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第8章


司马迁,你是我们粉丝的骄傲!
  接下来,他一边看着我所写的字一边告诉我这字应该怎样改,才写得好一些。我依言重写,果然漂亮多了!
  在写字的过程中,他发现我执笔姿势不够正确,伸过手来握住我执笔的手,温和地告诉我正确的执笔方法。却不知此刻我被他亲昵的举动吓了一跳,心怦怦跳个不停,几乎没有听见他说什么。幸好他很快就松开了手,又重复了一遍刚才说的话,我这才听明白,他在说我落笔时笔杆是歪的。我深吸一口气,调整好笔杆,也调整好心脏。
  司马迁走后,我应该去准备明天的辩论,可看着书,却心猿意马,心里总也静不下来。
  为准备辩论,不仅仅要把这篇文章看过来,还要查找相关内容。明天要学的是《郑伯克段于鄢》,主要在讲郑庄公跟他弟弟共叔段争夺君位的内容。要求评价郑庄公长久忍耐共叔段为非作歹、最后一举消灭他的做法。可单凭这篇文章,还真是看不出郑庄公到底是宽厚,还是养虎为患。于是我决定去查找其他关于郑庄公的材料。
  可是在这个时代查找资料,是相当费神的事情,不仅那些书要一篇一篇地看过来,还要跟那些繁体字做殊死搏斗,才能确认正主是否隐藏在其中。
  我看着,找着,不知不觉中,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醒来时,天光大亮,怎么外面什么声音也没有?坏了,到上课时间了吗?
  我急忙将找到的几卷有用的竹片和作业夹在胳膊下,奔向教室。
  初会汉武帝
  初会汉武帝 我悄悄打开门,果然已经上课了。我真想隐身进去,但没这个可能!我只好硬着头皮,站在门口,鞠躬说:“对不起,我来迟了。”
  众目睽睽之下,我忽然想到,我还没有洗漱,估计头发也是凌乱的。但现在顾不了这么些了,道歉之后要赶紧归位,不影响课堂才对。可我正要举步向自己的位置上,忽然发现那里已经坐了一个人!
  怎么回事?博士要取消我的听课资格了吗?我心里一阵惶恐,盯着那个人。他没有着儒巾,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英气勃发的脸上有着一股别人都没有的傲慢。私心得承认,这是个帅哥。但帅哥从哪来的?干嘛占据我的位置?
  耳边传来博士的声音:“你就先坐在门口处吧。”
  也就门口这里还可以坐了。我不管不顾,一屁股坐下。
  看他们继续辩论。
  “郑庄公是大仁大义之人,他无法责备母亲的偏心,只能尽量满足共叔段的需要。”这是司马迁。看来他还真是人心宅厚之人。
  “
  不,郑庄公是养成弟恶,由于他的姑息,才让共叔段有谋反的机会,最终造成母子兄弟相残。他是奸狠的,却用仁义的表面蒙骗了世人。只要你看看最后他如何对待自己的母亲就知道了。”咦?吾丘寿王观察力还不错吗!
  “但他最后不是后悔自己的决绝了吗?听从颖考叔的话,掘地三尺,既不违背君主的誓言,又巧妙地挽回了母子之情。”吕步舒支持司马迁。
  大家辩得很厉害,围绕着郑庄公到底是伪君子还是真君子的问题喋喋不休。
  我听得有些不耐烦,缩在腿上,做隔岸观火状。被人占了位置的心悸还没有过去,这时候,我觉得自己像被示众的罪犯,十分不好过。
  当大家告一段落时,董博士出乎意料地像平时那样问我:“云游,你的看法呢?”
  每次课堂辩论,如果我不主动参与辩论,博士总是要等大家告一段落,问我的看法。这使得我更加与众不同。
  我一怔,博士的话,跟平时一样和蔼。我急忙抖擞精神,说:“如果要评价一个人,不能光看一两件事,还要把他的生平都参考进去,全面看,才能看清楚。”
  我举起手中的一卷竹片(对不起,我总是无法认为这粗笨的家伙是书),“我查找的关于郑庄公的资料表明,他是十四岁即位,二十一年后才攻打自己的弟弟,五十六岁去世。关于他的记载,共有九次‘君子曰’,而八次都是肯定他的作为。从这些来看,克段时期郑庄公是成熟的,稳定的,所以要克段,是要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大家同心同德。所以郑庄公在这场战争中,是毫无争议的君子。”
  这是第一堂课司马迁用数据说话给我的震撼,现在我终于把这招学会了!
  “如果他是君子,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怀有异心的共叔段杀掉?非要让他势力坐大百姓遭殃之后才举兵进攻?”我看过去,是那个占了我位置的家伙。
  我沉吟了一下,这个问题还真没有考虑成熟,忽然我想到一个角度:“你听说过‘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吗?”
  帅哥点点头。
  “我曾仔细想过,这难道不自相矛盾吗?后来终于想通了,其实这是个时机问题,而不是先后问题。要占据先机,就先发制人。时机未到,只能等待时机,时机成熟,便后发制人。”
  帅哥继续点头。
  “郑庄公用了二十一年容忍他弟弟嚣张,恐怕不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心理能解释的。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如果他一开始就对弟弟不客气,就是不仁不孝,因为毕竟共叔段一开始并没有做值得杀戮的事情。如果共叔段有自知之明,懂得节制的话,就不会惹来杀身之祸。但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当共叔段的行为危害到国家的利益时,郑庄公就不能因为是自己的亲弟弟而纵容了,这样会伤了其他忠臣的心。所以才讨伐他。”
  “如果郑庄公好言相劝共叔段,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吧?”帅哥似乎是自言自语。
  我直言不讳地说:“这种如果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有些人的欲望根本得不到满足,你给他银山,他要金山,给他金山,他还要能源源不断的出金子的宝库。这种人无法理解什么是国家社稷,什么是百姓苍生,他只看到自己那点得失。正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
  “不错,那么该如何对待像共叔段这样的人?”
  “就要像郑庄公一样,心里有数,表面上不说,手下有准备,看着他玩,最后在他得意忘形时给他致命一击,玩死他!真正的赢家属于有耐心、有头脑的人。”
  “说得好!”帅哥鼓起掌来。
  我有些得意忘形,不由得联想到现实,顺口说:“比如说现在,大汉江山表面上繁荣昌盛,其实危机四伏,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内有诸侯国离心离德。对于匈奴,我们可以讨伐,对诸侯国却不能用兵,一来出师手机,毕竟都是同宗兄弟,不是他们造反自寻死路,恐怕这内战一辈子也打不起来。二来内战消耗太大,对于国家百姓来说有百弊而无一利。所以听说当今圣上颁布《推恩令》,让各诸侯国子孙都来瓜分国王的权利。如果国王允许子孙争权夺利,就削弱了自己的实力。而如果不服气,起兵造反的话,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灭了他。真可谓一石二鸟,还不动干戈便将对朝廷的威胁减到最小。”
  帅哥看了我一眼,没有再发表评论,而是直接对博士说:“董博士,你的课堂真是让朕开眼了。就该如此关心政事,针砭实际。”
  博士欠欠身:“皇上过奖了,是大家举荐的太学弟子优秀。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老夫的荣幸。”
  我听到“皇上”俩字,顿时一楞,敢情这占我位置的是皇上?是汉武帝?我这么容易就见到了汉武帝?!但随即而来的是后怕,刚才我说什么来着?在议论刚颁布的《推恩令》!天啊,如果我不说最后那番话该多好!弄斧到班门还算轻的比喻了,这……简直是自寻死路!
  但汉武帝却似乎并没有看见我诚惶诚恐的表情,反而对大家说:“像云游这样联系现实,才是真的把书读明白了。读书是为了运用,而不是空谈或者做文章。我们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
  啥?夸我?我抬头看看汉武帝的脸色,非常平常的表情,没有喜怒。
  董博士说话了:“确实,云游的思路非常开阔,常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解。是老夫几十年教学生涯中遇见的奇才。他还知道不少我们无从得知的事情。”
  董老头,你少夸两句能少块肉吗?我不是那种宠辱不惊的人!刚才胡说八道已经后悔死了,谁不知道这汉武帝精力过剩,没事还找事呢,何况遇见了可以好好满足他好奇心的机会!
  我心中暗暗叫苦。果然,听见汉武帝说:“哦?知道很多事?见多识广是吗?”
  我赶紧赔笑:“没有的事。是博士听见乡野趣闻觉得新鲜而已。”我用婉转的说法告诉博士,是你少见多怪,不是我有多大能耐!
  汉武帝仿佛没有听见似地,问:“那你对匈奴了解吗?”
  “不太了解。”本想完全装无知,可这样就显得博士说大话了,于是装半知吧!博士,你害死我了!“听人说,是以放牧为生的部落。他们的首领是个狠角色。”
  “怎么个狠法?”
  “嗯,他们首领叫单于吧?他一开始不是单于时,不为老单于喜欢,于是他培养了一批忠于自己的死士,说,自己的箭射向哪里,他们的箭也要射向哪里。一开始他射大雁,随从跟着射大雁,接着他射死了自己的爱妾,有人犹豫,没有射,他就把那些人杀了。第三次他射自己的战马,他们游牧民族特别喜爱自己的马,甚于喜欢自己的老婆。但这次没有人犹豫,跟着一块射死了他的战马。最后,他射向自己的老爹,就是老单于。最后老单于给射成了刺猬……他就这样取得了部落首领的地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