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女寻肉说明书

28 第二十六章:初到京城


对于自己的女儿家身份没有引起纪离言好奇一事,霍山深感挫败。敢当寨里,因红绫成亲而高兴得有些忘形的她,竟忘记了自己还穿着女子衣衫,等回神时,却发现纪离言等人并不惊奇,似乎早就知道了一般。就此事,她偷偷问过黄成,才知道乔平擅易容术,到敢当后已和他们说明了她是女儿身。
    她刚刚明白原委,黄成补充了一句:“我们都很惊奇,除了公子。”恰恰是老实人黄成的这一句,让霍山无法释怀。
    纪离言一路不冷不热,不阴不阳,较之到山寨前,态度更加平淡,有过之而无不及。到底霍山让他恼在哪里,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每次看到她,心底便会没来由一阵凌乱。连见她对着乔平他们笑,都会有些不快,恍惚又好似回到山寨那间红彤彤的屋子,她扯着他的袖子,对着他没头没脑地哭诉。那敢当寨上发生的一切,在情理之外,打乱了他的思绪,让他无法理智地面对这个看来毫无影响的女子。莫非,这是她的一个诡计,让人莫名落入那无邪伪装下的陷阱里?
    霍山当然不知纪离言心中思绪犹如滔滔波浪,此起彼伏,只道是她行事任性惹恼了他,每每想要跟他说明,却无从开口,看到他审慎冷淡的眼神,便更加失了勇气。所幸将到京城,这尴尬的同路行程就要结束,以后也不必见了他便心如撞鹿,宛似欠了他多少银钱赊债一般,心虚得抬不起头来。
    两人这样僵持着前行,幸好目的地明确,既然没有了说话的兴致,便把气力都花在赶路上。许是因为敢当山寨在江湖上是有一定地位的,虽然后来又经过几座山,也有来探路的,看到他们马前敢当山寨的标记,俱都消失无踪了。这么一路行来无风无浪,无阻无拦,便顺顺利利到了京城。
    红绫临行前交给霍山百两银票,用以路上开销,因与纪离言同行,这钱便省了下来。霍山盘算,这银子大约足够在京城待上月余,撑到找到傅郎应该不成问题。故而看到京城的燕平门后,她就打定主意过了城门便与纪离言等道别。
    -----------------------------------------------------------------------------
    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
    --------柳永《早梅芳》
    繁华城郭,从来都有相似之处,又全部各有千秋。钱塘自古就是繁华地,霍山自然习惯了江南的霞红烟翠,游人如织,到得这北方大城,却又是另一番热闹景象。且不说这绵延的城垣,高耸的谯楼,青砖灰瓦气势恢弘,就说那城楼上站立的卫兵,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庄严肃穆得好似石人铜像一般。
    城门口站了十来个兵,眼望着来来往往的路人,发现神情犹豫或者行为可疑的,立刻拦下来问话检查,若是有问题的,会被带去京兆尹府衙,一不小心便要锒铛入狱。因此,进出城门的人都低着头,行色匆匆,生怕给叫到一边去。
    霍山本在东张西望,瞥见一个卫兵正紧盯着她,她一阵紧张,赶忙低头。孰料,那名卫兵看到纪离言后,便恭恭敬敬行了个礼,道一声“纪公子好”,就放他们过去了。霍山猛地想起瑶蕊的话,这纪离言绝非普通小商贩那么简单。过城门不需下马,连城门守卫都认识他,除非他是专做这些守卫生意的。不过,他是什么人都与她无关,因为一过城门,他们就要各奔东西了。
    一条寻常甬道,霍山却走得十分缓慢。想起就要与朝夕相处个多月的纪离言他们分道扬镳,她竟有些不舍。回想起在破庙初见,到扬州花楼,再是泰山敢当,这一路之上风风雨雨,都是一起过来的,这是她第一次单独出门,幸好有纪离言,否则真不知会不会在半路饿死。虽然后来情况有些尴尬,她还是感激他的,没有他的帮助照顾,她不可能一个人单枪匹马到京城,肯定在半路便折返了。
    “小山,你慢腾腾的干什么呢?”乔平停马回身问道。
    “没什么。”霍山理理思绪,自己到京城来的首要目的就是傅郎,其他一切都可以不管,思路一通,她似乎觉得分别也没什么了,于是拍马追上乔平,并排同行。
    “乔大哥,我要走了。”进了城门,霍山故意落在最后,等其他人都渐渐走远,她勒住马缰,对同行的乔平言道。
    乔平颇感意外,但看到霍山表情坚决,也不多说,问了一句:“你不和离言打招呼吗?”
    霍山望着纪离言远去的背影,强压心头涌起的一丝不舍:“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烦请乔大哥跟纪大哥说一声,这一路上多亏他照顾周全,小山才能平安到达。若小山寻到夫婿,一定会登门拜谢。”
    “离言一定会很失望。”乔平叹气,“你可有他的地址?”
    霍山摇头。
    “宁顺大街到底,纪府。如果实在找不到,随便问人即可。”
    随便问人?
    霍山再次肯定这纪离言不可小觑。老爹说过,他们是平民短腿,淌不了深江大河。这些厉害人物,还是敬而远之,阿弥陀佛的好。因此,她抱着不会再见的心情,悲戚地望了一眼已经远去的曾经的救命恩人,遂与乔平依依道别,分道扬镳。
    这京城之大,霍山一时不知该往哪去,只得牵着马信步乱走。到了一条不知名大路,正自彷徨间,忽然通衢的大街上响起一阵喧天锣鼓,敲得是鸡飞狗跳,花摇枝掉,紧接着一通唢呐,吹得正是喜庆迎亲曲。放眼望去,红彤彤的一条迎亲队伍从街的那头缓缓行来,吹打敲唱,硬是在这人挤人的街上开出一条路来。吹鼓乐手后是抬着箱笼屉奁的押礼小仆,之后的高头大马上端坐着梁冠朝衣,喜球红带的新郎官,喜气洋洋,得意非凡。后面抬着一顶簪花绣凤轿,旁边的丫头喜婆一路小跑跟随,也是朱衣红裙,擦粉描眉。
    霍山把马牵到一旁,站在路边店家的台阶上,看着这条队伍从面前穿过。那新郎帽上的赤羽翎毛,一颤一颤,直颤到她的心底。傅郎也曾着了这样的喜服,戴了这样的冠帽,骑着骏马,来到她的面前。虽然隔着厚厚盖头,但是她知道,他英挺的样子,比这马上的新郎好看十倍,乃至百倍。可是,只差一步,真的只差一步,她便可如愿以偿成为他的新娘。
    想到这里,霍山叹口气,百无聊赖地往人群看去。忽然,她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就在不远的街角。
    傅郎!
    霍山一扔马缰,向着街角快步跑去,然而,这迎亲队伍好似铁了心要阻塞交通,而围观者也铁了心要造成拥堵,无论她怎么请求让路,始终通不过这人墙。她大叫,旁边的人叫声比她还大,似乎是故意与她作对一般,就是挡在她的身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她终于突破重重障碍到达街角,那人已如浮云轻烟,踪迹杳杳。
    傅郎一定就在这城中!虽然这次没有见到,但是,她定会寻到他!有了这样的信心,霍山愁眉顿展,忽觉腹中空空,一下子来了胃口。待队伍行远,围观者散去,她回到刚才马儿所在之地,幸好有善良的店家帮她拴在廊柱之上,才能不失。她谢过店家,索性便投宿于此,顺便把五脏庙一起祭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