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月

35 梦魇


瓢泼大雨下了整整一天,到天黑时,才渐渐停下来。在族中闷了好久的姬轩辕瞒着众人,乘貔貅来到北林山麓透透气。
    几颗星辰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夜空,树林里点点萤火缓慢飞舞。
    轻轻的,林中响起孩童稚嫩的说话声。他拨开垂落的树藤一看究竟。
    一个和静童年纪相仿的小男孩背对着他蹲在草地上,胖乎乎的小手正揪住一只小狼仔的尾巴不放。“别走,再陪我一会儿,好不好?”
    在小男孩的央求下,狼仔乖乖转身,温顺地趴在他脚边。
    “你一定饿了,吃点东西吧。我偷溜出来的时候拔的,还差点被长老看到。”小男孩从草囊中抓出一把青草,送到小狼仔嘴边。
    姬轩辕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笑声吓得小狼仔一溜烟地钻进了灌木丛。
    小男孩转身,发丝深褐,长长的睫毛,双眸如水玉般清澈,闪着活泼顽皮的笑意。碧绿通透的玉璧由一条草质抹额系着,在额间闪着微微的光。
    男孩伸手摸摸额前的玉璧,又指了指姬轩辕的额头,很可爱地咯咯笑了起来。
    “跟我来。”他向姬轩辕招了招手,光溜溜的小脚丫踩着柔软的落叶,向树林深处走去。手脚并用,他憨态可掬地爬过一棵倒伏的古树,来到一堵半人高、长满杂草的土坡前。小男孩踮起脚尖,拨开杂草看了一会儿之后,忽然转头示意姬轩辕不要出声。
    姬轩辕悄悄来到土坡前,隔着疏疏密密的草丛,他看见两个高大的男子正在争执。
    “为什么骗我?你知不知自己在做什么?”身着葛衣的男子紧紧抓住对面那个人的手臂,发狂般地嘶吼。额前的展翼纹清楚地映出他眼中的愤恨。
    “天下究竟是谁的?这早在万年之前就有定数了,你为什么还冥顽不灵!”说话的男子一身灰袍,点点星光洒在他的银发上。“况且那帮老家伙都死光了,你还怕什么?”
    “不要再说了!我后悔错信了你,就算别人不知道,你自己知道,我也知道。”葛衣男子转过身,痛心疾首,“犯下这么大的错,我绝对不会逃罪苟活,你还是尽早向长老们请罪吧。”
    “既然你这么说……好!你在这个时空的使命就此结束。”负在背后的手中突然出现一枚墨心水晶。灰袍男子蓦然出手,指尖有如利刃,不费吹灰之力就穿过葛衣男子的左胸。
    眼前血腥的一幕令姬轩辕下意识地把小男孩紧紧揽在怀中,捂住他的嘴巴。他低头看向怀中的孩子,不久前还满是笑意的双眸此刻布满了惊恐。
    男孩没有惊叫,只是大颗大颗的泪水夺眶而出。他也伸出手,小小的手掌轻轻捂在姬轩辕的嘴唇上。
    痛,无法言状,在胸口萌生,霎时间涌向四肢百骸。灰袍男子和孩童的身影倏然消失。无尽的黑暗中,他的身体被巨大的力量禁锢着,无法逃脱。就在他以为会永远沉浸在黑暗中时,耳边传来羲和的声音。
    “族长,族长,醒醒。”
    姬轩辕吃力地睁开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悬在身体上方的墨心水晶,看了很久。
    “族长,你刚才怎么了?”羲和为他擦去额头上的汗水。
    “没什么,大概是灵魂出窍吧。”姬轩辕喃喃道,嘴角扯出一丝苦笑,梦里的那个孩子其实就是他自己。
    羲和叹了口气,“又梦见十几年前的那件事了?要不要把伶伦和荣将找来,万一旧疾复发……”
    “不用那么麻烦,我已经好多了。”姬轩辕闭上双眼,“让易宸把墨心水晶收回去,免得九黎族的人再来滋事时,他无力招架。”
    其实,有墨心水晶助他疗伤的这三天里,身体并没有起色,他不想再连累易宸。
    清晨,细碎的阳光洒在软榻上。
    “用墨心水晶拖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看来得另想办法了。”每次想到深入骨髓的痛日夜煎熬着姬轩辕,羲和就坐立难安。这些天来,他也憔悴了许多。
    “羲大人,轩辕族人中有没有通晓针灸之术的?”叶汐咬着嘴唇,微微蹙眉。
    “没有。伏羲先祖的九玄针也只是口口相传,后人并没见过,更加无人习得此术。”羲和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从腰侧解下草囊,倒出装着蒲草的小竹筒,急急打开。
    “找到了!‘墨色九形石针,愈人无数,至异力充盈其内,恐非族人所驭也。故藏于北山之谷,以月蛇相护,待内蕴异力汲于山石草木,或可为凡人所用。’这上面所记载的,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九玄针?”羲和欣喜道。
    “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它们?”易宸收回墨心水晶,按住手腕,嗓音有些沙哑。
    指尖轻轻叩响桐木几,羲和沉思了一会儿,道,“相传伏羲先祖的九玄针与天地之数相应,从一到九,依次比象天、地、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和九野。天属阳,地属土,五音六律皆分阴阳。如若所言非虚,那么细细分辨之下,应该可以感应到九玄针包容阴阳、消长调和的独特灵力。”
    易宸暗自思忖了片刻,点点头。有羲和的解析,他找起来会方便很多。身旁的叶汐不知什么原因,有些心不在焉。易宸忍不住摇了摇头,淡淡笑了。她是站着睡着了么?失神成这样,被人掳走了都不知道吧。
    北林中,树影摇动。不知道是墨心水晶离开身体太久,还是九玄针藏得隐秘,一个时辰过去了,易宸一直没感应到它在哪儿。
    “休息一会儿再试吧?”眼见易宸紧扣左腕的指尖渐渐泛白,额头汗水细密,一直默默站在不远处的叶汐走到他身边,递上葛布。
    “看来,我们得动身了。”眸中银芒微闪,易宸轻轻握住叶汐的手腕,揽着她踏树干而上,跃向一直在空中盘旋的貔貅。
    拨开林间一人高的灌木丛,熟悉的岩洞口映入眼帘。
    “这个山洞我们不久前来过。”洞内遍布浅黑色的石头,叶汐立刻想起那只对她扬起尾针的蝎子,不禁心有余悸,每走一步都格外小心。
    岩壁里嵌着大大小小、光滑晶莹的剔透水晶。阳光透过山体的缝隙,淡淡洒落在易宸的左肩。上次来时,眼见遍布山洞的水晶,他自然而然地认为,这里能量充沛不足为奇。可依照羲和的方法细细区别之后,他确实感应到异常的晶石能量。
    水晶散布,光线透过石罅,弯曲的岩洞。一切平常无奇,难道内藏玄机?十几分钟后,岩洞尽头的石窟里,易宸仔细罗列一路走来所见的细节。
    “山洞里的水晶好大,像镜面一样。”叶汐小心地摸着棱角凸出的晶莹水晶。
    “光线从第一块水晶开始,经由沿途转角处的水晶折射到这里,最后会……”易宸顿悟,喃喃低语,目光落在水晶墙对面的灰黑色岩壁上。
    走近岩壁,他试探着伸手虚按岩石。掌心下,坚硬的石壁竟然如水面一般漾出一圈圈的波纹。周身晕出熠熠银光,像被瞬间熔化的岩壁在易宸面前变成岩浆般的火红色液体,退向两旁。漆黑一片的另一个洞窟赫然出现。
    两人踏入洞口,咝咝声陡然响起。两条火线从脚下飞扬而上,划过两个半弧,在离地一尺左右的地方燃起十几个火点。微弱的火光渐渐明亮,眼前的石窟逐渐清晰。
    十七个低矮的石柱环绕着一湖镜水,顶部花萼形的石托里火焰摇曳。更远处,八尊二十多米高的石蛇静静地矗立在水边。它们张口吐信,长身盘曲,在晃动的火光中栩栩如生。环湖而立的石蛇之间有一座和它们差不多高的嶙峋怪石。九道浅浅的弯流由湖水中生出,分别从石蛇之间穿过,通向岩壁。
    “洞窟口到石柱之间的枯藤上都沾了火焰粉,一遇空气就会自燃。”查看了沿途燃烧的灰烬之后,易宸轻声安慰叶汐。
    “那……那些石蛇又怎么解释?”叶汐有些害怕,扯住易宸的衣袖,指着他的背后。
    一尊尊石蛇在昏暗中渐渐发出暗绿色的光芒。
    “那些石蛇是用萤火晶石做的,积蓄了能量,所以会发光。”易宸满是笑意地看着叶汐,“什么时候变这么胆小?难道,在这里被蝎子蜇过,心里有阴影?”
    “要说阴影,你的怎么也比我的大吧。”叶汐松手,随意指了指地上两人的影子。怎料火光之中,明明是分开的两个人,影子却是互相依偎的。
    “这么多尊石蛇,会不会每尊石蛇下面有一根针?”叶汐窘迫地迅速离开易宸身边,换了个话题。
    易宸微挑眉峰,笑了。按在虚空之中的左手,从门口第一尊石蛇缓缓移到第五尊,他凝神道,“这尊石蛇下面有灵石能量。”
    光刃飞出指尖,劈入石蛇右侧的土地,掀起一尺多厚的土块。泥土中有一个长约七寸,宽四寸多的浅黑色石匣。易宸小心取出匣子,揭开石盖,九根同样质地的石针闪着流动的光影,整齐地排在里面。
    手指轻轻滑过石针和浅黑色匣子的内壁,易宸眼中的疑惑渐渐代替了欣喜。他抬头,身旁的叶汐也有一样的神情,不禁问,“怎么了?有什么不对么?”
    “只是有些不确定。”叶汐眨了眨眼睛,看着石匣里九根一模一样的石针。
    “《灵枢》里提到伏羲先祖的九形针,据说它们有自己的名字,而且因用途不同而长短不一,形态各异。经过千年,书上记载的内容可能和最初的实物不尽相同。但是,用于浅刺、按摩经脉、刺络和深刺的针形应该不一样才对。不过,它们藏得这么严密,又怎么会是假的。”叶汐揉了揉额角,一定是她想太多了。
    易宸拉住转身要走的叶汐,“其实,我也觉得疑惑。如果伏羲先祖希望这些石针可以留传后世,就不该把它们放在石匣里。”
    “为什么这么说?”叶汐很不解。
    “这种浅黑色的石头名为玖岩,很容易与周围的岩石结在一起。”易宸指了指隔着浅流的那尊怪石,“按照环湖石蛇排列的位置和它的外观,我想,几百年前它应该也是这些石蛇中的一尊。只不过,现在它已经被不断生长的玖岩包裹住了。”
    易宸晃了晃石匣,“要是能量充沛,几百年之后,这些玖岩磨成的针一定会和匣子长成密不可分的一块,再也不是医病的九玄针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