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苇如丝

64 投入生产


厂房还不到三个月就建成了,机器也运输到位了,就在技师来的前两天,良子他们的工程款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全部追讨了回来。于是,良子和他的兄弟们就不踏实了,该不该留下给张弛打工成了热议的话题。为了能集中商讨,集思广益,他们召集来家中的男女老少,群起讨论。
    大头:“我就说了么,早晚能把这钱要回来,你们还都不信,怎么样,我所言不虚吧!”
    良子:“有想过,但没想到会这么快,那咱们要不要再出去了?”
    三娃:“当然要去了,这几年好不容易熬的能多挣点了,去张弛那儿就像坐没底的轿一样,他还在那儿悬着呢。”
    三娃媳妇:“你少说两句,先听良子他们是怎么个意思。”三娃是村里最听老婆话的了,脖子伸了伸,硬是把想说的话又生生咽回去了。
    良子:“大头,你看呢?”
    大头:“我也和三娃想的一样,去张弛那儿不说别的,这工资肯定给不了多少,反正也是干活,谁嫌挣的钱少呢!你看看我家,上有老下有小的,挣的少了哪够花呢。”大头说的是实话,爸妈都快80了,他还有三个孩子,生了两个女孩不甘心,非想生个儿子,结果生了三千金。
    良子:“前一阵子我是打定了主意想在张弛这儿干了,现在我也没主意了。”
    良子媳妇:“你别看人家张弛这两年是发家致富了,可那钱都在他腰包呢,你想和他干,挣的也就那么一点零钱而已,再说,他这厂子,还没准儿能不能挣个钱了,你和他耗着,咱可耗不起。”
    一时间,其他的人也在参言,一个说:“还是良子媳妇说的对,别到头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全家都喝西北风呢!”
    一个道:“赔了那是他的事儿,再不济他还有牛羊呢,我看他欠不下咱的钱。”
    还有的说:“趁早别找那麻烦,利利落落的集体出外,年底挣个钱就算了。”经过几个小时的商量,结果出来了,一致认为还是出外打工可靠。
    良子把这个消息告诉张弛时,张弛有点接受不了,“不是说好了么,这技师都要来了,怎么一下都变卦了?”
    良子:“就是工程款都给追讨回来了,我们那一伙人又都蠢蠢欲动了,觉得还是到外面能多挣点钱,养家呗!”
    张弛:“现在我的厂子是处于初期,也确实不敢说能给你们多高的工资,可是,我们要往远处看,以后,厂子上了轨道,盈利了,我怎么会亏待你们呢?”
    良子:“我其实是想留下的,就是我老婆那儿不好做工作。”
    张弛:“有你这句话就行,我虽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拿到高工资,但你一个人还是可行的,再说,我想让你当技术员呢。”
    良子:“那我老婆那儿呢?”
    张弛:“看你那怕老婆的样儿,你能多挣钱了,她还反对?”
    良子卸下了心里包袱,也就想调侃怡下张弛,“你还好意思说我呢,你呢?你就一言九鼎了?”
    张弛:“我那是言出必行的,你以为呢。”
    良子:“诗怡轻言一句,你就必然言听计从,言出必行吧。”
    张弛:“我说的就是那意思。”说完自嘲地笑了笑。
    良子:“你这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呢。”他们两个人又扯了一些题外的话,张弛觉得能留下一个是一个,厂子需要一批年轻的、头脑活络的精英人才,带动下面的人,有绝对的能力才能让人信服。结果比张弛预料的要好,良子和大头兵分两路,一半儿随良子到了张弛这儿,一半儿和大头出外了,那也有七八个人呢,张弛挺知足的,到时,有他们几个人把技术掌握了,在村里招人就可以了。
    从技师到了,就边传授技术,同时产品酱牛肉、牛肉干、牛肉粒就陆续投入了生产。并没有宰杀牧场的牛,有诗怡反对的原因,也有量不足的关键原因,干脆就成批的从一个大型的肉联厂拉货,然后存到了冷库。张弛也天天边看边学,能掌握多少是多少,不像良子似的寸步不离守着技师,一心想达到精益求精的程度。眼看着产品相继呈现了,他觉得该是投入业务阶段了,这一项必须找张扬策划。
    张弛:“你是挺乖巧了,最近难得不扰民了。”
    张扬:“好心老是被当成驴肝肺,我干嘛热脸去贴你那冷屁股呢。”
    张弛:“真呛人,现在我有事要你办。”
    张扬:“没啥好事儿,说来听听。”
    张弛:“我们的厂子已经正式投产了,都有一部分成品了,做做广告吧,这个你在行,有经验,就得向你讨教了。”
    张扬:“我们那也是广告公司给做的,专业的还是不一样,我哪能揽下你那大项目。”
    张弛:“那怎么办,现在必须想办法把产品打入市场,尤其是大城市,是总的趋势,总的走向。”
    张扬:“要不我把广告公司的人带回去给你策划一下,然后做成了再给你。”
    张弛:“那也行。”
    张扬:“那我得找坤哥,他有关系,广告费能少花点,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呢。”
    张弛:“我倒是预留了广告费用了,不知够不够。”
    张扬:“还说我成天没有个着调的点子,这回用上了吧。”
    张弛:“也就这点实用。”
    张扬:“你那加工厂的手续都齐了吧,”
    张弛:“还不算齐呢,都在办理中。”
    张扬:“真服了你了,厂子都投产了,手续还拖着,手续不全就不能做广告。又说,我可是告诉你,那个质检必须做,卫生许可证,包括工人们的健康证都得办了。营业执照之类的估计你都办了,现在国家对食品安全这一块儿管的特严,不能出半点纰漏,要想你这厂子能在社会上立足,就得合法,就得有食品安全保障,这是首要的、基本的章程。”
    张弛:“你一说,还真是,工人们都没办健康证呢,得紧着办呢。”
    张扬:“你说你办厂,这是最起码的常识了,要是有人查你,马上就给你封了,你快好好看看,看还有什么漏洞没有,到时耽误你生产了。”
    张弛:“其它的都办了,就差点时间而已,你小子怎么还懂这了。”
    张扬:“我们自然基地什么没有,饭店就是食品项目啊,触类旁通嘛,再说,我们现在也在办这些证呢。”
    张弛:“又要干嘛了?”
    张扬:“平时基地内人又不多,好不容易盼到个周末吧,人们都在基地内活动,基地外聚餐去了,这哪行了。”
    张弛:“那是你们饭店的价格太高了,所以人们都到外边去了。”
    张扬:“那也不是绝对的理由,郊区,基地内和基地外没有多大的差异,关键是人家做的是我们基地内没有的,说白了,就是做的洛阳纸贵的生意。”
    张弛:“啥呀,你们基地内还能没有。”
    张扬:“露天烧烤,现在的年轻人最流行的吃法了。几瓶啤酒,烤点儿串儿,和着凉风都在基地外的草地上呢。”
    张弛:“哦,这生意人头脑就是活络,到你们那儿抢生意去了,有创意。”
    张扬:“我怎么听出了幸灾乐祸的语气呢!”
    张弛:“没有,我就是感叹城里人能耐。”
    张扬:“错,百分之九十都是外地人,全国各地,哪儿的都有。”
    张弛:“可算遇上劲敌了。”
    张扬:“可不,我们最近把基地一个不紧气的饭店给重新改装了,正好饭店外面也是草地,这得效仿一下,还能室内室外同时进行。”
    张弛:“那你们就把外面的给招几个进去给你们做,不是挺好的。”
    张扬:“我们倒是想了,可人家没人愿意来,个体生意那么红火,才不给你打工了。”
    张弛:“那你们不一定能拼得过人家。”
    张扬:“总比没有要强,我们请点正宗的新疆烤串的,不行,再弄点节目啥的,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么多人都流失了呀,别说游人了,我和坤哥都溜到外面去凑热闹,可见不办真是不行了。”
    张弛:“你们也够会把握机会的,见风使舵的速度惊人。”
    张扬:“这已经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时代了,你得跟得上大众的节奏、步伐,才能有新的市场转机。”
    张弛:“别说你的事儿了,我那事儿你得放在心上。”
    张扬:“一天就是给我添乱了,看在你这么用心干一件事儿上,我就放下我的事儿,先给你弄妥帖了,幸亏坤哥是个好说话的人,这两天我们也很忙。”
    张弛:“我的事儿十万火急了,你想起初没产品,也没有个样品啥的,光是做个干巴巴的厂房,肯定不行。现在用自己的产品能说话了,到时,跑业务也得带上啊。”
    张扬:“这我懂,你准备好吃的,很快就回去了。”
    张弛:“咱们还用准备,想吃啥有啥,不行也给你吃烧烤。”
    果然,没几天,张扬带着广告业务员风尘仆仆的回来了。张弛:“挺快的,还算不错,我的证件也全了。”
    张扬:“这啥话么,我是抛下工作回来的,也看不出个热情劲儿。”
    张弛:“好吃的都给你准备了。”
    张扬:“今天能不能别和爹妈在一块儿吃呢。”
    张弛:“不行,每天都在一块儿,你回来了,更得见见他们。”
    张扬:“天哪,我不是不想见他们,他们三句话不离本行,应付不过来。”
    张弛还能不知道他那点心思,“我提前和爹妈打好招呼,不提找对象的事儿,又不是你一个人,这总行了吧。”
    张扬:“太行了,那样就有好心情了。”
    张弛:“我现在也为你犯愁了,该找了,一个人有啥好的了。”
    张扬:“你闭嘴,我可是来去自如的。”
    张弛知道他是吓唬他了,但也没往下说了,张扬最怕家人念叨他的婚事儿了,确切地说是找对象。张扬:“这两年不见,围栏都大变样了,有那么点人味儿了。”
    张弛:“说话阴阳怪气的,难不成我这儿原来还是荒无人烟了。”
    张扬:“自然是了,一堆牛羊。”
    张弛:“现在你瞅瞅,全是半成品,花是光长叶不开花,树也没啥长进,白弄了。”
    张扬:“不白弄,现在这景色就挺怡人的,怎么就没人来拍照呢!”
    张弛:“一会儿见了诗怡,你千万别提摄影的事儿,她失望极了。”
    张扬:“这才多长时间,等以后她得感谢我给她提的建议。”
    张弛:“说的是现在,和以后没啥联系,我的意思是有没有以后还是个事儿呢。”
    张扬:“就是你把她的热情浇灭了,听听这话说的。”
    张弛:“我就没和她这样说过。”
    张扬:“我就呆一个晚上,真没时间。”
    张弛:“有时间你也不想多呆。”
    张扬:“又说,老大那两口子呢?”
    张弛:“两个人看着啥挣钱干啥,不愿蹚我这浑水,小日子过的好着呢。”
    饭后,把带回来的人安顿好后,张扬说要拜访一下张弛和诗怡的新家。几个房间他是挨个地进,看完后和张弛坐沙发上了。
    张扬:“这谁的设计?尤其是卧室,土的还掉渣了。”诗怡忍不住笑了。
    张弛:“你懂个啥,那叫温馨的气氛,家的感觉。”
    张扬:“你能不能把四季分开布置,进去不热吗?”
    张弛:“冬暖夏凉,恰恰好的感觉。”
    张扬:“书房那么小,憋气不?”
    张弛:“你问诗怡,我又不去。”诗怡才不参与他们的谈话呢,她就是静静地听着。
    张扬:“不过,光线和空气的流通挺好。”
    张弛:“早知道就不给她开设书房,你还大啊小啊的。”诗怡用眼角瞥了张弛一眼,张扬也看在眼里。
    张扬:“你太应该有个书房了,没事儿你就读读书。”
    张弛:“不用,诗怡几乎天天给讲,和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差不多。”张扬被逗乐了,诗怡顺手打开电视,他俩说这说那的,没完没了的。
    第二天,半天就把样品,厂子都拍完了,下午就走了,张扬临走时和张弛说:“你把跑业务的人选确定好了,我看你那厂子真不错,有规模,很有发展前景,我回去好好给你做个广告。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业务员的能力问题,光看广告效果不会太大,人是活的,他得介绍到位,把产品绝对的优势说明清楚。不过,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完了回去后我再给你琢磨一下,尽快打入市场。”
    张弛:“现在你也看了,该怎么办,怎么办好,多提些建议,择优选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