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拒绝生病 健康一生

第1章

设置字体大小:

本书来自www.sjwx.info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sjwx.info 
  让家人和朋友远离疾病:健康一生 作者:林海峰     
  《健康一生》第一部分   
  序 言   
  认识林海峰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 
  他总是要发出不同的声音,将那些真相赤裸裸地放在我们面前,他的存在迫使身边的人做出改变。其实,放弃一些观念,再重新选择一些观念,行为也就改变了,结果也就不同了。 
  成为少数,与众不同需要非凡的勇气,这意味着会引发争议与麻烦。林海峰敢于挑战权威的医学理论、传统的道德观以及多数人的价值观。他写出自己的经验,他以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探索说出让人害怕的真相,他要活得自然、容易,他要与花草、树木、鸟儿为伍。 
  在健康面前人人平等,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同等的机会去获得健康,一切只需采用很简单的方法。然而,为什么大多数人呼喊着要健康,却一刻也未停止过伤害自己的行为? 
  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对与错只是一种判断而已,这些经验很少是来自于自己,他们可能来自你的父母,父母的父母,你的老师,以及老师的老师。这些经验不但影响着我们目前的生活行为,同时还无形中创造了我们的未来。 
  事实上,只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才是真实的,要做到去体验自己的经验是非常不容易的,当我们全然的去生活,就自然会有自己的体验,这些体验往往是独特的,与别人的经验是不一样的。当自己的感受与别人所教授的经验不同时,我们惯常的做法是说服自己去接受别人的经验,不管怎样,我们怎能让我们的父母,恩师们以及宗教的教诲处于尴尬的位置呢?要背叛这些人是痛苦的,所以我们通常会选择背叛自己真实的感受,因为背叛一个自己显然容易多了! 
  大自然里的花草树木、鸟儿、鱼儿的状况比我们好,因为它们活得更有生命力,它们与自然共舞。而人呢,我们一直以自己所创造的文明为傲,在步向所谓“完美”的同时,却活得死气沉沉,人们那么害怕去生活,害怕自然,人们习惯了压抑自己,就像提前躺进了坟墓,还乐此不疲地用各种名贵的材料去装饰我们的坟墓。我们的文化造就了我们,但也扼杀了我们,它像慢性毒药,它让我们遗忘自己本来是什么,自然是什么,甚至让我们不断谴责它! 
  高科技高速的发展并没有带给人们健康,反而在解决一个麻烦的同时,制造出更多的麻烦。我们疲于奔命,被卷进了一场与自己的搏斗之中。现代社会虽有高度物质文明,但健康文明落后,我们已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布局极其精密的系统,人类不过是大自然的一项作品,因此,无论是多么精密和伟大的人类发明,在大自然面前,也只是在有限范围里可笑的雕虫小技,当人们在建设小环境的时候,其实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破坏大环境,是停止愚蠢行为的时候了! 
  道理很简单,遵循自然的规律,自然就可以健康地活着。 
  敢于应用简单的人需要勇气,林海峰有勇气活出自然真实,别人也许说他是个怪人,但他坚持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并做一个活生生的会呼吸的榜样。 
  2005年4月   
  前言:让健康成为习惯   
  接近真理是需要勇气的,越接近真相,心跳得就越快。 
  真相与事实,原本是不需要证实的,也不需要用语言来说明。它就在那里,赤裸裸地呈现着,昭然若揭。就在那里。情况就是这个样子。只是你不敢面对,因为那是十分需要勇气的。 
  对于真相的认识,缘于对爱的追寻。真实的爱,是油然的,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向,只是绽放。不为什么,也不是什么,只是如蒲公英,花开的时候,花落的时候,飞得不见踪影的时候,都如此精彩美丽。 
  几千年的沉淀,留下的是文化,还是历史代谢的残渣。科技是一种发明创造,也是步履蹒跚地,对自然的粗糙认识和模仿。文明,以各种方式,任意解释着自然,科技以各种傲慢演绎着笨拙的工艺。于是,人们以为,这些就是先进和文化。无论是飞机、汽车、还是计算机,其实,都还那么落后。医疗系统依赖着极不完善的工业设备,企图用于解决自然的创造――人的问题,是艰难和进度缓慢的探索,而自然的奥妙,静默无声。 
  人们习惯着想去证明和解释什么。而除了人以外的生命,则选择运用大自然的奥妙,配合着,庆祝着。 
  我渐渐明白,古人的智慧何以在今日仍然是如此先进,《周易》、老子、庄子的思想浩瀚无边。原来,古人们不需要读书,因为缺乏文字。文字的传承,因为世代变迁而造成认识的不同。他们不需要无数的信息和文字,不需要那些错误偏差的教育。他们于是有了大量的时间,坐在河边和山谷,听风的声音、看雨的去向。从不错过花的开放,云霞漫天。静静地、时刻地感受着自然,感受着每一刻的变化,他们可以直接面对真相,可以向真正的智慧,大自然去学习。于是有了《黄帝内经》的神奇、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而我,也走到森林树下,看阳光遍洒、鸟雀纷飞,去聆听自然的叮嘱。于是有了这本书。 
  总有一些人是需要感谢的。感谢那些愿意和我一起去探求真相的朋友。他们和我一样活得很真实,也因此很精彩。 
  我的太太安莉是创造我的女人。为了能够让我完成这本书,她为我分担了很多。她是个很有梦想的女人,也因此让我有了梦想。 
  有个神奇的女人,叫做云莉雅,是个高明的人物。她对生命的诠释和对人生的认知触动了我的决定。也是她让我下决心写完这本书。 
  我的恩师谢立启博士,郑皓天先生和 
  马来西亚的两位了不起的人物李防之和李恩全先生,对我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给了我很多机会去实践我的思想。邱安博士的营养认识和思想,也让我有了更宽的思维。 
  我也要感谢那些精彩的人。怪人潘建东,侠女郑文凤,教授柯震豪和我的朋友方云峰。他们负责制造快乐和信任。 
  我的学生医学硕士赵莉,为我做了文字的整理。妇产科医学博士邓婕、眼科博士张梅在专业的讨论中,引发我的思路。她们是很需要感谢的朋友。 
  读到这本书的人,是有福气的。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愿意面对真相,并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我们就可以健康一生,远离疾病,并保持一生年轻。 
  2005年4月   
  《健康一生》修订序(1)   
  什么是健康?似乎很难下一个结论。因为人们习惯了要有一种标准,所以这个概念其实一直是模糊的。 
  有人说不生病是健康,可是有很多人一直不知道自己有病,等知道的时候已经接近死亡,所以这种看法是很危险的。有的人说心情愉快就是健康,这也不完整。有的病人,有时心情也很好,有的健康的人有时心情也不好。有人说能吃能喝能睡就是健康,可是,最近离开人世的陈逸飞、古月、王均瑶、傅彪,他们生前就是这种人,他们都是我们很热爱的人,却在他们事业成就的时候,在最应该去享受生活的时候,离开了我们。 
  由于缺乏一个可以真正达成共识的标准,于是人们看似都很想重视健康,却都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你走到大的书店、图书馆,一定会看到那些跟健康有关的书,不知道该分类在哪里?中医?西医?营养?自然?美容?饮食?我走过很多书店,很少看到能够分类清楚的。 
  重新修订《健康一生》,是因为最近国家更加重视这方面的管理和教育了,这是很让人欣慰的,表示政府是一直真正愿意为人民的健康及生活的品质着想的,愿意帮助那些辛苦奋斗的人们去争取更好的生活。这让我有了更强烈的意识,想让更多的人获得健康的理念和知识。 
  新修订的《健康一生》在多个章节做了增补,目的是将这一段时间我的经验和思考放进去,给更多人更加深入的认识。 
  同时,在对各种疾病发生的解释上,增加了许多见解,在解决问题的办法上也添加了一些思路。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新的提升。 
  实际上健康和疾病都是动态变化的,对疾病定个标准,实际上也存在很多的欠缺。什么是高血压?什么是糖尿病?什么是晚期的癌症?晚期癌症真的就可怕?早期就不用担心?这样的标准和结论,似乎是不可靠的。恐怕有许多医疗工作者在实际经验中都很清楚地知道。很多没有得高血压疾病的却死于心脏病、血管栓塞、脑溢血的大有人在。科学还在进行不断地探索,而事实却不断呈现在眼前。 
  健康与疾病都是身体状态的反映,当伤害构成并持续,疾病就开始发展,身体也开始忙于进行修复,伤害与修复,这两股力量始终在对抗着,重点不是你生了什么病,而是这两股力量,哪个占了上风! 
  研究疾病的发展方向,比起研究疾病更有意义。当我们无法断定疾病的标准的时候,不如去检视伤害的构成,并检查修复所需要的条件是否已经准备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