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巴黎

第24章


所以,要是我听不同他的音乐,其故在我。”罗曼·罗兰还如此评价瓦格纳的艺术和性格:“瓦格纳虽然也被强烈的感情所刺激,但他总能控制自己,不论内心的风暴,外界的风暴,爱情的折磨,还是政治革命的争斗,全然不能动摇他的理智;他让他的经验甚至让他犯过的错误为自己的艺术服务;他还在实践之前预先写好他的理论;除非他有把握,除非他有看得见前途畅通无阻,否则他决不会采取行动,他凭他的书面观点和论据有磁石般的吸引力……”从罗曼·罗兰的描述当中可见瓦格纳的某些思想和性格的一面。 
  瓦格纳在巴黎的最后住址,是在巴黎七区伏尔泰街的一个著名的旅馆里,瓦格纳在此写下了《纽伦堡的名歌手》的剧本初稿。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我步行至在塞纳河畔,穿过塞纳河上的卡罗塞尔桥,走进塞纳河畔那座著名的旅馆的大门。映入我眼帘的首先就是服务台的墙壁上悬挂的瓦格纳的照片,瓦格的照片旁边还有波得莱尔和西贝柳斯等人的留影,他们都曾是这个旅馆的客人。这个旅馆为二星级,巴黎的旅馆一般不以星级论质量,一个旅馆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不是用星级来测量,亦如酒店、咖啡吧的服务生和出租司机等行业与全世界的同行不同,因为它在巴黎不是卑贱的职业。法国的社会就是如此,虽然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但人们自幼所受教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社会分工不同”的职业观念根深蒂固。旅馆的服务生很是热情,向我耐心的讲起旅馆的历史和名人所居住时的各种轶事,时光荏苒,塞纳流光,旅馆服务生所的轶事的可信度已经无从查考,但他敬业的态度和待人的诚恳精神却是让人佩服。旅馆就坐落在巴黎著名的塞纳河畔旧书摊一旁,书摊繁衍向东伸至巴黎圣母院的方向。此时正午刚过,伏尔泰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塞纳河水静悄悄地流淌,流年似水淘尽了花都无数的英雄。瓦格纳在世界音乐史上可谓风采独具的英雄人物。所不同的是,瓦格纳创造的英雄往往就是他自己,在瓦格纳的眼里,他心中的英雄就是自己。 
  对于瓦格纳,人们百多年来仍争论不休。瓦格纳与社会和艺术、与朋友和家人的关系错综复杂,至今都众说不一,在艺术方面,瓦格纳无疑是集作曲家、诗人、戏剧家、指挥家、布景设计家和优秀的演员和演讲朗诵家等等为一身的艺术大家。但是一个事实就是,瓦格纳本人的德操并不怎么高尚,这一点同他的才华和艺术一样举世昭然。 
  在我的身后,就是巴黎奥赛博物馆,在奥斯博物馆里存放有瓦格纳最为著名的画像,那是法国画家雷诺阿所绘,如果以后再有时间,我和读者朋友们一起去寻古问幽,瞻竭拜访。因为瓦格纳对于后人,我们所不了解的远比知道的要多得多。 
  飘香去不归,落花成秋苑,塞纳河水在静静地流淌。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现实生活当中看人品,世事沧桑过后只论成就,中间淡化的是日益模糊的道德准则。   
  锦衣玉食任逍遥(1)   
  罗西尼经常光顾的公园 
  锦衣玉食任逍遥—罗西尼与饕餮花都 
  题记:罗西尼在事业巅峰时期激流勇退,现在人们仍不知原因何在,他的隐退成了后人的难解之谜。 
  罗西尼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份洗衣店的清单,我也能把它谱成乐曲”。他这样说,也能这样做。罗西尼在三十七岁之前,就已谱写了38部歌剧,罗西尼作曲的速度之快,很少有人能企及。奇怪的是,在作曲家后半生的39年里,罗西尼竟然没有创作出任何一部歌剧,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从他在巴黎生活中,也许能看出一些端倪。 
  罗西尼第一次到巴黎是在1823年,那时罗西尼已名满欧洲,巴黎的意大利剧院已经上演过他的12部歌剧,不消说,罗西尼在巴黎已经是个大名人了。罗西尼偕夫人伊莎贝尔首访巴黎,最为辉煌的莫过于出版商巴西尼在沃蒂戴特酒店特意为他举办的盛大接风宴会。沃蒂戴特酒店是当时巴黎首屈一指的豪华优雅的交际场所,参加此次宴会的有一百五十多人,囊括了法那时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界的各类名人贤达。组委会还特制了一种纪念章,送给来参加酒会的每一位嘉宾,纪念章上面篆刻着罗西尼歌剧中音乐的主题乐谱。宴会举行时,宾客们为罗西尼所取得的音乐成就干杯,乐队随之就奏起他歌剧中的主题。罗西尼回敬众嘉宾,当他提到音乐家的名字时,比如莫扎特、格鲁克、格雷特里……他身后的乐队就演奏所提到的每个音乐家的名曲片段。宴会参加嘉宾之众广,形式之宏大,乐队之精细,震惊了法国各界。法国媒体不无忌妒地说这次盛会“是一个庞大的野餐。” 
  沃蒂戴特酒店坐落在巴黎著名的沙特莱广场,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沙特莱广场上的沃蒂戴尔酒店早已灰飞烟灭,现在沙特莱广场已经变成了游人驻足的场所,中部为埃及人面兽身的石雕,石雕上部象征金字塔的结构,著名的金色天使雕像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汩汩清泉从人面兽身石雕的嘴中喷出,把整个广场笼罩的雾气朦胧,光彩缭绕。沙特莱广场的左面现在是巴黎城市剧院,这里经常上演表现法国现代人生活的音乐剧或舞台剧,如今剧院的外围街布围起,铁架高支,像是在做外部整修。沙特莱广场的右面是巴黎久负盛名的沙特莱剧场,沙特莱剧场上演过法国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拉威尔以及斯特马文斯基等人的音乐作品,这里也是俄罗斯芭蕾舞引入之后欧洲的最初演出地,如今世界最优秀音乐演奏家和乐队几乎都在沙特莱剧场演出过。2003年11月,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指导、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沙特莱剧场首演,引起轰动,填补了中国舞剧在欧洲最高艺术舞台首演的空白。沃蒂戴特酒店的原址是在巴黎城市剧院和沙特莱剧场两者之一,现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沙特莱广场正面悠悠的塞纳河水和河对岸冷峻森森的古老的巴黎监狱,互相倾诉留恋,像是在诉说时光的过往和历史的沧桑。 
  1825年,在欧洲盛极一时的罗西尼正式在巴黎定居,他与法国皇室签下合约,以巴黎意大利歌剧院担任助理院长的身份,为巴黎人写作歌剧作品。罗西尼在巴黎南部三十公里朋友的城堡里创作了他最为著名的歌剧作品《威廉·退尔》,这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部歌剧作品。之后不久,法国七月革命爆发,法国国王夏尔十世被废黜,罗西尼因此也失去了职位。罗西尼那时住在巴黎意大利歌剧院的顶层,在巴黎的几年间,罗西尼先后经历了三项重大事件:一是罗西尼的健康状况越来越不理想,由于过度疲劳而导致神经衰弱,引发了各种疾病;第二是罗西尼正式与妻子分居,并同一位叫奥琳波女子同居;第三是在1838年1月14日夜间,巴黎意大利剧院失火,罗西尼的朋友塞沃利尼(邀请罗西尼住在剧院上面的人)从烧着的楼上跳下来,被摔的遍体鳞伤而亡。罗西尼侥幸逃生,这件事情给作曲家一生留下痛苦记忆,罗西尼于是不久后搬到意大利去居住。 
  罗西尼在此期间曾离开巴黎一段时间,他再次到巴黎时,是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奥琳波,一住就住了13年,在巴黎一直到逝世。在这段时光里,罗西尼过得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罗西尼的后半生几乎没有任何坎坷,一帆风顺的叫人嫉妒,著名作家司汤达把罗西尼后半生的隐退生活称为“37岁的年轻隐士”,言语之外不无讥讽和嫉妒。所有这些平实与幸福,其实都与罗西尼年轻时写下的近四十部歌剧而积蓄的财产息息相关。 
  罗西尼在作曲方面,写作速度之快如浑然天成,周围人对此无不赞叹,当然有时也会有一些揶揄。据说一次有人对罗西尼的老对手、著名作曲家多尼采蒂讲道他的作曲:“听说罗西尼只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您听说了吗?”音乐家多尼采蒂回答:“你说这话我信,因为他偷懒”。 
  罗西尼晚年在巴黎生活舒适惬意,只高档住所就有两套,一套 
  别墅位于布涝涅森森林旁,用于作曲家夏季居住。一套坐落在巴黎著名的嘎比希尔林荫大道,用于作曲家冬季居住。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雨雪风霜,罗西尼的寓所里总是高朋满座,名人穿行。罗西尼生命的最后十年,举办了无数的音乐沙龙,据说参加沙龙的人囊扩了法国几乎所有文化艺术界的名人名家:音乐家有李斯特、威尔第、古诺、圣桑、安东·鲁宾斯坦,歌唱家克里斯蒂娜、李尔松、瑞利亚等,舞蹈家马莉·达丽日阿尼,她是法国最伟大的舞蹈家之一,其他的客人还有大仲马、小仲马,古斯塔夫·德累和巴隆·奥斯曼等文坛巨匠。 
  罗西尼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令人吃惊的是,在巴黎,他还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美食家。生活当中的罗西尼是个大胖子,据说他的疾病也与他爱吃有关,罗西尼也与欧洲饮食文化很有渊源,欧洲著名的菜品“罗西尼牛排”就是作曲家的一大创造。 罗西尼在巴黎享受至极,锦衣玉食,极尽享受,他不仅热爱美食,宴会不断。罗西尼在人生观方面,还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这一点,从他的音乐特点或许能反映出一些来。我们现在看他的音乐,在罗西尼音乐中,他总从现实生活出发,采用现实主义的笔触,且借用民歌的素材,乐曲中始终洋溢着生活的欢乐和智慧的灵光,以及辛辣的讽刺和无处不在的生活情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