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战

第20章


30日早晨,第1装甲师师长朗姆斯顿将军真的下令,由第2和第22装甲旅发起攻击。但在我88毫米炮和反坦克炮的打击下,英军因遭受损失而停止了进攻(注:英国坦克战著名专家之一卡沃上校提到这次进攻时说:“装甲部队一般没有什么攻歼敌人的专门攻击战术。这一天情况,第1装甲师整天被装备有88毫米反坦克炮的后卫部队打得走投无路,其实这种反坦克炮是很容易用榴弹击毁的”。)。英军第4装甲旅在这关键时刻未参加战斗,而让它去寻找我们在比尔哈凯姆附近掉队的几辆坦克和卡车。日终,隆美尔已在阿斯拉格至西德拉岭一线集结了重兵,包围了后来称之为“釜”的地域。
    5月30日,隆美尔包围了由第150旅防守的西迪穆夫塔据点。第二天,由第90轻装师、“的里雅斯特”师以及非洲军的几支兵力较强的特遣队发起进攻。英军步兵依托他们精心设置的阵地进行顽抗,并得到英军第44坦克团的重型“马蒂尔达”坦克的有力支援。隆美尔亲自指挥所属部队突入外围阵地。当第21装甲师的步兵行动受阻后,他就赶到前边来,率领先头排继续前进。6月1日,第150旅的弹药打完了,已经无力抵抗,我生俘敌3000人,并缴获各种火炮124门。第8集团军在这场绝望的战斗中,除断断续续派些飞机轰击地雷场上的通路外,确无别计可施。
    歼灭第150旅以后,隆美尔的处境大为好转。6月2日,他令笫90轻装师和“的里雅斯特”师向南去攻打比尔哈凯姆。隆美尔接受了开头攻击失败的教训,决定执行一个稳打稳扎的计划,一个一个地夺取英军的阵地。这时,我奉调回到隆美尔指挥部,接任维斯特佛尔中校作战处长的职务。维斯特佛尔在西迪穆夫塔战斗中负伤(注:这时,参谋长高斯也负了伤,由非洲军参谋长拜尔林接替他。)。
    6月2-5日,我们包围了比尔哈凯姆,并准备对付英军的反击,但等了很久,英军也没有发起进攻。在具体叙述“釜”地大会战以前,我想先谈谈英军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我之所以这样作,是因为1942年6月初贾扎拉的两军情况,是我所经历过的最有趣味的情况之一。
    6月2日,第150旅被歼以后,里奇将军向奥金莱克报告说,发生这样的事情他是“很苦恼的”,但是,他认为他的处境还是“有利的”,而且会“一天比一天好”。奥金莱克在回电中说,他“有些担忧地”看到,隆美尔有可能“在你的阵地中间打进一个又宽又深的楔子”。这位总司令提醒里奇,英军正在失掉主动权,因而急需由贾扎拉防线的北段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以打乱克鲁韦尔战役群的部署,并进抵比尔贴姆拉德。第8集团军考虑了这个计划,并拟定了行动方案,让印度第5师通过南非军防线,沿海岸向西突击。如能推进到特米米,就会严重破坏坦克集团军的交通线,从而强使隆美尔从“釜”地撤退。对英军来说,这个计划却有一定的冒险性,因为隆美尔很可能从“釜”地闯出来,直冲贝尔哈迈德和甘布特的重要补给基地;或者是向北突击,穿过巴尔比亚公路,插到贾扎拉防线的后方。
    我的看法,由于隆美尔在“釜”地居控制地位,英军大规模向特米米进攻是很冒险的。在历史上,奥-俄联军就曾因采取类似行动在奥斯特利茨被击溃。
    另一种可能,英军对我们的“釜”地进行两翼包围。据我判断,第1和第7装甲师以及印度第5师将由哈凯姆以南实施迂回,从侧后攻打“釜”地;这时,第13军则以第32集团军属坦克旅,以及南非第2师和印度第10师(从国境线地域调来)的兵力从北面进攻(见图17)。在这种情况下,非洲军可能作出的反应是,前出托卜鲁克或贝尔哈迈德。这样一来,坦克集团军就完全分散了兵力,第8集团军就可以先歼灭克鲁韦尔战役群,尔后再调转头来对付非洲军。
    这是一个看来很冒险的计划,因此那些拘谨的将领们对这个计划自然不敢问津。如果真能大胆而果断地实施这个计划,我想会能击溃坦克集团军的。但为实现这个计划,需要在第50师驻地储备汽油和弹药。而当隆美尔率部前出托卜鲁克或贝尔哈迈德,切断英军装甲师的交通线时,这些装甲师就可以使用这些储备品。这就是我于1942年6月根据第8集团军的处境设想的行动方案。不过,我认为,第8集团军要按这一方案的要求去调整部署是办不到的,它也没有这样的机动能力。
    第三种可能,英军集中兵力攻打“釜”地,从正面攻歼非洲军。这正是英军实际采取的一个方案。如果真能集中强大兵力实施这次攻击,结果会是恰到好处的。但是,第8集团军没有把所有能用得上的坦克和火炮都投入战斗,而只是使用了大约半数的兵力。
    里奇与他的军长和师长们长时间磋商以后,决定用第32集团军属坦克旅攻击我突出部的北侧,以印度第9、第10旅和第22装甲旅攻击东侧。印度第10旅于6月4日夜间发起进攻,突破“阿里埃特”师在阿斯拉格岭占领的阵地,第22装甲旅在这里进入突破口,并夺占西迪穆夫塔,印度第9旅奉命跟进,巩固既占的阵地。(注:见阿加・哈米尔顿和特尼尔著;《1942年5-7月西沙漠的危机》。在这个南非官方的出版物中,附图详述了“釜”地战斗。)
    英军在指挥方面的安排是很古怪的。第13军军长负责指挥对西德拉岭的进攻;第30军军长负责指挥对阿斯拉格岭的进攻;印度第5师师长则指挥突破“阿里埃特”师的阵地,而在第22装甲旅进入战斗后,则由第7装甲师师长接替指挥;等到印度第9旅开始行动时,再由印度第5师师长指挥。为此目的,米塞维将军(第7装甲师师长)和布里格斯将军(印度第5师师长)建立了联合指挥部。印度第9旅旅长弗莱舍准将后来曾指责联合指挥部战术上的一些具体作法。他说:“要求各营乘夜暗在不熟悉的地形上向集结地域开进。集结地域的中央放一个大油桶作标志。由集结地域再向100高地以东之点前进。到这里以后,由他们不相识的一个团(两天以前由伊拉克调来)的炮兵连和第4皇家坦克团的一个营前来接应。而该营已经参加了夜间战斗”(注:见安东尼・布莱特-杰姆斯著《火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印度第5师》。)。
    一般来说,英军先使用步兵为坦克打开缺口是十分正确的,(注:这指的是第30军。第13军派出了实际上没有步兵和炮兵支援的笫32集团军属坦克旅实施攻击。)但在这种情况下,对军长来说十分重要的是,要严格控制参加战斗的两个装甲师。让一个装甲师过早地进入突破口投入战斗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坦克就会同步兵混在一起,因而使队形混乱并失去控制。6月5日恰恰发生了这类的事情。
    6月4日,隆美尔决定,要在6月5日设法把在抢救哈马特井地域的损坏坦克抢救出来。据此,第15装甲师于6月4日夜在哈马特井西南的地雷场上开辟了通路。这对于战斗的进程有重要作用。
    奥金莱克在批准进攻“釜”地的计划时强调,必须组织密切的步坦协同,同时要组织周密的侦察。里奇的答复是,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侦察”。6月4日夜,他报告称,准备参战的指挥官都“精力旺盛,心绪良好”。(注:见阿加-哈米尔顿著:《沙漠地的危机》。)
    6月5日2时50分,4个炮兵团开始炮击,支援印度第10旅。猛烈的火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坦克集团军指挥部可以看到东面火光冲天,随后英军即发起进攻。我们有些焦急地等待着前面的首批报告。其实,我们的焦虑是多余的。“阿里埃特”师报称,英军打的炮弹都是近弹,弹着点离我们阵地还很远。实际上,炮火准备的炮弹都白白落在沙漠上了。这次炮火准备成了这一整天的战斗序幕。
    拂晓,英军发觉了他们的错误,便对占领阿斯拉格岭的意军“阿里埃特”师的步兵发起猛烈攻击,意军撤退下来,英军夺下了这个岭。印度第9旅和第22装甲旅前出,企图把我们赶出“釜”地,英军坦克遭到我反坦克火炮和炮兵的猛烈射击,蒙受很大损失,向塔马尔井后方退去。德军和意军坦克实施了反冲击,使第2苏格兰轻步兵师和第2西约克夏团受到重创。这两个部队曾试图在“釜”地建立支撑点。英军坦克根本没有掩护和支援他们的步兵。旅长弗莱舍准将谈到,“第22装甲旅和印度第9旅之间,在彼此的能力和任务方面,似乎是全然不了解的。”(注:见阿加―哈米尔顿著:《沙漠地的危机》。)
    在这同时,第32集团军属坦克旅攻击西德拉岭的第21装甲师。由于某些原因,这次攻击仅由12门火炮支援,不久英军的进攻受挫,70辆坦克损失了50辆。这次进攻,如使用兵力较强的步兵采取夜间行动,并以第13军炮兵予以全力支援,本来是可以使我们处于十分不利地位。英国人却偏偏让重坦克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摇大摆地开上来,成了我们反坦克炮的绝好目标。它们在地雷场一停下来,就被我轻而易举地击毁了。从战术观点来看,这是作战中最荒谬的一种冲击方法。
    中午,情况已明,英军进攻受挫,进攻部队遭受严重损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