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管理

第4章


**********************************   
  本篇回顾与下篇预告: 
  本篇内容主要是理论培训,端正销售人员观念,通过对“销售人员对厂商关系的认识误区”,“厂商之间的利益差异”“厂家用经销商做市场的真正原因”,三个问题的分析导出了结论,“厂商之间的关系实质”,“业务代表管理经销商的最高标准和终极目的”。 
  市场是做出来的,业务人员最需要的是动作分解式的培训。 
  下篇开始,进入经销商管理实战动作培训的第一阶段――“如何选择好的经销商”.
  上篇主要内容回顾: 
  上篇分析了厂商之间的关系实质,得到以下结论: 
  一、 厂家经销商之间有三重关系。 
  1、 经销商是厂家进入新市场的入场卷; 
  2、 厂家实际上是依靠经销商的人、车、货、钱、网络来实现各地市场的销售,经销商是厂家的区域销售经理; 
  3、 经销商是厂家的商业合作伙伴,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有统一又有对立; 
  二、 厂家业代和经销商的关系就像“特派员和地方武装”。 
  三、 厂家业代管理经销商的终极目的是四个字“协调、牵制”。 
  本节将进入实战动作培训阶段   
实战动作培训:如何选择合适的经销商(上)
   
  解决一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要想日后在经销商管理问题上少出麻烦,首先要学会选择一个好的经销商。   
  一、经销商选择的思路 
  思路一:选择经销商就象是选员工,要严进宽出。 
  厂家选择经销商实际上是因为企业在当地没有销售网络、而直营市场成本又太高,所以寻找经销商,利用经销商的在地网络、人、车、物等资源地成本进入市场、管理市场,从而把经销商的网络纳入企业整体营销网络之中――从这个角度讲,经销商其实就像是企业的员工。 
  企业招聘员工都有一个“严进宽出”的原则――在招聘阶段要严格把关,做详细的调查取证,一旦聘用要多加培养辅导,用各种激励手段促使员工发挥最大效能。尽量避免招聘时轻率行事,进门后发觉“不合用”又频频解聘的做法(被解聘者的前期培养费用全部无效浪费、市场工作被延误搁置、 过高的解聘率又会造成员工队伍的动荡)。 
  企业选择经销商也是同样的道理,选择新经销商时要慎重行事,全面调查,一旦经销商选定之后,要尽可能的通过销售政策、促销支持、厂方人员的具体工作等方式去激励经销商更好的合作。 
  不少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在产品销路较好的时候“霸气十足”,认为“我们的产品好销,我们市场做的细,终端网络都在厂家手里” 、“经销商只不过是一个拉车送货的司机,随时不听话我随时可以换他”!这种思想主导下企业在前期经销商筛选和后期经销商更换问题上都会草率行事,造成以下危害。 
  1、 企业对经销商霸气太重,在产品好销时,经销商为了个人利益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一旦企业市场上遇到障碍,也难逃墙倒众人推的结局。 
  2、 经销商选择轻率,合作一段时间会发现“不合格”要更换,这时往往伴随着市场已经被做乱、冲货砸价已泛滥、超市已开始将产品清场、通路上已经有较多的即期/破损产品……,而此时更换新经销商重新启动市场要面对诸多遗留问题(即/过期产品退换、超市换供货商的过户手续、通路价格的理顺拉升、冲货治理等等)――你会发现,拯救一个曾经做乱的市场比启动一个新市场都难。 
  思路二:选择经销商考评要全面  
  选择经销商如同选销售经理,招聘销售经理要考查他的学历、工作经验、敬业精神,以往的业绩、因何在前工作单位离职等等各项因素。 
  选经销商同样要全面考查 
  1、 实力:经销商的人力、运力、资金、知名度(如同招销售经理考查其学历); 
  2、 行销意识:经销商对做终端市场的意识是否强烈,是否是那种坐在家里等生意上门的老式经销商(坐商)(如同招销售经理考查其敬业精神); 
  3、 市场能力:经销商是否有足够的网络,他现在代理的品牌做的怎么样(如同招销售经理考查其在原单位业绩表现); 
  4、 管理能力:经销商自身经营管理状态如何――(如同招销售经理考查其管理下属的能力); 
  5、 口碑:同业(其他厂家)、同行(其他批发商)对经销商的评价,是否有带头冲货砸价、截流费用、截流货款等行为(如同招聘销售经理考查他在以往的工作单位中是否有劣迹); 
  6、 合作意愿:经销商是否对厂家的产品、品牌有强烈的认同,是否对市场前景有信心――没有合作意愿的经销商不会对这个产品积极投入(如同招销售经理考察企业提供的环境是否可以留得住他、是否可以满足他的基本需求进而激发他的积极性);   
  思路三:选择经销商要与企业市场发展策略匹配  
  营销是谋定而后动的行为,企业在开发一块新市场选择经销商之前,首先应该思考的是:“我现在会在这块市场上卖什么产品?在哪些渠道销售?我两年内会跟进哪些新产品?下一步是否会延伸扩大该经销商销售区域?”在经销商筛选过程中要考虑以上因素给自己下一步的市场策略做好伏笔。否则,今天选择的合格经销商明天可能会成为障碍。 
  如:经销商可能卖小包装饮料业绩很好,但对大包装新产品却无能为力,原因是大包装饮料多走超市、酒店渠道。而擅长卖小包装的经销商多走零店、批发渠道(在商超酒店无成熟网络),尤其做超市要求经销商有充足的资金实力(超市压款一般是销售额的三倍)、充足的运力(超市要货是小批量、高频次)、和一般纳税人资格(开增值税发票),专做零店、批发的经销商很难迅速实现渠道转型,担负起大包装饮料市场开拓的任务。   
  思路四、大小权衡,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经销商选择要回避大客户导向的错误思路,选择经销商不是越大越好,――经销商越大往往越难控制,而且砸价冲货“潜力”也越大、另外大经销商其代理的品牌多,很难对一个品牌专注投入。 
  当然,经销商也不能选的太小。思路三中提到专给零店供货的经销商很难转型去做超市渠道,主要就是因为实力问题。 
  从大小权衡的角度去看,经销商选择就象是结婚照对象,财大气粗的不一定好,没有面包的爱情,也不现实。选择经销商,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何谓合适? 
  企业在开发新市场前,首先应明确区域目标/渠道目标,明确自己要让经销商在多大的区域、在哪些渠道做销售。然后,根据目标市场规模,目标渠道的特殊要求(如:网络、资金、运力)考虑经销商必须具备的实力――经销商至少要能够满足及时给这些目标区域和渠道及时供货及时服务。在此前提之下,经销商甚至越小越好,因为经销商越大越“不听话”。   
  二、经销商选择的标准和具体动作分解 
  经销商选择思路的培训,只能使员工的概念更加清晰,要想让员工迅速把培训的知识运用于实战中去,还要更进一步把思路变成具体的标准和动作。 
  经销商选择标准一  行销意识 
  说明: 
  行销意识是指经销商做市场的思路是否符合厂家终端销售的方针,行销意识是否先进,往往决定经销商的发展前途。 
  笔者在消费品营销行业里走了十二年,亲眼看到很多经销商(尤其是那些八几年就下海的“老前辈”)现在手里有人、有车、有钱、实力强、但这几年生意越来越差!而另一部分新兴的经销商(九十年代末才进入商业领域,年龄在35岁以下,知识结构相对较新),虽然实力上不是非常充足,但经营手段灵活,生意越做越红火。 
  前者(以下代的老式经销商)优势占尽却日渐衰落,后者(以下代称新型经销商)初出茅庐,资源严重不足却节节攀升?差别就是行销意识! 
  老式经销商为什么当年能迅速崛起。 
  1、 过去厂家都是大代理商制,一个代理商垄断几个省的经销权。 
  2、 当年,老式经销商和同行小户相比,有车、有钱、(下海早,迅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可以大笔现金提资,又有网络(在各县、市有一些固定的下线大户)――可以迅速将产品分销出去!厂家纷纷找他们代理产品、给他们特惠政策、于是在诸多厂家扶持之下老式经销商迅速做大。 
  现在这些老式经销商为什么又江河日下,渐渐衰退呢? 
  1. 厂家现在多执行密集分销制,经销商已经开到县、乡级,原来老式经销商的下线大户都已经被厂家橇走了,再想靠几个固定下线大户做“腿子”大车倒货已经不可能; 
  2. 厂家现在都要求终端销售,日益崛起的卖场对传统经销商也形成极大压力,但老式经销商的大多仍然不能认清形势,及时调整经营思想,还在固案以前的“成功经验”(找好销的产品做代理、降价、等下线客户上门提货),他们不愿给卖场供货(怕卖场压款,手续麻烦),不愿给小店供货(嫌零店单次要货量太小,送货成本太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