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十二婳

人事音书漫寂寥


仝府。
    飨傅启齿道,“与诸位商榷,竟不觉日正。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出自白居易的《昼寝》)?若尊客不介怀,可容我们一日时辰全力一试。再不成,一日后,我们也会竭蹶(尽力)赶工,确保不会误事。为表欵(表达诚意),在下为诸位准备了客房。”
    西域使臣应答,“我国危如累卵,无可奈何,何妨一试?”
    “诸位这边请,舟车劳顿,歇息片晌,一切交给我们安排。”牛毅言听行从,立马毕恭毕敬地相待。
    待来使折步出堂,飨傅的情态方转变得媕娿(犹豫不决貌)且忧虑,相问,“你真有把握?可想,一日内织出一张布匹不难,但‘天衣’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然且,我们并没有比现在更好的布料。拿什么交货?”
    “你相信我,这一定是一桩大生意,别看仝府在清河县一带扬名。实见,我比你懂。”说罢,开步而去。
    圩市。
    午时,莞萱缘道(沿途)横街(岔道),处处见哀苦之人告乞,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慨叹眉蹙。与赖睽期(约定)酒馆于日中,踏上楼阁,阒无人声。放望去露台,一人倚栏伫立,投步(落脚)身侧,见他视目呆滞,不知所向何方。
    “就那么喜欢一人不所事事地发愣吗?”莞萱料知上阁被包了场,却见了无心志,没好气地说。
    “如今国运颓败,侁侁(形容多)百姓颠肺流离,不得安家,生为男儿不能为国家仁以效己,凭义以济功(成就功业)(出自《后汉书.党锢列传序》),岂是大丈夫所为。”
    他一拳重捶在扶栏上,五指紧缩,有些微颤。初次见他显露这等狷激(孤高洁身而偏激)的性情。
    莞萱忽感怜恻,一只手覆盖在他紧握的拳头上。抚问道,“朝中自有贤臣辅君,你我能做的就是不因世事而萎靡不振,不偷荣(窃取荣禄)求利,享窃禄位(借指官职)(源于《后汉书•袁绍传》),滑泥扬波(谓同流合污,随俗浮沉)。皇帝剸断生杀(判决生死),放心吧,我相信,赖丞相不会得意太久的。”加以宽慰的话,期冀他脱除(去除)愠怍(恼怒)。
    莞萱的手心很凉,赖睽回过神情,眸宇间像是有一种漫糊(模糊)又难以抗拒的情愫,不再恚怼(怨恨)世态。拳指松弛地张开,反握住莞萱的手背。
    安然相言,“兄长只是立仗之马,蓼菜成行(比喻只能治理小事)。成日装作日不暇给(事情繁多),在府中不踏出半步。”
    “不踏出府中半步?可我,眼见过他从后门出行,还换了一身行头。”
    “你知道?”
    “我,潜入过相府。似乎云公子与令兄有不为人知的关系。”
    “云氏是倚仗尹府兼得财势的,连爹也不知道这事。”
    “令兄的为人如何?”对此,莞萱似乎尤其关切,音姿(话音与姿态)好不自然,瞩目对视。
    赖睽目光呆怔,有些醋意。“家兄同仇怀邪之臣,从不自矜(自大)。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难道,我错怪他(飨傅)了?’“没什么,旦日是丞相大寿,这到是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契机。”莞萱又惊又喜,畅怀而言。
    相府备卫(防卫)森严,像是不透风的墙。门口便有两位护卫,大门是紧闭的。遽尔,莞萱领着赖睽拐进了对街的偏僻小巷。
    “直冲硬闯只会打草惊蛇,你去召来一个守卫。”
    赖睽没有多问,照办就是。
    他又重树了原本倜傥不羁的模样,昂首阔蹑于庭前,嚷嚷道,“你,过来过来。”
    门口的守卫自是认清了主子,便卑恭地小跑来。赖睽将一把手重重搭在他的肩胛上,转进了幽巷。随着脚步的逼近,确保四下无人,莞萱手持木棍,‘砰——’便将他打昏在地。
    “我是生面孔,待我换上他的衣服才方便混进去。”
    赖睽转过身,眉头呆顿顿的,视线不知该游移何处。刚眨巴眼的时间,身后被莞萱轻拍了一下。
    门庭前,赖睽搭着一只手在莞萱的肩上,嘴里数落着。莞萱则卑躬着身躯,不敢探头。
    “我说你,叫你办点事都办不了,白白养你在府里干什么的...”
    顺利进了前门,继而又骗过了里边的四位巡视护卫。赖睽引着路,在一处较偏僻的墙隅下止了步。
    “府中看守得最严的地方就是这,我们要找的东西,也一定在这。”赖睽小声窃语着。
    这像是一处别居,里里外外有八个护卫轮班看守着。屋宇不开窗,周遭不栽树,房门上扃键(门闩)如新。
    “想必,就是那把锁。”
    高墙周边有四个壮硕的守卫,月洞门里外两侧各两位,相对而立。莞萱向赖睽使以眼神,借着墙壁,一齐出手,使出蛮力打在后颈上,打晕了两人。赓即(随即)将他们托到后边无人的角落。
    莞萱故作泰然自若,走向月洞门内的二位护卫跟前,“老爷正找你们呢!”
    “老爷?他不是?”想料他们对丞相的行踪熟惯,应答道,“哎,老爷呀!总归是这样,在外眠花藉柳,也不跟人伺候。捎带钱缗(指金钱)不敷(不够),前来催取。还不快去,要老爷等着吗?”
    “是是是。”一人听令动了身,见另一位守卫仍鹄立不动。
    “你还愣在这干嘛?这屋子一年年也都这样,哪有什么寇贼侵入呀?你不去,可讨不着赏。”
    只见那人见财起意,神色似有动摇,莞萱又好言劝道,“这有我替你们暂且看着,放心去吧。”
    这便支开了把守的下人,待他们离位片晌。方急遽徒至屋外,从腰包里掏出钥匙。此刻,赖睽避过数人眼线蹿了进来。
    “你去看着,开这锁可费功夫了。”
    莞萱话言方歇,赖睽敏快从事。
    半晌(好久)还不见动静,赖睽一边守着有些焦灼不安。“快些,他们不会离开太久。”
    此时,距离方寸之外传来践履(行走)的步伐声,步履错乱,明晰是两个人。忽尔,闻“喀嚓——”一声,铁锁被打开了。锁心与锁闩分离,一时惶急,将锁钥卡在了里面,来不及抽出的时间,推门而入。
    被打发走的两个守卫又都回来了。不断喃喃自语,满面的犹疑和不悦。赖睽拦上前,喘喙(气息短而急)着说,“快,捉小偷。有人要偷走爹的密案,别让他跑了。”
    那两人看似壮实,却憨头憨脑。先是朝里屋瞅紧了几眼。
    “还看什么,人都跑了,快追呀!你个酒囊(无能的人)。”方才收拾好行头,手腕子一晃,身后跟去三四个人寻捉。
    赖睽乘隙(利用机会)逐急进了屋,里屋不算大,却被一桩桩庋阁(搁置器物的架子)挡住了所有光线。寻声上前,莞萱翻阅过的书册不加整理地随意丢放在一边,仍就继续搜检文案。
    赖睽发急道,“史册繁重,庋架盈壁,浩如烟海。我们这么找下去不是办法。”
    “不需熟查,只需本朝国库开销的税籍及丞相的史案找来即可。我手上是搜擿(搜索揭发)搜刮民脂民膏的罪证,贪恡(贪婪吝啬)过甚,私自偷拿国库金银。证据确凿,他还能怎么狡赖。”
    “快,那边没有人,去这边看看。”是守司(守卫)的首领逻卫(巡逻守卫)至此,见势不妙。
    “我们走吧。”莞萱将文案包藏在自己的衣层里,随手拿走一本簿册藏于袖中。
    出门后,一把将那本(藏在袖里的)簿籍(财务账簿)扯出来,再劲至悬空,于时,见着来者有七八个凭隆(高大)的大汉,左佩刀剑,威风凛凛。见状,一本簿子被抛弃置地。
    首领者先言,“少爷,不见其人。”
    “适才少爷已将那贼人擒捉在手,却不料,他丢下东西就逃了。”莞萱趁机解说着,让这样的假象成为事实的依据。“我和少爷方才也已经检理了屋里的文策,应该没有少什么东西。”
    “可这事,若让老爷知道了...”
    “这事不可告诉爹,爹倘或知道你们这么多人都看不住这间屋子,都会被革除。既然没少什么,就当今日没发生过任何事,明白吗?”
    生怕让他们见着锁上的钥匙,莞萱有意站在门前,用身子遮掩着。
    “这需要人收拾,留下两人,其余都退下吧。”
    “是,少爷。”
    来睽吩咐下,中两人无半句多言,立即动身进屋。莞萱趁机顺利地取下锁钥,收拾进自己的衣袖里。
    莞萱临走前,留下了一句话,“次日(明日)寿宴,你要在场。”
    仝府。
    申时(临黄昏)迫近,前堂众人相商。
    “这便是‘天衣’,如蝉翼纱衣,绝对是四方没有的料子。随季候变暖,一般的锦缎穿在身上难免燥热,这匹缎子不论何季都适宜着身。其色调样式也不亚于锦绣的质地。”
    “轻纱薄如蝉翼,以往用两根经丝织入一根纬丝,这却用一根经丝织入一根纬丝,送纬时用阴柔之力。从午时至现下仅有两个时辰,人世间的奇女子,精绝的织纴组紃(指妇女从事的女红)。”先是一位慈颜善目的都护发了言。
    久伫一旁缄默良久的另一位都护像是便看出了这衣裳的异工之妙。“我们所见的鲛绡(借指薄绢)云裳(仙人的衣服),与此衣相比下,不过是麻质絁紬(粗质丝织品),絺纻(细葛布)缊枲(粗麻布衣)。今日有幸禀度(受教)了。”
    “敢问,用何材料竟能织出这般的上好绸缎?”一位都护丞极言称扬之美,乃大为惊讶。周围即便是熟练的老纺工也对此叹为观止。牛毅似魂未定,毫无心思在商酌上,仅是一个表情,不悲不喜,活脱脱像块木头。而飨傅则摆出一副不惊不喜的神态,甚少发语。
    素影好不谦让应道,“我是以蝉丝为原料,蝉是以吸食树木汁液为食。而树木是以日月精华滋长。因此,只要以一棵过上百年的树的液汁作良助,所养的蝉吸食树木的养分,蝉丝便会是这样的妙效。”‘好在,百年前的王母寿宴上,也以此妙法,倍受母后喜爱。用流云做云锦,既可随昼夜气候变化,云锦与流云相照变换不同的色彩。如今只能用彩色的蝉丝所织出的缎子。效果虽不及,却比凡间的锦绣罗绮轻盈可贵的多。’
    如今的素影不论是谈吐言行,还是品德性情,像极了人。遇事沉着,时而文绉绉,时而虚头巴脑,时而随俗应酬,容或循规蹈矩,古灵精怪。不想自小娇痴(天真可爱),从不严(严谨)乎。
    进膳时,莞萱方归。不觉已是天地昏黄,万物朦胧。厅堂满客,且不作休,谈兴正高。
    “楼兰是上百年的古国,沙漠多,水草少,以畜牧业为主。人口一万余,胜兵二三千。可谓泱泱大国。自亚历山大东征后,我国向来与波斯联合共同维系丝绸之路的商路。其实此次罹难(遭难),是因希腊与罗马两国为争西域镇宝--玄女水晶,才造成了世间悲剧。”
    “玄女水晶?是何宝物?”纵然是西方神媛(仙女)也不尽然猜得透上古千年的传说,素影对所闻之疑昧(疑惑不明)。不光是她,在场听者也都对其迷惘不解。
    “玄女是女娲的应身,上古有言在女娲补天时,所用的七彩石碎块遗落人间,万物生息供养七颗水晶球,能发挥出无穷的力量,但倘若落入觋魔之手,定会让人寰(人世间)再一次遭受太阳纪的毁灭。”
    “此番觋魔令本国受此劫难,为的就是夺取玄女水晶。”另一都护解释道。
    首领都护接着说道,“那年的太阳墓葬,是第四个太阳纪,灭绝了希腊、罗马两国,城廓岿然(高大独立貌),一夕人烟断绝。好在受神灵佑护,将两国的遗址移居我国,受玄女水晶的照护。”
    “按照玛雅历法,天地由始到终分为五个太阳纪,分别代表五次浩劫。太阳纪的来临,太阳会消失,大地剧烈摇晃,灾难四起。相传,玛雅金字塔是凡间与神界直通的地方之一,能看到无极神界的影子。却不知为何,不久玛雅也面临衰亡。”都护丞截道。
    莞萱愈是寻思不得,‘我与素影乃西方神使,身上都有一颗具有灵性的水晶球,不想竟是女娲补天的七彩石,这一切关乎苍生存亡何事?玛雅灭亡,究竟是为了掩饰什么?’“西方神灵?太阳纪?玛雅金字塔?还有觋魔的掠夺。这之间有太多嫌隙,是否遗漏些什么?”
    “这一切对于东西方的帝国子民始终是个谜,若能找到百年前的西方尊神,或许能解开所有的谜团。”
    正当众人恍惘时,飨傅却兴致索然,鬯罔(怅惘)视瞻(形容顾盼的神态)着莞萱的侧脸。眼针针地凝眸,莞萱回视之间撞上他索寞(消沉)的眼神,莫名的羞恧(羞惭),心犹炭盆在灼烧发烫,至熨上两颊,迴避了双目。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