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边杏花白

3 秋收


第二天,族长差人送来了墨清的骨牌。骨牌只有墨清小手掌一般大小,白白的,摸起来滑溜溜的,不知道是用什么野兽的骨头做成的。奶奶找来皮绳穿上,又配了几颗骨珠,给墨清戴好,并嘱咐好好保管,别弄丢了。
    戴好骨牌,墨清继续着昨日下午的扒皮训练。三天后,她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道工序的技巧,再也不必为浪费麻而愧疚心痛。
    接下来就是要把晾干麻皮撕成细细的丝状。
    这道工序考验的是细心与耐心,要把晾干的麻皮撕成细度差不多的丝状,是件很繁琐的事。好在墨清已经打定主意一定要学会织布,就不怕这些麻烦。每天只要一有时间,她手上必定拈着几根麻皮,十分的勤奋。奶奶婶婶看到墨清这劲头,十分担心她小小年纪劳累过度。抓起小手一看,果然几个小指头都是红红的,看着直让人心疼。捏捏小肩膀小腰,墨清哇哇直叫酸痛,这都是过度学习的后果。
    小孩子指尖肉嫩,使用多了发红是正常现象,墨族的女孩子们开始学的时候都是这样,只要时间长了,起了茧子就不会再发红。但腰肩间酸痛就不是什么正常现象,很明显属于劳累过度,长久的保持同一姿势导致的。一般墨族的女孩子学纺线的初级阶段都是要忌劳累过度。如果年纪太小,就累得腰间酸痛,会留下后遗症,年纪大了就会时常发作,这就得不偿失了。
    墨清觉得腰酸肩痛是坐久了,根本没想过这事的严重性,直到一向慈祥的奶奶虎着脸,给她酸痛的部位搽了药油,言明此事的严重性,又心疼了一番,她才给奶奶保证,以后一定听从婶婶的安排,再也不擅自增加练习时间了。
    等到山间的杏花由粉色变为白色时,墨清终于正式开始和婶婶学习纺线。等到山间杏子成熟的时候,墨清已经能够转着纺车,纺出一根根又白有匀称的麻线。学会了纺线,就可以去织学跟着织娘学织布。
    不过,在墨清上织学的进程得耽搁耽搁,杏子成熟的季节,是墨族的秋收节,是墨族人一年中除了过年以外的第二大日子,也是孩子们满山撒野疯玩的时候。
    墨谷中的野果子树就数杏树最多,漫山遍野的杏子一成熟,墨族人除了太老的和太小的,都要穿上深色的粗麻布衣服上山采杏子。
    墨清既不属于太老的也不属于太小的,本来可以跟着上山的,但家里有个太小的墨栋弟弟没人照看,墨清十分不情愿的留在家里看孩子,听着山上传来的阵阵欢声闹语,顿时觉得心痒难耐。
    婶婶看出了她眼神中的渴望,又怕连日的采摘累着了奶奶,决定明日由奶奶在家照看墨栋小弟弟,带墨清上山见识见识。
    墨清听了这个消息,很高兴的在婶婶脸上亲了几口。
    墨族人把竹编的小篓子绑在长长的竹竿上,摘杏子时用小篓子兜住杏子一拉,杏子就滚到竹篓里去了,根本用不着爬上树去。这种工具有个优点就是十分安全,因为爬树摘果子是个很危险的举动,果树在山林中难免会被虫蛀,或者纸条老化,这样的树枝一踩上去就断了。要是墨族人没有这样工具摘果子,肯定会死伤几个人。
    但这种工具也有个缺点,摘果子时竿子不够长,往往够不着树尖上的果子,不过墨清听婶婶说,留着树尖上的果子给鸟雀吃,总不能把它们口粮都抢光了。
    小孩子们的主要工作是将杏子整理装框,一开始大家还规规矩矩,装着装着,大家就开始闹了起来,索性就不管了。大人们也不呵斥,只要这群猴子不把摘好的杏儿踩坏就行。一年当中也只有摘杏时候小孩们才能名正言顺的上山,平时女孩子学习织布,是断然不会往山上跑的。男孩子学狩猎虽然有机会被族长带着去山里练习,但有族长在,谁又敢撒野呢。墨清任然老老实实的做着自己的工作,不过看到婶婶叫她也去玩的眼神,就决定随大流玩去了。
    来到墨谷这半年的时间里,墨清也认识了些小孩子,奈何墨族有四十多户人家,就算每户只有一个小孩,那也有四十多个,墨清总不能每个都认识,所以就趁此机会混个脸熟。
    忙活了几天,摘杏子总算告一段落,男人们收拾行囊上山打猎,秋天的猎物总是很丰富,多打些也不怕伤及山上动物们春天的繁育。这个时候男人们进山总是结成一群,连过夜都是在山上的山洞中,山洞里有足够的生活用品,晚上歇着也不怕冻。
    女人们则聚在山泉边洗刚摘下来的杏子,孩子们也到场帮忙。
    洗杏子期间,小孩子们老实了许多,也不敢像在山上时那样玩闹。新鲜果子沾水后很容易腐烂,大家都要抓紧时间洗干净所有的果子,酿酒的酿酒,做蜜饯的做蜜饯,时间紧迫,容不得小孩们胡闹。
    洗干净杏子,就由族长夫人主持挨家挨户平分,每家都分到了三框杏子。
    以往家中的惯例,杏子都是酿酒的多。三个大人都不爱吃零嘴,墨栋还小正在长牙,不适合多吃蜜饯这种甜的东西。不过墨遥婶婶记得墨清从族医家捧了一大堆蜜饯回来,吃得很欢畅,就觉得今年多做些蜜饯。墨清听了这个消息,自然很高兴,她可喜欢蜜饯酸酸甜甜的味道了,越发卖力的给奶奶婶婶打杂。
    奶奶酿酒,婶婶做蜜饯,都问墨清要先学哪一样,她的答案当然是酸甜可口的蜜饯。
    把杏子放到锅中,泡上蜂蜜,加上陈皮甘草等药材煮沸,目的是除去鲜果中的水分,再把杏子捞起来晾干就行了。婶婶一边做,一边讲解火候及果子和蜂蜜的比例。墨清自己也上手做了一点,捞出锅一个个杏子黄橙橙的,卖相甚好,不过好不不好吃就是另一回事了。
    还好墨族人已经掌握了驯养蜜蜂的方法,不然每家做蜜饯都用蜂蜜,山上的蜜蜂非得绝种不可。
    家中的蜂箱在不远的林子里,墨清跟着奶奶去过几次,每次奶奶割蜜时都,墨清都躲得远远地,看着那些嗡嗡作响,身带尖刺的小飞虫,她就觉得莫名害怕。
    墨族人已经驯养了一些容易家养小型的动物,像野鸡、野兔、山羊,每家每户都会养几只。所以外出打猎的男人们,收获的猎物通常都比较大型的动物,这次进山的男人们归来,就扛回了五只老虎,三头野牛,十多只野猪,以及大量的鹿和狐狸。不过男人们也顺带猎了些野鸡、野兔和鸟雀等小型猎物。
    秋收节并没有固定在哪一天,一般都是墨族人在处理完杏子,男人们打猎归来那天晚上在猎学的猎场举行。
    一般打猎的男人们进山时,留下的族人们便开始准备庆祝节日事宜,以便男人们一回来就可以马上开始庆祝。
    墨清看着猎场上熊熊燃起的篝火,篝火周围是此次丰收的猎物,包括那五只老虎。
    这是墨清第一次看到老虎,每晚上睡在炕上都能听到山间的虎啸。最初她很害怕,后来习以为常,知道老虎不会跑到墨族人活动范围吃人后便不怕了。此时看到被打死的老虎,还大胆的去摸摸虎皮。
    女人们聚在一起收拾猎物,其中包括鸟雀。墨清总觉得不应该吃鸟雀,鸟儿们每天在林间唱歌多动听,墨族人又不缺吃的,干嘛要吃鸟雀呢。不过全族人庆祝秋收节那晚,婶婶递给墨清一直烤的油水四溢,香喷喷的肥鸟时,她终于没能抵住美食的诱惑,流了一阵口水后埋头猛啃起来。
    墨族人围着篝火席地而坐,男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一边喝着去年酿的杏酒,一边大块吃着烤肉,讨论着今年狩猎的收成以及族中哪个女子最漂亮,不一会四处就响起来划拳行酒令的声音;女人们聚在一起也喝酒吃肉,不过斯文多了,讨论的是哪家姑娘织布织得好,哪家后生打猎打得不错,要么就是各种东家长西家短;孩子们则聚在一起疯玩。不过墨清既没有兴趣听女人们念叨琐事,也没兴趣和那帮孩子一起疯,她正享受着那只美味的大肥鸟。
    婶婶烤肉的手艺极好,鸟肉烤得恰到火候,肥鸟的肚子里还塞了些野果子,吃起来又有肉香又有果香。墨清一口气吃了两只肥鸟两只野鸡腿,便吃不下了,摸着滚圆的小肚子直打嗝。奶奶看到了直笑话她贪嘴,给她吃了几颗消失丹。要是在平时,大人们是绝对不可能让人小孩们这样海吃海喝的,不过今晚过节,大伙高兴就不计较了,大人们早早备下了消食丹应付这群贪嘴猴子。
    整个猎场的气氛热烈,男人们喝了酒更加放开,居然借着数堆篝火的火光比起射箭来。一时间猎场上较好的此起彼伏,哄闹不已。
    如果有烟花助兴,气氛会更加热闹。墨谷是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谷中虽然有铁矿,又有盐井,墨族人虽然会打铁,会烧陶,会制盐,还会造织布机,但不会造烟花。墨清失忆了,自然不记得什么是烟花,她只觉得这样的热闹就很好。她此事年纪尚小,不会怀疑这个世外桃源为何资源这样完备,只觉得这种生活真是美好惬意,直教人成溺于其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