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昭光天天健康方案

第7章


这时候病菌就会乘虚而入,使人患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 
  热水洗脚时,不断用手按压脚心的涌泉穴,脚上经脉一通,能促进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加快下肢血液循环,消除下肢沉重感和全身的疲劳,既能促进睡眠,又可以祛病强身。 
  热水泡脚还能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1.头痛的人双脚在40℃左右的热水中泡15—20分钟,头痛就会明显缓解。这是因为热水使双脚血管扩张,促进血液的全身流动。血液从头部流向脚部,可相对减少脑充血,从而缓解头痛。 
  2.用热水洗脚能减轻感冒发烧引起的头痛。 
  3.用热水洗脚时,不断用手按压脚心的涌泉穴和大脚趾后方足背偏外侧的太冲穴,有助于降低血压。 
  4.长期坚持热水泡脚,可以预防风湿病、脾胃病、失眠、头痛、感冒等疾病,还能促进截瘫、脑外伤、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病、糖尿病的康复。 
  5.在冬天,用热水洗脚,能加速双脚与身体其他部位间的血液交换,对冻疮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6.失眠症和足部静脉曲张患者每晚用热水洗脚,能减轻症状,易于入睡。 
  当然,这里说的热水,也不能太烫,应根据季节的不同控制水温:冬季以不超过45℃为宜,夏季可控制在50℃左右。 
  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忙得不亦乐乎,连口渴喝水都无暇顾及。资料表明,不喝水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青少年。很多人认为,渴了才喝水,不渴喝什么?这是不对的! 
  对“渴”,老年人不敏感,过了“渴劲”就不感到渴了。不少人错误地认为,“渴”是小事一桩。这更不对! 
  水是生命之源。 
  “渴”是体内已严重缺水的信号,水比食物还要重要,人体内一切生化反应都必须有水的参与,否则新陈代谢就会出现障碍,导致亚健康状态。 
  因此,我们在这里隆重地向您推出一句健康谚语:“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我们提倡主动饮水,养成定时饮水的好习惯,口不渴也要喝水,不要等着“口渴”再喝水。 
  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些喝白开水的指示。 
  你也许会发笑:喝水谁不会呀?还用得着你教?其实呀,喝水大有学问!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喝水并不仅仅是解渴、补充体内的水分,正确的饮水能够促进健康,延年益寿。据说蒋介石先生终生都喝白开水,他的健康和长寿也许正得益于此。 
  前些年有“饮水健身运动”,其做法是:每天喝白开水1000克以上,而且要长期坚持。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坚持喝一杯白开水,可以防止老年人经常出现的晕倒现象。 
  一天中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后、10点左右、16点左右及睡前。在这几个时间段,不渴也要主动喝水。最好喝白开水,而不是喝各种饮料。 
  医学证明,喝水对人体有以下好处: 
  1.洗涤机体,清除污染 
  各种有害有毒物质,通过生物链条的连锁反应、浓缩积累,最终进入一日三餐所必需的粮、菜、果和肉、蛋、奶中,通过呼吸道、皮肤直接侵入机体,在体内积蓄起来,造成潜在的危险。按时喝水能够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有效地清除这些污染物质。 
  2.滋润机体,避免疾患 
  起床就喝水,对机体既是极大补偿,又是一种有效的净化,这是医学公认的健康生活习惯。早晨饮水:能够稀释血液,降低血黏度,有效避免心脑血管疾病在上午发生,预防心脏病和中风;能够稀释尿液,使积蓄一夜的固体毒物溶解于尿液中排出,即冲洗了尿道,预防尿路感染,又可预防尿路结石,还能及时排除致癌物质,避免膀胱癌的发生。 
  3.保护皮肤,美丽容颜 
  经常饮水能够保持微小 
  脂肪颗粒滋润而富有弹性,保护皮肤,达到美容的目的。 
  水通过小肠,除大部分被吸收外,剩余部分进入大肠分成两路:一部分被肠壁继续吸收入血;另一部分成了粪便的稀释剂,保证排便顺利,有效地防止便秘,减少痔疮的发生。 
  空腹饮茶,疾病身上爬 
  毫无疑问,喝茶有许多好处,可是如果喝茶的时间和方法不对,不仅不会促进健康,还会适得其反。例如有些老年人嗜茶成瘾,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杯热茶。起床便空腹喝茶是一种不良习惯。因为茶叶含有咖啡碱成分,空腹喝茶,腹中无物,茶水直入脘腹,有如“引狼入室”。如果肠道所吸收的咖啡碱过多,会产生一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状,出现心慌、尿频等不良反应。时间久了,还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B1的吸收。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不饮空心茶”之说。 
  饭后饮茶,铁元素流失 
  有人喜欢饭后立即饮茶,这也是不良习惯。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大量单宁酸,如果饭后马上饮茶,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与单宁酸很容易发生凝剂。特别是老年人,因肠胃功能下降,对这些凝固物难以消化吸收,势必会减少对蛋白质、铁质的吸收。资料表明,饭后饮茶,人体对食物中铁的吸收量至少会降低50%。时间久了,不仅降低了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影响器官的多种生理功能,还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 
  隔夜茶,毒如蛇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隔夜茶,毒如蛇。”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正好说明隔夜茶的特点。 
  清代《闲居杂录》有这样一段记载: 
  惊蛰后至九月,凡茶水在几上经宿者不可饮。因守宫(壁虎)之性,见水则淫,每于水内相交,余沥遗入,为性最毒。如误饮时,急觅地浆水解之,或吐或泻,尚可救一二。掘地以冷水拨之,令浊,少顷取饮,谓之地浆。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隔夜茶”之所以“不可饮”,是因为壁虎在里面放了毒,颇有民间传说的韵味。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隔夜茶因时间过久,维生素大多已丧失,且茶中的蛋白质、糖类等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很容易变质,所以不宜饮用。 
  但眼睛带血丝或常流泪,每天几次用隔夜茶洗眼,有较好疗效。清晨刷牙前后或吃饭之后,用隔夜茶漱一下,顿感口气清新,并有固齿作用。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忌嘴”、“忌口”是医中比较常见的词语,不少中医文献中都有忌口的记载,在民间广为流传。比如治痢疾时忌食油腥物;治疗胃病忌辛辣食物;治疗感冒就应以清淡饮食为主;肝癌患者忌食油炸食品和酒等等。 
  但是,一些忌口并没有科学依据,非常盲目。 
  例如,有一位肿瘤病人去诊所就诊,说自己食欲差,要求医生给他开一些开胃的中药。医生问他每天的饮食情况,结果让医生大吃一惊:这位病人几乎天天喝稀饭、吃酱菜。 
  医生问他为什么不吃些鸡、鱼、蛋等食物,病人说:“家里人说这些都是‘发物’,吃了会加重病情,不让我吃。” 
  医生问:“那你想不想吃?” 
  他说:“当然想吃了。” 
  医生说:“其实你胃口很好,根本不用服药,只要控制好吃‘发物’的量就可以了。” 
  “发物”一般指无鳞鱼及虾、蟹、海参、羊肉、牛肉、香椿等一些高蛋白质和高营养的食物。营养学家指出,“发物”可刺激机体产生激发反应,唤醒机体免疫力,促进生理功能的恢复和提高。例如泥鳅含蛋白质、 
  脂肪、钙、磷、铁、多种维生素等,是保肝护肝之佳品,急、慢性肝炎病人应该多吃;海参、海藻、乌贼等,不仅是常吃的食品,也是抗癌治疗中常用药物;香椿具有涩肠止血、燥湿、固精等功效,故适用于便血、痔疮、肠炎、痢疾、妇女赤白带下、遗精等疾病。 
  病人及其家属,吃中药忌口是必要的,但要针对具体情况,讲究科学。   
  “秋冻”多适应,提高耐寒力   
  同样的寒冷天气,人体的反应大不一样。有人严冬冬泳,精神振奋,面色红润;有人稍一吹风,感冒肺炎。爱斯基摩人在皑皑白雪中,以冰块筑屋,其乐融融,而前几年一次寒流袭击印巴等国,气温降至零上5℃时,竟有许多人被冻死。其原因是人体的耐寒力不同。 
  耐寒力分“冷适应”与“冷习服”。前者约需2~4周时间,后者需几代人。“春捂秋冻”即是聪明的古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的冷适应。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指出:“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并提倡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在晚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时,不忙添衣,顺应“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从现代医学讲,就是通过“冷适应”使机体从大脑皮层到交感、副交感神经,代谢内分泌系统充分调动起来,协调起来,和谐运行,不仅产热增多,散热减少,而且免疫力增强,代偿力增强。具体来说,冷空气使鼻、咽、口腔黏膜毛细血管收缩,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感染细菌病毒,但冷适应后,这种应激反应减弱或不明显。一旦真正着凉,也可用热水泡手、脚、面部,吃热汤面或中药,使鼻咽部的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循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