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鬼谷子

第11章


在阵脚稳固之后,他立即发兵进攻罗马,以报跪求之
辱。在亨利的强兵面前,格里高利弃城逃跑,最后客死他乡。
显然,亨利的“卡诺莎之行”是别有用心的。在他国内外反对声一片,
王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利用苦肉计取得和解,赢得喘息时间,以便重整
旗鼓,东山再起,和教皇较量。结果,他成功了。
万物均在矛盾中,必须进退有度。
自费出国深造,对国家对民族均为好事,然而高学历者,自费出国也不
是什么好现象。
北京市高教局“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办公室”提供的资料表明,北京
地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自费出国留学人数近年呈每年千人幅度下降,1993
年批准自费留学人员为2800 人,比1992 年减少2031 人。
虽然自费出国留学人数明显减少,但留学人员的学历层次提高了,有关
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说,1990 年至1992 年自费留学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
的一直占27%左右。1993 年上升到36%左右。其中北大、清华、北医大的
留学人员中,研究生均占40%以上。工科、医科等实用专业的研究生及本科
生申请自费出国较容易拿到对方提供的奖学金,因而报名十分踊跃。
某医科大学的近几届研究生中,几乎全部都有出国留学的愿望。
有关专家对此深感忧虑。他们认为,目前自费出国留学的人员中,所学
专业正是国内急需甚至是欠缺的。中国的高等院校教学基础扎实,这就等于
免费为外国培养人才。他们一到国外,就能从事较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国外
自然很欢迎,并千方百计用高薪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吸引有成就的学者为他们
国家服务,自费出国人数减少但学历层次提高绝不是一个好现象。
为此,希望有关方面对部分学科的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加以必要限制。
历史上也常有顾及一方,失掉重要机会的失误。比如,香港收回的机会
是被误过一次的。
1941 年12 月,香港被日本占领。1945 年8 月15 日,日本天皇在东京宣
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按照天皇的训令,所有的日本军队,都应就地向盟军所
属的战区将领投降。中国战区盟军最高司令是蒋介石,他完全有责任派出军
队赴港接受日军的投降。
当时国民党政府领导层,包括外交部部长宋子文等人,都坚持要收回香
港。就连蒋介石本人在1943 年发表的《中国之命运》一文中,也仍然认为香
港和新界在地理上互相依存,必须同时解决。但蒋介石把战后如何消灭共产
党放在首位,而对战后香港的主权问题漠然视之,没有将之列入重要的议事
日程表上。日军宣布投降后,蒋介石急忙派出军队直赴南京、上海等大城市
受降,准备布置战后打内战的问题。直到8 月21 日,蒋介石才想起中国南方
和香港的接收问题,于是指派第二方面军接受广东地区的日军投降,同时命
令驻守在广西梧州的第十三军赴香港受降,但蒋介石的这个命令已经太晚
了。
就在蒋介石发出命令的前一天,英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已率舰队在香港登
陆。由于英军司令抵港前并未通知在广州的日军司令田中久一,所以驻守在
码头内的日军向英军的旗舰开枪扫射,不许英军登陆。英军司令只好用无线
电与香港日军防卫司令冈田梅吉联系。田中久一在广州由于一直没有收到中
国有关方面的受降指示,而英军却已经是奉盟军统帅的命令到达香港受降,
因而也就命令冈田梅吉向英军投降。
蒋介石出于面子上的考虑,向英国提出以中国战区盟军最高司令的名义
受降,但被英国拒绝了。由于英国的压力和打内战的需要,蒋介石放弃了收
回香港主权的要求。1945 年9 月16 日,英国太平洋舰队司令以香港总督的
身份在港督府正式接受了日军的投降。
而我国却没有权接受日本投降,收回香港。
商业经营的策略,也必须因市场而综合利弊“混说损益,议论去就”。
大市场中的顾客有需要高档的。在经营中高档商品的利润率,以单件计,营
销中绝对高于中、低档商品。以服装销售为例可知:名牌专卖店近年在北京
日益走红。从国际名牌到国产名牌,从高档服饰到电器、快餐,它们的出现
不仅给京城平添“梳状效应”,也为北京市民带来了名牌意识。近年崛起的
“银街”(崇文门至雍和宫)。仅一年多时间,就有50 多家海内外名牌商品
专营店在这条街上开张落户。论穿,有“苹果”、“鳄鱼”、“金利来”、
“比利牛仔”、“皮尔卡丹”??,论吃,有“肯德基”、“加州牛肉面”、
“荣华鸡”??。据悉,外商在这条街上的投资已有3 亿元人民币。而“彪
马”,“斯特法内”,“欠纳通”、“伊都锦”、“麦当劳”、“必胜客”
则散见于京城其他地域。许多专卖店还在各大商场开设分店。但国际高档名
牌服饰还是多见于四、五星级饭店内。最近新开张的意大利劳拉·比娇蒂专
卖店在天伦王朝饭店内的名店廊引起了人们注意,被称为“羊绒女皇”的劳
拉女士设计的高档羊绒时装,尽管价格昂贵且与目前季节不合,但仍不乏买
主。国贸中心地下商场更是名牌专卖店的云集之地??。有人担心北京人是
否有能力承受高档专卖店的价格。但似乎不必,杰尼亚西服上万元1 套,1
年也能销出几百套。
然而,市民工薪阶层是很难与那些“北京人”共享高档的,因此,每天
早市、夜市的摊群上还有大量五光十色的服装,绝不乏顾客。商品大都没有
确定的标价。十几元——几十元1 件为多,与“银街”的经营气魄大不相同。
摊群服装价格实惠,式样也合时,周转快,本钱小,也不乏利润,可知综合
分析市场,也是一种重要谋略。
禁漏术
抵①■②第四
[原文]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见者,不察其
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③以验来④也。■者,罅也,罅者漳也,漳者成大
隙也。险始有腾,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
此谓抵■之理也。
事之危⑤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⑥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
经起秋毫之末⑦,挥之于太山⑧之本。其施外,兆萌芽孽⑨之谋,皆由抵■
隙,为道术。
天下分错⑩,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认谗■■,贤人不用,圣
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
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罅”■,圣人见萌芽■罅,则抵之以法。世可
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
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
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隙,不可不察
也。察之以捭开,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
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
为天地守神。
[注释]
①抵:对抗的意思。②■:同隙,是虚的意思。③往:既往、过去。④
来:将来的意思。⑤事之危:有危机征候的表现。⑥因化:顺应变化。⑦秋
毫之末:指秋季动物所生出细毛。比喻事物微未。⑧太山:也作泰山,是壮
丽又宏伟的名山。⑨兆萌芽孽:兆萌是微小的征候。芽孽是伐木后从根部所
生的新芽。⑩分错:错是混乱、骚乱。分错是四分五裂。■谗贼:本是歹徒,
又进谗言。■窜匿:逃跑隐匿。■贪利:贪图利益■土崩瓦解:崩离,四分
五裂。■伐射:互杀互射。■罅:裂痕、隙开。■反之:帮助这些,使之复
原。
■五帝:我国古代五位圣天子,也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也
有的说为:伏羲(太■)、神农(炎帝)、黄帝、尧、舜。
■三王:古代三位明王,也就是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
■右:上位。
■天地之使:天地的代行者。
■上合:对上可合作。
■检下:对下可以督查。
[译文]
万物都有它们自然存在的规律,事情都有它们自然离合的道理。
有的距离很近却看不见,有的距离很远却能知其然;距离近的所以看不
见,那是由于习而不察对方虚实的缘故;距离远的所以能知道,那是因为经
常来往互相体察的缘故。所谓“■”就是“瑕罅”,而罅就是裂痕,小裂痕
会变成大瑕罅。当裂痕刚出现时,常有预兆,就应该设法加以对付堵塞,使
其变小,使其不再扩展,使其消失,并从而有所获,这就是抵■的原理。
当事情发生危机时,圣人是知道的,而且能独自维护其功用。利用事物
变化的原理说明事情的原委,并且能通过各种谋略,以观察敌手的一举一动。
万物都是从秋毫之末开始的,但是成功之后根基却能如泰山,宏伟壮观。当
这种圣人的德政推行外方后,那么奸邪小人一切阴谋诡计,都被排斥,乃至
于消灭。可见抵■敌人就是一种道术。
天下纷乱,朝庭无明君,公侯无道德,小人嚣张狂妄,贤能之人不被任
用,圣人逃匿,贪赃枉法者兴风作浪,君臣互相猜疑,国家纲纪土崩瓦解,
以致百姓互相攻战杀伐,民不聊生,流离失所,骨肉乖离,夫妻反目,这就
是“裂痕出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