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圣帝大舜

第四回 师务成子


第四回师务成子
    话分两头,却说那务成子(务成子又称“务成昭”、“巫成”。”远古时著名方士,帝尧贤臣,又为帝尧之师。韩诗外传五:“尧学乎务成子附。”白虎通辟雍篇:“帝尧师务成子。”潜夫论赞学篇:“尧师务成。”《太上老君开天经》曰:“帝尧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务成子,”又说为帝舜的老师。荀子大略篇:“舜学于务成昭。”杨倞注引尸子:“务成昭教舜。”新序杂事五:“舜学于务成。”又说为古代房中家。其养生原则是顺从天地阴阳四时变化的规律,以利于身体健康。《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务成子*》三六卷。马王堆医书《十问》日:“巫成以四时为辅,天地为经。巫成与阴阳皆生,阴阳不死。”务成子除了在房中养生中有研宄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成就,如《汉书•艺文志》小说家中,著录《务成子》十一篇,《抱扑子内篇•明本》里载录了“务成子炼丹法”,可惜这些著作均已失传。)从帝尧那里不辞而别离开平阳以后,又开始了云游四方。他这样做倒不是图自己清闲,实际上是去做他要做的事情。还在颛顼帝的时候,他就一直操心着国家的大事。慧眼识珠,物色栋梁之才,辅佐贤明的帝王。当帝挚昏庸,误国误民之时,他辅佐了陶唐侯。扶助放勋登上了帝位,帮助帝尧稳定了万里江山。当帝尧功成名就之后,他又想出去走走,再为国家选择和培养一个贤明的君王来。
    务成子通晓风水,慧眼识人,是一个名震四朝的大异人。这几年,他跑了好多地方,始终都没有找到灵感。这一日,务成子从华山返回途中,到伏羲老祖的八卦台上进行了一番修炼。修炼期间,一日辰时,他猛然看到了雷首山的上空紫微星笼罩,帝王之气很浓,心中顿喜。于是,他就开始在这一带开始寻觅。但是,他在莽莽苍苍的原始环境中寻了好久,没有找到他要找的人。
    这一天,务成子翻过了仁义疙瘩岭(今芮城县风陵渡镇西侯度村。西侯度遗址为18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文化遗迹。是我国境内考古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址,是人类最早打制石器和使用火种的猿人遗迹。被史学界称之为人类第一把圣火。1986年8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西侯度文化遗址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西侯度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顺着舜南村(因帝舜居所之南,后世所取村名)北的羊肠小道,走到了安头村上边的山坡上,看到了山坡上一个放牛的孩子。他一双慧眼里闪烁出了一种异光!
    这不就是他苦苦要寻找的那个人吗?这是一种灵感!他从那孩子的相貌举止上,看出了这个孩子不同凡人。于是,他就坐在山坡的上面,不动声色,细心地观察了两天。
    这两天,务成子从那个孩子割草、牧牛的举止上观察到,这个孩子有聪明睿智之质,有仁圣忠和之德,有经天纬地之才,就是他苦苦寻觅的那个人!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孩子的内在素质,看看是否与他的相貌相符,他决定直接接触这个孩子。
    这天,重华正在山坡上割草,抬头看见一苍髯老人健步向他走来。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这位老者,他以为是个路过之人,也没在意,继续埋头割草。
    务成子走到了重华跟前,稽首道:
    “小哥,请了!”
    务成子这一举动,让重华无地自容,急忙放下手中的草,还礼道:
    “老爷爷不敢如此,折煞小子了。如此高龄老人,怎可以给一个小孩子稽首?有何吩咐,小子尽力去办。”
    “我走了好远的路,现在口渴难耐,想讨口水喝。”
    “请老爷爷帮忙照看一下牛,我即刻就给你去端水来。”重华说着,飞也似地奔向秦家。
    不一会儿,重华气喘吁吁地端来了一钵水,恭恭敬敬地递给了老爷爷。
    务成子看了看重华那诚实而又坚毅的小脸蛋问道:
    “你也真放得下心。刚才你跑了,就不怕我把牛牵走吗?”
    “哪里话!你在年龄上都能给我当老爷,怎么可能欺一个小孩子?何况现在不良之人甚少。”
    “你这孩子,小小年纪为何不去庠舍识几个字,却在这儿牧牛?”务成子问道。
    “老父目瞽,母亲一人养活一家五口人,太难了!我也长大了,干点活帮母亲养家糊口。”重华说道。
    其实不然,重华何偿不想诵读识字?父母不肯让他去,但他却从来不肯说父母一句不是。
    “你在牧牛,为何还要割草,是父母让你割吗?”务成子接着问道。
    “不是,我不是这个村子的人,我家住在山上边,离这儿不远。我这是在给秦叔家牧牛。闲着没事,割些草贮藏起来,雨雪天不能到地里牧牛时,可以给牛吃。”
    务成子心想:孺子可教也。于是,问重华道:
    “我想教你识字,你愿意否?”
    “我很想识字,可是,我在这里给人家牧牛,哪有时间进庠舍!”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你只要愿意学,我自有办法。”
    “愿听教悔。”
    “你每天还照常来这里牧牛,我每天到这里来教你识字。既不耽误牧牛,也不用进庠舍,这样总可以吧?”
    重华感激地说道:“这样当然可以,太谢谢您了,老爷爷!”
    重华的话刚一出口又觉得不对,赶紧补充说道:“教我识字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您老人家哪有这么多时间在这里单独为我教字呢?我怎么能耽误老爷爷的时间呢?”
    务成子道:“这个你不用管,只管用心学就是了。”
    听了老爷爷的话,重华真是太高兴了!
    原先在家的时候,他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去庠舍,咿咿呀呀地诵读识字,心里非常羡慕。父母不许,他没有一点办法。现在,居然有人要教他识字,这哪有不高兴之理?于是,他急忙跪在草地上,给务成子连叩三头。
    算是感谢,亦算是拜师。
    当下,务成子就在山坡之上选了一块大石头,在大石头上用料角石开始教重华识字、写字。
    这个重华,是何等聪明之人!声入心通,一教就会。天黑之前,竟学会了不少字。
    傍晚时分,务成子放下了手中的料角石,对重华说道:
    “行了,今日就到此为止,回家去吧。”
    “老爷爷,晚上你住在哪里?”重华问道。
    “这个你就别管,明天继续来就行了。”务成子说罢,就转过身走了。
    重华望着仙风道骨的师傅,知道他自有来由,也就不再多想了。
    次日,重华牵着牛来到山坡上。刚把牛放开去吃草,务成子就到了。两人刚一见面,务成子就从地下拣了一块料角石,开始给重华教字。
    务成子教书和庠舍的庠师不一样,他教一会儿重华写字就停了,然后再给他讲一会儿道理。就这样,在这个特殊的学堂里,重华既识了字,又懂得了许多道理,真是一举两得。
    就这样,一连几个月,师徒二人在山坡上一个专心教,一个用心学。没过多久,重华就已没有不识的字了。务成子甚感欣慰,就不再教他识字了。开始给他讲些天文、地理、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和道理。
    这个重华就是同常人不一样。只要是务成子教过的、讲过的,他竟都能全部记在心里。务成子非常高兴,觉得自己选中的人没有错,将来必定是栋梁之材。心里一高兴,竟将自己的五弦琴送给了自己的爱徒,并教他在山坡上弹琴。
    荒芜的山坡上,从此有了琴声。
    盛夏的一天,重华同样还是这个时间到,但来的时候却没有牵牛。
    务成子觉得很奇怪,但没有吭声。那重华看着务成老爷爷,眼泪却流了下来。务成子不解地问道:
    “有何难处?请讲出来!男儿是不该轻易流泪的!”
    “我不能再跟你学道理了。”
    务成子吃惊地问道:
    “何故?”
    “前几天,我母亲生下了一个妹妹,她让人带信叫我回去看妹妹,不让我给秦伯家放牛了。我明天就要回家了。如果这次回去了,就再也没有机会出来了。也就再也见不你了。”
    “父母命,不可违。既然是这样,你就回去吧。人在这个世上,聚散是经常的。聚的时侯,都很高兴。散的时侯,难免悲凉!这是人之常情。你应该知道,天下没有只聚不散的事,悲伤是无益的。不管是聚还是散,一切都是一个缘份。”
    “尽管是这样说,人心里总是难受的,且不说咱爷孙情谊,心理最难受的是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识字了。我怎么能不难过呢?”
    “别说了,你明天还是回去吧,识字学习以后还会有机会的。
    “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孩子,你回家后切记一件事,在你的父母面前,千万不要提起你在这里念书之事,只可说牧牛的事。”
    重华踌躇不应。务成子问道:
    “你在踌躇什么?是不是以为这是在欺诳父母?”
    重华回答道:
    “是的,父母是不能欺诳的。”
    “你说的很对,我并不是要你去欺骗自己的父母。以后,你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如何处理一些比较麻烦的事儿。人世上麻烦事很多,处理天下之事,必须有经有权。经者,常也。一个人在平常情况下,如果这样做,就完全是错的。欺诳父母,是大罪也!但目前的情况比较特殊。你家里的情况我完全清楚,你那继母如果知道你在外边读书,她是绝对不会允许的。如果你让她知道了,恐怕你今后连大门都别想再出。按理说,你读书是极正当的,父母心里应该高兴,且全力支持。但你的父母却不允许,那是他们的错。如果你把读书的事告诉了父母,他们不允,甚至打骂你。那么,他们的错就更甚了。这样,你就把错误推给了他们。如果不告诉他们,宁愿自己背一个欺亲不孝之名,父母却减轻、减少了错误。你自己掂量一下,是告诉给他们好,还是不告诉他们好?”
    重华刚听完,就已大彻大悟了。但他心里难受,眼泪还是簌簌地掉了下来。
    看着孩子难受的样子,务成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还是安慰道:
    “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是一个至孝的人,老天会有好报应的,不要太伤心了,去吧。”
    重华跪在山坡上,给老爷爷叩了三个头,恋恋不舍地辞别了师父。
    第五回离家出走
    重华告别了务成子,回到了秦俊家中。
    秦俊已将行李给他收拾好了,此刻,他一直站在院子里面,等着重华回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