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中国和世界

第9章


这些特区的出现和发展,代表了公众渴望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意愿。它们展现了中国的改革之路。
   十二 中国未来的挑战
  中国新的经济增长要求继续推进改革。也就是说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实施领土规划,从大规模生产向高质量的操作技术转变。
  其目标是保护自然资源,推广清洁能源以及创建良好的环境。
  然后,就是要消除不平等,持续快速发展,以及治理以牺牲农村地区为代价发展的城市。与交通管理相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成为重点。
  关键问题和头等大事
  除了交通,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也面临着其他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对于饮用水及卫生基础设施的供应问题、固体废料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农村地区的用水安全问题、食品标准问题、社会住房问题以及生活环境等等。
  此外,还有别的挑战在等待着中国:环境的可持续管理、公共健康以及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公民权利、教育、培训、就业、文化等等。
  当然,在饮用水的供应、医疗卫生和教育等方面,中国的城市已经有显著的进步。但是中国仍需为更广大的人们群众继续努力,与发达国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有关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硫排放的控制标准接轨。
  30%的城市居民受到环境污染的困扰
  如今,中国超过30%的城镇人口正遭受环境污染的困扰。这就是为什么要优先考虑减排二氧化碳、废物处理、卫生、资源经济、清洁能源、造林、生物多样性以及环境改善等问题!
  然而也有其他的与生活环境相关的问题:社会住房问题、住房建设和管理问题、物业市场监管、就业、物价稳定等等。
  于是,拿农村地区来说,政府机关要保证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供应,投入更多的财力来补贴消费,以及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转业途径等等。
  为了做到这些,中国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各省份间发展的不平衡;
  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过大;
  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
  由于以往问题产生的环境压力;
  经济增长与现代化所带来的问题。
  作为一个始终处于发展中的“发达国家”,中国必须面对这些问题。要弥补所有这些差距,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同时要实现所有目标的国家而言,无疑是一个相当困难的挑战!
  中国和它的人民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劳动力成本、社会改革、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活质量、全民教育、现代化、透明度、调整再平衡等等。要应对这些挑战,就要求具备勇气、能力、钢铁般的意志和随机应变的灵敏!
  其他重大问题及改革政策
  同样,即使近些年来所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在中国现行改革中还存在其他的挑战:更民主化的管理、参与公共事务、个体自由的发展和鼓励、转变以及预测潜在的体系、社会和经济危机的能力。
  在这块全球历史和现代化进程最快、变化最大的土地上,中国必须在改革的道路上继续坚持大胆务实精神,以实现引领世界的地位,展现新的形势。
  但是,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的领导人意识到了西方国家发展模式的价值,但是他们并不想简单照搬西方的体系和思想。
  中国领导人对此做了深入分析,以避免犯与过去同样的错误,导致同样的结果,也避免重蹈西方目前局势动荡的覆辙,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一旦它的这些雄心壮志得到实现,那将标志着中国的全面崛起,中国将走向世界,成为一个更公平更和谐的国家
  十三 资源与环境
  如今,中国对环境问题已经有了很清楚的认识。但是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认为,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不能等量齐观。在这个问题上分歧很多,但争论主要集中在两大类观点的对立上:
  一方面,对于已经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发达国家而言,它们希望所有国家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受到同样的约束;
  而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认为,它们有权利拥有一段时间来发展自己,弥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它们的人们达到同样的生活水平,然后与发达国家一同对抗气候反常等环境问题。
  尽管在国际会议上存在诸多分歧,但是讨论正在进行就还有希望!美国、欧洲、中国以及他国家已经在谈论和设定目标……
  中国的立场和建议
  中国指出,经济发展是其主要任务,而对抗气候变化也是优先要考虑的内容之一。在对问题进行分析之后,中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对于发达国家:应该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起到带头作用;
  对于发展中国家: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来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
  增强技术实力:创建低能耗社会,优化能源,加强环保。
  中国作为一个二氧化碳排放大国提出了这些建议!但是在建议之外,它还采取了具体的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
  中国今后的立场是:抵抗气候变化的行动应当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阻碍。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重视环境、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化、废物利用以及低二氧化碳排放等等,将成为国家的工作重点!
  这意味着中国将面临重大的挑战:在推行抵抗气候反常的政策的同时继续推进经济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其对大量资源的需求。
  十四 资源和原材料
  中国的矿产资源总价值约为337630亿欧元,占世界矿产资源总量的12%,位居世界第三。
  然而,当这一储量平均到中国14亿人口中时,其排名仅占第53位。此外,中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铁矿、锰矿和铜矿却并不丰富。
  经历了五十年的勘探之后,中国的矿产资源状况才日渐明晰。各自治区、省份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资源。
  中国拥有171种矿产资源,是世界上矿产资源储备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世界资源进口大国
  中国在许多原材料的需求上都主要通过进口。但是就其目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来看,中国还需要更多!
  中国主要的自然资源有煤矿、铁矿、石油、锡矿、铅矿、汞、锰矿、钨矿、钼矿、磁铁矿、锑矿、铝土矿、钒矿、银矿、铀矿和铜矿等。
  2009年,中国在电力、能源等企业的投资量位居世界第一,而在原材料方面则位居第二。
  出于战略原因,中国把西方作为其资源资产。后者占据了中国国外交易的三分二。
  由于其对原材料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的国企和私企打破了原材料市场国际贸易的平衡。
  更激烈的竞争以及生产国的优势
  中国与非洲和拉丁美洲成为了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就这样,中国击败了西方的垄断公司,进行了许多对生产国不利的贸易。
  而与此同时,中国使世界竞争更加激烈,从而使得生产国要支付更高的价格,这也是它遭受批评的原因。
  尽管价格上涨,但为了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中国在全世界采购依然在持续进行。中国人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或者其他地区的生产国非常受欢迎。
  然而,我们可以毫不吃惊地发现,卖方国家与它们曾经传统的买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中国在这些国家购买一部分市场份额,投资建厂,而这些国家曾经一度是西方、欧洲等地区的国家的后院。中国作为一个新的竞争对手出现在这里,提供条件、设备和廉价的商品,由那些欧洲国家曾经的买家来买单。因此,那些出口国开始对曾经的合作伙伴表现得很苛刻,放弃它们或者提高价格和条件。
  中国对各式各样的资源都很感兴趣:智利的铜矿、阿根廷的铁矿、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矿产资源、非洲的石油、古巴的镍矿等等。
  世界资源耗尽预计年份表
  2012铽
  2018铪
  2021银
  2022锑
  2023钯
  2025金、锌、铟
  2028锡
  2030铅
  2038钽
  2039铜
  2040铀
  2048镍
  2050石油(尚有争议)
  2064铂金
  2072天然气
   2087铁
  2120钴
  2139铝
  2158煤
  中国新的合作模式
  中国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鼓励它的新的合作伙伴,那些曾经依附于某些西方国家的非洲国家、南美国家以及其他一些出口自然资源的贫穷国家,一同发展经济。
  中国帮助它们修建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公路、石油管道、铁路等等,同时帮助它们促进经济发展和输送资源。
  中国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中国对石油、矿石以及各种食品的进口都在不断增加。它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中国力捧非洲的石油生产国,它们提供了世界石油总量的10%。中国在委内瑞拉的石油投资就是一例。2008年,拉丁美洲吸引了中国190亿欧元的投资,使其全球投资总额的一半。
  像中国一样,印度也在加强其在拉丁美洲的投资。中国在一个月内就把铜矿的进口量提高了28.5%:2010年11月,中国进口了350000吨铜矿,而此时的市场环境则预期在2011年全球将短缺370000吨铜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