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发迹史

第204章


  虽然每天他们都要以特殊的方式交流一番,但交流的内容却极简单。吴三桂每天都只是问陈圆圆一个同样的问题,即皇太孙世璠什么时候到?
  陈圆圆试图改变谈话内容,便问了一些其他问题,但吴三桂的回答却令人啼笑皆非。
  陈圆圆问:“你还记得辽东么?”
  吴三桂说:“辽东在哪里?”
  陈圆圆说:“辽东在中国的东北。”
  吴三桂说:“辽东是什么地方?”
  陈圆圆说:“辽东是你出生的地方呀!”
  吴三桂说:“不对!朕怎么会出生在辽东呢?”
  陈圆圆说:“那你说你出生在哪里?”
  吴三桂说:“朕出生在京城!”
  陈圆圆说:“你明明出生在辽东嘛!怎么会是出生在京城呢?”
  吴三桂说:“朕当然出生在京城!”
  陈圆圆问:“你凭什么肯定自己出生在京城?”
  吴三桂说:“因为那是帝王产生的地方!”
  陈圆圆觉得这个问题无法讨论下去,只能换个话题。
  陈圆圆说:“那你也不记得山海关么?”
  吴三桂说:“朕要记得山海关做什么?”
  陈圆圆说:“山海关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啊!”
  吴三桂说:“有什么重要?”
  陈圆圆说:“那里有你的荣辱与兴衰啊!”
  吴三桂说:“怎么会与朕的荣辱与兴衰联系起来呢?”
  陈圆圆说:“是你将清兵引入关内的啊!”
  吴三桂说:“清兵是谁?清兵入不入关与朕有何关系?”
  陈圆圆心里便有些奇怪,说吴三桂已经糊涂嘛,他偏偏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说他清醒嘛,他又说些莫名其妙的话。陈圆圆觉得他可能是失去记忆了,于是,她进一步与他交流,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对。
  陈圆圆问:“你该记得永历帝吧?”
  吴三桂说:“永历帝是谁?”
  陈圆圆说:“永历帝是大明的最后一个皇帝啊!”
  吴三桂说:“朕是皇帝,怎么又会有个永历帝来了呢?”
  陈圆圆说:“永历帝是被你杀的!”
  吴三桂说:“永历帝是我杀的么?”
  陈圆圆说:“是你杀的!”
  吴三桂说:“杀得好!”
  陈圆圆说:“怎么会杀得好呢?自从杀了永历帝之后,你的身价才一落千丈啊!”
  吴三桂说:“不杀永历帝,朕怎么可以当皇帝?”
  陈圆圆觉得实在无法将一个问题与他讨论到底。吴三桂时而记得些东西,时而又什么都不记得!他的头脑也是处于一种紊乱状态,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因此,他的话有时很有逻辑性,有时又毫无逻辑。
  陈圆圆觉得应该问与他关系更为密切的事,陈圆圆问:“你还记得张氏么?”
  吴三桂说:“张氏是谁?”
  陈圆圆说:“张氏是你的结发妻子啊!”
  吴三桂问:“妻子是什么?”
  陈圆圆说:“那你总该记得银杏吧!”
  吴三桂说:“银杏是谁?”
  陈圆圆说:“她与你生活在一起这么长的时间,你怎能忘记她?”
  吴三桂像陷入某种痛苦的回忆之中,然后像什么也没有想起来似的说:“朕想不起她是谁!朕天天与你在一起,怎么会与她生活在一起呢?”
  陈圆圆说:“她是我的影子!”陈圆圆说完,眼眶里蓄满了泪水。她不知在为银杏悲哀,还是在为自己悲哀。
  吴三桂说:“你说的可是圆圆么?”
  陈圆圆说:“我说的不是我,而是银杏。她是我的影子!”
  吴三桂说:“圆圆的影子不是圆圆么?圆圆的影子难道还能是别人?”
  陈圆圆说:“你总算还记得我!”陈圆圆的语气充满了悲怆。
  吴三桂问:“你是圆圆么?”
  陈圆圆听后,哭笑不得,她问:“你只记得圆圆,而不记得我么?”
  吴三桂说:“你是谁?我干吗要记得你?”
  陈圆圆说:“那你与圆圆是什么关系?”
  吴三桂说:“圆圆就是圆圆!”
  陈圆圆说:“你喜欢她么?”
  吴三桂说:“喜欢!”
  陈圆圆见他这句话说得还够爽快,心里感到有些快乐。然后问:“你打算如何安置她?”
  吴三桂问:“什么安置?”
  陈圆圆说:“你不是说要圆圆出家么?”
  吴三桂不解,反问:“出家?”
  陈圆圆几乎要哭起来,苦涩地说:“你不是说要圆圆出家,还要杨天照顾我么?”
  吴三桂说:“杨天是谁?”
  陈圆圆见所有的问题都无法与他讨论下去,便咬咬牙说:“你总该记得吴世璠吧!”
  吴三桂的语气中夹着一丝惊喜:“世璠来了么?”
  陈圆圆说:“没来!”
  吴三桂语气中有着失望:“怎么还没来?”
  陈圆圆问:“你等得急么?”
  吴三桂不语。
  陈圆圆说:“你现在好了,急什么?”
  吴三桂说:“朕要亲手将皇位交于世璠,并告诉他不要让皇位落入别人之手!”
  陈圆圆问:“你这么急称帝,就是为了将皇位传于吴家之后么?”
  吴三桂说:“鼓舞士气。”
  陈圆圆问:“怎么与鼓舞士气有关呢?”
  吴三桂说:“你知道朕未称帝之前,为何会节节败退么?”
  陈圆圆说:“为何?”
  吴三桂叹口气说:“康熙之胜,非在于兵马之利,而在于君主之身;本王之败,非在于兵马之钝,而在于臣子之身。”
  陈圆圆仔细琢磨吴三桂之言,依然不得其要领。陈圆圆觉得再与他讨论这些问题,已无实际意义,但她觉得吴三桂之所以能死中逃生,可能是因为出于要将皇位传于吴世璠的念头。于是,她问:“你是在等世璠么?”
  吴三桂说:“朕若不将皇位亲手交给世璠,朕死不瞑目!”
  然而,吴三桂终究没等到那一天。
  同年八月,天气异常炎热,吴三桂得了痢疾,上呕下泻,身子很快被掏空,最后终于虚弱而死。
  据说,吴三桂死的那天晚上下着暴雨,天空中电闪雷鸣,大地上如同地震。
  四、吴世璠在贵阳称帝
  吴世璠带着众人在崎岖的山路上走。
  他们的身子随着山路的起而起,随着山路的落而落。
  他们穿行树木茂密的林中,太阳被挡在树冠之外。虽然天气很热,但他们却感觉到阵阵凉意直沁肺腑。
  吴世璠本来留驻在云南,接到吴三桂得急病的消息,便立即安排好事务,奔扑衡阳。如今仅仅到贵州地界,所以众人都心急如焚,不分昼夜地赶路。
  那日到了贵阳城中,吴世璠带众人来到吴三桂在贵阳所建的王府。
  平西王府依然是那么雄伟气派,但如今是人去楼空,吴世璠见之,心中顿时涌出许多感慨。同时,因为不知祖父病的轻重,对祖父的生死未卜,所以,见到祖父的平西王府时,又顿添许多愁绪。
  贵州提督李本深得知吴世璠来到贵阳,便亲来平西王府探视他。虽然他知吴世璠是吴应熊庶出之子,但是吴三桂历来对吴世璠宠爱有加。李本深知吴世璠前途不可限量,自然不敢对他太怠慢。
  吴世璠在贵阳休息了几日,正打算起程之时,得报湖南有特使前来。吴世璠急忙要人带入。
  原来,吴三桂死后,夏国相和胡国柱等人按吴三桂之遗愿,派谭延祚来接吴世璠到衡州即位。
  谭延祚见到吴世璠之后,将夏胡二人密信交于吴世璠。
  吴世璠得知祖父已死,悲痛欲绝,顿时号啕大哭起来!吴世璠知道祖父历来并不因为自己是庶出之身而对自己有丝毫轻视之意,甚至宠爱自己甚于其他孙子。这从祖父传位给自己之事中可以得知。所以,吴世璠非常伤心。
  谭延祚见之,便安慰他说:“少主不可过分悲伤,须保重身体才是!”
  吴世璠只得止住哭。他之所以止住哭,不仅仅怕有伤身体,更怕有失体面。他想:自己既然很快就要被立为新君,岂能在大臣面前哭哭泣泣有失威仪?
  方光琮和郭壮图得知此消息,便来到吴世璠房中。方光琮见吴世璠仍然悲悲戚戚的,便安慰他说:“如今是国难之际,少主必须节哀,否则只怕对国家不利!”方光琮是吴三桂委任的大学士,一直辅佐吴世璠。
  吴世璠将目光投向姑父郭壮图,郭壮图肯定地点点头。郭壮图见吴世璠为人机警,又极仁厚,所以对他也非常宠爱。
  吴世璠说:“如今祖父传位于我,我却不知如何应付!请二位不吝赐教。”
  方光琮说:“少主须立即登基称帝!”
  吴世璠说:“祖父之灵堂在衡州,我岂能不先尽孝而登基?岂不是有违祖父之遗愿,伤众人之心?”
  郭壮图说:“大学士言之有理,少主须三思而后行!”
  吴世璠说:“理在何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