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明朝三百年

第62章


  元顺帝在上都没呆多久,就又被明将常遇春赶出了上都,逃亡应昌(今辽宁克什克腾旗)。回忆起逝去的荣华富贵,元顺帝不禁潸然泪下,作诗以排遣心中的忧郁:“失我大都兮,冬无宁处。失我上都兮,夏无以逭暑。惟予狂惑兮,招此大悔。”元顺帝自然不甘心于失去的天堂,遂不断积蓄力量,伺机向明朝统治地区反扑。明朝初年,为了进一步统一蒙古地区,明王朝多次北伐蒙古。
  明代骑马武士俑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远征沙漠。四月,明军在沈儿峪口大败元将王保保,生擒元郯王、文济王及国公阎思孝等千余人,消灭元将士8万余人,缴获马匹4800余匹。这次北征,迫使元朝残余势力进一步北撤,稳定了北方边界。
  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朱元璋再次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与李文忠、冯胜兵分三路,各率骑兵5万,征伐蒙古。徐达领中路,李文忠领东路,冯胜领西路。结果,虽然东西两路小有斩获,迫使蒙军再次后退,但明军也损失惨重:明将曹良臣、周显、常荣等战死疆场;作为主力的中路军战死数万人。这一役,使朱元璋意识到,蒙古之兵力难以短期内平定,就改变了策略,以防御为主,从第二年开始,命徐达、李文忠赴山西、北平练兵备战。
  经过十几年的准备,再加上看到元将王保保已经去世,朱元璋又起了伐蒙的念头。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朱元璋命蓝玉为征虏大将军,率兵“肃清沙漠”。由于明军准备充分,此役大获全胜。杀元大尉蛮子,元主脱古思帖木儿逃跑,俘获将相官校3000余人,军士7万余人,马匹4万余匹,牛羊10万头。元主脱古思帖木儿逃跑途中,被部将缢杀。蒙古势力遭到沉重打击,日益衰微。1402年,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朱元璋去世。临终前,仍担心残元为害明边,一再叮嘱朱棣要审时度势,彻底消除蒙古的威胁。
  明成祖即位之后,继承了明成祖远征漠北路线图朱元璋对蒙古的政策,一面与之修好,封蒙古部落酋长为王,赐予金银、布帛、粮食等物品,以求安定边境,稳固政权,恢复经济。但蒙古贵族企图恢复元朝的统治,一面称臣纳贡,一面又不断南下袭扰。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派遣使臣郭骥去鞑靼,结果被杀,这个事件成了战争的导火线。朱棣忍无可忍,遂决心征讨鞑靼。七月,明成祖命令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率精骑10万出征鞑靼。结果,全军覆灭,五将军全部战死。消息传至朝廷,朱棣大为恼怒。为了消除边患,决计御驾亲征。永乐八年(1410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五次御驾亲征漠北蒙古诸部,其气魄为历代帝王所罕见。
  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朱棣率50万大军御驾亲征,并调用武刚车3万辆,运粮20万石,随军队行动。鞑靼部首领本雅失里听说明军大举进攻,尽弃辎重孳畜,仅率七骑西逃瓦剌部。朱棣亲率精骑直冲敌阵,杀敌无数,胜利还师。鞑靼部经过这次打击,向明朝称臣,每年向明朝进贡马匹。鞑靼部太师阿鲁台接受明朝给他的封号。
  鞑靼败后,瓦剌部又逐渐强盛起来。瓦剌首领仗恃势强,出兵袭杀了鞑靼首领本雅失里,并一再声称要进攻鞑靼。阿鲁台多次请求明成祖出兵攻打瓦剌,为其故主本雅失里报仇。
  朱棣为了满足鞑靼部的请求,也为了明朝边境的安宁,决定亲率30万大军征讨瓦剌部。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车驾由京师出发,四月,师至兴和(今河北张北),举行大规模阅兵式。此役,朱棣部署精当,亲自冲锋陷阵,大败瓦剌军。瓦剌部受此重创,此后多年不敢进犯明边。
  鞑靼部在明朝帮助下打败瓦剌后,经过数年的恢复,势力日渐强盛起来。阿鲁台改变了对明的依附政策,重新反叛明朝,朱棣决意第三次亲征。大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二月,朱棣令调用驴34万匹,车17万多辆,挽车夫23万多人,共运载粮食37万石,随大军出征。阿鲁台听说朱棣亲征,连夜逃走。回师途中,朱棣大败阿鲁台之羽翼兀良哈部,九月初,班师回朝。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鞑靼首领阿鲁台以为明朝放松了警惕,不会出征,决意率众袭扰明朝边境。朱棣听说阿鲁台又来侵犯,决定再次亲征。九月上旬,阿鲁台部众阿失帖木儿降附。十月,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部众来降,朱棣立即封其为忠勇王,赐名金忠。十一月班师回京。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鞑靼阿鲁台出兵扰袭大同等地,朱棣决定第五次亲征。忠勇王金忠自降明后,屡次请求率兵攻击阿鲁台。这次,朱棣批准了他的请求。四月,师出北京北上,进军途中,阿鲁台逃跑,明军分兵搜抄未见踪影。朱棣遂下令班师。七月,回师至榆木川(今内蒙古林西北),十八日朱棣病死军中,终年65岁。
  明成祖五次亲征蒙古,都没能真正同蒙古主力决战,耗费巨大而收效甚微。但从客观效果上说,有效地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的侵扰破坏,保障了明朝边境各民族的安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地位。
郑和下西洋(1)
  
南洋土著人向郑和贡献方物
  在明朝,宦官乱政是出了名的。但也有宦官为推动历史的进步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七下西洋的郑和,其身份就是太监,所以也有“三保太监下西洋”之说。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洪武四年(1731年),郑和出生。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军以博友德、蓝玉为首领,进入云南。第二年,明军平定云南。正在这一年,郑和的父亲病故,由于家庭遭受如此变故,再加上当地连年战争,郑家的生活更加艰难困苦。12岁的郑和被送到北平,成为燕王朱棣家的一名仆人,后来做了宦官。
  郑和做宦官期间,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又勤劳谨慎,很快取得了燕王的信任。在“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朱棣登上皇位后对郑和更加信任。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及所铸铜钟“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他为内宫兼太监。由于郑和小名“三保”,人们也叫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揭开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序幕。明成祖之所以能选中郑和,除了他认为他勇敢、机灵、有胆略之外,还因为郑和既是回教徒,又信奉佛教,有利于同西洋各地的回教徒和佛教徒交往,同时,郑和又是宫廷内官兼太监,也可以兼为皇廷从海外采购奇珍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模型异宝。
  郑和七下西洋的具体情况是:
  第一次:永乐三年至永乐五年(1405~1407年)。郑和为主使,王景弘为副使。郑和出使西洋的主要人员有水手、官兵、采办、工匠、医生、翻译等27800多人。郑和的船队,性能、装备及规模都是当时世界一流的。船队中较大的船舶称为“宝船”。宝船最大者长44丈、宽18丈,中者长37丈,宽15丈。仅舵就重4810公斤,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宝船船队满载丝绸、瓷器、金银、铜铁、布匹等物,航行路线为,从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出发,经福建——占城——爪哇——旧港(今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巨港)——南巫里(今苏门答腊班达亚齐即南浡里)——锡兰(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苏门答腊、古里、满剌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小葛兰(今印度奎隆)、阿鲁(今苏门答腊岛中西部)等国国王遣使随船队来中国“朝贡方物”。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三保庙第二次:永乐五年至永乐七年(1407~1409年)。在郑和刚回国十几天后,就第二次下西洋了。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今泰国)、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今印度南端)、锡兰、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钦一带)、古里等国。郑和还专程到锡兰,对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并立碑为文,以做永久纪念。
  第三次:永乐七年至永乐九年(1409~1411年)。此次仍由刘家港启航,至福建开洋。这次郑和途中曾遇险,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发兵妄图劫持郑和船只。郑和临危不惧,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其家属、头目。回国后,献俘于朝。群臣主张杀掉他们,成祖宽大为怀,把他们遣放回国。海外闻之,无不感服。
  第四次:永乐十一年至永乐十三年(1413~1415年)。此次,郑和远航至阿拉伯—波斯湾、红海、东非海岸一带。此次出使,郑和曾亲自到西安羊市大清真寺聘识回文者哈三担任通译,还有马欢也任通译同行。
  第五次:永乐十五年至永乐十七年(1417~1419年)。郑和此次到了占城、爪哇、满剌加、锡兰、柯枝、古里、阿丹(今亚丁湾西北岸一带)、剌撒(今也门民主共和国亚丁附近)、木骨都束(今摩加迪沙)、麻林(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卜剌哇、忽鲁谟斯、苏禄、彭亨、沙里湾泥等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