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中国和世界

第11章


20年后,水需求将增长600%。
  水资源短缺、洪水、污染、环境恶化以及用水卫生等问题,是与全世界每一个国家息息相关的问题。中国的情况又如何呢?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吗?
  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干旱、缺水、洪水、水源恶化以及废水处理等问题。至少每两年,中国就会发生一次严重的干旱。
  在中国668个城市当中,超过400个城市缺水,目前有2000万中国人很难喝上饮用水。中国每年缺水量达300亿到400亿立方米。
  此外,由于在中国某些地区发生干旱,许多河流都出现干涸或受到污染。
  由于无知和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中国和全世界都低估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直到出现危急而不得不为之:水源污染、大量使用化肥、乱丢废弃物等等。
  这是一个全人类都要面对的新的危机,我们要手牵手来应对。不要忘了环境污染依然愈演愈烈,因为它所滋生出的疾病仍在延续。
  五项国家计划
  保护计划:城市和乡村的水源保护;
  法律、预防和治理:抵制水污染;
  修筑水坝:保证水环境安全;
  重新规划:城市和乡村的有污染的企业;
  信息和意见:居民用水质量。
  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5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并且南北分布不均,北方要更干旱。
  此外,中国必须要满足全国人民的饮用水需求,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以及考虑到其水资源分布不均,考虑到工业、农业等各个方面的需求。这也就意味着,要在干旱地区和山区改进灌溉方式,要对抗气候反常,要打击对水、湖泊和江河的污染。中国在实施一个宏伟的计划!
  荒漠化:中国的巨大挑战
  在这方面,一项2005年到2009年的调查显示,中国26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由于荒漠化和土壤侵蚀而被降级。2009年,中国用于水资源保护工程的投资就创下了160亿欧元的纪录。
  新华社2006年的调查显示,中国每年有超过1200万吨的粮食受到重金属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亿欧元。
  为了抵制污染环境的工厂,第十二个五年计划预计要重点治理那些污染环境的工厂,尤其是对于重金属污染和那些沿河湖的化工厂,要实行全面监管措施。
  中国贫困地区的供水
  像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永宁县这样的偏远山村,如今已经能保证饮用水的供应。自从救助西部贫困地区的计划启动以来,已经建成超过10万口水井。
  中国西北部地区的“水窖”计划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他们迫切需要这样的储水系统来实施灌溉。之前,他们不得不步行一个多小时,从河里汲水,然后忍受着负重带来的疲惫把水运回家……
  美国、中国和印度都拥有众多的大型灌溉区,来为农业服务。在中国,70%的食物来自水浇地。但是还必须改善水源的治理、卫生和输送等环节,提高灌溉效率。
  面对诸多挑战,为了克服其地理环境、沙漠、山区等的特殊性,中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巨大技术成就,比如在全国范围内,对微观和宏观灌溉技术的多重复杂应用。
  在这方面,对于这些贫穷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必须应对的挑战,西方国家并没有到需要应对的程度。尽管在该领域中国技术领先,但是中国还处在发展阶段,要完成的任务依然相当繁重。但是中国正在积极而快速地发展着!
  十八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中国的动植物资源、鸟类和裸子植物的种类都是在世界上排名第一的。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也面临着危机:15%到20%的植物正在消亡,40000种动物濒临灭绝。
  中国的保护意识
  如果说中国在哪方面先进的话,那就要数中国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了。中国的陆地上物种的繁盛与美丽令人惊叹,但是在过去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中国是第一批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如今,它的付出远远超出了其所做出的国际承诺。
  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之外,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中国的一项根本目标。中国十几年来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从2003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已经开展工作拯救濒临灭绝的植物。如今,就保护正在消失的稀有植物、建立基因库以及拯救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等方面,中国已经投入了上千万欧元的资金。
  现在,有250多个人工繁育中心正担负着七大类物种的拯救工作,其中就有大熊猫和朱鹮。熊猫又被誉为中国的“国宝”。目前中国野生熊猫的数量在1100到1500只左右,野生银鸥的数量在2000到10000只左右,而曾经难得一见的老虎,也逐渐在中国的东北部等地出现。
  再举一个例子,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对白鳍豚进行了科学研究,并打击对数量不断减少的藏羚羊的猎杀,其数量现在还剩70000只。中国还在西南地区的云南省建立基地,以保护国内最大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中国的生态转型
  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敏感与责任感是毋庸置疑的!例如,禁止实施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的捕鱼方法,禁止在超市使用塑料袋等,这些措施让自然保护协会很高兴。
  北京很少采取权宜之举……在绿色职业和森林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中国将要求联合国采取更严格的规定。
  情况紧急?一项国际研究表明,中国的生态系统在1981年到2000年吸收了因燃烧化石燃料所释放的碳的28%到37%。
  面对地区荒漠化和森林砍伐,中国声称每年增长森林面积达40000平方公里,并重申了它的森林保护计划……中国所种下的数十亿棵树木成为典范,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是行动的时候了!2007年到2008年,消失的树木已增长299%,这主要发生在巴西。在过去20年里,已有50万平方公里的树木消失。
  以目前的砍伐森林速度来看,如果我们依然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话,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森林,将在2030年消失。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新的平衡
  中国现在追求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因而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更先进的技术。
  中国还得到了活跃在该领域的科学组织、基金会以及国家投资机构等的支持和帮助,另外还有诸如中国世界自然基金会这样的组织,它自从1980年开始就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工作中。
  挑战!到2030年,如果人们继续压榨我们的资源,人类将不得不动用两个地球来满足每年的需求了。因此,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仍在继续。
  十九 全球性挑战
  地球的能源资源从来没有遇到过像现在这样的挑战:核安全危机、资源保护、气候反常和全球环境。
  这一挑战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排放更少的二氧化碳。“空气和环境污染不区分国家主权……如果我们无法看到超越了个人和社会利益之外的东西,我们短浅的目光将把我们推向失败,这将酿成真正的悲剧。”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在2010年坎昆会议的开幕式上如是说。
  影响我们未来的角色
  政府、媒体和无政府组织是国际谈判中的主要角色。中国参加类似这样的谈判的时间较晚,在与其他主要参与者的合作方面,中国还有需要改进的空间。对于那些贫穷国家或者新兴国家而言也是一样,他们应该讨论并赢取其在筹备会议上的话语权和听证权。
  尽管大部分气候变化起初都是由于发达国家的过度消耗导致的,然而今后要面对其所引起的后果的则是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尽管有自身的需求,但是仍应该在处理环境问题上加大力度。
  如果发达国家能保障气候基金并履行承诺,他们将成为榜样,并将收获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尤其是在透明度问题上的有效成果。
  有些国际环境论坛的参与者表示,全球性共识的建立会使气候谈判陷入僵局。
  其他人则反对说,共识原则是所有与环保问题相关的谈判的基础。但在未来的协议签订之前,是否每个国家都应该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进程中来,并采取适当行动呢?
  中国的行动
  基于2005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中国承诺将在2020年之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0%到45%。尚未有任何发达国家做出如此大的承诺。
  正如奥巴马所要求的那样,华盛顿承诺,要在2020年之前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到2005年的17%。尽管此前美国国会拒绝了一项气候法草案的通过。
  华盛顿将采取行动,通过一系列调控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将二氧化碳归为一类污染物,美国环境保护局将设置上限,以更好地规范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样的举措要想产生效果,需要花很长时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17%的目标似乎已经难以实现了。
  缺乏约束性指标
  目前,仍没有针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的约束性指标。谈判工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并将在2011年底在坎昆举行的下一届气候峰会上延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