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呼唤

第一六三章 主编不是我的强项


年会已经远去,但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仍在人们的脑际萦绕;那一首首情深意长的歌声仍在每个员工的心中回荡。员工们都带着激情,带着向往,迎着初春的朝阳投身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去,为完成新的目标奔向了各自的战场。
    这天,基地行政人事部接到了公司企业文化部发来的E-mail,内容是“关于创办公司内刊的通知。”通知上说,为了把内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效果,体现公司文化,反映白鸽翔人的情怀和精神风貌,希望每个白鸽翔人都要以主人翁的精神,为内刊的创办献计献策,首先为内刊献上一个响亮的,优美的,内含丰富的名字。
    看到通知,赵全胜第一个行动起来。他为公司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拍手叫好,为公司的远大目光而激动不已。
    “刘莉,你看到公司发来的通知没有?”
    “看到了!就在公司网站的首页上,一打开公司的网站就看到了。”
    “那好,这可是件好事也是件大事,你在咱们这期的墙报上也登上一个倡议,先把公司的通知转载上去,再以倡议的形式写上我们的意见。希望全基地的人都行动起来,大家开动脑筋,为公司的这一个‘新生儿’取一个好听的,漂亮的名字。”
    “知道了。我也正在下载公司的通知,一会就打印出来,先贴出去,让全基地的人都知道。然后我在墙壁报上登上我们的倡议。”
    “好,小丫头,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能干了!”
    全胜真心实意地夸奖着小刘,对她的进步感到由衷地高兴。刘莉听到经理在夸她,心里美滋滋的,乐得合不拢嘴。她知道,经理历来对下属要求严格,从不随意夸一个人。能从经理的嘴里听到表扬和夸奖,对她们来说真是来之不易。那简直就是恩典,就是天大的荣幸。
    很快,通知就贴了出去。紧接着,行政人事部的倡议书也在墙报的醒目位置登了出来。二天后,刘莉的桌上就堆起了厚厚的一叠各部门送来的内刊的名字。有钻笔写的,有钢笔写的,有圆珠笔写;有二个字的,有三个字的,有四个字的;几十个名字赫然纸上。刘莉进行了认真整理,在电脑上用表格形式重新编排。又用E-mail发给公司的企业文化部。
    又是三天过去,刘莉接到了公司通知,让全胜到公司开会,商量内刊创办事宜。
    在公司的会议室里,十几个男男女女围绕刊物的名字,办刊宗旨,办刊方向,指导思想,刊物特色,栏目设置等一系列问题,激烈地辩论着,争吵着,互不服气,又都一时很难说服对方。赵全胜坐在会议室的角落上,看着一个个言辞激烈的青年男女,听着他(她)们滔滔不绝的论述和有理有据的争辩,从内心里配服这些当代的大学生,新世纪的年青人。然而,激烈争论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没有结果,没有下文。在下午有会议上,赵全胜发表了他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关于刊名,我认为‘鸽飞翔’这个名字很好,名字中嵌入了一个‘鸽’字和一个‘翔’字,既与公司的名字相吻合,又不雷同。不论是从字面理解还是从内含上去探究,都代表和透射出公司的特色,展示了公司的理念和目标。再从名字本身来看,既体现了文学的美感,又有很强和动感,读起来也很上口,更便于记忆。关于办刊宗旨,办刊方向,我认为任何一种刊物都是一面旗帜,一只号角,一个航标,一座灯塔。同时,它既是公司的喉舌和代言人,又是纽带和桥梁。通过它把公司与广大客户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客户随时了解公司产品,掌握公司动态,与我们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同舟共济,荣辱与共,我们的公司何愁做不大,做不强?通过它把公司与全体员工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大家团结一致,携手并进,朝着一个目标,向着一个方向,不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我们的公司何愁做不大,做不强?!”
    他的话音一落,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参加下午会议的叶总和冯总,眼睛里放着兴奋的光。激动地说:“赵先生的一番话与我们不谋而合。他的每一句话都代表了我们的意见,表达了我们的心声。我们办内刊的目的和宗旨,正如赵先生所说,它就是旗帜,就是号角,就是灯塔,让它带领全体白鸽翔人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懈地攀登,朝着前进的方向勇往直前。通过它把全体白鸽翔人凝聚起来,我们就会身强体壮,我们就会无坚不摧!”
    叶总的话博得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会议也达到了预期目的,到此结束。当赵全胜起身离开时,叶总叫住了他。
    “赵经理,请留步。”
    全胜不知所以地再次坐了下来。睁大了眼睛等待叶总的分付。
    “赵经理,刚才你的一番话确实让我们很是意外,很是感动。你来公司才刚刚一年时间,对公司文化就能有如此深刻地理解,这是我们没想到的。更是让我们为之高兴为之感动的。同时,我们也看出你是个很有文化修养的人,对办刊物也比较内行,我想把你调到公司,主编公司的内刊,不知你觉得怎么样?”
    听了叶总的话,赵全胜的提着的心放了下来。但对办内刊不是他的兴趣所在。他认为一个大男人整天囿于文字当中,而其他方面不得施展,这对他来说,实在心有不甘。他微笑着对两位老总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叶总,冯总,你们和心意我领了。对你们的夸奖我觉得实在受之有愧。我刚才也只是谈谈个人想法而已。对办刊物当主编,我还从来没往这方面想。我觉得公司里人才济济,企业文化部也正在为此事全力以赴,我想我还是继续在现有的位置上做好本职工作,能为两位老总排忧解难,多办点实事,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叶总收住了脸上微笑和期待的目光。沉吟了一会,无奈地说:“既然赵先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那我们就尊重你,也不免强。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今后多给内刊写点文章,这也是对内刊的支持。比如,你刚才的那一番话希望你回去后,抽时间把它写出一篇文章来,好好地论述和说明一下,这对方方面面都会有好处。”
    “这没有问题,等内刊办起来之后,我会笔耕不掇的。”
    “好,我和冯总先谢谢你。”
    ……
    世上的事很难琢磨,很难预料,也很难想像。说出的话也常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知不觉中就碰到了谁得罚了谁。做的事也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在刺到别人的同时也伤到了自己。在创办内刊的研讨会上,赵全胜的一席话,得到两个老总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赏。却让另外的一些人很是不舒服,失去了面子,脸上无光。她们是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内刊的企业文化部的几位大员。将来她们的大名会出现在内刊的封面和封底上。赵全胜的话本应出自她们的口中,可偏偏让那个姓赵的拨了头彩,抢了头功。她们的胸中隐隐作痛,她们的心在愤愤不平。也让她们牢牢记住了这个年近半百的东北汉子赵全胜。
    一个月后,《鸽飞翔》创刊号闪亮登场。赵全胜的一篇《白鸽,张开刚键的翅膀,任你在蓝天翱翔》的三千多字的长文登在了“文化选萃”专栏里。标题下面是叶总亲笔的一行按语:此文文理双修,理正文绵,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细细读来,如沐春风,心胸豁然。
    按公司规定,为鼓励员工执笔创作,凡在内刊发文者,均有微薄稿酬。三千字以内二十元,超出此数者六十元。而接下来发出的稿费通知单上,在赵全胜的名下是二十元。他把《通知单》拿在手上,心中泛起波澜,这不是打字员的差错,不是较对员的疏忽,而是有人故意这么干。其用意也一目了然:以后你别再多言多语,你的文章也很不值钱!
    赵全胜十分在意这几十元。因为它象征着承认你的文章,认可你的人品。而现在,两者均被亵渎,被漠视,这口气难以下咽。我不能置之不理,不能视之等闲。想到这,他毅然提起了笔,把胸中的不平付诸笔端。一封长信装进了信封里,粘上封口,求去公司的人捎给叶总。让叶总作出公正的评判。
    很快,叶总亲自打来电话,先是安慰了一番,之后告诉他,已警告了相关人员,类似的情况不会再出现。希望不要恢心,不要泄气,要用生花妙笔,让优美的文字不再间断。此后的每一期的内刊,赵全胜的文章都登在了重要版面,稿酬也在最高一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