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中国和世界

第10章


  中国同样对镍矿市场很感兴趣,古巴则主要出口镍矿。中国的花旗集团与美铝公司签订协议,要共同创办一家铝业公司。
  俄罗斯与中国交流其在石油、核能和军事等领域的经验。通过把石油管道延伸到北京,俄罗斯编织了其在欧洲以外的销售网。
  智利的国有铜业公司Codelco与中国的矿业公司签订了16亿欧元的协议,每年给中国集团提供55000吨的铜矿。
  对生产国的积极影响
  现在,我们来看看“澳大利亚的奇迹”。这个国度拥有令人惊叹的丰富矿产资源:铁矿(53.4%)、煤炭(34.6%)、金矿(17.9%)和石油(10.9%)。
  澳大利亚同样满足着不断增长的资源需求。通过从这里购买原材料,中国同样为澳大利亚的飞跃发展出了一份力……据商业周刊杂志统计,近年来,澳大利亚人均年收入增加了2700欧元!
  非洲也不例外!在这块土地上,印度与中国也存在竞争吗?答案是肯定的……中国在非洲国家投资了几十亿欧元。通过与非洲合作,中国建立起了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并享有优惠权。
  与非洲的特殊关系
  2006年,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一场中非峰会,它标志着未来的中非关系正式进入转折阶段;有48个非洲国家和41位国家或政府首脑应邀出席!许多非洲国家非常愿意与中国进行合作。
  2007年到2008年,中非贸易增长额为786亿欧元,涨幅达到45%。在尼日利亚,中国投资的45亿欧元有75%是在石油工业方面,中国在这里建了30个分公司。
  如果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以及中非贸易的发展对非洲的影响仍难以做出衡量,那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告显示,中国已经在金融危机时拯救非洲于水火之中。
  依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2010年和2011年非洲次大陆的经济增长分别为5%和5.5%。面对中国在非洲的出现,美国、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开始对这场在他们曾经的后花园发生的角逐有所警惕。
  然而许多贫穷国家梦想能实现中国式的发展,以减少贫困,刺激经济增长,因此他们与中国关系亲近是很正常的。中国在世界各地广泛投资,编织着它的全球发展网络。中国的投资、贸易和双边协定无处不在:非洲、拉丁美洲、美国、缅甸、希腊、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巴西、土耳其、葡萄牙、韩国、古巴、瑞士、法国等等。
  十五 中国的稀土财富
  中国占有世界稀土资源总量的97%。这是一笔真正的财富!几乎称得上垄断……
  当中国在大量进口资源、特别是能源的时候,它实际上占有着一类名为“稀土”的金属资源,并且储量非常丰富。这些珍贵的金属是无可替代的。
  稀土,鲜为人知的商业武器
  什么是稀土?从经济和战略角度讲,稀土在所有尖端技术产业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些具有电磁特性的17种珍贵金属被用于制造高科技产品:电子技术、武器装备、激光、可再生能源等等。
  稀土资源占矿产资源总量的17%,这些不可替代的化学元素,现在就像石油一样必不可少。中国,这个致力于发展高科技的世界工厂,目前是这类金属的最大消耗国。
  中国的领导人邓小平所提到过的“未来石油”是很有道理的。这个曾经的中国领导人,有远见的中国改革之父,他曾经指出,如果说中东地区有它们的石油,那我们中国就有我们的稀土。这一论断,在今天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没有稀土,就不存在创新
  如果没有稀土,就不会有电力或混合燃料汽车,就不会有电话和iPod,也不会有新一代的高速列车、电脑、弹头、光纤等等这些创新和发明了。
  同样,如果没有稀土,催化转换器、半导体、夜视装置、电池、节能灯泡、纯平显示器、太阳能板,甚至食品、废料和牲畜的加工都无法实现……
  2011年,中国将减少稀土的出口。中国与世界一样,不能停止对高新技术领域的开发。对于这一新兴经济而言,每年开发成千上万吨的矿石(2011年为125000吨)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稀土的价格正在飞涨:按公斤计算!稀土将是未来必需资源之一。只需要在生产的不同环节加入微量的稀土元素,产品就能表现出防腐、光滑纯平、磁、发光等特性。
  稀土被应用于武器、卫生、石油提炼等领域。它们的价格不按吨来定,而是按照公斤。因此,当我们看到这17种令人垂涎的稀土价格飞涨时,丝毫不必惊讶!
  这是一个优势,但也存在弊端!稀土的提取和加工工艺耗时很长,并且有一定的污染。提取过程中需要用到化学产品,而这些化学产品会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
  即使中国官员对于配额的决定具有先天的优势,可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但是对于稀土的争夺才刚刚开始。
  一场配额之战
  这些矿产在地球上无处不在,但是它们的可提取性却有很大差别。多年来,很多国家放弃了对它们的开采。要想重新使用这些矿区,就必须重新勘探,进行技术调整,还需要时间!
  美国开采了15%的储量,并逐渐开始在本土进行稀土的生产。但是在目前的形势下,全球稀土需求紧缺,而中国政府又减少了稀土的出口配额,这让美国、日本及欧盟等西方国家的工业感到不安。
  稀土是必需的战略资源。这一战略和技术优势是中国新的王牌!
  十六 全球耕地采购
  为了保障粮食自给自足,对耕地的收购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头等大事。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要用仅占全球约7%的耕地面积来养活世界22%的人口。中国大部分耕地位于长江和黄河流域。
  耕地不足:产量是关键
  领土面积占世界第三,人口总数世界第一,但是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山区和高原。尽管中国的农业产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它仍然需要寻找耕地。
  中国正在由传统农作物转向蔬菜生产。如果说中国的农产品加工工业目前仍有待提高,那么中国将在接下来几年里把该领域发展为强项。
  在城乡人口收入差距方面,农村问题是中国领导人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农业是农村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这部分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一半。
  因此,需要实施改革,以避免因社会不稳定而出现社会危机,提高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保证城乡均衡发展。
  2011至2015年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其目标就是提高农民收入,为其提供税收优惠和社会福利。除了某些戏剧性时期,中国一直懂得如何养活这个比欧洲总人口还要庞大的国家。
  虽然拥有多样的耕地——尽管面积非常有限、多元化的技术、多重的耕作方式、较高的产量以及多变的气候,中国在许多方面仍显不足。
  中国农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的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成为世界农产品市场重要的进出口国家。今后,如果不通过作为必经之路的中国,就不会有全球化,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也是一样。
  鉴于其众多的人口和大量的食品需求,中国的大米、黄豆、玉米、油菜籽、大麦、棉花和肉等等农产品都十分紧缺。它在不断进口食品,特别是红酒、烈酒类以及其他产品。
  考虑到食品资源成本,分布在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中国数十家农产品企业,在不断购买成千上万公顷的农地和耕地。
  在此之前,这种现象仅限于非洲
  非洲不再是中国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国了。中国人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400km2)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袤土地上大面积租赁和购买耕地。他们也希望在苏联的国家以及加拿大魁北克地区购买土地……
  中国在全世界广泛投资,以供养本国经济,实现交换贸易。面对中国的出现,美国和欧洲将不再是,也不再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了。
  于是,一个在非洲的农场将为中国人生产大米。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中国的中兴电讯国际集团收购了300万公顷的森林,用来种植棕榈树。在柬埔寨、老挝、津巴布韦等国家,中国人的土地收购和租赁正在快速发展着。玉米、大米、木薯、三叶橡胶树、甘蔗、桉树、棕榈树、橡胶树、森林、牧场以及多样的作物,所有这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中国的务实态度
  中国在国外办厂很容易,因为中国人在非洲以及其他国家都奉行不干涉别国内务的原则,而且奉行务实的外交政策,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国不会插手任何它所投资国家的内务和内政。
  在经济增长、贸易、进出口、金融、法规、协定以及国际市场等各个方面,今后的国际发牌方式都将改变。今天还是正确的事,明天就不一定依然正确了!
  十七 珍贵的水资源和灌溉
  到2030年,急需全球性政策
  到2030年,在水问题方面,联合国的目标必须优化,其中涉及到灌溉、增加产量、促进水资源均衡供应、保证基本供应的管理等方面。
  2000年水资源总量估计
  国家     体积(km3)
  巴西       6220
  俄罗斯     4059
  美国       3760
  加拿大     3290
  中国       2800
  印度尼西亚 2530
  印度       1850
  加拿大(人均781升)和美国(人均567升)是人均水资源消耗最多的国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