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天涯之寒裳若影

第11章


沈寒峰的声音悠悠传来,这般温柔,这般亲切,令我心头一动。随即收敛心神,顺着他注入的真气运气调息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只觉四肢百胲都已舒畅无比,背上也不似先前那般刺痛。
  我虚弱地笑了笑,“多谢你了!”
  他擦了擦额上的汗水,无所谓地笑道:“你我兄弟之间还客套什么!你先好好休息吧!”
  见他想要抬脚走人的样子,我急道:“你哪里去?”
  “我都为你忙了一个晚上了,当然是回去休息了。”他双手抱胸笑道。
  我知道他很累,可当时就冒出一个莫明其妙的念头,不让他走!也许是我怕了,怕那双似笑非笑的眼,怕那种彻骨的冰冷……
  我便随便扯了个话头问他:“你怎么不问我去了哪里?为何受伤?”
  他微微一笑,“你有你的秘密,我有我的秘密。你没问我,我也不必问你!”
  “你……能不能不走?”我轻声问道。
  他挠挠头笑道:“我没要走,只是回自己房间而已!”
  “我……我是说,你就呆在这里!我有点怕……”我的声音细弱蚊蝇,但我知道他肯定是听得清清楚楚。
  他朗声大笑,“男子汉大丈夫,还怕?……嗯,也罢,我就在这里待着,你若有事就喊我!”他盘膝坐在地上,便运起气来。我心下一宽,也就自行疗伤。
  等我睁开双眼,他也已走开了。神智渐渐恢复,想起尘封已久的往事,又想起昨夜种种,不禁感叹人生无常。谁能料到,分别三年,再相见已成陌路……那一句句海誓山盟如今已成了的刀光血影……人生如梦,世间如棋,不管是我,还是他,都是被命运摆弄的棋子罢了。
  我支撑着下了床,打开窗户一看,太阳都爬得那么高了。鸟儿在外头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街上的叫卖声断断续续地传来,不远处铁匠已开炉打铁,一阵阵“叮叮当当”声。
  身上的夜行衣还穿着,但已是血迹斑斑。关上窗门,褪下了衣衫,正待换上,却听门吱呀一声开了。我慌地忙把衣衫套上,向门口看去。
  “杨……”他一个“兄”还没出口,便直呆呆地立在门口。怔了半晌,回过神来,“对……对……不起!”,慌乱地带上门退出去了。
  心里暗笑,他竟然脸红了,想不到平时一贯嘻嘻哈哈,也会脸红?唉,如今被他撞个正着,身份是瞒不住了。何况他如此待我,我怎好再欺瞒于他,倒不如彼此坦诚相见,也不枉知己一场!
  放下手中的长衫,从包袱里抖出淡蓝色长裙穿上,好久没穿竟有些不习惯了。放下一头长发,随意挽上去,对着铜镜一照,依然清秀无比。他要是看到我这身装扮,不知是怎生反应?呵呵,一想到他刚才那副尴尬的样子,不由得就笑出声来。
  我知道他还在门外,笑着喊道:“沈兄,怎么不进来?”
  只听门开了,却不闻脚步声。我缓缓转身对他笑道:“沈兄,怎地才过了半天就不认得我了?”
  他愣愣地站在门口,目瞪口呆地看着我,抓了抓头发,苦笑道:“我……我不知该怎么称呼你了,是叫你杨兄呢?还是叫你杨妹妹!呵呵!”
  我噗哧一笑,“随便你怎么叫,我都喜欢!嗯,我叫杨若笙,你可以叫我若笙。”
  “若笙,若笙……我记住了!”他深深地看着我,笑道。
  我揶揄道:“可不能忘了!”
  他一整平时吊儿郎当的模样,认真地说:“死也不会!”
 
   
                      正文  第二十二章 轴中玄机
 
  我呆呆地看着那幅画,画卷经过昨夜,已沾上了些许血渍,红的刺眼。画中人依然浅笑盈盈,眼中一片纯真。那真的是我吗?不,再也不是了!纯真二字对于我已是太过遥远,也许从树上的秋叶一片片飘落开始,也许从他走的那天开始,也许从三年前那个恶梦开始,我便已不是原来的我……
  画面已被泪水浸透,模糊不清。他的样子最终也变得模糊不清,或许,我根本是个无情之人,从没记得过他。细想想,我和他原本就不太认得!
  不禁苦笑,既是无情之人,留此何用!狠下心,一把把画抛向空中,挥动长剑,“刷刷刷”几剑,那纸片一如我的心,碎的满地都是。一剑挥向那画轴,一刀两断,跌落在地。
  却从轴中落下一条白纱,纵身接住,摊于桌上细看,那行行字似用鲜血写成,红得甚是耀眼。而更奇怪的是开头称呼竟是我!
  楚澜姑娘:
  自洛阳一别至今,已有数月,悔不该当初带你同去洛阳,让你深陷险境。不知你现身在何处?是否一切安好?自知你我恐再无相见之日,特留此书,告知你一件惊天秘密,希望你从此后离开这是非之地,寻一处干干净净的地方,一生无病无灾,平安喜乐!
  记得你我同去洛阳之时,我本是听说庄主身染怪病,便急急赶去。却不料正是一场惊天阴谋的开始……
  如若你有缘见到此书,望你牢记我今日之言,不然悔矣,恨矣!
  王氏秋凌绝笔
  乙亥年三月初五
  我的脸色一下变得惨白,脚步踉跄,脑中无数个画面重叠在一起,慢慢地连贯起来,久已疑虑的事情终于得到了证实,却半点兴奋也没有,似刚从一个恶梦中惊醒过来,只是怔怔地看着那份血书。
  不禁冷笑,像我这种手机小卒不过是他们棋盘中最微不足道的一枚棋子罢了。不想古代之人竟比现代人还要假,还要无情!
  罢罢罢,若真如夫人血书中所言,且不说整个武林,就是整个天下也将面临一场浩劫!比起天下安危,个人的爱恨情仇又算得了什么?
  我又看着血书,仔细地推敲起来。按照日子推算,这该是夫人失踪三个多月后写的,这么说夫人当时只是被囚禁起来。可是她为什么不说清楚被囚之地呢?难道那地方甚是隐秘,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还是自知不可能生还,便多说无意?她……现在是生,还是死?
  心里一片茫然,只觉前途凶险异常,进不得,又退不得。
  听到敲门声,我忙得收起血书,整了整衣衫,笑道:“是沈大哥吗?快请进!”
  “若笙,今天可好些了……”他本是笑嘻嘻地进来,看到我房里一片狼藉,再看我眼睛红红的,似刚哭过,脸色一时变得凝重。
  我惨然一笑,“大哥,我没事……”
  他走到我面前,一把将我揽进怀里,轻抚我的长发,深深地叹了口气。
  我能清楚地听到他的心跳声,“扑通扑通”地,就如山涧里的清泉,缓缓流过我的身体。他的怀抱是如此温暖,如此安全,身心已然松弛下来,我却再也忍不住,放声痛哭。
  他轻轻地拍着我的背,笑道:“还一代女侠呢!怎地动不动就哭鼻子,也不怕别人笑话!”
  被他一讽,我气呼呼地从他怀里挣出来,瞪了他一眼。他却哈哈大笑,“这不就好了!”他拭去我脸上的泪水,柔声说道:“以后再不准你哭了!”
  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冷冷地问道:“哼,你我相交不过一个月,我连自己也不信,我又凭什么信你?”
  他放声狂笑,眼里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哈哈,说得也是!你可是想知道我的来历……唉,说来话长,你且听我说个故事……”
 
   
                      正文  第二十三章 中秋之夜
 
  二十年前的中秋之夜,月圆人团圆,本是家家团聚的日子。而在一个巨大的庄子里,却不见半点张灯结彩的节日气氛。一大片的房屋都是黑沉沉的,唯独其中一间房里透出零星灯火,远远望去,似荒凉的坟冢中的点点鬼火,森冷无比。
  只见暗淡的烛光下,一青衣人背着双手在房中踱来踱去,眉头紧锁。一旁榻上端坐着一个美丽的少妇,端庄秀丽,只是脸上掩不住的愁苦使她看起来憔悴得多。怀里的孩子却是安静的很,沉睡的小脸上挂着甜甜的笑。
  那妇人低声说道:“老爷,我已经把家里的仆人都遣散了,也给了足够的银两,想他们以后也不至于断绝了生路!就是沈忠不愿走,说他一辈子呆在庄里,死也要死在这里,我也……劝他不住。”说罢,侧头看向了侍立一旁的老人。
  那老人已过六旬,头发皆白,身子骨倒也硬朗。他垂手而立,似在倾听什么,又似在等待什么。
  那青衣人停下脚步,对着这老人说道:“老忠,算起来,你在山庄也差不多四十年了吧?”
  “是,老爷,当年老庄主待我不薄啊,庄主您又是我看着长大的。说个不敬的话,我在心里早就把您当成亲儿子一样。这里就是我的家,我死也不离开!”老人枯瘦的脸上满是泪痕,最后几句话倒也说得斩钉截铁。
  “唉,你有这份心,我和夫人心领了,只是如今大难临头,你又何必……”
  那老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含泪道:“老爷,老奴无亲无故,你要是再敢我走,就是逼着我去死啊!老爷……”边说边连声磕了几个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