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中国和世界

第8章


它与希腊的一些船商达成若干协议,建造一个专门从事货物运输和船舶租赁的合资企业。
  2008年,中远集团投资25亿欧元,获得位于雅典附近的比雷艾夫斯港口的集装箱特许管理权。目的是要发展这个港口,使其更加现代化。随着整治计划的展开,港口的吞吐能力翻了一番。同样,北京建工国际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BCEGI)则要与希腊的HeliosPlaza公司合作,在比雷艾夫斯港口附近建造一个中心旅馆。
  比雷埃夫斯港口,这个重要的地中海港口,吸引了北京前来投资,而后者则以这种方式得到了希腊的援助。中国刚刚与海事领域的希腊公司签订了十六项合同。此外,两大海事公司之一的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则于2010年在法国勒哈弗尔港口开办了分公司。
  九 海运的独立与安全
  中国组建了一支舰队来更好地控制其资源与产品的运输,而这些资源和产品是其发展工业所必需的。新中国在这方面有多重目的:
  建造或生产自己的军舰、集装箱以及与海运有关的机构和组织;
  发展多个伙伴关系,投资港口及港口设施建设,并保证其安全。
  中国渴望在海事领域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此外,它还想摆脱其他国家的束缚,出口一部分自产的船舶,保证其海上航线、供应以及出口的安全,并在海事领域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三个重点:安全、稳定和发展
  考虑到其需求,在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其资源和原材料(铁矿石、石油等等)依然依赖进口,更不用说出口了。因此,造船业的发展将为其海上运输安全提供保障。中国的海上活动越来越活跃,它希望能更方便地进入公海领域,以实现其新的海洋抱负。
  中国是经济和军事大国,拥有几十艘军舰和潜水艇,其中有多艘核动力潜水艇,与美国相比仍稍显逊色。但是其海军陆战队排名世界第二,其背后是海军兵工厂。
  中国将加快发展大型战争建筑,包括航空母舰、新型潜水艇、超音速巡航战斗机以及其他的新一代尖端武器……
  中国将优化其造船业以确保海运和经济的安全。它的军事力量在快速增长。中国的海上力量不断增强,就像那些年轻一代中国人的爱国心一样,他们为自己日益强大的祖国而自豪。
  “海上力量主要是贸易,这条路最有利可图。而军事力量往往与贸易相伴,要凭借它来确保其发展和安全。”美国海洋学说之父,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马汉如是说。
  于是,这一具有前所未有的防御和反击能力的现代海军海洋战略出现了。其标志是拥有第一艘航空母舰,如今尚处于建造之中,预计将于2014年到2015年间投入使用。
  日本目前拥有亚洲最好的海军。中国当然想追赶上日本并取代其地位!不过中国海军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到2030年,它是否有可能与美国海军一比高下呢?
  十 城市交通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城市交通发生着变化。1980年,城镇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13%。而2009年,这一数字增长到了46.6%!
  到2015年之前,中国将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11-2015)结束时,中国的城市化比率将达到50%,拥有7亿城镇人口。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0亿。在这些新的城镇居民中,超过70%的人口将主要来自农村地区。
  鉴于这些接近全球发展趋势的巨大变化、快速的城市化和新的中国人口分布,基础设施和交通将成为衡量中国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交通与基础设施
  我们所熟知的中国自行车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在城市里,继自行车和步行等出行方式之后,更加经济便利的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方式正在不断发展。正如在其他领域里一样,中国在改善其基础设施建设!在那些作为名副其实的“未来实验室”的大城市,交通方式要显得更丰富、更便利。
  在农村地区,公路的总长度为330万公里,连通全国99.4%的乡镇和村落。在中国,有35000个乡镇和553000个村落的居民可以乘上公共汽车。第十二个五年计划预计要投资13亿欧元来建设农村地区的公路。
  中国的出租车同样数目众多,而这种交通方式也更方便、更便宜。大多数出租车都装有计程器。当你要到更远的地方的时候,可以不按照计程器计价,而是与司机协商一个价格。
  出租车无处不在,不分日夜!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打电话叫出租车……中国的司机在面对顾客时有服务意识,尽管与游客交流时英语还不是那么流利。但是在大都市中,人们的英语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香港,当然归因于其特定的历史。
  空中公共汽车计划:一个环保概念
  在对现存的传统交通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之外,中国人正在寻找城市交通更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到的未来的“空中公共汽车”,这将是一个革命性的环保概念!
  中国的设计师们找到了新的解决方案,以减少北京主干道的拥堵现象,避免交通堵塞。“太阳能公共汽车”将飞行在城市交通数米高的上空:便宜、快速而又环保。这种公交车时速可达到60公里,能运送1400名乘客。
  这种公交车将穿行在普通汽车的上空,横跨两个机动车道的宽度。低于两米的汽车可在这个太阳能巴士下面穿行而过。列车的停靠站台也设在高处,普通汽车再也不必因传统公交车占道停车而减速了!
  2050年,2000公里的地铁
  没有比地铁更能改善中国的城市交通,使出行变得畅通无阻的了!中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其标志就是大量的投资以及城市铁路运输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
  为了更好地推广公共交通工具,诸如“无车日”这样的倡议活动开始在很多中国城市里举行!
  无论是自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来,跻身国际化大都市的首都北京、经济大都会上海、中国西南部著名的山城重庆,还是广州、香港、深圳等城市,中国的城市都配备有高速地铁线以及城市铁路线。
  北京的地铁是中国最早的地铁。然而其建造也不过是从1965年才开始的!从那以后,北京地铁拥有14条现代化地铁线,每天迎接500万人次乘客,它的列车车厢总是被塞得满满的。
  北京市在2010年拥有228公里的地铁线和铁路线,而到2020年末,将有超过1000公里的铁路线在北京投入运行。中国的首都计划在2015年拥有15条铁路线,总长将达到561公里。
  到2050年,中国城市里的轻轨铁路线和地铁线总长度将超过2000公里,人们50%到80%的出行将依赖这些交通方式。
  正如在其他领域里一样,中国公司与西方的公司,如阿尔斯通,一起开发未来的技术。此外,中国的公司也开始出口它们的地铁,像这些中国制造的列车,今后将奔驰在印度的铁路上。
  我们同样可以拿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为例。这个公司打开了亚洲以外的出口市场,并有意与西欧国家签订地铁车厢更新的合同,就如目前在加拿大和蒙特利尔所进行的项目。
  十一 技术开发区
  中国的56个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导着这个国家的产业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刺激经济、鼓励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中国创设了一些特区、自由区以及科技园区。
  这些特设地区在中国的产业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与主管部门、金融界、实验室、大学、企业以及研究项目息息相关。
  中国人倾向于集群原则,集中发展一个高端的经济领域。
  中国年轻企业和初创企业的汇聚
  集中的地区业务使得曾经处于贫穷或去工业化状态的地区整个活力十足。这些优先项目主要针对一些关键领域,这些领域自身也具有高新技术的特点。
  这些特区包含各个领域:光学、化学、机器人、计算机、软件、能源、生物技术、卫生、航空航天、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等等。简直不胜枚举!
  这些新的发展领域得到了公众的支持以推进研究。国家推出这项政策以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这就造成了企业聚集发展的结果。
  比如说,在湖北省,“光谷”园区则定位成为国内最大的光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中心。该园区拥有1000家企业,设立众多研究院、大学中心和著名实验室等机构。
  同样还有一些经济特区、自由出口区、新型工业中心和政策优先区。这些地区在创新的同时也在发展着。每个特区都有其特点:实验区、先锋领域、独特的地位、多元的技术等等。
  经济特区:中国发展的关键
  世界银行断言,像某些工业中心一样,经济特区对国内生产总值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些经济特区促进了就业、出口、国外投资以及现代化管理的应用。2007年,这些工业园区和特区创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2%,代表了46%的国外投资以及60%的出口。
  它们是就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发电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