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鬼谷子

第20章


他将松下电灯泡配上了电池,发挥了最佳宣传作用,从此名声大振,事
业兴旺。
艺术创作中,讽刺剧也如此,常取用民俗中“丧事”变成“闹剧”,以
教育大众。
在笑闹声中鞭挞一种顽固的旧习俗,讽刺一种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封
建意识。
由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和海南喜剧有限公司拍摄的《孝子贤孙
伺候着》,便是这样的一部闹剧、笑剧。
影片以当今农村中大办丧事、实行土葬、滥占耕地的落后意识为题材,
围绕着民政助理老陈的老母死后是火化还是土葬展开了矛盾冲突。老陈到处
宣传火葬的好处,让人们珍惜每一寸土地,却砸了专吃红白喜事的老舅的饭
碗。老舅到老姐姐(老陈的娘)那儿告状。老娘怕死后火葬,逼着儿子按手
印立合同。为了考验儿子,老娘在老舅唆使下假死一回,演出了一场大办丧
事、大出殡的闹剧。劳民伤财的事实教育了老娘,也认清了老舅一帮人借此
骗钱的伎俩,认识了大办丧事与土葬的害处,思想转过了弯子。这部片子具
有很好的社会效应。
现在农村中有些人富起来了,钱不知怎样花,大办红白喜事,可以一掷
万金。南方有的地方墓造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豪华。笔者今年乘车南下,看
到公路两侧良田沃野之上,坟堆垦罗棋布,死人与活人争地,土地资源浪费
严重。
讽刺艺术以“反”求“正”,其结果是明显的,在阅读与购书中,也有
反向心理,当然是与人们的社会需要相连的。比如,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人
们必须按税法交税,然而因我国近年税法不健全,逃税者居多,因此“避税”
的书,一度畅销。在南京有一本“避税”的书标价30 至40 元1 本,在南京
上市之后引起轰动,几天时间竟全部售空。这种现象已引起税务部门的严重
关切。
据悉,来询问者仍天天不断,有个体、集体、三资企业、独资企业的财
会人员,也有国有企业的,上书店直接询问“逃税方面的书到了没有?”
据了解,南京市一所大学也开办了避税学方面的课程。
从图书发行部门了解到,这些书有的书名叫《财务造假》,有的内容“实
战搏击性”很强,直接传授在某某地方可做假账,怎么做。这种本不该热起
来的“避税学”已引起有关部门的严重关注,税务部门的权威人士皆反对,
国家税务总局领导认为“这是种很不正常的现象”。然而这正是人们反向需
要心理所形成的。
在现实中,人考虑问题时,也常在纵横进退之中变化,并非习于常规。
比如当代商战中,众人皆知广告的效益,然而广告的作法,却有进退之变化。
如:
台湾一家眼镜商店,醒目地贴着店头告示:“凭着本店的气派和规模,
本可以每个月花300 万元广告费,以保持产品声誉不衰。可是,为了顾客买
到价廉物美的眼镜,本店决定不在电视和电台上做广告,而把这笔未开出的
钱与顾客共享。”其意是告诉人们,该店商品销价便宜。这一招果真厉害,
顿时顾客热闹非凡。
美国底特律城郊,有一块食品公司建造的推销面包的巨型牌子,行人走
近它时,不仅能听到介绍面包的声音和悠扬的轻音乐,还能闻到一阵阵诱人
的混合面包气味,使人食欲大振。这种绘声绘色的广告,使该公司的面包销
售量大增。
瑞士有一种名贵的裘皮大衣,购者甚少。推销员贴出一则告示:“该大
衣唯一的缺点是:将使你不得不忍痛扔掉以前购买的毛衣。”消费者看后纷
纷购买,因为这种大衣保暖性强,买了它可以少穿毛衣。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有家火柴厂利用人们仇视希特勒的心理,设计
了一种“火柴希特勒”的火柴。该火柴盒上是一幅希特勒的画像,擦火柴的
磷片涂于人像臂部,这样,每擦一根火柴都仿佛火烧希特勒一次,对于热爱
和平的人来说,似乎解了一次恨,由于设计新颖,“火柴希特勒”火柴很快
成为抢手货。
猜疑篇
揣①篇第七
[原文]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②不审,不少强
弱轻重之称③;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何谓量权?曰:“度于大
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
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群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④
之知睿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候之亲孰用、孰不用?
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便、孰知?如此者,
是谓量权。”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
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具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知其变⑤。
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所亲,知其所安⑥。夫情变
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⑦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量权;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
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
数⑧一也。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此谋之本
也,而说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至,此最难为。故曰“揣
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⑨谋虑,故观蜎飞蠕动⑩,无不有利害(11),可以
生事变。生事看,几之势(12)也。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
[注释]
①揣:推测对方的心理。
②量权:量是秤称重量,权是秤所用的砣。
③称:又作秤,天平。
④宾客:古代称被礼遇为军师和策士等人。
⑤变:指好恶喜惧变化而言。
⑥所安:安身立命的根据。
⑦见:显现。
⑧数,通术。
⑨时其:抓住时机。
⑩蠕动:这里泛指能飞行、蠕动的小虫。
(11)无不有利害:世间没有不具备利害之心的东西。世上之事无不包含
着利与害的因素。
(12)几之势:几,细微,细微的态势。
[译文]
古时候,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必然会审慎地把握国家的发展趋势,揣度
各诸侯国的具体情形。如果不能周密切实地审时度势,权衡利害,就不会知
道诸侯国的强弱情况。如果不能周密地揣度形势,便不知道个中隐蔽的情况
的发展变化。
什么叫权衡得失呢?就是能准确揣测(对方)大原小,明察多与少,衡
量财货有与无,预测百姓众与寡,丰足与贫乏,不足与有余各有多少?(在
战争中)分辨山川地貌的险要与平易,哪处与己有利,哪处与己有害,(研
究计策时),哪个是长策,哪个是权宜之计。在君臣亲疏关系中,要知道哪
些人贤德,哪些人不正派;在谋士与宾客中,哪个足智多谋,哪个是平庸之
才。考察命运的福祸时,什么是吉利的,什么是凶险的;与诸侯交谊中,谁
是可以效力的,谁是不能效力的;在判断老百姓的心理趋向时,哪种是平安
的,哪种是具有危险的,什么是老百姓喜好的,什么是老百姓厌恶的;不顺
从者,哪些要审察,哪些可相契。以此明察百姓心理变化的趋势。在准确地
把握上述事态发展变化之后,才能称为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得失。
揣摩人情,游说人主的谋士,应在对方最高兴的时候去游说,要使其愿
望极度膨胀。只要对方有欲望,他就不愿隐瞒事物的真实情况。而在对方怀
疑,戒惧时去游说他,则要使其对所厌恶的事情恨至极点。倘若对方有所厌
恶的事,此时也不会隐瞒其真实情况。(因为)对方在有欲求的时候,常会
反映在他们外在神态变化之中。如果对方有所感动,却不显露在外部神态中,
可先不要着急,不要与他直面地讨论,可与他说一些另外他能熟悉的东西,
说一些使他感到亲近的事情,就可以知道他安身立命不露神色的依据。一般
地说来,心中的欲求,能形之于外部神态,因此,不时地察颜观色,就能知
道人的心灵深处的欲求。这就是所谓“测深揣情”。
因而,决策国家大事的人,必须会权衡得失利弊;同理,游说人主的谋
士,也必须会揣摩人主的心理。策划、谋略、探察人的欲求,均同此理。
揣情之术,可以使人富贵,也可以使人贫贱;可以使人有重权,也可以
使人微不足道;可以使人受益,也可使人受害;可以使人成功,也可以使人
失败;这些都是揣情之术产生的后果。所以,即使有贤明君王的大德,有上
智之人的聪慧,若无忖度时势,探人心理的揣情之术,面对着隐藏了真实情
况的事实,也依然不能识破它。由此可知,揣情之术是策划事物的基本条件,
游说人主的基本法则。
事情发生在人们面前,往往人们难以事先预料。(事先预料)是一般人
难以做到的。所以说揣情之术是最难以把握运用的。揣情之时,必须根据不
同时势、情态作出判断。在现实中,连昆虫的飞行与蠕动,都是按照自身的
生理规律存在,应变于环境。世上万物都是利害共生,而且全在变化之中。
事情一开始,都会产生一种微小的态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