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不患寡

23 相助


俗话说,这人倒霉起来,喝凉水都塞牙缝。寡人向来牙口好,没想到这回也塞了个钻心痛。
    今日听周老先生讲学时,寡人一不小心打了个呵欠,便被老先生多留了半个时辰,手抄《治国策》十页。
    直到昨晚才好容易抄完了《女训》的寡人,手腕还酸着,没想到一个呵欠又挣来一顿罚,委实心酸得很。这要是赶上寡人青葱年少,尚为蛮狠公主的时候,别说老老实实受罚了,谁敢罚寡人,寡人定先甩他一脸墨水珠子。
    如今上了年纪登了大位,折腾不起来了,也就只好乖乖听话铺纸研墨,该抄多少抄多少。
    身为伴读的吴瑨和魏长松,自然而然的也就留下来一齐抄书了。他们并无过错,却受寡人之累,连抄两回书,才是真的无辜之极。
    吴瑨素来讲究修身养性,本就好书法,薄唇一抿便端端坐下权当练字。魏长松却没那么规矩,一手握笔,一手偷偷仍给寡人一块酥糖。
    “吃了就不瞌睡了。”一脸献宝神情,罢了,还给寡人挑了个眉毛,暗送一轮秋波。
    这小恩小惠也想收买寡人一颗芳心,寡人的芳心就这么不值钱?他难道不知寡人喜欢甘甜和酸甜,却不喜欢纯正的甜食么。
    瞧瞧,功课没做好,便适得其反……看在他眉毛挑得略有几分英气的份儿上,寡人也就笑笑收进袖中,不作评价了。
    “咳咳……”老先生虽老,脊背却打得挺直,端坐在上位,极应景地清了清嗓子,也不知是否看到了下面的小动作。
    他手里正翻着今日交上去的《女训》抄本,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展颜,不知道皱的是谁的眉,展的是谁的颜。
    寡人心里犯嘀咕,扭头瞥了瞥吴瑨,见他正一笔一划写得诚心,一派山河坐定的气场,不禁顿时自惭形秽,好生佩服。
    好容易又完成了《治国策》,寡人搁下笔,心想这回总算能回去霁室殿好生休息了吧,却没料到方才老先生皱的正是寡人的眉。
    “老朽让你们抄书,原本以为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没想到却有人敷衍了事——陛下,敢问您觉得,自己这手小篆比之当年可有进益?”
    进益当然有的,只是抄得太急,没能发挥出全部水准来。可这字即便再差,也不至于和“难看”粘上关系,即便和吴魏两位公子相比,也当是拔尖的。
    “先生是觉得,寡人敷衍了事,态度不端?”
    “陛下既然知道,老朽便不多说了。”老先生捋了捋白须,丢开手里的书,又拿起了另外两本,面色变得和蔼起来,“吴公子和魏公子虽字不如陛下,却看得出是一笔一划认真书写。抄书不是比字,也不全是惩罚,而是求个端正态度。”
    抄个书也能有如此深意?寡人打心里头不服,却憋屈得无话可说。
    “先生。”却在寡人沉默的当口上,魏长松突然插话进来,“陛下日理万机不说,还怀有龙胎,着实辛苦非常。本是该好生静养的,想来并无太多工夫抄写《女训》。学生与吴公子赋闲在家,故而才能心无旁骛工工整整抄完一百遍。这其中区别,还望先生斟酌。”
    字字铿锵有力,感动得寡人险些流了眼泪。
    吴瑨也还算厚道,帮着说了句实话:“字随心境,陛下连日劳累,下笔无力也是难免的。先生曾有言在先,身体不适可暂免课业。眼下,从陛下的字便可看出,陛下已经疲于应付,应当休息了。”
    对对对,寡人需要休息了!肚子里怀着的孩子,再累下去还不得折腾死寡人。
    魏长松是求老先生放过寡人这一次,吴瑨却是希望老先生放了寡人的假,也好将他自己也暂且解脱。
    他哪里在帮寡人说话,不过是始终不肯甘心做个伴读罢了,可他这几句漂亮的话却切中要害,相当受听。
    老先生谁的面子也不卖,却唯独会给小友吴瑨面子,于是叹了口气:“罢了。既然如此,今后便改为隔日授课,陛下龙体康健最为重要——你们二人先走吧,老朽就此事尚有些话与陛下说。”
    这是要留下来单独挨训么,周老先生虽然口头答应此事作罢,却根本不是个随便劝得住的人。他的脾性,寡人了解得很。
    凡事见好就收,吴魏二人也不再争取什么。
    吴瑨倒是走得洒脱,一句话也不曾多说,青衫墨发,渐行渐远颇有谪仙韵味。魏长松却来了个一步三回头,生怕寡人被吃了似的。
    看着他这幅作态不免心头暗笑,要说唱戏,还是寡人唱得好。那魏长松用力过猛,生生把一出离别不舍的委婉情愫,唱出了生死离别的凄凉悲壮。
    委实悲得人闹心。
    闹心归闹心,眼下周老先生这里,还是得想办法快快脱身。
    “不知先生将寡人留下,还有何指教。寡人愿洗耳恭听,定不会再叫先生失望。”
    原本以为又是什么大道理,长说辞,寡人服服软便混过去了,没想到严肃了大半日的老先生反倒笑了:“都说女大十八变,老朽如今算是体会到了。陛下从前刁蛮任性,如今也沉得下性子,肯听老朽多说几句了。”
    哪里哪里……寡人的难缠与刁蛮不过是从皮面转入了内心,换骨换心也换不掉寡人这不安分的脾气。
    心头这么想,话却不能这么说。
    “既然为君,便当有为君者的样子。寡人倘若再无知任性,岂不有负父皇对大邺的一生心血。人总要长大的,寡人只是长大得慢了些,还请先生莫要笑话。”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寡人这个回头不知值得了多少金子。
    “陛下既然有这等见地,那么,老朽便等着陛下一鸣惊人。”老先生说罢,便是一阵开怀大笑,哪里还有先前要责罚寡人的神情与架势。
    从前与周老先生相处过好些时日,一次也未见过他大笑,不知他竟还是个会开玩笑的,寡人一时便有些摸不清他的意思。
    “寡人要想一鸣惊人,还不得仰仗先生教导。既然先生留寡人单独说话,寡人天资愚钝,还请先生明示。”
    老先生听罢,又是一捋胡须,脸上颇有几分“孺子可教”的味道:“老朽的确有话要说——陛下日理万机,境况特殊,吴魏两位公子都知道,老朽又岂会不知。往后,陛下若是不想劳心费神陪他二人周旋,大可给老朽递个话,老朽称病不来就是。”
    “这……”实在出乎意料。
    不大好吧,寡人虽然觉得累,却也嗷嗷待哺,恨不得多学一些学问,填补填补自己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聪明。
    您老人家要帮吴瑨得一清静,却不能这么干脆地舍了寡人吧。
    “陛下大可放心——这本书是老朽毕身心血,前月将将完成,尚未定名。陛下将它带回去,即便是每日只读上个三四页,也好过在这里听老朽讲些肤浅道理。”
    他说着,从广袖中抽出一本书来,递到寡人面前。寡人眼前一亮,激动之下忙翻开来看,仅是那第一句话便好生吸引人!
    为君之道,用人之法,正是寡人梦寐以求的学问!
    不愧是周老先生,深知寡人需要什么,又在躲避什么,也不枉皇兄敬他不比父皇少上几分。敢情前几日那般折腾寡人,原不过是麻痹众人,为今日赠书做个铺垫呢。
    这才是真的老谋深算,令人佩服!
    丞相与太尉那头还在暗自窃喜,弄了两个甩也甩不开的伴读给寡人,却不想提议周老先生入朝授业乃是引狼入室。老人家看似不过问朝政,却心如明镜,又与皇兄有着多年师生情分,哪里能够不偏帮于正统。
    “先生大作必能相助寡人,寡人定会日日拜读,不负先生期许。”
    听罢,周老先生轻轻摆了摆手:“老朽不过是个卖弄学问的老头子,可不敢有何期许。来日陛下得偿所愿,那也是陛下的圣明。”
    寡人开怀一笑,将书本好生收入袖中,心下是满满的激动,知道他不想卷入朝堂之争,便不再提及此书。
    屋外淅淅沥沥下着雨,一派和顺静谧。
    “下雨了。”
    “观近来天象,今年应是五谷丰登。陛下登基之初便得天眷顾,想来日后定也是平顺有为的。”
    寡人眯了眯眼睛,笑了:“借先生吉言,今年定是个好年。”
    一老一少站了许久,静默无声。春雨沥沥细如牛毛,泥土芳香沁入心房,能得片刻宁静便是眼下最珍贵的时光。
    还好,有周老先生相助。
    良久,老先生动了身形,立到檐下:“不早了,老朽该告辞了。”
    寡人忙起身挽留:“这雨兴许一会儿就停了,先生不妨等雨停了再走。”
    老先生却是摇头,捋着胡须,眼角浮现起一个颇有深意的笑:“天气微凉,老朽一个老头子,是时候感个风寒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