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告诉左手

第22章


    “为什么要连续杀害四个督导员?我更不明白的是——”我拾起脚下的玩具
枪,以相当于真枪弹匣的部位敲侦探的面颊。“督导员连续谋杀案,与木岛太太
案有什么关联?”
    果然厉害。侦探拿起玩具枪,咧嘴微笑。
    “再看一遍档案上的第四则消息吧。”
    侦探的头从驾驶座靠背仰过来,把枪口顶在我的胸前,“砰!”了一声。
    我不理会侦探的胡闹,翻开档案,重读樱美台三号店停车场发生的杀人案。
    “……会不会是……伞?”
    我自己猜想的答案过分异想天开,发出的声音如同卖剩的棉花糖般软弱无力。
侦探以玩具枪口戳着我的胸口,下流的说:好美的乳房。我把枪夺回时,他回答:
对,就是伞。
    他的眼睛像发光的灯管般盯着我。
    “木岛枯美子被锥子类凶器刺死,但没有发现凶器。木岛祐美子命案的凶器
是否与绿川在便利商店停车场遇刺同样,也可能是雨伞呢?我觉得这两案似乎有
关联。”
    雨伞尖端的形状,的确与报纸所报导的“锥子类凶器”吻合。假使我忘记孕
妇看见可疑女人的证言,我会以钦佩的目光看待侦探。
    “目击者并没有说从公寓跑出去的女人带着伞。据说那天天气晴朗,假使女
人撑着伞印象一定会很深。”
    “最好早早忘掉案发当天看见的女人。我已查出这个女人是谁,她是公寓住
户的亲戚,而且确定是清白的。警察早就放弃这条线索了。”
    一切重返原点。杀害木岛祐美子的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我连这一点都不
知道,手中一无线索,现在只能微微垂着肩膀,倾听侦探的话。
    “别泄气,八木。关于杀害督导员绿川所用的凶器雨伞,我掌握了一些讯息。
这连警方都不知道。只要我和我的委托人不说,警方就无从得知。”
    我说:“告诉我。”侦探耸耸肩说:“现在开始我得夜夜祈祷你不是多嘴的
女人。”
    “名字暂时保密,就称为A连锁便利商店好了。警方带着做案用的伞到A便利
商店总公司。因为这塑胶伞是A便利商店自行产销的商品,只有A便利商店才买得
到。警方要求他们告知最近购买此伞的人,但A便利商店坚称无法查明。”
    “那当然。”我插口说:  “店方怎么会记得是谁买走的?不可能嘛。”
    “不,店方记得清清楚楚。因为收银台有顾客层按钮,只要轻轻一按……”
    听着侦探的说明,我隐约想起好像读过类似的报导。
    “收银台有红色、黄色等十个按钮,如果不按其中一个,收银机就打不开。”
    侦探说,颜色是表示性别,再细分成小学生、初中、高中生、二十九岁以下
的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等五个年龄层。怎样的客人、买怎样的商品、数量多
少,根据这些资讯,削减滞销商品,分析强化畅销商品。
    “不过……这种伞在所有的A连锁商店都有卖吧?那数量不是很惊人吗?”
    我委婉的暗示侦探,要从为数众多的伞中找出一把,追踪其购买者,是不可
能的。
    “A便利商店总公司锁定千叶、东京、神奈川几处贩卖点做调查,其实也只
是叭哒叭哒多按几下电脑键盘而已。买伞的人虽然会因季节而有极大差异,但一
家店平均每个月会卖出三十到六十把,数字相当惊人。不过,A便利商店了不起
的地方是,收银机连当天的天气和气温都有纪录。天气晴朗时是否有人买伞?以
此条件检索,结果只显示出一件。”
    被侦探的话吸引,我干脆跨过前座椅背坐到他旁边。
    “然后呢?”
    “证实十月四日,在A便利商店横滨市内某店,一名中年男子在晴朗的天气
下购买了雨伞。而且一个人买了两把,而不是一把。”
    此外,收据也显示,这名中年男子同时也买了口红和丝袜。
    “遗憾的是,到这家店去确认时,店员对这位客人毫无印象。这也没有办法,
每天得应付那么多的客人。”
    侦探耸耸肩。继续说话。
    “我认为天气良好,却买了两把伞的中年男人很可疑。由于认定凶器是伞,
凶手是中年男人,所以我当然会在意被‘类似锥子的东西’所刺杀的主妇。与便
利商店停车场遇害的绿川相同,杀害木岛枯美子的凶器也是雨伞吧?说不定可以
从这方面循线找到凶手。基于这样的看法我决定扩大调查范围。喏,八木,和我
搭配,对你绝对有益无害。”
    侦探以目中无人的笑容望着我。我默默点头。
    “想回证券公司吗?”把吃了一半的汉堡放回盘内,木岛仿佛面对表示要出
嫁的女儿,以困惑与喜悦参半的眼神望着我。
    “我一点都不想回那个世界。”我搅动着咖啡,若无其事的问:“日本雷顿
的股票,买下来会吃亏吗?”
    “世界上如果有稳赚的股票,我倒希望有人告诉我。”
    木岛脸色严峻的回答。他可以随口背出两打以上因股票套牢而上吊或破产的
人名,所以谈到股票,木岛一向就是这种脸色。
    “雷顿去年的经常利益约七百二十亿元,一股的股利大概是一百七十八元吧。
员工总数不到两千人,却有这样的利润,实在相当惊人,而且创业还不到十年。”
    雷顿的股票是在三年前,我刚离开证券公司时上市,是由大型超市汀屋和美
国雷顿合作在日本设立的公司。以连锁便利商店来说,虽然属于后起之秀,但成
长惊人,如今已由第二类股升格为第一类股。
    “你不是已经查清楚了?”
     “只是站在书店读了《四季报》而已。”
    “嗯,公司本身的气势不错。去年的经常收益终于超过母公司汀屋。你打算
投资?”
    我模棱两可的笑一笑。
    “昨天的收盘价是一万三千元,属于高价股,一般人不敢出手。不过,与其
把钱闲置在银行,不如持有雷顿的股票较有利吧。”
    “公司的风评如何?短短十年就有如此大幅成长的公司,固然有不少人乐见
其成,但想必也树立了一些敌人吧。”
    我想起昨天在书店阅读的业界杂志《四季报》。
    其中有几篇加盟店主懊悔经营便利商店的谈话,表示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休假,
不赚钱,深夜工作辛苦、营业额延迟一天汇人银行,总公司就征收罚款等。虽然
没有写出商店名称,但日本的便利商店中,加盟权利金最高的就是雷顿的四八%。
超过四千家的加盟店中,总有对总公司不满的店主吧?四个督导员连续横死,会
不会与对总公司的作法忍无可忍的加盟店主有关?我在脑中漠然的想着这种可能
性。
    我把便利商店店主接受杂志采访所说的话告诉木岛,并且问他:
    “加盟店主中,应该会有人对雷顿总公司的方针不以为然吧?”
    “这很难说。”
    坐在对面的木岛轻搔着下巴。从深茶色毛衣袖口露出内衣,头发因睡姿不当
而微翘,看起来是个极平凡的欧吉桑,但这种容貌,却远比汉堡店的咖啡更能让
我从体内温暖起来。我深深觉得自己是个体质特异的人。
    “权利金四八%的确很高,不过,雷顿加盟店的店主也许都向总公司合掌称
谢呢。”
    “为什么?”
    “因为刚才说的股票。尤其是前五年加盟的店主,都成了亿万富翁。上市成
为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二类股之前,店主一律以一股五百元价格配股五千股。其后
数度除权,所以五千股应该已增加为两万股以上。五百元购买的股票,现值一万
三千元,扣除投资额和手续费,至少赚了两亿元以上了。”
    木岛喝咖啡时,发出好大的声音。
    “据说总公司对加盟店员工发出箝口令,所以店主即使对公司有怨言或批评,
也传不出来。不过,这或许是嫉妒雷顿急速成长的人传出的谣言。一般的风评是,
雷顿虽然征收四八%的权利金,但也提供了加盟店相对的经营指导。”
    “经营指导就是督导员的任务吧?”
    “对。关于雷顿的督导员有很耐人寻味的传闻。”
    我被挑起了兴趣,把垂下的头发拨开,露出耳朵凑近木岛。
    “每周一次,在西新宿的总公司举行全国督导员会议。从北海道至琉球,所
有督导员都会聚集在西新宿。据说每年为此而花的费用高达三十亿元。但这还不
足为奇。”
    “还有别的吗?”
     “远道而来的督导员当然乘坐飞机或火车,据说,同一区域的督导员一定
分别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预防事故发生吧。”
    “脑筋果然转得快。”
    “由此可见督导员的责任重大。”
    “那当然。他们是总公司和加盟店的沟通管道,也可以说,经营成功之钥掌
握在督导员手中,不论对总公司或加盟店,他们都是重要的财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