法。袁世凯投其所好,甘愿为翁氏火中取栗。 袁世凯是个“小人”,起初追随李鸿章往上爬,及至李鸿章失势,就立即改
① 蔡尔康、林乐知:《李鸿章历聘欧美记》,第 19 页。
换门庭,竭力攀援李鸿藻、翁同龢、荣禄等达官显贵,以为进身之阶。
小说推荐
- 李鸿章传
- —孟浩然有人说“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然而,在书写历史的成千上万、多姿多彩的人群中,真正能够在绚丽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个人印记的为数是多么的少啊!李鸿章生活在“四海变秋气”的封建末世,长期沉浮在腐朽与神奇、黑暗与光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激烈搏斗的漩涡之中。他在生前和死后,人们始终对之褒贬不一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9章
- 晚清有个李鸿章
- 晚清有个李鸿章作者:赵焰 李鸿章—一个以喜剧的方式进入世界,却以悲剧终场的命运的宠儿。说他是命运的宠儿,是因为上天在铸造李鸿章的时候,充分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秘性。我写作李鸿章的动机却是非常明确的,那源于清醒和困惑的交织—一种极端的清醒,也是一种极端的困惑。这种困惑与清醒是相联系的,更是相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 权谋高手李鸿章
- 《权谋高手李鸿章》作者:雾满拦江内容简介李鸿章是两千年来最会做官的中国人,他身居权力中枢40年,前后遭遇800多次弹劾而不倒,国家倚重,名满全球,中外震仰,上承曾国藩,下启袁世凯,独步中国式官场权谋之巅。从刀笔小吏到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的官场神话是怎样做到的?晚清政坛云谲波诡,内部洋务派与顽固派缠斗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8章
- 扳不倒的李鸿章
- 晚清最大权臣,近代史最具争议的人物!李鸿章告诉你一个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一个乘承儒家文化传统的文人,一个深谙中国封建官场之道的官僚。重读李鸿章,看他如何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上纵横捭阖☆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政治舞台数十载,出面签订数十条有辱国家的条约。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关涉到晚清政府的命运。读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2章
- 荒古神迹(1章-8章)
- 唳鹤居士的长篇仙侠小说。我觉得还不错了,推荐给大家,这是一至八章。作者在幻剑书盟首发,地址是http/hjsm.tom.com/html/book/26/571/index.htm等不及的可以去哪里看。我会随时制作新书的http/www.sjtxt.com/提供下载 作者:所写的《荒古神迹(1章-8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章
- 星际银河启示录Ⅰ 第一卷 动乱之始:第一章--第十二章
- 人─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人啊,智慧赋予我们无尽的想象 人啊,无边地创造使大地也为之黯然神伤 无尽的岁月带来了什麽 大地嘲笑著:生命的意义不再宽广 深邃的宇宙漠然著:人类的追求越来越迷盲 战争四起的宇宙啊,重塑得舞台到底是为谁而创造 告诉我吧,属於自己的天空、人生的坐标是否真的如你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3章
- 亮剑:当李云龙遇上龙文章
- 【当李云龙遇上龙文章 怒江两岸,当短兵相接的天才龙文章遇上了狭路相逢勇者胜李云龙 连向来阴鸷毒辣的挖地狂魔竹内连山也慌了神 这时,士兵慌忙来报“报告联队长!去围剿李龙城的队伍,又被全灭了,他正在单枪匹马的朝着这边杀来 竹内连山这才想起后方还有一个最强单兵李龙城,痛苦的抓着脑袋“这三个家伙到底怎么从哪
- 都市言情八黎先生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十六章 电台到手
-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新定义李白
- 李白是四川五百年一出的天才,他的诗歌惊天地,泣鬼神,他的处世风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物从来都被后世学人奉若神明,于是,人们也就往往忽略了诗人本身。事实上,除去了诗仙的身份,李白也是一个平常的尘世中人,他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追求;他有洒脱狂放的个性,也有为人诟病的喜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5章
- 大唐:我真不是皇长子李秋李世民
- 大唐,贞观二年 李秋意外穿越大唐,成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遗失在民间的长子 因为一场意外,李秋机缘巧合下,救下了重伤不治的李二等人 不想,因为三颗小痣,李秋的身份被意外发现 李秋家中的红薯,土豆也被一一曝光 从此,不一发不可收拾 多日后,一身龙袍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来到了李秋家中 身后房玄龄,杜如晦,程咬
- 都市言情穷酸书生连载中
- 最新章:第8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