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天涯之寒裳若影

第12章


  那青衣人赶忙扶起老人,苦笑道:“你……这是何苦!”
  一旁的妇人劝道:“老爷,既然老忠如此坚持,且依了他吧!”说罢,低头看了看怀中的孩子,怜爱地摸了摸孩子白白的小脸,一滴眼泪不经意地滴在了孩子的小脸上,她慌得急忙轻轻擦去。缓缓抬头对那青衣人说道:“老爷,我倒是没什么,只是峰儿还这般小,他可怎么办?”声音哽咽,满含悲愁。
  那青衣人看了熟睡的孩子一眼,仰天长叹,眼里满是焦虑神色。似是想到了什么,他猛地转头深深地看着那妇人,叹道:“夫人,如今只好你带着峰儿先走,去武当山找清远道人,他是爹的至交好友,定会好好照顾你们母子。你和老忠现在就走!”他似下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声音坚定无比,令一旁的妇人和老人都不禁呆了一呆。
  “老爷,那你……你呢?”心里预感到些许不寻常,妇人慌得站起来,拉着那青衣人的衣袖,眼里满是惊慌与不舍。
  青衣人朗朗笑道:“大丈夫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想我堂堂明月山庄庄主,怎能向那些无耻之徒投降!”他握住妇人的手,柔声说道:“夫人,你带着峰儿先走,如若我不死,必去寻你们!”
  妇人不由得低声抽泣起来,忽得含泪抬头,坚决地说:“老爷,你我生死都在一起!我……不走!”
  “夫人,你想想峰儿,想想明月山庄的将来!你……你要我死也不瞑目么?”
  “不,不,不……”
  “那好,老忠,你去收拾东西,马上陪着夫人前往武当。记住,好好保护夫人和少爷。”
  那信任的目光,那恳求的目光,让老人心头一热。“老爷放心,老奴就是不要命,也不能让夫人和少爷有事!”
  “那……你们去吧!”青衣人深深地看了孩子一眼,便别过头去,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离开。
  “老爷……”那妇人边向门外走去,边回头含泪呼喊。却只见那青衣人的背影渐渐隐没在一片黑暗之中,只那一轮明月下的点点星火在黑夜里无声地跳动,昭示一场灾难的降临……
 
   
                      正文  第二十四章 清远道人
 
  一条崎岖的山道上,一辆马车缓缓而行。那赶车人是个老头儿,挥着马鞭,“驾……”,声音在这个清冷的早晨显得越发凄凉。绕过半山坡,山道越来越难行,那马儿似已精疲力竭,耷拉着头,在原地打转,任凭鞭子一道道地抽在背上,也不为所动。
  老头儿抹了抹额头的汗珠,低低地骂了一声“畜生”,便转身向那马车走去。他只恭敬地立在一旁,对着那车中人说道:“夫人,山道太陡,马也不肯走了。”
  车帘被掀起,一美貌少妇缓缓探出头来,脸上满是疲惫之色。“老忠,扶我下车,咱们走上去!”
  老头儿搬下一条小矮凳,扶那妇人下了车。但见那妇人手中还抱着一个熟睡的孩子,五六岁左右,白白净净的小脸在冷冷的晨风中冻得微微发红。
  这一行三人便抛下马车,一步步向那山顶走去。两旁山道上皆是茂密的树林,一直弯弯曲曲地延伸到山顶。远远望去,倒像是一条沉睡的巨龙横亘于这苍茫大地之上。那妇人本是疲惫已极,仍是咬紧牙关,擦了擦汗,继续前行。老头儿背着孩子,紧紧地跟在妇人后面。
  背上的孩子睁开睡眼,小手揉了揉眼睛,向前面的妇人喊道:“娘,这是哪里,爹呢!”
  “峰儿,路上不是已经告诉过你了,还问?”妇人不耐烦地说道。
  那孩子撅着小嘴,又伤心又害怕。伤心的是娘亲不再喜欢他了,不然一路上为什么总是板着脸呢!他又很害怕,至于到底怕什么,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
  他们大约行了一个时辰,才在一处的宏伟的道观前停了下来。这些房屋随山势重叠错落,或宏伟壮观,或小巧精致,或深藏山坳,或濒临险崖,规模极其庞大。
  妇人走上前打了打门,不久走出来一个模样清秀的小道童问了她几句后,便领他们进去了。一路行来,雄伟大殿流光溢彩,各式壁画精雕细琢,那四角铜鼎上方白烟缭绕,其宏伟壮丽无可比拟。三人跟着小道童穿廊绕树,走过小径,竹林深处的茅舍渐渐清晰可见。这本是道观中极偏远的所在,却也清静得多。那茅屋四周并无其他房屋,似是独立于尘世之外,不受半点红尘俗事之扰。
  小道童却于几丈外便停下脚步,后面的人虽感诧异,也只得跟着站定。
  “师祖,他们来了!”小道童单手立胸,态度极是恭敬。
  茅舍的门吱呀一声开了,竟不见有人开门,也不见有人出来。“妄戒,你先下去吧!”一声音从屋里传出来,不急不缓,淡定从容,好似有一股魔力能让一颗焦躁不安的心瞬间便平静下来。
  小道童应声而退,留下那三人干站一旁。
  “你们进来!”
  三人进去之后,环顾四周,只见房中除了桌椅、茶具之外,并无其他。那蒲团之上盘膝坐着一位白须白发的老者,正在闭目打坐。那三人也就不敢随便出声,沉默着立在一旁。
  “你是沈傲什么人?”那老者缓缓睁开眼,向那妇人问道。
  “他是我公公。”妇人恭恭敬敬地回道。
  “咳,想贫道与沈兄一别十年,他竟比我先逝。世事无常啊!”老者捻须叹道。
  妇人听闻也是黯然神伤,落下泪来。“公公在世,时常提及道长,并嘱咐我们日后定要前来拜会。如今我们晚辈有事相求才来拜望道长,实在惭愧得很!”
  “出了何事?”
  “唉,实是怀璧之罪!想必道长也知道明月山庄有两件不为人知的宝物吧!”
  “倒是听沈兄提过,只是无缘得见!”
  “却不知是谁透露了消息,以至招此大祸。就在十天前,四川唐门投下拜帖,扬言不交出宝物,便要血洗明月山庄。庄主怕连累无辜,已遣散家人,又叫我和小儿前来投奔道长。已经五天了,只怕他……”妇人想到此生恐与丈夫再无相见之日,忍不住留下两行清泪。
  老者听罢,一脸肃容,拂袖而起。“竟有此事!”想了半晌,向那妇人说道:“你们先在这里住下,待我派人前去查探清楚再说!”瞥头看见了老头儿背上的孩子,笑着问道:“这是你孩子么?叫什么?”
  老者本是询问那妇人,孩子却抢着笑道:“道长,我叫沈寒峰,寒冰的寒,山峰的峰!”
 
   
                      正文  第二十五章 道是无情
 
  “自此,我便与娘在武当山住了下来,已经十几年了……”
  原来他和我一样,从小也没了父亲,不同的是,我的父亲是因病而死,而他的父亲却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不禁对他多了份怜惜。也许他看到了我目光中流露的同情,眉头一紧,随即又哈哈大笑起来。只是他笑容背后的那抹痛楚和失望却深深地扎进我的心里,刻骨铭心。
  “我……我……”唉,想我在现代自认也是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主,平时能说会道,怎么到古代一遇到他,老是像被人掐住了脖子,连一句话也说不清楚。难道……莫非……我喜欢他?可能吗?
  “决不可能!”我猛然站起,坚定无比地对自己说。却发现自己不仅被掐住了脖子,连脑子都失灵了,心里想得话,嘴里就冒了出来。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莫非今生注定要与他纠缠不清?
  “什么决不可能?”他疑惑地看着我,笑着问道。
  “没……我是说你爹一定死了吗?可能没死呢!”随便扯了个谎,脸上却还是热热的,心还是扑通扑通跳个不停,那个问题一直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我喜欢他?我不喜欢他?
  他淡然地笑了,不见悲伤,不见仇恨,一份淡然,一份洒脱。“当年道长派人回去查探,已不见我爹的踪影。我娘悲痛欲绝,不久也郁郁而终。六年前,我拜别师父,也就是清远道长,回了一趟明月山庄,在山庄秘道里发现了我爹……他已经死了……”
  怎么可能?江湖传闻不是说明月山庄庄主闭关疗伤吗?怎么会……顿时疑云丛生,劈头问道:“不是说你爹闭关疗伤吗?”
  “这是江湖传闻,其实我爹已死的消息恐怕就是唐门也是不知道的。山庄那条秘道除了我和娘之外,再无人知。我把爹娘合葬之后,怕别人前来骚扰他们清静,便在外散布庄主闭关,庄内遍布机关的谣言。”
  “唐门的人听说你爹没死,一定会去查看的!”
  “哈哈,是啊,只是他们进得去,却再也出不来啦!试过多次,唐门的人也就再也不敢轻易来犯。”
  明显地看到他眼里的伤痛,我柔声问道:“你……伤心吗?我是说你发现你爹的时候!”
  他放声大笑,笑到后来,竟哭了,如泣如诉,甚是悲凉,“岂止伤心!那时我年轻好胜,自以为得了师父真传便能独当一面,提起剑便直闯唐门!”
  虽然他现在真实的在我面前,但我可以想像当时有多危险,听师父说过唐门善于使毒,兵器、衣袖,甚至是唐门的高墙上也涂有剧毒,大都无药可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