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十二婳

金风玉露一相逢


圩市。
    节日的闹市,人群沸腾,哤聒(声音嘈杂)煽炽(炽盛),金鼓喧阗。飨傅、牛毅、莞萱及素影四人同行,在万人空巷中攒动。
    素影低头共耳语,“姐姐,原来凡人是这么办乞巧节的。我还以为会和我们天上一样,隆行筵会呢。”
    “五方殊俗,人间乐其土俗,不知何兴味。”
    “连姐姐都不知道?”
    飨傅博识洽闻,开话道,“巧月(俗称农历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出自梁宗谋的《荆楚岁时记》)。”
    莞萱亦迫切陈词,“《西京杂记》也有记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莞萱指目载道,“那边便是在礼拜七姐。”
    八仙台上窈窕淑女,美媵艳姝(出自杜笃的《祓禊赋》;形容美女)。赍持(拿着)香烛,“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径过一条阨巷,灯如昼,人如蚁,妆点出锦天绣地。头顶满掛各色花灯,影灯巧丽,又贴着字幅,花灯底下设了桌椅笔砚,便是要人接对子的。
    三人上前便想一试,素影胸无点墨,只得在旁看着。
    一对:云禅空苑何解愁?钟罄回廊青灯留。
    牛毅对:亭皋欹盼几时雨?木叶萧肃报金秋。
    才长笔翰,笔酣墨饱也。
    二对:四月桃李觅新梅,飘飘罂粟染衿衫。
    飨傅对:春欲暖水鹄双栖,年年鸿雁好佚情。
    笔势鹊反鸾惊,叹哉!
    三对:一柄扇骨掩醉酡,斑竹尽染古苍梧。
    莞萱对:最不胜檀痕涴容,强醉双宿比振飞。
    笔脚铁画银钩,妙哉!
    四对:芙蓉波青青,雾露夜浓浓,秋暮照孤岭,夕鸟长戚戚。
    牛毅对:漏夜云渺渺,悲风送袅袅,许谁切相思?抱月行不归。
    初写黄庭,恰到好处。
    五对:花满楼,一笑酬,寒碧落,空有梦。
    飨傅对:湖棹歌,无凭语,从别后,又白头。
    奇情壮采,议论风生,笔墨横姿也。
    六对:寮棚映带画阑,恍恍惚惚沉醉,娇姝翦烛泪,瑶台下一顾要绍。
    莞萱对:金阁香销麝墨,仓仓皇皇低迷,鳞素韫心膂,海涯上再顾长潸。
    美女簪花,令人心目俱眩,亦异才也。
    估客(商人)赞赏,卒尔(突然)敬服。使闾巷小民叹为观止,亦何以易此乐也。
    “好,对的太妙了!我要贴起来,将它们组成完整的对联。来,这是你们的巧果,作为礼品。”
    巧果油面糖蜜,风味俱佳。品尝了巧果,不足兴致地又向另一群拥挤处攒动。
    一席之处,有人拍桌评书。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话说百年前,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这天衣用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云团,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其颜色。凡人为了祈求拥有织女一样的巧手,学她七十二样好手段。才有了我们乞巧节的民俗。”
    话说热劲,被一据慢的贵公子,扰攘得兴趣索然。还将一锭银子扔去了他桌上。
    “本少爷要听百年神魔大战,你倒是给我们讲讲,百年前神魔两届矢之休战,却为何再起激战?”傲慢成俗,寖成浮华轻薄之风兴。
    莞萱惟思,‘是他?’
    不虞,素影不知世务迎上面前相道,“你这人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就不怕触犯了神灵,会谴罪于你身上的吗?”
    “小妮子打哪儿来的,不知道我是谁吗?清河县县太爷就是本少爷家兄,敢跟我较劲儿。”
    身后三人唯恐惹祸招愆,莞萱上前拉了她一把,却被她甩开了。
    素影,“你必须对九灵叩头谢罪。”对他已是面目可憎,那怒忿早就安捺不住。
    他显然已怒叿叿上心肝,怒吼一句。“给我打。”
    身后两陪从听令被有了反响,牛毅喟然(迅疾貌)拉上素影的手腕奔跑在前,飨傅意下牵过莞萱分道驰跑。遽迫赶趱(急行),被追在后。
    土地庙。
    牛毅与素影逃去镇上古刹,见无人追踪,先躲进了庙庭。地灯纡绕,插鼎薰火,周遭寂静。
    “他们真是可恶,明明就无理在先。”素影多含嗔,牛毅怜其娇态。
    “好了。你等会儿。”
    牛毅转首进了庙,少时便出来了。手里拿着一个似灯笼的玩意儿,以竹篦编成的灯罩,又拿出了笔砚和一个火折子。
    “这是孔明灯,清河县历年的习俗,常日里便把家中做好的纸灯笼储备在这里,遇上节庆便会来求愿祈福。把愿望写在纸糊上,孔明灯升上了天,愿望就会实现的。”
    “孔明灯?”
    牛毅拔出火折子一吹,点燃了草纸,用作火引将孔明灯的燃料渐渐燃烧,成了一个球体。
    素影满心欢喜,接过羊毫便着手在孔明灯一面比划。
    作罢后,一探头想窥看牛毅的笔记,疌然被遮住了。牛毅顿时避羞一脸,素影佯作满不在乎。
    放升了孔明灯,苍昊幽澹可人。素影不意之间,拨动手指,施以仙术。风势萦转,吹向牛毅书写的那一面,慧眼张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素影朦昧懵懵,不解其思。
    后山。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星辰(出自王昌龄的《西宫春怨》)。山坡幽寂,可以息劳。
    飨傅鹄立山头,观望风月,“纯懿淑灵,受之自天,崇壮幽浚,如山如渊。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祇,下慰民望。”
    莞萱闻之叹愀,私心怅然。
    飨傅复言,“百年前的天幕,是否与而今一样安和?”
    “百年前在人间究竟流传着什么?”
    “只是书上这么写,原本修仙真人凡心难咽,尘情顿起,自甘潦倒作情囚。自尘情未断,误入魔界,悽悽丹愫,炳炳血情,千万难述。”
    ‘为何我不曾听说?’愈加迷惘,“神魔殊途,竟是因情欲再起的激战。”
    飨傅,“我以为你会比我更清楚。”
    “我也想弄明白,却也不曾听说。”
    廓如灵变,惚怳幽暮(出自木华的《海赋》)。烟花在旻灵中火红飞舞,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出自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娇美月色,我心眇绵(幽远)。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