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中国和世界

第13章


李普强调说,发达国家生活在一个虚假的伊甸园中,在这里过度消耗着资源并大量排放着二氧化碳,而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甚至消失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2010版的《世界能源展望》预测了2035年人类的能源需求以及与能源相关的生产、贸易和投资情况。
  能源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36%,而对于中国而言则是75%!
  更节能的中国
  同样根据该报告,从2010年以来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占全球的17%,而到2035年该数字将增长到22%。
  由于预见到“天然气黄金时代”的到来,国际能源机构呼吁人们抵御气候变化,同时呼吁“采取有力措施”以遏制这一增长。
  中国经济如同中国人口一样的显著增长,必将带来全国能源需求的潜在增加。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超过了美国,比预期的还要快!
  而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仅为法国的二分之一,美国的七分之一!目前,仅仅美国和欧洲的排放量就占约60%,而中国却不到8%。
  中国和印度将通过他们的经济和能源政策来影响世界经济增长、能源和原材料的版图,例如成本问题。在这方面,一切都取决于未来的政策和措施,努力普及节能理念,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比,中国和印度经济更倾向于抵制全球变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农村和城市的加速融合,农村和城市污染对中国的环保而言已成为新的挑战。
  十多年来,中国致力于解决这方面问题
  中国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类型,如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中国在这方面已经着力多年。北京的当务之急,同样也是经济问题。
  中国的一项报告显示,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对于绿色企业而言,到2013年,其生产总值将为4000亿到800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因此,北京在进行一些先进试点项目。
  要达成气候变化相关行动的有关协定,将需要大量的交流和妥协,而强烈的政治意愿则需要通过数据化的进步成果和恰如其分的承诺来体现,这样才能解决我们星球上的一系列问题。
  二十三 中国未来的核能
  相对于其他能源领域,中国的核计划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始于20世纪50年代。与其他众多国家一样,其目的也是用于军事用途。
  而在2011年春,日本的核灾难让我们对“最坏的情况”产生了担忧。这次灾难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关于核工业及其安全性的辩论才刚刚开始。毫无疑问,所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灾难过后,都必须重建核能信心。
  中国的核能容量
  目前,中国拥有13个核反应堆,可提供共计10.8吉瓦的电量。未来的十年将是该领域加速发展的时期。
  通过加速在核能领域的投资,中国希望在2020年拥有70吉瓦到80吉瓦的发电能力。
  中国国务商务委员会依据批准了34台共3692兆瓦的核反应堆,其中有25台在建造当中,可提供电力2772兆瓦。其建设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
  中国想要建造一个燃料工厂,因而出台了一项民用核电站计划,预计到2020年能建成40到60个核电站。
  现在看来,核电站仅仅提供了中国巨大能源需求量的2%到3%。而中国将在核能方面投资500亿欧元,这个比例将在10年后至少翻一番,达到6%。
  即使中国加快了核工业的发展速度,但是现在我们距离法国还有很大距离,这里有分散在15个地区的58个生产设施,提供了法国电力公司超过87%的电力。
  国际合作
  多年来,法国电力公司在中国的核电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世界市场的技术与贸易竞争中,中国、法国和韩国将加入到南非的6个电厂的建造中去,预算总计约13亿欧元。
  中国,未来的核能大国
  中国的得分点在第三代核电站。位于中国东部浙江省三门县的一个核电站,刚刚迎来新一代CA01反应堆。另一个更大的核电站尚在考虑之中。
  中国的目标是:出口由中国的核能公司建造的、打上中国标签的核电站,其中就包括中国广东核电集团。
  该集团计划在未来十年里投入660亿欧元来发展企业。同时,法国阿海珐集团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致力于民用核能在新时期的长期合作,加强彼此的联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宇称,中国将开发第三代核反应堆的自主技术,将比第二代更安全、更经济。
  中国在核能领域里将越来越独立,特别是在进口技术方面。到2020年,未来的核反应堆将要依靠中国的技术发展前进!
  中国的核燃料处理
  中国最近宣布,已经找到方法将废弃的核燃料进行再加工,以再次产生能源。中国国家核工业集团公司称,中国已经找到方法将核废料转化成能源,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多亏了这一技术,中国能够在几个世纪内保证自给自足!
  根据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这项技术使得用过的核燃料得到再利用:“如果中国铀的探明储量仅仅能持续使用50到70年,而由于这一发现,这一期限延长到了3000年。”
  到2015年,仅仅广东省,这个中国核电站集中区,将投资11.3亿欧元,用于发展新兴产业!
  其中包括核电设施、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
  2020年,中国的核能发电量将达到7000万到8000万千瓦,预计占中国总电力的7%。
  二十四 石油工业
  在石油工业方面,中国在过去的五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中国是个石油生产大国:在世界主要生产国中位列第五。
  中国的石油产量在1999年增长到1.6亿吨,而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个数字才仅仅是12万。
  中国拥有2000家炼油厂,其中有85家年产量约470万吨。
  此外,在中国西部地区,已有新的石油和天然气矿藏被探明,估计储量将达到1亿吨。到目前为止,中国已设立四个油区,主要位于中国东北、环渤海海湾以及中国西部地区。
  但由于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中国的石油消耗量在25年内增长了4倍!
  中国: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耗国
  我们见证了中国两大石油公司的崛起:首先是中国石油公司(该公司在2010年紧跟在埃克森美孚公司之后,在2011年加速发展,名列第一位),然后是中国石化。
  在世界资本市场,中国的石油公司就像中国银行那样,再次展现了全球最大的企业的实力。
  中国石油集团外包
  中国石油企业的外资并购案例很多。中国石油巨头中国海洋石油公司(CNOOC)、中石油和中石化都在采取战略措施应对全球化。
   2010年十大主要石油公司
  排名公司        国家     市值
  1.埃克森美孚    美国     291亿美元
  2.中国石油      中国↑ 28069亿美元
  3.壳牌石油      荷兰   16529亿美元
  4.巴西石油      巴西   15464亿美元
  5.雪佛龙        美国    4865亿美元
  6.俄罗斯天然气 俄罗斯  12071亿美元
  7.道达尔        法国   11373亿美元
  8.中国石化      中国↑ 10049亿美元
  9.英国石油      英国    9437亿美元
  10.康菲石油     美国    8105亿美元
  尽管资源有限,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的能源原料需求——尤其是石油需求,正在迅速增长。因此,能源资源战略以及资源运输安全是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
  在与西方国家和亚洲邻国的竞争中,中国鼓励与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在石油和天然气上的开采合作,以保证其采购需求得到满足。
  连接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石油管道已经从2011年初开始运行。在2011年1月1日首次投入使用当天,这条新的中俄管道线就能向中国输送42000吨的原油。该管道线总长927公里,有72公里在俄罗斯境内,剩余部分都在中国境内。这条总长近1000公里的石油管道每年能从俄罗斯向中国输送1500万吨的原油。
  即使中国十分追捧非洲——这里的生产商提供全球10%的原油,西方国家对此表示担忧,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利益还是要小得多。
  在国际竞争游戏当中,非洲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原材料仓库。但是如果中国需要非洲的黑金的话,这里也是中国商品出口的市场。
  中国对非洲各类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支持以及对非洲发展的帮助,使得中非合作真正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